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编辑论文
电视编辑的思维方式与规律直接影响着最终电视作品的质量。前期制作是一种感情创作,而后期编辑则是理智的思维创造。后期编辑决不是简单地堆砌镜头,而是在赋予荧屏以认知和审美的魅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视编辑论文,供大家参考。
电视编辑论文范文一:浅谈《爱情保卫战》
天津卫视的《爱情保卫战》是一档以“保卫爱情”为己任的情感类大型综艺节目,整个节目划分为嘉宾背景介绍、丘比特问卷、踏浪旁观者清、真心话黄金60秒、旋转门、求婚等各个环节。《爱情保卫战》在周六档晚间21:21开始,节目时长从去年的65分钟延长为78分钟,节目开始增容,每期都有三对情侣在这讲述他们的爱情困惑,除了保有原来的“丘比特问卷”“旁观者清”等环节,还增加了一个“爱情保鲜计”板块,在这个板块中会有专家、明星嘉宾送上的爱情保鲜妙计。
在现今这样一个节目品种、风格、类型等都纷繁复杂的时代,观众的要求也随之愈来愈严苛,但是依旧有一些相亲类、求职类节目非常跑火,比如相亲的《非诚勿扰》《爱情连连看》,讲述求职的《非你莫属》《职来职往》等,不过虽然竞争如此激烈,还是有一些深度对话家庭情感的栏目受到大众喜爱,例如天津卫视的《爱情保卫战》,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尤其是《爱情保卫战》很受好评,因为现在是一个追求快速消费的社会,爱情也越加的不坚固,我们如何来保卫自己的爱情便变得非常重要了。
如果说一个节目只是吸引到了少部分人的关注,可以说是偶然,但是,倘若全国上下有好几十万人都爱看这个节目,那其中必定有着深刻的原因了。《爱情保卫战》爆红,理由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就针对《爱情保卫战》这个节目的环节、主持人、嘉宾等,浅略谈谈我的看法吧。
先来说说《爱情保卫战》的主要对象即想要保卫自己爱情的情侣,每期节目均会邀请三对情侣,每一对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人的故事,他们讲述自己的生活,爱情矛盾和期待等,有的是两人恋爱家人不同意,有的是面临毕业即分手的难题,有的是相处久发现性格不合要分手,还有的是老少恋等等之类的,让观众觉得很贴近自己的生活,从而不自觉地融入他们的故事,另一方面在看他们的故事时也很好地满足了自己自私的窥伺欲,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是特点,所以因为这个缘故,观众就会想要去看这个节目。有网友曾质疑,所有这些参与的情侣、他们的爱情故事什么的都是节目事先策划好了的,根本就是在欺骗大众。我不能给他解疑答惑,因为我个人也不知道内幕,但是在观看了这么多期《爱情保卫战》后,看到节目中有些人难过的失声痛哭,有人因为太过气愤就在台上破口大骂…….我不觉得他们是拿钱后装出来的,而是一种真情流露。退一万步说,假使他们真的只是在表演,我也只能说他们演技真的太好了,节目组太用心了,我们只当看了一场很好的戏,娱乐一下自己,只要道理我们懂了,那不也很好吗?
