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的沟通技巧 同理心的三层境界
沟通不仅是要准确地传达信息,还要传递情感,达成心理、感受、感觉方面的交流。此外,人只把话讲明白、说清楚是不够的,讲话中间还要包含很多的情绪和情感,要恰当地表达出来。那么要怎么运用同理心技巧呢?下面小编整理了同理心的沟通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同理心的沟通技巧:同理心的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理解对方所表达的言语、行为和肢体
这是最简单的层次,当然也是很困难的层次;这是区分一个人有无同理心的基本点。
小孩子在商场,告诉妈妈说:“妈妈,我想要玩具车......”pia,这位妈妈给了孩子一巴掌,“车车车,一天到晚就知道车,走回家。”这是非常典型的同理心极度匮乏症,她听到了孩子的言语,可能也看到了孩子充满渴望的眼神。孩子简单的言语或行为,瞬间就刺激了她的敏感神经(可能是某种愤怒、压抑或者急迫),哪里会去理解呢?有同理心的妈妈会怎样表达呢?“宝贝,我听到了你说想要玩具车,妈妈知道了。......”So easy!简单重复对方的言语,即表明你关注到了,你理解了。如果你不理解的话,也可以问“这是什么意思呢?”
除了言语,我们更多的可以关注对方的肢体和表情,这方面的理解能力几乎是人的天赋能力,无需刻意的学习。当然,有一些复杂的情况,比如一个人笑着说“我离婚了”,这里面表达的意思可能就复杂多了。同理心缺乏的人往往会回应:“你怎么离婚了呢?”或者“我就说早该离婚了。”具备基本同理心的人一般会说:“你离婚了,但我注意到你在笑。”
缺乏同理心的人,多表现为以己度人,困于自身的情绪、执念或动机,缺乏换位的能力,和他们相处起来,压抑、难受、别扭、憋得慌。
第二层境界:理解对方未表达的情绪、情感、动机和思维
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当他想着某样事情,却说着无关紧要的事情,把重要的信息放在后面说或者不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男士搞不懂“你好坏”等于“喜欢你”的原因。
当然,如果你具备基本的同理心,却无法解读对方未表达的深意的话,说明你有心,你关注到了对方,也觉察到了他的言语、行为和肢体,你已经开始换位了,但是换位不深。
第三层境界:给对方此时最需要的东西
同理心的最高境界不在于你说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而是你让对方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这是一种默契,正如一首歌里唱的:“我还没说可惜,你已经在叹息。”一个痛哭的人,此时最需要的可能不是建议,也不要你理解他的情绪(因为如此明显),他需要的仅仅是安全可以哭诉的环境、陪伴和纸巾。
我的一位求助者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在咨询的过程中,由于很多曾经的创伤重新回到心底,她有一连几天时间,内心很痛苦无力,情绪也很糟糕。一天晚上,躺在身边的孩子,对她说:“妈妈,我好舍不得你!”......她紧紧的搂住孩子,感觉好满足好温暖,此刻她似乎比孩子更需要这份温暖。
毫无疑问,这个天真的孩子很有灵气的,同理心异常发达。敏锐的觉察到了母亲的失落、无力、痛苦,质朴的言语表达出了对妈妈的依恋、怜惜和关心。
同理心的沟通技巧:如何培养同理心
1、完整的自我意识
一个拥有完整自我意识的人,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价值和优势是什么,同时也了解自己的劣势和不足,他感到安全、自在、宽容、信任,能够、也有力量放下自己心中的情绪、价值观和信念,耐心的关注他人,倾听和感受他人,试着用对方的视角审视问题,体会其中的情绪、思维、动机和需要。
完整的自我意识,乃是同理心发展的根基。原因在于拥有完整自我意识的人,不会轻易被对方的表现击中情结,比如自己内心的弱小、自卑、不足够和敌意,也断然不会在对方诉说的时候全然听不进去,也不会在对方需要关心陪伴的时候用愤怒来伤害对方,而是保持关注、深入对方内心。
2、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有时候又被称为探究精神,也就是探究事物的更多可能性,它的反面是执着和片面。比如当老板把你叫到办公室,没来由的骂了一通。此时,你可能从脑袋里冒出很多猜想,“老板有病!”、“我做错了事情。”、“老板家里正在闹离婚,心情烦着呢。”往往我们想到一种可能性就开始情绪泛滥做出冲动行为,想到“老板有病”就愤怒,觉得待不下去,冲动离职;想到“我做错了事情”、就自怨自艾,陷入焦虑和自责中。
保持好奇心,遇事多想想有没有别的可能性,或者问一句:“老大,你今天发这么大脾气,是怎么回事呢?”这样说一来可以促进对方反思自身行为,二来可以了解哪一种可能性为真,让我们更接近真实。
正如前面我们的例子,一个人笑着说:“我离婚了!”我们不妨好奇一下:“我很好奇,你怎么笑着说,我离婚了呢?”
3.必要时予以确认
一个具备完整自我意识的人,通过充满好奇的探究之后,便已经对对方的言语、表情、行为、情绪、动机、思维逻辑有充分的理解,可以达到深层次的同理;当然,在情况很复杂,或者自我理解不足够的时候,我们还有一项重要的技能叫:确认。还是前面的例子:“看你笑着说离婚了,想必这是一种解脱,对吗?”
常见的情况是,很多人在看到对方“使脸色”之后,内心往往冒出各种不好的想法,比如对方不喜欢我、我哪里做错了,往往连最基本的“对方不开心”都感受不到,更没有办法给予对方所需的帮助和温暖,这其中的原因大多是内心脆弱的缘故(玻璃心,即是自我意识不完整)。当然,此时可以采用“确认”这样技能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比如直接了当的问问对方:“看你一脸不高兴的样子,是我哪里做错了什么吗?”
发展同理心,并不是变得世故和圆滑,而是找回那个最纯真、安全、自信的自己所拥有的能力,让别人舒服,也让自己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