策论文 范文

2016-12-09

在我国古代,策论类文章伴随封建科举考试而流行,其佼佼者对社会影响深远。现今高校学报中的策论型论文是古代策论类文章的传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策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实现政风清新、吏治清明,是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的根本之策。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倡导和弘扬廉洁文化,让廉洁成为一种潮流、一种风习、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廉洁文化是指在社会群体中,由政府倡导的与主流文化相适应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相应的行为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中,遵守公认的社会规范,在社会群体中逐渐被认同、被普遍化的以廉洁为导向的认知模式与行为模式。

廉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体系,它在抵制腐败观念、遏制腐败行为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功能。“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与党的宗旨水火不容。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拒腐倡廉观念的形成,有利于遏制腐败风气的蔓延,有利于控制腐败行为的发生。针对当前的实际,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大力推进廉洁文化的建设。

第一,要以廉政文化建设带动廉洁文化的发展。与个人相比,组织的力量是强大的。因此,在廉洁文化建设中,廉政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重要的是要文化规范和政治规范双管齐下,形成一整套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要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反腐败源头治理总体规划,建立测评体系,不断完善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惩处力度,优化从政环境,为推行廉政文化创造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要注重发展面对社会大众的廉洁文化,普遍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准。要创作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充分利用教育功用较为有效的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发展社会廉洁文化,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辐射力和渗透力,营造廉政的优良文化环境。要让廉洁文化进家庭、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从每个家庭做起,筑牢拒腐防变的社会文化基础。

第三,廉洁文化的建设要加大对青少年的廉洁文化教育力度。孩子是一张白纸,今后的生活如何描绘,主要看家长和社会的教育。因此,廉洁文化建设要从青少年抓起。要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加大廉洁文化教育力度。要利用好第二课堂,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廉洁文化的自觉性。同时,要创造一个德育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廉洁文化教育体系。

廉洁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该把廉洁文化作为政府执政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性工程来抓,使廉洁意识内化为思想准则和道德准绳,外化为倡导廉洁的自觉实践。国家有责任、有义务大力倡导和弘扬廉洁文化,让廉洁成为一种潮流、一种风习、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

范文二:破解住房难题需谋好“老三篇”

“住房保障问题”毫无意外的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当之无愧的成为“民生”专题的重头戏,既释放出继续调控的强烈信号,也是对民生关切的积极回应。

2010年以来,针对楼市过热、房价高涨的态势,中国房地产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先后采取了土地、金融、税收等多种调控手段以抑制投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但是,屡屡刷新的房价纪录以及频频曝光的“地王”,对政策执行提出严峻“挑战”,政府公信也因此倍遭诟病。导致调控陷入僵局的既有住房保障工作严重滞后、欠账太多的现实性因素;也有房地产调控无效而终,房价越调越涨所造成的心理因素;最重要的是摇摆于GDP与兼顾诸方利益的“中庸思维”。

要实现“十二五”住房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快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提高保障能力,破解住房困局,必须治标先治本,从谋好责、权、利三篇文章做起,最终实现标本兼治。

落实监督检查 强化调控问责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7日表示,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2.7万亿元,同比增加70.4%,城市发展对土地的依赖有增无减。正是由于部分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巨大利益关联,导致其处于GDP考量、确保土地财政等目的,对中央调控政策缺乏热情,在执行上大打折扣,甚至乐于维持、保护、推高房价,极力维持高地价的情况也屡有发生。所以,去年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措施未能充分发挥稳定房价的效用,与土地财政的现状具有极高的关联度,只有进一步落实监督检查,强化房地产领域的考核与问责,才能有效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

据《人民日报》1月6日讯:1月5日下午,受国家土地总督察委托,国家土地督察局北京局因大同市在新增建设用地中,违法用地179宗,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比例超过15%,且月平均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在同类地区中排在前列,在京约谈了山西省大同市人民政府负责人,面对面沟通,提出了整改要求。约谈会上,大同市市长耿彦波汇报了情况,做了深刻的检讨和反思。约谈地方党政“一把手”无疑是传递对土地违法的高压态势,督促土地违规行为令行禁止。

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强调责任制始自房地产市场“牛气”显露之初,2005年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情况要纳入省级人民政府对市(区)、县人民政府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2007年8月24日至25日,全国城市住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进一步要求“省级政府对辖区内住房保障、住房供应和房价稳定工作负总责,市县政府是责任主体”。尤其是去年底至今年初,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狂飙”,中央政府调控“金牌”迭出,并多次重申“问责”精神,但是房价仍然屡创新高,这与责任追究难以落实,调控政令执行乏力联系紧密。

房产调控问责制不仅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也写入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只有该约谈的约谈,该警告的警告,甚至该接受更严重党纪政纪处分的也决不姑息,充分发挥问责制度的警示、震慑作用,才能唤起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避免履行职责上的“越位”“缺位”。

