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会计电算化范文

2017-05-26

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给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了深化的变化和影响,企业普遍应用会计电算化来处理账务大大提高了核算的效率和准确率。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毕业论文会计电算化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毕业论文会计电算化范文篇1

浅谈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

[摘要] 随着 社会的 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相当多机构已经开始使用 会计 软件进行账务处理,会计电算化提高了 工作效率,为整个 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会计实行电算化后,会计档案的管理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就电算化后会计档案的形成、保管、 应用进行较全面的论述,并提出了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 计算机处理 经济业务的比重越来越大,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档案的内容、生成、传输、保管呈现出新的特点,也对会计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研究与 总结,以提高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水平。

一、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内容

(1)纸质会计档案。指从会计电算化系统打印出来的书面形式的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财务分析 报告等,也包括应当依法保存的会计档案移交、保管、销毁清册等其他类档案。

(2)非纸质会计档案。指包括计算机硬盘、软盘等磁性介质或光盘等其他介质存储的、只能以电子数据状态保存的会计数据,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数据和会计数据库。

(3)计算机系统档案。包括计算机硬件系统型号、存储空间和外部设备类型及其增减变化;计算机操作系统及 网络操作系统型号;财务软件的编程 语言、数据库系统类型;财务软件的系统名称、版本号,与之配套的安装光盘、磁盘、用户服务卡以及用户手册等全套文档资料。

二、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生成与管理

(一)纸制会计档案生成与管理

1.会计凭证的生成方式

(1)由原始凭证直接录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打印输出。在这种情况下,打印输出生成的记账凭证视同手工填制的会计凭证,按《会计人员工作规则》、《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立卷归档保管。

(2)手工事先作好会计凭证,计算机录入会计凭证,然后进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保存手工会计凭证与纸质凭证皆可。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会计电算化操作员向会计电算化系统输入记账凭证前,应先经过检查和预处理,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正确性。凭证输入计算机后要进行复核,复核输入内容与原件是否一致,防止有意无意的错误。复核人员与输入人员不允许同为一人。对于复核后发现有错的凭证可允许修改,但修改后必须再次复核。复核人员的姓名必须在机内随凭证永久记录,以明确责任。系统内审核后的记账凭证方可用来登记账簿,而机制记账凭证除由制单人员、复核人员签章外,还应由记账人员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兼任会计电算化主管)签章,收付款记账凭证还应由出纳人员及领款人签章,方可作为有效的会计档案保管。记账凭证的编号应由计算机自动顺序产生,必须连续。现金、银行存款、转账凭证的分册科目汇总表每本凭证打印一张,连同该本记账凭证及其所附原始凭证一起装订保管。

打印生成的记账凭证视同手工填制的记账凭证,按《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立卷归档保管。

2.会计账簿和报表的生成与管理

对电算化后的会计账簿和报表的打印和保管,《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有明文规定,即应当打印出书面形式,其保存期限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

(1)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要每天登记并打印输出,做到日清月结。现金日记账每天在计算机内登账并打印输出后,由出纳人员核对现金库存,核对无误后由出纳人员、记账人员、复核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在账簿上签章,按月连续编页码并装订成册,以防账页的散失或被抽换。年终再将各月现金日记账按顺序装订成册,加盖封印,妥善保管。同样,银行存款日记账其审核签章、装订、保管与现金日记账相同。此外,出纳人员每月月末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出纳人员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签章后,与银行对账单一起保管。

(2)总账、其他明细账定期打印输出,连续编号,经审核后装订成册,同样应由记账人员、打印人员、装订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在账册封面上签章并加盖封印。一般可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按月或按季、按年打印,但最迟至次年1月末应全部完成此项工作。

(3)单位的会计报表和部分财务分析结果由会计电算化系统产生,通常每月月末进行。单位在向有关各方同时提供书面形式以及电子数据的财务会计报告时,两者数据应当完全一致。此外,由会计电算化系统打印输出的会计资料发生缺损时,应补充打印,并同样要由有关会计人员签章。

