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及原文
语文教案撰写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至于在课前的时候,要如何做好教案的准备工作呢?下面小编整理了五年级语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以供大家阅读。
五年级下册语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原文
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红军指战员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向北挺进,走在前面的部队断粮了还可以挖野菜吃,走在后面的部队则连野菜也找不到。
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大骡子上。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彭德怀的大骡子,一路上驮粮食、驮器材,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决燃眉之急。他把饲养员喊了来,问道:“总共还有几头牲口?”
“连你的大黑骡子还有6头。”老饲养员回答道。
“好,全集中起来,杀掉吃肉!”彭德怀的话就是命令。
“什么,杀掉?你不出草地啦?”老饲养员着急了。几个警卫员听后也急忙围拢过来,大声说:“军团长,大黑骡子可不能杀呀!”
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老饲养员流着眼泪对彭德怀说:“可是你怎么走出草地?别的可以杀,大黑骡子一定要留下,它为革命立过功。”
彭德怀拍着老饲养员的肩膀说:“你们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大黑骡子是为革命立了功,这次就让它立最后一次大功吧!”
“还是把大黑骡子留下来吧!”大家在请求。
但彭德怀大声而坚决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邱南辉,传我的命令,让副官长负责杀骡子!”
6匹牲口集中到了一起。老饲养员拍者大黑骡子的脖子又在轻轻絮语:“大黑骡子呀,大黑骡子!委屈你了,你为革命立大功吧!”
彭德怀背过脸去。枪声没有响,谁也不愿意开枪。
20分钟过去了,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6匹牲口都好像预感到了什么,集体嘶叫了几声,又默默地低下了头。
“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向你开枪!”彭德怀双手叉在腰间怒吼道。
手提机枪的副官长把6匹牲口向远处牵了牵,枪口对准了它们,大家都闭上了眼睛。
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这天晚上,草地篝火旁多了些生机。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漫漫征程,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员鼓励战士们的竹板声里:“声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
教材分析: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是一篇记叙文。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五头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进行分角色朗读。
2.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文中语言文字,特别是描写彭德怀神情、动作、语言的词句,从中感受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以及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1.指导朗读彭德怀忍痛命令枪杀大黑骡子的经过。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感受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体会其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感情朗读,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既怀有深厚感情又不得不忍痛割爱的矛盾复杂心情。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第22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彭德怀很爱他的大黑骡子。
2.这份爱就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彭德怀爱大黑骡子的句子,并用记号标出来。(板书:爱骡子)
二、以问促读,边读边思,感悟真情。
(一)走进文本,品味彭德怀的“爱骡之情”。
1.找相关语句,感受“爱骡之情”。
(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划出相关句子。
(2)指名回答,请同学将自己画出的句子读出来,简单谈谈感受。
2.抓关键词语,品读“爱骡之情”。
(1)出示:
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谁来读好这句话?其他同学思考从哪些字词可以体会出彭德怀爱骡子呢! )
联系“生活中谁会抚摸我们?”来体会彭德怀与大黑骡子的亲密情感。
联系“生活中家人的念叨”来体会彭德怀与大黑骡子如同家人般的关系
联系当时的恶劣的环境来体会“为什么悄悄地塞”,又为什么“一直看着它吃完。”(齐读,请同学们读好关键字词。)
(2)出示:
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
抓住“深情地望着”来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深厚情感。
【教师总结:这两句话都是什么描写呢?有动作,有神态,有语言。这些描写都表现出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 !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品读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
(二)结合相关材料,体会彭德怀的“爱兵之情”。
1.第一次下命令
出示: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们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既然彭德怀那么喜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杀了它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1-3自然段,思考这是在什么情况下下的命令?)
指名回答后出示: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红军指战员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向北挺进。走在前面的部队断粮了还可以挖野菜吃,走在后面的部队则连野菜也找不到了。(齐读)
抓住“饥寒交迫”的意思,让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饥寒交迫,从而感受到草地是“最为艰苦的”。补充说明“连野菜也找不到了”,红军已经“断粮”。
那么战士们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指名回答后出示: “一个个因饥饿而晕倒在地”
教师讲述:这真是“燃眉之急”啊。彭德怀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下达命令的。所以,就算他爱骡子,也不得不杀骡子,因为他更爱战士!(板书:爱战士)
出示: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们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此时他内心平静吗?肯定不平静,让我们来读好这句话,引读: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2.第二次下命令
彭德怀要杀骡子,那么其他人什么反应呢?他们同意吗?生:不同意!请同学们自由地读3-10自然段中的语言描写,想一想为什么不能杀大黑骡子?
生:立过功。
出示: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彭德怀的大黑骡子,一路上又驮伤病员,又驮粮食和器材,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
教师讲述:这真是一匹劳苦功高的大黑骡子啊!现在彭德怀却要杀了它,他舍得吗?不舍得!虽然他不舍得,但他更舍不得战士们啊!因此,他只好再次下达命令。
出示3-12自然段的对话,请同学们分角色来读一读这些对话,读的时候注意其中的提示语,读出每一个人对大黑骡子的不舍,读出彭德怀下命令时的复杂情感。
3.第三次下命令
此时此刻,每个爱大黑骡子的人都很痛苦,就算彭德怀再次下达命令,但是战士们也不忍心杀掉大黑骡子啊,让我们来看一看那无声的请求。
出示:
枪声没有响,谁也不愿意开枪。
10分钟过去了,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6匹牲口都好像预感到了什么,集体嘶叫了几声,又都默默地低下了头。
20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
师:在生活中,20分钟瞬间即逝,然而此时却是那样漫长。同学们想一想再多耽误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又会有许多战士悄然逝去。所以,他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情感,他怒吼了。
出示:“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 彭德怀双手叉在腰间怒吼道。(指名读好这句话)
4.杀骡子后
出示: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
这天晚上,草地篝火旁多了些生机。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抓住“缓缓地摘下军帽”、“发火”等感受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与不舍,对战士们深厚的感情。
三、品评精神,升腾文本。
枪声响了,永远带走了大黑骡子,它永远消失在了大家的视线里,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它的身影,它——(引读最后一节)
师:大黑骡子消失了,它去哪了?
生:“滚滚铁流”
师:是怎样的“滚滚铁流”呢?
出示:“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
师:这滚滚铁流是红军长征不可磨灭的意志啊!我们的红军队伍正是有了这样的首长,这样的战士,才有了战无不胜的力量,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升华主题,延续文本。
1.此时此刻,你们一定也心潮起伏,激流涌动,想说点什么吗?或是对彭德怀,或是对大黑骡子,或是对红军战士们,又或是对我们自己。(请同学们说一说)
2.推荐阅读:
在漫漫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像这样可歌可泣的故事,数不胜数,曲曲动人情,篇篇催人泪!建议大家去读《倔强的小红军》《草地夜行》《领袖将帅和他们的战马》等。看完后,可以与其他同学交流感受,共享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