作家苏瑞华曾发表过一篇从心理学角度剖析《爱情保卫战》爆红原因的文章,其中有一点他这样提到:它采用了“团体咨询”的形式,而舍弃了“个体咨询”的形式。“个体咨询”与深度暴露紧密结合,而秘密的场合是来访者进行深度暴露的前提条件,在大众媒体上,这个前提是不可能存在的,而没有深度的暴露,个体性的咨询就很难发挥其效用。与个体咨询不同的是,与群体动力紧密结合的团体咨询,其效用发挥更主要的凭籍是群体的动力性、互动性,这一特征决定了它比个体咨询更加贴合大众媒体的特点。“爱情保卫战”这档节目不仅利用了团体咨询的这种特点,而且它采用了大规模观众参与现场的形式,这无疑是对群体动力的极致性的发挥,充分利用了“场”所带来的超强的冲击力。[1]他这个分析我是非常赞同的,《爱情保卫战》每期都邀请三个专家担任嘉宾帮助情侣分析、解决难题,偶尔也请明星家庭讲述他们自己的爱情故事,还有现场观众投票,不仅情侣之间有辩论,专家与情侣、专家与专家之间都会发生辩论,他们的发言或尖刻,或温和,或感性,或理智,看这个节目有时会有错觉认为是一场辩论赛。但是正如名言所说“碰撞可以擦出智慧的火花”,这是一个自由的、公正的平台,每个人都有表达意见的权利。《爱情保卫战》邀请的专家中个人比较喜欢的是涂磊和于际敬老师。涂磊是一个著名的节目主持人,他担任嘉宾时,不仅能说、会说,而且敢说,对有些情侣嘉宾的言论,他会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的虚伪,他也会因为过于气愤而面露青筋,还会替嘉宾着急地跳脚,他通常说话都很尖锐,但是往往说的都是道理;而于际敬是一个心理学专家,所以他很能够看到他人内心的纠结从而细心开导,如果说涂磊老师容易激动,那么他就比较客观了。因为有了这些辩论、碰撞,所以使得节目更刺激,更有味道,不会那么单调了,而这一点也是《爱情保卫战》超越同类型节目《幸福魔方》,更具吸引力的关键所在。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是由主持人、嘉宾、亲友、专家构成的,他们的位置是主持人坐在中间,其他人分坐各个面,就像一个魔方。我认为其实它的策划各方面也是不错的,弱就弱在只有一位专家发表看法,过于单薄和主观,一家之言往往很难说服人,虽然现场还有一些观察团成员,但是都没什么特点,现场也缺少观众。
再来看节目主持人赵川。虽然有人批评他说人长得幼稚,行为也幼稚,不过我不认同,我认为他很好地把控着整个节目,主持人本分也做的很到位:当有人因为爱情难过太伤心时,他会恰当的给与安慰;当有女嘉宾表示没有彩礼就不嫁,金钱至上时,他能够适时地引导,让大众有个正确的爱情观„„他也许没有何炅主持的搞笑,没有张绍刚的犀利,没有曾是新闻人的孟非看法独到,可能偶尔他也会观点片面,偏向一方,但是这却让他显得更加真实而非幼稚。
说了这么多,但是包括情侣、嘉宾、主持人,分析的都是参与节目的人,《爱情保卫战》好看还在于它的各个环节的设置。现在就按节目播出的时间先后顺序来一一剖析。
第一个是情侣嘉宾出现在现场前关于他们背景资料的介绍。观众通过这个视频展示,可以大概了解到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什么矛盾,为什么上节目等。这样就充分调动了观众的好奇心。
第二个是丘比特问卷。专家针对嘉宾所说的一些基本情况,提出质疑或发表看法,嘉宾当场进行回答,很多时候专家都能问出一些嘉宾在上节目前无法如实回答的实情,如此就进一步地接近了事情的真相,为事情的解决也提供了帮助。偶尔专家也会提一个问题然后让嘉宾根据问题作图,然后专家由图片展示从而剖析出嘉宾的内心想法,从心理学角度解决某些问题。
第三个是旁观者清。节目除邀请到专家帮忙释惑,还会邀请到嘉宾的亲友到现场进行观看节目,针对嘉宾之间发生的问题,各自亲友给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也间接地让嘉宾心里有个做决定的依据。因为发言的都是各自的亲友,所以嘉宾会很慎重地参考他们的意见,这不管是在现场做决定还是在节目之后的日常生活中都是很重要的。
