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为何成艾滋病重灾区_大学生如何防范艾滋病
2016年8月底,南昌全市已有37所高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共报告存活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35例,死亡7例,高校似乎成为艾滋病的重灾区,作为一名大学生又该如何防范艾滋病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高校为何成艾滋病重灾区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高校成艾滋病重灾区的原因
高校染艾者八成源于“好基友”
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性传播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而在青年学生中通过男男性传播感染已达81.6%,形势非常严峻。以广东为例,2002年至2015年,广东累计学生艾滋病病例为630例,其中男男同性性传播占比70%;在江西南昌2011—2015年新发学生病例中,男男同性性传播占83.61%;湖南省从2007—2015年累计报告536例,这些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学生主要是男性,占90%以上,传播途径以男性同性性传播为主,占69.6%。
性观念开放,性知识滞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性话题及性行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2015年,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西安等34个城市的高校本科生,分男女、年级进行摸底调查研究显示: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60.5%接受性解放、性自由,67.1%接受婚前性行为,近七成大学生接受未婚同居行为。
大学生的性观念、性心理、性行为虽然趋于开放化,可是对于性病知识的缺乏及预防能力却令人堪忧。西安南郊某高校22岁男研究生小东(化名)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感染艾滋病,“一直不敢也不想检查,总觉得距离我很遥远。”外表斯文的小东说,他在读研前就比较喜欢男性,“男友”都是经网络认识的,通过QQ聊天,等聊得投缘后就约会,“有四五个,长的交往几个月,短的就一次”,大家在一起不问名字,也不用安全套。他自己也不知道是被哪位“男友”感染的,是否还有人因为自己而感染。
教育宣传的缺位
连年高速度增长的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病例对于学校、对于社会、对于每个家庭都将是一场噩耗。调查显示,互联网、书本、杂志和跟同龄朋友交流是获取性知识主要途径。其中,不少男生通过互联网、色情材料了解性知识。传道授业的大学,却忽视了人生的“必修科目”:性安全教育。有些高校即使开展性教育,也仅限于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那一天。陈子煌所在的公益组织曾在高校开展过讲座,但效果不甚理想。陈子煌说,那些学生都不是自己来的,是学校团委下发命令,每个班要来多少个人,来加学分的。
在教育部体卫艺司巡视员廖文科看来,高校防艾教育开展的最大阻碍,恰恰是某些高校管理者,没有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来抓。如果大学防艾知识课堂持续“失语”,学生们得不到健康、正确的教育,很可能误入歧途甚至给他人带来伤害。正如我们看到的结果,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上升明显,这些被感染孩子的人生悲剧已经无法再弥补。
高校成艾滋病重灾区数据分析
北京:2015年1月至10月新增艾滋病病例3000余例,青年学生感染人数上升较快。近两年,北京市大学生感染艾滋病每年新增100多例,以同性性行为传播为主。
上海:2015年共报告发现青年学生感染者92例,较去年同期上升31.4%。
广州:从2002年开始发现学生感染艾滋病病例,截至2013年底已累计117例,九成都是经同性的性传播感染。
在北上广等大城市高校艾滋病情上涨的同时,一些中部省份高校学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比如说湖南大学生艾滋病患者8年竟上升37倍。
正如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表示,“2011年到2015年,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扣除检测增加的因素)”,且65%的学生感染发生在18~22岁的大学期间。可谓是触目惊心,如此发展下去,后果可谓不可想象。
大学生防范艾滋病常识
不要到一些涉足色情的场所及一些如网吧,酒吧等人口密集的娱乐场所,以免被人欺骗或者是扎针感染艾滋病毒。
生病或者是献血都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和采血点,确定有医疗机构的证明。在治病或采血的时候都要用一次性的针管等医疗器具,避免因在非正规的医疗诊所使用不卫生的医疗器具造成感染病毒。