(二)非纸质 会计档案生成与 管理

存储 计算机中的会计数据(以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是在会计电算化情况下新的会计档案形式。这种会计档案只能以电子数据状态保存,而通过会计数据备份的方式生成。目前,大多数会计电算化 软件均支持计算机硬盘、软盘及移动存储设备(移动硬盘、光盘、磁带机)备份。备份次数应视单位的会计业务量大小而定,但每月不应少于两次。数据资料备份要有专人负责,建立相应的责任制。数据资料备份包括对计算机内的会计信息的日备份、月备份和年备份。对于计算机内的凭证及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报表等重要数据最好采用AB备份法进行数据备份,杀毒后放置在不同地方妥善保存,以防止因病毒入侵或地震、火灾等意外情况而造成计算机故障和存储设备损坏而丢失数据。各种备份光盘设备均要标明类型、备份期间、备份时间和备份人员等有关标识,以便查找。

对于归档保存的会计数据备份时最好以只读形式保存,这样可以防止无意或人为的改动,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性以及日后会计数据恢复时会计信息的正确性。

(三)计算机系统档案的管理

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和使用的全套文档资料及软件程序,都应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限截止至该系统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的5年。

三、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的几点措施

(1)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建立健全法规和制度是管理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障。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本单位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如制定细化的《电算化会计档案岗位责任制》、《安全保密制度》、《计算机硬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等,在实际 工作中以制度约束行为,以制度规范管理。

(2)建立授权操作制度,实行岗位专人专职制度。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岗位的设置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根据责、权、利、效相结合的原则,对不同的岗位赋予不同的权限。采取不相容职责相分离的措施,严格岗位责任制。在单位中应设置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员,专门负责会计档案的整理归档,且该管理员不能由出纳人员兼任。电算化档案管理员的岗位职责有:在规定期限,向会计电算化系统各类有关人员催收会计数据备份及存档资料,并填写存档清单;按规定保管存档的各种会计电算化档案;负责会计档案的安全保密,不能擅自借出。经会计电算化主管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允许借阅、复制的会计档案应办理登记手续;定期对磁或光介质的会计档案进行检查、杀毒工作。

(3)加强防范,确保档案安全。单位的会计档案是单位的重要资料,不得随意观看。因此 应用会计系统的计算机不应直接连接互联网,如果单位实行会计 网络化管理,一定做好内部网与互联网的物理隔离,确保会计数据不受外部的影响,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对此,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在单位内部设置防火墙;安装信息网关和安全路由器;设计授权和身份认证系统;进行信息加密;加强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实时监控等。

(4)提高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会计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又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者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是管好用好会计档案的关键,针对目前各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中,缺乏既懂档案管理知识又精通财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的情况,因此单位领导应重视会计档案管理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 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使他们尽快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 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培训教材[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梅盛才.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刍议[J].财会月刊,2003(7B).

[3]房波.浅议加强和完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J].科技与管理,2008,10(2).

[4]郭宏君.如何加强电算化后的会计档案管理[J].四川档案,2005(2).

毕业论文会计电算化范文篇2

浅论解决农村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对策

1 农村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即是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实务操作工作之中,以求得电子计算机能代替人脑,处理各种会计信息的综合性技术,要求能运用计算机的相关系统软件,能对会计信息、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的综合处理,替代传统的人工记账,从而在某些方面以电脑代替人脑,进行数据分析、预测、决策的全过程,以求完成会计信息的综合处理。我国农村会计电算化工作已初具规模,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会计核算能为决策者更好地提供信息理论支撑,所以搞好农村会计电算化工作,对农村经济的意义重大。近年来农村会计电算化正在经历着从萌芽阶段进入发展阶段的过程。

2 农村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分析

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才慢慢发展起来,由于会计电算化发展起步较晚,认识不够,所以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在农村推广过程中遇到相应的阻碍,导致农村发展会计电算化存在不少问题。

2.1 对会计电算化认识不够, 技术上不是很成熟

目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往往都是模板化生产,可以方便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用户使用。其软件的主要职能模块,包括界面都完全相同,企业的行业特征和基本的核算方法都还是考虑不周。尽管这在某种情况下是方便了会计人员在不同企业的工作转换,但对于农村、乡镇的企业负责人而言,电算化只是代替了人工记账,在完全不缺乏劳动力的农村,完全可以维持人工记账。几乎一致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是不具备订制性、个性化的,所以这类的电算化软件仍然远不能满足农村的需求。况且对于企业而言,购置一套电算化软件价格多在万元以上,利润很可观,所以软件开发层出不穷。但对于农村,基本的一些会计专业名词并不适用,相反他们更需要针对性的农村会计电算化软件去翻译成他们理解的名称,以完成基本的核算功能,使得最终生成的会计信息满足国家的会计规范。