第四个是黄金60秒。在所有的矛盾、问题都摊开来,争吵也结束了之后,情侣双方进行最后的表白,这个时候可以表达之前的歉意,可以表决心,表白,无论是深情献唱也好,流涕求爱也罢,这都是最后的机会。这个环节就是要大家把所有的情感都调动起来,表达自己最最真实的想法,所以它也是节目用来提高品味和收视率的。
第五个是旋转门。表白之后,嘉宾进入旋转门,在做决定前进行最后的思量,在门开的那一刹那,你在还是不在,意义就完全不同了。而这个时候,现场的观众就会利用手中的按键器进行投票表决赞成抑或反对在一起,虽说观众的投票不能决定什么,但是却是一个重要的考量,而且让观众参与了其中,也是不错的吸引点。
第六个是求婚仪式。这主要是在两个人妥善解决好问题而且决定依旧在一起的时候才有的仪式。这个仪式虽然简单而且不是真的求婚,却代表了一种认真的态度,意味着从此就要对对方负责,比较温馨。
《爱情保卫战》的环节基本上就是这几个,可圈可点,但是它的成功光有这些好的素材等还是会有些欠缺,把他们衔接起来后,如何适时地安插一些音乐,使背景音乐很好地与画面结合也是很重要的。
众所周知,音乐具有表达情感的作用,它所表达的寓意或愉悦或悲伤,或舒缓或欢快,背景音乐也不例外,它也有着自己特定的涵义和主题,有表现慷慨激昂的,也有表现悲壮雄浑的,有表现温柔婉约的也有表现悲情伤感的。恰当的音乐极富表现力,能够突出主题,给人带来心灵的共鸣,是画面语言的补充和意境的延伸,还可以渲染情绪,加强同观众情感沟通的作用。[2]举个例子,《爱情保卫战》中当女嘉宾点头答应了男嘉宾的求爱,在男嘉宾单膝跪地求婚时,一首陶喆的《就是爱你》便不断在耳边回荡,空气中满是甜蜜的味道,无论是当事人,还是现场观众都被那样的爱情感染着,一脸笑容;而当旋转门打开,只出现了一个人或者两扇门都空荡荡的时候,张雨生的《我期待》“say goodbye……”一直萦绕,催人泪下,但也只有惋惜了。
上面的那些就是我分析出来的《爱情保卫战》跑火的理由,不知道是否具有说服力,但是我是爱看的,也许是我本身会有点好奇别人的隐私,但更重要的是它的故事很打动我,偶尔会为之失态流泪。只是希望《爱情保卫战》可以保持它朴素的作风,可以坚持真实的原则,不要做作,更不要为了吸引观众注意力、提高收视率就作秀,这样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还有,建议主持人可以再多看点书,能变睿智点就最好了。
参考文献
[1]苏瑞华《“爱情保卫战”爆火的心理学分析》
[2]刘月明、姚怀彬《浅谈背景音乐在社教类节目中的作用》
电视编辑论文范文二:电视编辑制作专业论文
“编辑”一词,在电视节目编制中有不同的解释,它既可以泛指专业技术职称中专门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后期制作中对画面进行加工处理这一环节的工作,也可以专指具体的编辑操作等等。
在电视节目编制过程中,前期制作一般是指从节目构思到镜头素材拍摄完成这一阶段的工作,后期制作则包括了把原始的素材镜头编制成一个完整的电视节目所必须的全部工作过程,一般地,人们把这一阶段的工作统称为编辑。与电影剪辑不同,电视编辑是在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操作平台上完成的,实际工作中,可以使用基于磁带的线性编辑系统,也可以使用基于硬盘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实施具体的技术操作。
一、电视编辑的意义
1、形成一部完整的电视作品,向观众传达作品的创作意图
电视画面编辑是电视片创作的后期工作,它既是电视节目编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更是决定电视节目质量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编辑的目的除了制作完成一部完整的、可供欣赏或播放的电视作品外,还要清楚地向观众传达作品的创作意图。
2、形成作品的艺术个性与创作风格
通过编辑,可以最终确定电视作品的时间长度与风格样式,所以,编辑也是创作者确立和展现艺术个性与创造节目风格的必要手段。
二、电视编辑工作的重点
