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中国作家的一封信3篇
好的作品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写出来,这需要细细思考和沉得住气,不需要和别的作家攀比。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给中国作家的信,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写给中国作家的一封信篇1
尊敬的中国作家们:
你们好。很遗憾,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又花落别家。我们知道你们会很不平,但请允许我们说清理由。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在古代她的文学之花更是熠熠生辉。当我们拜读中国古人诗文小说时,其中折射出的意境与东方哲学特有含蓄深远令我们折服。我们深信:作为他们的后人,你们一定能在这块灵土上大放文采。
但你们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们失望了。
我们知道当我们最终决定诺贝尔文学奖属于南非时,你们很不平很郁闷,你们抱怨说那个南非作家连名字都未听说过,你们质疑我们的权威性。但请恕我们直言,你们还没有抗议的资格。
我们去年评定的作品很具有代表性,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真实的社会。我们选他是因为我们被震撼了。你们国内或许是有不少有名的作家,可他们的时间都被各种研讨会、颁奖会吞没了。从那些所谓的“痞子作家”“美女作家”“少年作家”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有意义的东西?抱歉,一点也没有。
你们可以抱怨缺乏翻译,可我们想问:为什么13亿人中竟找不到一个热爱祖国文学并将它传扬的人?
当然,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你们当中还有人能够埋头笔耕,还有人能够不为名利所动,还有人能够诘责那些不良现象。我们最敬佩的是你们中那位在病榻上的巴金老先生,他告诉你们要“讲真话”,你们应当铭记这一点。
诺贝尔奖不会拒绝任何真正优秀的作品与作家。对你们中有些人的行为让我们十分惋惜,但这不代表我们放弃了希望,我们给你们提出这些忠告,是希望你们能静下心来,做一个作家该做的事。这不仅是我们想见到的,也是中国的读者想见到的。
我们衷心希望有一天,你们的作品能够被世界认可。这是我们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呼唤。
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
2004年1月
写给中国作家的一封信篇2
尊敬的、对生命充满敬畏的、有着强烈社会良知的作家朋友们:
在我们发出这封信的此刻,汶川地震灾区被埋在废墟中的人们,正在不断地死去;在你们读到这封信的那一刻,废墟深处的黑暗、寒冷、几近窒息的逼仄夹缝里,有呼救声在微弱下去,有眼睛越来越黯淡,有高举起的小手无力地垂落下,有柔嫩的耳朵仍在等待地面上的脚步声。我们--鲁院第8届高研班全体52名同学,饱含热泪,向全社会的作家朋友们齐声呼吁: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灾区人们尽一份微弱的力量!
“五·一二”汶川地震的爆发,揪紧了神州13亿各族人民的心。13亿双眼睛一齐望向汶川,全世界目光投向汶川。我们看到,党和政府对震灾的反应是迅疾的,对震灾的处理是及时的;我们更看到,年龄堪称我们鲁院52名同学父辈的温总理,奔波在地震一线现场。从他脸上,我们看到他内心的煎熬和伤痛,更看到这些后面的决然、坚定和信心。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只是灾难的幸运者。灾难没有降临到我们头上。而这也使我们有机会,来为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我们向全社会作家朋友发出倡议成为可能。当此危难之际,我们的心--鲁院第8届高研班全体成员的心,在与震区遭受灾难的人们一起同煎熬。同时,我们也感知到全国全地作家朋友揪紧的心,感触到你们内心的煎熬。
我们鲁院第8届高研班全体成员,已经自发组织献血、捐款。在此之前,已有同学走上街头,排一下午的长队献血。我们是写作者,但我们首先是公民,是远离灾区的公民。我们应当做一个公民此刻应该做和能做的事。我们也呼吁全社会的作家朋友,献血、捐款、捐物,做一个公民力所能及之事!我们呼吁全社会的作家朋友,让我们共同发出呼吁!
作为写作者,笔使我们内心力量得以传达和延续。当此危难之际,我们有使命拿起笔来,使力量传达,使信心坚固,使悲悯激发,使勇气不可阻挡。巨石从高山滚落、房屋坍塌、大地裂开、大雨瓢泼、河水倒灌,但人的尊严不丧、人性的光辉不丧,人的信念不丧!我们呼吁全社会的作家朋友,拿起笔来,让我们内心对灾难的关注行诸文字;让我们拿起笔来,传递信念、勇敢、力量,传递悲悯、传递人性的光辉!
面对灾难,我们突然意识到,我们是一个整体,这整体因团结而变得如此强大。我们坚信,党和政府有能力应对这样一场巨大的灾难;有能力应对震灾之后可能发生的种种后遗性灾难。孤独对个人而言,不啻是人的一种大灾难。所幸在灾难来临时,置身灾难中的人们不是孤独的。13亿人同他们同在,13亿人的心与他们的心同受煎熬。
当此之际,人民军队已进入核心灾区,冒瓢泼大雨开始救人。余震仍在发生,大地仍在晃动,废墟仍在不断倒塌。勇士们中间,有人不可避免地要倒下,当此之际,他们仍在悲壮地,奋力地,挽救废墟下的生命。当勇士倒下,他们年轻的面容永远保持青春,他们永远那般英姿勃发。当此之际,让我们对那些正在抢险救灾的勇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置身灾难中的人们,我们与你们同在!13亿人与你们同在!13亿颗心与你们一起同煎熬!13亿人与你们一起怀抱着信心和希望!