2.2 会计电算化系统难以实时共享,维护成本高

当前一部分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可以在不同电算化系统里实现数据共享,但当前大部分软件仅仅是处于幼稚期的水平,数据格式也是千差万别,这就导致了很难实现兼容性。这些系统运用于不同体系框架内,也是自行开发不同的操作平台,分别支持不同的操作平台和软件系统,格式、数据类型和结构也因地而异,后期维护发展就更成问题。农民自身知识水平就有限,又在比较偏僻的农村,交通不便,如果电算化软件系统出现问题就很难得到及时处理。这不但提高了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成本,也会让人觉得电脑的不可靠性,制约了农村电算化软件的发展。

2.3 国家资金投入缺乏,农村自主人员配置不合理

尽管伴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相关“三农”的重大项目的发展经费进一步增加,全面实行电算化的基础条件已初步具备。但因为自行分税制的改革,导致农村实际可用的资金并不多,也因此难以实现会计软件的运用。

在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中,对各个岗位的职责分工是存在着相互牵制的关系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好在企业内部实行工作细致分工。此外,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存在思想认识低下、知识水平受限,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够,不都具备数据的输入、审核、输出、报送等电算化的基本操作以及知晓相关的知识内容。所以很多时候都会采用代理记账的形式,导致不少单位还是会为减少岗位编制,让一个人完成这些本应该分岗完成的工作。所以在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上就会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现今会计电算化不规范的现状,但是并不能改变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受限问题。

2.4 会计数据的电子档案保存缺乏标准规范控制

当实施会计电算化操作,那原本的账簿等纸质材料都将逐渐转变成电子档案,如何对此进行确认和保存成为新的难题。目前,因为并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新政策的规范指导,以至于各个单位对如何维护电子档案的做法并不相同。有不少单位因为平时对计算机网络、电算化系统不熟悉,又没有按规定对电子档案进行纸质备份,如果硬件或软件甚至说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问题,那么很有可能整个年度的工作就面临重做,严重的将会直接造成历史数据的不可逆转性。

3 解决当前农村会计电算化安全问题的对策

3.1 尽快建立规范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和销售的相关制度

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或行业协会规定,实施会计准则的财务软件成为现今重要举措。如建立发展针对农村的特殊电算化计算机软件协议,通过协议将相同的公共接口进行转换连接,做到在不同地点都可以在不同的软件系统中直接调出这些数据查看或审核。会计办公可以不受空间限制、不受软件的限制,最终达到数据的实时共享。

此外,对于当时软件的销售管理也应达到标准化。销售人员首先就应该是会计电算化中的专业人士,懂得如何操作,所以就有责任和义务对农村会计人员进行必要的指导,既然销售有高额利润,就要履行相关的责任与义务,教会使用者如何使用。

3.2 建立并执行规范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内部控制制度

由于在会计电算化影响下,计算机可以代替劳动力自动核算完成会计录入。当会计工作者输入数额就能对数字进行核算,减少了人为操作因素的不确定性。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中就应当进行制度规范。

首先,从系统内部着手,各项会计要素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要求在进行会计岗位的设置和人员分工等方面做到细致的划分和控制。明确岗位人员的责任、义务,做到人人对自己的岗位负责。第二,做好农村电算化软件安全控制。政府可以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制定法律法规,使任何危害网络安全的会计电算化的行为都会得到严厉的制裁。农村应主动安装正版杀毒软件,采取以防火墙等为主的一系列网络防毒措施,并且将信息加密存储技术、电磁屏蔽技术等安全措施加以发展利用,以期在电磁辐射或者干扰的时候,会计电算化数据不会丢失或是损坏。

3.3 加强对单位负责人的素质培训

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核算方面主要负责人,对会计电算化的运行承担全部责任。所以对于单位负责人如何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认识,提升自身的能力,更新观念,强化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应用,切实提高自身管理技能。对在职会计人员实行培训考核制度,通过培训,使之系统地熟练地运用电算化操作技术。一方面,在聘用会计人员时严格把关,坚决否定不具备会计电算化知识和应用能力的人员;另一方面对已经在职的会计人员采取培训、考核、竞赛、奖励等方式培养会计电算化骨干力量,尽快培养出一大批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

4 结论

农村会计电算化有利于提高农村会计工作的效率,它能给企业带来低成本高收益。当前我国农村会计电算化水平较低,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的投入都有待加强。因此要求相关管理部门提高重视程度,不断完善农村会计电算化体系,进而提高农村会计电算化工作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