在编辑处理镜头时,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有:镜头内容、镜头长度、拍摄角度、镜头运动、摄像机光学镜头的运用与效果、光影造型效果等,镜头画面造型还涉及场景设计、色彩、服装、化妆等其它许多内容,在具体情况下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而正确把握编辑时截取的镜头片段进行排列、组合与转换,以产生最佳的视听造型与表意效果。选择并确定用作编辑的镜头片段时,主要考虑的是它在画面表现上的功能:
(1)叙事清楚
确定镜头长度,先要考虑是否能让观众视线在画面上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以了解画面所提供的视觉信息。
以不同角度拍摄的一连串的电视画面给我们提供了各不相同的视觉信息,以远景、全景等景别拍摄的镜头,画面框架包容的空间范围大,为了让观众看清楚画面包容的景物内容,编辑时,就应该让镜头留有足够的长度。特写镜头包含的空间范围窄,对观众的视觉刺激强烈,所以,在镜头长度的选择上,要明显短些。在具体工作中的对镜头长度的取舍,要视节目拍摄的内容和目标及观众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而定。
(2)形成节奏
编辑时,镜头剪接率是帮助形成电视节目外在表现形式节奏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镜头剪接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镜头转换的频数,通俗地讲就是镜头的长短。选择镜头,不仅要使其叙事清楚,还要认真考虑通过镜头长度的变化以形成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节奏。如果可能的话,应先使镜头成组,然后注意有意识地控制一组镜头运动变化的形式和镜头长度,使它们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这样,就能比较容易造成视觉上的节奏,也比较容易与内容情节节奏和听觉节奏相互配合。如果编辑处理时,镜头长短不一、变化无常,画面表现上的视觉变化节奏就很难形成。
第二节 电视编辑的基本流程
初学者有必要先来了解电视编辑的工作流程。即使你是承担电视摄像的工作,也要懂得电视编辑的基本方法与要求,学习从编辑的角度考虑镜头素材的拍摄并在实践中运用,能帮助我们提高拍摄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般地说,后期编辑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熟悉、整理素材——修改稿本——确定风格基调——形成编辑提纲。
在正式进入后期编辑前,做好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准备工作越细致、越充分,编辑时就会越顺利,既能提高编辑质量,也能有效提高编辑工作的效率。
一般地,在节目编制的构思阶段,创作者已经对节目的主题、内容、风格等己做出了较完整的艺术构思,拟出初步的拍摄提纲、文字稿本甚至分镜头稿本。但在具体拍摄时,随着对事件采访的深入及拍摄现场情况的变化,最终拍摄下来的镜头素材往往不同于最初的构思,有时甚至截然相反。因此,在开始编辑前,必须根据稿本和拍摄时所作的场记,认真反复地审看拍摄到的素材,并尽可能地熟悉它。这样做具有如下优点:
①通过熟悉素材,了解素材质量。根据原有的构思,编辑人员在脑海中建立起可以预见的、可能的编辑效果。
②通过熟悉素材,可以激发创作者的创作灵感,进一步调整构思。
③发现现有素材的不足,以便尽快组织补拍或进一步寻找相关视听材料。对实现你的腹稿中所表现和表达的东西,还缺了哪些画面?能否用一些照片代替?有哪些场景是必需现场同期声的?有无其它补救办法等,都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④减少编辑操作时的设备损耗,降低制作成本。
