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探析论文
教育是百年大计,关乎国运民生。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公平的主要保障;国家的发展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教育公平探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公平探析论文篇一
《中国教育不公平现状探析》
摘 要:教育是百年大计,关乎国运民生。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公平的主要保障;国家的发展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确保教育公平,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强有力的杠杆。本文从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出发,在分析教育不公平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探讨实现教育公平的突破口。
关键词:义务教育 公平 社会
公平是社会政治文明程度高低的一个主要标志。公平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由于教育和因教育获得的技能是现代社会主导社会流动的最主要机制,所以,我国广大人民非常注重教育,希望通过教育这一途径来改变命运,进入到社会较高阶层。目前我国教育不公平现象比较严重,社会各阶层人士都对各种具体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提出了批评。教育公平问题引起党和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
1我国教育不公平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把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作为自觉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是随着国内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反映越来越强烈,教育不公平现象存在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
1.1教育投资不平衡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距,地方教育水平只接受当地经济水平的制约,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导致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镇与农村、中心城市与边远地区差距较大,产生区域失衡等问题。即使在同一个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投入也不均衡,存在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的校际差别。所以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教育领域的直接反映就是教育不公平。
1.2受教育机会不均等
主要因为教育政策、教育法规不尽完善,主要表现为:高考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率存在差距,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市录取分数线差距较大;高校招生中有“定向生”、“保送生”和“专升本”等特招生,也是造成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原因之一;教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较好的省市重点中学招生对象偏向于所在城市户籍生;农民工子女“入学难、上学贵、高考烦”,读费昂贵、户籍障碍、高考限制以及各地教材和课程有差异等问题。
1.3教育过程不公平
由于地区间经济状况的不同,导致办学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学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不同;而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也使得学生接受到的教育有所不同。民办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和社会减轻了办学压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学校的机会,但却得不到全社会的支持。
1.4教育结果不公平
虽然教育只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基于不公平入学条件毕业出来的学生,社会很难区分其真实水准,从而导致就业竞争的不公平。相对于名牌、重点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存在“品牌劣势”,破坏了就业竞争的公平性。
2 我国教育不公平现状产生的的原因分析
2.1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和失衡
中央财政过多用于高等教育,而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我国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学校生均日常教育经费与人均GNP的比例为0.05:0.15:1.93,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在三级教育上生均投入相差过大,导致了教育投资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东、西部地区以及城乡之间教育经费的投入失衡,教育经费投入的失衡造成了办学条件的失衡。同一地区,地方财政对强校的投入高于对弱校的投入,一些官员热衷于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建设,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都投入到重点、示范学校中,而对普通学校,特别是一些弱校则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也导致了同一地区校际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2.2 资源配置失衡
首先,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必然导致公民接受教育的不公平。在教育资源总量和受教育者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由于资源配置和投入的不公平,受教育者总是趋向于优质教育资源,众多的教育对象只能在事实上的不公平状态下接受教育。其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必然导致优质教育资源向权力和金钱倾斜。近年来,同区域或跨区域择校风愈演愈烈,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2.3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影响严重
国家和民众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进而影响我国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层次结构、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以及办学形式等方面还不能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办学机制不够灵活,教育设施、设备亟待改善等问题,人才培养的数量、结构和质量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4 缺乏有效的管理、政府规定执行不力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某些主管部门通过教育乱收费获得提成,加上乱收费的优质学校收入高、受益大,很多权贵名流子孙多通过走后门在这些学校就读,于是他们的话语权处于强势,造成整治乱收费行为对这类学校进行妥协。此外,政府早已做出规定,应允许农民工子女在居住地入学。但是,由于缺乏对政府政策的执行和监督,一些地方的部分学校仍在对农民工子女实行高收费。这给农民工子女入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和负担。
3 改变我国目前教育不公平现状的对策探析
我们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问题较多。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仍需要在教育公平方面狠下功夫。进行认真的改革和完善如何逐步消除这些不公平现象,使每个人都有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机遇,让教育的阳光普照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这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神圣而艰巨的任务,是教育领域面临的新课题。
3.1完善政策法规,保障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制定完善政策法规,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另一方面,加快高考制的改革,完善高校招生制度。严格控制高校乱收费现象,严禁由招生与收费所产生的腐败行为。国家整顿招生舞弊的“阳光工程”已经启动,但还没有看到明显成效,希望加大政策执行力度,确保不同层次收入家庭的孩子都能有同等的入学深造机会。
3.2行政财政双管齐下,解决贫困地区孩子就学的问题
首先,中央财政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制度;明确流入地政府责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使中央财政从中东部地区适当向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弥补贫困地区教育财力不足的缺口。党和政府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其次,动员社会力量集资办学,发挥民办学校的作用。政府还需要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明确其产权审批办法、招生就业制度和收费标准,在办学经费、师资配备、教育过程等方面加强支持和督导,促进其提高办学水平。再者,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身份”问题。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条件,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使其子女真正享受“同城同学”的待遇。
对于个人来讲,教育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是影响人的一生的大事;对于家庭来说,教育寄托着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家来说,教育直接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党和国家要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问题,以切实的行动来改变这一现状,促进公平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 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
[3] 肖月.农村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论坛,2008(8).
[4] 唐海龙.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与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5] 杨瑞华.广东省城乡学前教育公平影响因素的探析[D].广州:广州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