全国的作家朋友们!让我们尽一个作家应尽的责任!关注灾难、秉笔大书,让我们的笔传达人类面对灾难的尊严,传达战胜困难的信念!
玄武执笔
鲁迅文学院院第8届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52名同学全体上
2008年5月14日
写给中国作家的一封信篇3
请恕我斗胆直言, 我和中国作家无仇无怨。
当我读完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所有作品,当我读完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所有作品,当我读完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所有的作品,当我读完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所有的作品,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中国作家产生很多无法原谅的偏见,而且不只是偏见。
中国作家(李娟、萧红 除外)仍然停留在善于讲故事,善于哄读者听故事或者依赖讲故事依赖强大得无边无际的生活叙述来吸引读者的层面。他们习惯了让故事自己站出来说话,必要的时候让故事出来为他们卖命,为他们冲锋陷阵,为他们个人的利益效劳。而他们自己却躲在安全稳妥可靠的硬壳里充当生活的摄像头,靠模拟组装雕刻各种扭曲的畸形的怪异的文字游戏,靠向读者重复推销兜售所谓探寻人性幽暗处的故事以期获得读者的瞩目,而广大读者在他们身上却看不到一个作家所应有的修养,或者对社会那种向上的斩钉截铁的不吱吱扭扭的推动力。作为中国读者为了出于某种利益需要因素,不得不把中国的作家当做作家看。
一个作家,你的文字写的再好,你的故事讲得在伟大,如果你不能动用你的尖锐和深刻去揭露故事背后的根源性,不能化腐朽为力量,而只能一窝蜂地在故事会里凑热闹,必要的时候却不能给麻木扭曲却又不知好歹的社会一记响亮的耳光 ,或者你的文学性、美学性、哲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不能令世界瞩目,那么你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合法的、合理的、合情的,但没有灵魂的作家。尽管你以为自己是作家,尽管你的付出和努力值得读者同情和理解。
中国不缺少文字游戏,更不缺少那故事当娱乐消遣。一个作家如果一味沉浸在古怪的反常的有悖道德伦理的故事的深渊里,而不去唤醒麻木的人性,不去坚守社会道德与良知底线,而一味地任其被愚昧和无知屡屡突破,那他们就是一群会呼吸会说话会思考的打印机,说的更严重一些,那他就是在亵渎,在犯罪。
作家拯救社会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也不能袖手旁观,看生活的热闹。你讲了一个或者贡献一个普遍存在或者迟早会发生的故事不等于你尽到了一个作家应尽的职责,也不等于你履行了一个作家应尽的义务。作为一群对生活望尘莫及的群体,生存就是他们的全部,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捞取娱乐、消遣和审美对他们的施舍。你们对生活热衷于报喜不报忧的临摹和渲染对他们是那么无关紧要和微不足道。我们的作家多么倾向于把负轭前行的苦民当成作家娱乐的筹码和捞取荣耀的资本。别让心灵的指路人只剩下不加选择的娱乐和不折手段的成功。一个读者牺牲了养家糊口的时间来读你们的书,却不可能从你们的思索中感受到生存根基的猛烈震动,那么人们只能把你们当成一群无聊的软体动物。你们用无所顾忌的懈怠和对心灵的不作为来混饭吃,这不得不全都归功于我们的民众盲目的顺从、没有理性的妥协和不假思索的宽容。
环境污染了,铺天盖地的作家都出来一窝蜂地对污染指手画脚,请问在还没污染之前你们都去哪了,你们不会说由于时间仓促 ,还没来得及打草稿吧。我也知道你们会用自己的笔杆子写下一千万个理由对付我。但不管你们文字的力量多么强大,你们究竟逃避了什么?担心什么?害怕什么?顾虑什么?作为一个读者我心里不能没有数。你们可以笑我愚昧、麻木,但我不傻。
一个作家不只是以出书为目的,也不只是为了让读者永远有故事可读或者一味地取悦读者,也不应该让读者永远活在故事里,他在关注社会状况和个体心理遭遇的同时,还应当让民众感觉到那些作家在与我们负轭前行。
我们不需要一个只会讲故事写文章的作家,我们需要比故事和生活更重要的东西。我只是说了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想要说的话。虽然观点不成熟或者欠考虑,但是却是我内心真真正正最最想说的话。
如果你不是一个心灵的领路人,你不折手段盘踞在作家富豪排行榜上除了满足你那点私人的狂欢,对广大民众又有什么用呢?你说你对写作的执拗不是出于反复无常,而是一种病态的喜欢,这又有什么意义哪?泛滥的文字对倾向于私人的宣泄趋之若鹜,对中国式的堂吉诃德视而不见或熟视无睹。我们为什么总是对至上而下的顾虑和无视底线的顺从有一种不合常理的忽略和忍耐。为了取悦于别人的自我和私人的娱乐而忽视了对心灵的指引,这绝不是普罗大众所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