后期编辑质量的优劣与前期视听材料的准备和拍摄素材的质量密切相关。在编辑实践中,我们也曾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编辑人员对素材不熟悉,在编辑机上来来回回倒带找素材,造成严重的设备损耗,也极大浪费人员精力;对素材不熟也很难组织形成一个较好的电视片结构;由于前期工作中积累的视听素材有限、拍摄录制的素材数量不足或质量不高,在编辑时难免左右为难;表现特定内容的镜头不够、镜头素材不少却难以截取用作编辑的镜头片段(难以选择编辑点),以至于在造型表现上“劣迹斑斑”:
①编辑到某段内容时才屡屡发现没有想要的素材,以至于“编到哪,拍到哪”,这是不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的。
②镜头不具备明确且独特的表达信息功能。“万能”镜头太多,画面没有信息量,视觉造型形式的表现力太弱,以至于要过多依赖解说词来“说明”画面的含义。
③出现过多的镜头重复,但重复出现的镜头并没有给观众提供新的信息。
④镜头拍摄的技术质量问题比较严重,如拍摄角度选择有误、镜头缺乏稳定性、镜头运动与主体运动不协调、画面焦点不实等。
⑤镜头拍摄的艺术质量问题,如:对场景不加安排或选择,主体不突出、陪体不典型、环境杂乱等,画面“不干净”或“不美观”同样会影响对信息内容的传达。
所以,在正式开始编辑工作之前,要对照稿本或拍摄提纲认真检查和审看准备用作编辑的镜头素材的技术质量与艺术质量,对所有镜头的主体、机位、镜头运动技巧以及同期声的内容等要了然于胸,只有这样才能随时根据创作意图,选用或换用镜头。发现遗漏或错误应及时组织补拍或寻找其它视听资料,还要对所有的原始镜头进行分类和整理。包括给素材带编号,尽可能按照时间或空间的顺序来编排,然后逐个记下每个镜头长度的内容。
设计编辑提纲是编辑工作最关键的一环。设计好的提纲是剪接的基本依据,所有的有用素材都得将由这个“纲”提擎起来各就各位。
编辑提纲必须对节目的内容、结构、各段落的安排有一个比较精确的设计和表述。严谨的编辑提纲会给剪接工作带来以下好处:
首先,它可保证片子在结构上的完整和节奏感,并保证各部分内容在比例上的得当; 其次,可以保证选用最能表达意义的镜头;
第三,可以提高编辑工作的效率;
第四,可以保证节目长度上的精确性。
二、编辑阶段:
选择镜头——粗编——精编——检查编辑效果
并不是简单地将前期拍摄的镜头掐头去尾接在一起就能编辑出一部完整的电视片,前面我们说过,编辑的目的一是表达内容意义,二是造成艺术效果。这就要求编辑人员通过编辑处理把相邻镜头素材中被摄主体的形态、动作、情绪不连贯、光影效果不协调和镜头运动方式与速度不匹配等问题予以解决,通过镜头组接,使故事的叙述更加合理,造型表现更加连贯和流畅。所以,在熟悉素材的基础上对镜头素材的选择是编辑创作人员的工作重心。
电视编辑该如何选择镜头?从构思时对拍摄形象的选择,到摄录时对具体拍摄方式的选择再到编辑时对镜头素材编辑点的选择,可以说,选择,自始至终贯穿于电视节目编制的全过程。编辑,概括地描述为“选择最好的镜头的最好部分来叙述你的故事”。
选择镜头时考虑的因素方方面面,比如说:创作的意图与表现主题上的需要、电视观众的视觉需求与欣赏习惯、场景气氛、人物神态与运动、拍摄角度、镜头运动方式、创作人员的情感表达与个性张扬„„。选择哪个镜头?怎样用这个镜头?如何根据主体动作和画面造型选择镜头编辑点?如何处理屏幕时空的表现方法?如何综合运用多种的影视造型语言以表达综合的视听效果等,都是编辑要认真思考的。电视摄像与编辑的工作决定了观众能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什么和怎样看。所以,对造型因素的考虑上,采取“将就”还是“讲究”的工作态度,效果将大不一样。
选择镜头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1)表述内容的需要
编辑时所选择的画面内容(如主体的形象、表情等)是否符合主题的要求? 构图是否有利于主题的表达与表现?假如某一镜头的出现无助于主题的表现,这样的镜头就应该坚决舍弃。
(2)镜头的技术质量
无论是采用现有的视听素材还是拍摄得到的素材,要先考虑镜头的技术质量是否符合制作要求。如:影像是否清晰、曝光是否准确、镜头是否稳定、运动是否顺畅、录音效果是否清晰等。
(3)镜头画面造型质量
