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如椽的典故
大笔如椽: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象椽子那样大的笔。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大笔如椽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大笔如椽的典故:
东晋的文士王玖从小才思敏捷,胆量很大,散文和诗赋都写得很好,二十岁时便被大司马桓温聘为主簿。有一次,桓温为了试王殉的胆量,在大司马府聚会议事的时候,故意骑一匹马,从后堂直冲大厅。
幕僚们都吓得惊慌失指,四处躲避,唯有王殉镇定自若,端坐不动。桓温感叹他说:“面对奔马而能稳坐的,将来一定是个黑头公的人!”桓温为了试王殉的才学,趁幕僚们在议事的时候,派人偷偷取走了王殉准备发言的文稿。王殉发言时,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桓温拿出他的文稿对照,发现他说的内容与文稿上的相同,但文字没有一句相同,不由对他十分钦佩。
一天晚上,王殉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将一支像椽子那样的大笔送给他。醒来后,他对家里人说:“我梦见有人送我如同椽子那样的大笔,看来有大手笔的事情要我做了。”
王殉的预言马上成为事实。就在这天上午,晋孝武帝突然死去,由于王殉文笔出众,朝廷要发出的哀策、讣告和孝武帝的溢议等,全交给他起草。这种殊荣是历史上少见的。
大笔如椽的典故造句:
1) 力挺安陆,引经据典,‘我本楚狂人’;大笔如椽,出版诗集,《把黎明惊醒》。
2) 另外,大笔如椽、耳听八方、一至于此、一日三省等成语,读者答错的也比较多。
3) 大笔如椽,饱蘸热血;军人长歌,壮怀激烈。
4) 回眸“十五”,大笔如椽写就辉煌事业;展望“十一五”,浓墨重彩再绘锦绣画卷。
5) “大转变”另一位主持者邓拓学识广博,大笔如椽,综揽报社编辑工作,同长江内(邓)外(范)配合,发挥了重大作用。
6) 但上苍无端垂青蒙山,使人间瀑布之美不止于此,他大笔如椽,运筹帷幄,横竖挥洒,把蒙山跌宕成层层幕景并一气呵成,形成天地之奇观——蒙山叠瀑。
7) 米宽的十条屏《国殇》,大笔如椽,气势磅礴。
8) 宣传片上两颗水滴,一条鱼滑过,乌篷船、古琴、大笔如椽,不用看节目就能体味到一种文化意味。
9) 楚方先生慧眼独具,浓墨重彩大笔如椽地奉献出《三尽忠》一剧,作为爱国主义的黄钟大吕,歌颂了为国家、民族的存亡献出生命的民族英雄。
10) 他从书斋中走出,大笔如椽,滔滔善辩,与那些错误的观念为敌,战斗到底,为世纪的人类思想增添了亮丽色彩。
11) 大笔如椽东晋大臣王珣,家住城南乌衣巷,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人送了一枝像房顶的房梁那么大的笔给他。
12) 大笔如椽拙成巧,低眉含笑世态新。
13) 大笔如椽,大悲如天,挥洒千万,难续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