完善保障制度 维护合法权益

温总理去年与网友在线交流中谈到财富分配时说:“做大‘蛋糕’是政府的责任,分好‘蛋糕’是政府的良知”。“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政府做大“蛋糕”的责任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违法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的状况反映了在分好“蛋糕”方面仍然任重而道远。

3月6日,被外界普遍认为是本次“两会”最重要的一场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首先表态:“‘十二五’要优先重点保障民生,住房问题当然在考虑之中,让更多的人居者有其屋,是未来五年着力解决的问题”。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则把住房建设的目标阐述得更加具体:“未来五年,要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今年1000万套,明年1000万套,后面三年还有1600万套,使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

具体的数字、明确的目标把保障房上升到国家战略,彰显了决策者提高住房保障能力的信心和决心,鼓舞士气、振奋人心。但是鉴于当前住房保障权益维护的现状,又难免使人疑窦丛生:保障性住房供应量整体不足并且区域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公平公开?如何防止在住房保障领域腐败现象对政策的抵消作用?如何防止“奔驰”一族占了穷人的“蛋糕”?如何防止保障房建设利润相对较薄状况下的“豆腐渣”工程?

回答上述疑问的最佳方法就是行动,就要从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入手,加强管理,制定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租、售政策和监管程序;严格准入、退出机制,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规范管理程序、科学制定租费标准,切实维护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的合法权益。

畅通诉求渠道 协调诸方利益

据住建部估算,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所需资金至少1.3万亿元。3600万套住房的面积是30亿平方米,总投资将超过7万亿元,将国家及地方政府各种资金来源考虑在内后,资金缺口无疑仍是天文数字。要让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足额到位,需要走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商业运作、政策优惠的路子,最大限度的激发诸方主体参与热情。

作为主要“责任人”的地方政府在财政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开发商由于利润微薄参与热情亦有限;商业银行处于风险与收益考量,参与的积极性也有待于提高。所以,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借力资本市场,学习某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利用公共投资基金方式,发行债券,引进民间资本。保障性住房是一项系统工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的主体除政府、银行、开发商外,还包括民间资本参与其中。

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银行贷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中,具体操作中,甚至可以借鉴美国低收入税收优惠证的做法,对取得保障住房建设项目的投资者和开发商给与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或融资便利,以有效调动相关各方的主动性。有鉴于此,搭建沟通平台,及时了解各方诉求,建立相关协调机制,体现住房保障参与各方利益是必由之路。

住房倾注着希冀,承载着梦想,落实“十二五”规划(草案)所确定的目标,涉及民生,关乎民意,真正实现“安得广厦千万家,大庇天下寒士惧欢颜” 的理想,既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这要求在住房保障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谋好“责、权、利”三篇文章。

范文三: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这一重要精神,是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湖北省孝感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在如何充分发挥试点城市示范作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以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城镇化难题。破解“地”“钱”“房”等城镇化难题,必须依靠改革创新。以创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应通过完善土地利用机制、创新投融资体制、完善城镇住房制度等,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科学制度保障。拿“钱”的难题为例,仅靠财政投入肯定不够。为此,可以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发行地方债等方式筹资。同时,搭建好社会融资平台,引导民营资本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向智慧城市、绿色发展等领域拓展。

以协调发展理念促进产城融合。治理“城市病”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城市病”的症结很大程度上缘于产城发展不协调。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应坚持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可以依托产业聚集区建设,将相关产业的企业及其职工聚集到一起,实现产业新城与城市新区协调同步发展。孝感市是军工大市,通过建设军民融合产业聚集区,在聚集16家军工企业的同时形成了一座航天新城。

以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城市建设多些自然美,留住乡愁和历史记忆,增强宜居性,才能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应进一步尊重自然、保护文化,让绿色成为城市的底色,把绿色发展贯穿于城市建设管理全过程。为此,孝感市大力实施“绿满澴川”行动,集中精力治理污染,倡导绿色建造和绿色出行,以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城市品格;让城市成为文化的载体,把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以文化彰显城市的底蕴。

以开放发展理念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开放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应努力在全省、全国发展中找准自身定位,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两圈两带一群”是当前湖北省正在大力推进的重要工作,作为“两圈两带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感市从两个维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一是从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和大别山试验区的维度,通过在鄂北建设一批口子镇(鄂秦交界处的集镇),形成区域性大市场。二是从武汉城市圈的维度,通过积极争取共享武汉保税区政策,合作共建汉孝大临空经济区,实现产业承接配套、交通互联互通。

以共享发展理念提升“城市温度”。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应让市民感受到“城市温度”、共享城市生活。这就要求城镇化工作处理好“面子”与“里子”、个性与共性、建设与保障的关系,让群众在城市中生活得更舒心。为此,孝感市在城市规划上问计于民,把专家和市民的意见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实行规划审批前公开公示制度;在市政建设上问需于民,把满足市民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在城市管理上问效于民,把市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标准,对城区交通、安全、环卫实行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增强全体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