如拍摄时采光、构图、色彩搭配等艺术造型效果。
(4)影像的丰富多变
尽可能运用丰富的画面形象表达信息,体现为拍摄角度的选择多样与镜头运动方式的合理,这样才能不断向观众提供新的视觉信息。
总体上说,要使编入的每一个镜头都传达一定的信息量,一般地,为填充解说词而重复编辑一段镜头是不具备任何表意功能的。
做电视就像做家具时的上油漆,需要反复打磨、反复上漆,才能做出精美的家具。要做出电视精品,就必需反复进行修饰,这种工作主要是通过精编环节进行的。精编的重点是将粗编形成的作品,通过调整、修改、增删镜头等,进一步解决粗编作品在叙事抒情的技巧处理细节方面的问题。这中间需要你对上述影视语言有较强的驾御能力以及实际编辑经验。在诸如PinnacleSulao等桌面编辑平台上进行精编时,你最好在编辑工作区中采用时间线或明细表显示方式,这样你可以方便地对照分镜头稿本进行反复的修改。
三、合成阶段:叠加字幕或图形、做特技——配解说、音乐、对音效作进一步的处理——形成编辑母带——审查
1)电视特技的类型
(1)转场特技:划变,淡变。
(2)镜头内特技:主要有以下类型:
①画面亮色参数变换特技,如色调校正、马赛克、油画效果、负片效果、版画效果等。 ②像素空间位置参数变换特技,如画面的旋转、翻页、变形、移动等。
③对画面序列的时间参数的变换,如静帧、改变播放速度、选通等。
(3)键控特技:键控也称抠像,就是将一幅画面的部分内容像“剪下来”一样取出,然后叠加到另一幅画面上。按“剪下来”的方式不同,键控主要有亮度键和色度键。
2)桌面字幕、图形和图片制作:桌面字幕制作包含了在己编辑好的节目中叠加、加插和键入字幕、图形和图片素材等制作内容。叠加是指全屏字幕、图形或图片素材“覆盖”节目中的某一段画面;加插是指字幕、图形或图片素材“插入”到节目的任意镜头的首或尾形成一个新的镜头;键入是指某些类型的字幕、图形或图片素材中的部分内容可“剪贴”到节目的画面中。
一般地,在完成了画面编辑后,也同时完成了对效果声的处理。接着,我们需要对照稿本和实际编辑完成的画面对节目解说词再作修改,以求解说词充分体现与画面的配合。然后,配解说、音乐,对各种音响造型因素及其相互配合关系再作进一步的处理,使之在表意上更加完善,到此,我们己基本制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节目编辑母带(这时一定要好好保管,这是你一个阶段辛勤工作的结晶),我们应据此整理出一份完善的完成稿本,与节目一起提供审查、评议或运用之需。
由于编辑工作是个艰苦繁琐的过程,在创作过程中有时会不注意小节,有些小问题只有在完成初步编辑工作之后,静下心来仔细检查才能发现。检查工作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检查逻辑表述:叙述是否符合真实性原则,是否符合生活逻辑,条理是否清楚,内容之间的联系是否合理自然。
②检查意义表达:结构是否完整匀称,意义表达是否准确,效果是否达到目的等等。
③检查画面:剪接点选择是否恰当,符合不符合基本的影视语言规则;有无技术上的失误;运动的把握是否流畅;场面过渡是否自然。
④检查声音:质量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声音是否连贯,与画面同步与否等。
第三节 电视编辑的基本方法
一、线性编辑
线性编辑就是指传统的磁带录像编辑,由于它利用磁带为记录媒体,视频、音频信号是按照拍摄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录在磁带上,素材的重放必须按照节目内容的先后顺序(线性)进行,不能一下子跳过某一段(当然可以利用快进或快返)。在编辑时,一般先用组合编辑将素材按顺序编成新的连续的画面,然后再用插人编辑对某一段进行同样长度的替换,但是想要删除、加长、缩短中间的某一段则不可能,除非将那一段之后的画面重录。因此,这种编辑被称为线性编辑。线性编辑的设备连接图如下:
在线性编辑中最重要的术语是CTL,CTL是control 的缩写,即控制磁迹信号,是帧频方波脉冲。录象机重放时,磁头拾取信号,要能准确地扫描磁迹,保证图像质量最好,所以需要有一时间基准信号(即CTL信号),来控制磁头速度与相位,使它与记录时保持一致。 磁带运行时,编辑机对CTL脉冲记数,每25个CTL脉冲为1秒,每1500个CTL记为1分,计数值为XX小时XX分XX秒XX帧的形式反映出录象带运行的位置。因此,CTL信号可以作为搜寻某一帧图像的地址码。