远离毒品,控制好自己的思想意识,不能因为好奇去尝试毒品,毒品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而且吸毒者大多会共用吸毒用具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所以大学生们一定要远离毒品。
不能与他人共用牙刷等洗漱用具还有刮胡刀和一些刮眉刀之类的美容用具,以免通过皮肤表皮细胞组织感染病毒。
现在的大学生们不管男女都喜欢打耳洞纹身,在选择这样的场所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能保证卫生,使用的器具要保证消毒的,因为打耳洞,纹身会直接就出血液,器具不卫生不消毒会很容易感染艾滋病毒。
如果与艾滋病患者接触或者照看艾滋病患者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要使用艾滋病患者使用过的毛巾,水杯等用品,在触碰到艾滋病患者使用过的便盆等用品之后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吸收消毒,以免感染。
高校学生必须了解的艾滋病常识
艾滋病病毒学名称作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顾名思义,它与其他病毒最大的不同在于HIV以人类免疫系统为目标,专门攻击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这些细胞是人类免疫系统的“哨兵”、“警察”,没有了它们,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失去了“眼睛”,进入了盲打状态,机体极易被其他病原体大举入侵,失去管控的机体细胞也很容易发生恶性肿瘤。
一旦感染HIV,这些本该保护我们的免疫细胞不仅要承受病毒的打击,我们的免疫系统也同时进入自毁状态,开始自我清除被感染的细胞,导致我们身体内的“哨兵“、”警察”越来越少,最终全线崩塌,再也无力抵抗。
当然,我们的免疫系统着实会进行抵抗,但HIV的厉害之处还在于它具有极强的变异性,这缘于它的遗传物质复制系统并没有校正功能,复制的保真性并不强,因此而产生大量的随机变异。
在宿主的免疫选择压力、药物的杀灭压力下,那些毒性强、复制效率高、逃避免疫能力大的病毒很快就进化出来,并且随时变化,难以被机体一举杀灭。不经过治疗的感染者,最终均以人体的失败告终。
HIV感染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潜伏期平均为9年,有的长达15年之久。我们将整个过程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所谓急性期指的是初次感染HIV后的1个月内,患者有发热、头痛、乏力、呕吐、腹泻等“发炎”的症状,持续1~3个星期。这这一时期,人类的免疫系统暂时占了上风。
从此,患者便进入长达6~8年的无症状期,这时候,病毒潜伏在免疫细胞内,偷偷的壮大自己的实力,一点点蚕食着我们的“哨兵”和“警察“。此时,人体还有相当数量的免疫细胞,抵抗力尚可,因此没有特殊的症状表现。当CD4+淋巴细胞数量低于200个/mm3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全线崩塌,感染和肿瘤频发,进入最终的艾滋病期。
看来,在前6~8年,患者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因此并不会主动地前往就医。而艾滋病感染需要特殊的检测手段,常规的医学检查并不会发现艾滋病病毒的存在,这就给本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同时,我国特殊的文化环境也使得有相关危险的朋友忌于面子、舆论,而拒绝到医院接受检查,这也有助于疾病的进展和传播。好在目前到大医院住院时,医生均会按要求对患者进行“传染病八项‘检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疾病的防控。
目前,我们研发的闶艾滋病病毒药物有六类共30多种,均在病毒增殖活动中起作用,可以抑制病毒复制,控制病毒数量。
但HIV病毒在受到药物打击时,“残余部队“常常会躲进淋巴细胞中潜伏起来,处于”休眠状态“,不进行自我增殖和复制。这时,我们的药物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
HIV病毒也可以通过上文提到的变异作用,很快找到对抗药物的办法,一旦身体虚弱或药力减弱时便东山再起。这就是为什么在使用标准的“鸡尾酒“疗法时,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载量依然很高。
可喜可贺的是,医学的发展已经可以让感染者通过正规的治疗,使得体内病毒的活动被控制,免疫功能维持在可以接受的水平,像常人一样生活。
艾滋病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体液传播。诚然,很多艾滋病病毒的感染都是由于不洁净的性行为,吸毒时使用不洁净的注射器而造成。但很多感染者是由于被迫卖淫,不正规的献血、输血,非法医疗机构的器官移植、人工授精而致病。
HIV还可以通过胎盘、产道从母亲传播给胎儿,很多无辜的儿童在一出生就感染了HIV病毒,从此蒙受了巨大的身心打击。
更有无数名医务工作者,他们每天接触着各式各样的病人,只要身体有一处破皮的伤口,或被针头、刀片划伤了皮肤,就时时刻刻处在被感染的高危风险之中。
因此,很大一部分患者被感染都是被动、无辜的,感染者的身体和心灵已经饱受了痛苦和折磨,他们需要一根红绸带,需要我们的关心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