CTL信号计数在编辑机上可以任意位置清零,便于计算每个“镜头”的长度。编辑入点清零,编辑出点的时间,即为此“镜头”的长度。高速走带时,磁头与磁带会接触不良,丢失CTL信号,磁粉脱落也会使计数受到影响,由于计数误差是积累的,因此会造成计数器读数与磁带实际位置之间有很大差距,使编辑的精度不够高。
线性编辑有两种方式:
1、组合编辑:将节目素材磁带上的画面及其声音,按照事先编排好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记录在母带上,串编成为一个完整的录像节目带。在组合编辑时,素材带上的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都同时被记录在新编节目带上,它们全都是重新记录的。
在编辑入点处,同时馈送消磁电流给总消磁头和旋转消磁头。此刻包绕在磁头鼓上的那部分磁带被旋转消磁头逐场消磁,同时由视频磁头记录上新的视频磁迹。待经过全消磁头消磁的磁带到达磁头鼓入口处,将旋转消磁头的消磁激励信号切断,只用总消磁头消磁。所以说,在组合编辑时,仅在编辑入点开始的大约5秒之内使用旋转消磁头,而总消磁头将一直工作到组合编辑结束。
此方式中,在停止编辑时,会留下被总消磁头消去的梯形状空白部分,所以,记录有完整节目磁带中间用组合编辑插入新画面,在出点画面会出现丢失现象。因此,要特别引起注意。 组合编辑法只需确定编辑入点,一旦确定好入点就可开始编辑。等记录完所需要的部分后,选择适当的位置停止编辑。然后将母带倒回到所需要部分的尾端,即不需要部分的开头处,再把它定为接下去编辑的入点,编辑第2个画面,如下图所示。
这种不断消去不需要的部分,一个接一个地进行编辑的方法是使用最多的编辑法,是图像和声音同时编辑的方法。因为控制磁迹信号也同时记录,所以,用空白磁带按顺序连接记录画面时,较为方便,但是如果从一个新磁带的起始点或在磁带空白段之后进行组合编辑,在最初的编辑入点前需录制一个至少10秒的控制信号。可以简单地使用录制方法复制一段磁带以此代替录制控制信号。
2、插入编辑:是在一个有节目磁带上的某一部分换入新节目,即将母带上不需要的部分用有用的素材替换下来,如图所示。
在插入编辑时,不记录新的控制磁迹,仍保留原有磁带上的控制磁迹。从录机的工作情况来看,插入编辑只是利用旋转消磁头消去视频磁迹,而固定(总)消磁头不工作,插入编辑能单独插入图像或声音,也能同时插入图像和声音。即利用事先记录在磁带上的信号进行编辑,插入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保证在编辑人点和编辑出点处,磁带上的视频和音频磁迹准确地连接。
插入编辑方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1)在已有完整节目的磁带中间插入新图像或声音,代替原来的信号。
(2)在已录有图像的磁带上加音乐或解说词。
(3)在已录有声音的磁带上加图像。
要注意的一点是,使用组合编辑方式,在记录视频和音频磁迹的同时,也记录了控制磁迹,而插入编辑方式中,替换视频,音频磁迹时,并没有替换控制磁迹。
插入编辑不能像组合编辑那样在空白磁带上进行,必须在记录有控制磁迹的磁带上才能进行,如果要使用全新磁带,则事先要把控制信号录好。通常插入编辑多半是用于对组合编辑的节目磁带进行部分修改与后期配音。
插入编辑的特点是要指定编辑的入点和出点,而组合编辑只需要编辑入点就可以了。
电视编辑论文相关文章:
1.电视新闻编辑的综合素质探讨论文
2.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浅析论文
3.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与对策分析论文
4.电视新闻编辑能力与策划探讨论文
5.电视新闻编辑提高综合素质的途径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