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选修课论文
在全球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保护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文化政策。以下是小编分享的传统文化选修课论文,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选修课论文篇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前文化政策
[摘 要]在全球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保护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文化政策。在党的十七大上,文化,尤其是我国传统文化一再被重点提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与我国当前文化政策有何联系?我们又该以何种心态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呢?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政策 文化产业
“继承历史文脉,弘扬传统文化”一直是近几年来我国的热点问题。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大力挖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从全国各地相继开展各种热闹新颖的文化活动,到党的十八大将“文化”这个命题郑重地提升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议事日程——如今,我们正面临着一股股澎湃的文化热潮。本文首先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并以文化产业为例来谈当前文化政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发扬,最后阐述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感悟。全文旨在探讨传统文化与文化政策的关系,并提出了我们对待传统文化所应有的积极心态。
一、浅析中国传统文化
谈到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文化”。关于文化,人类学家对它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Kroeber)和克拉孔(Kluckhohn)在他们20世纪50年代合著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中,列举出160多种西方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70年代以后,符号学盛行,对文化的定义就更多了。现在,最普遍的定义是:文化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这是广义的用法;狭义的用法,可以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知识、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总之,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物质的繁荣与精神智慧的结晶,历史是其亘古不变的载体,发展是其源远流长的脉络。从人类最早的锲形文字诞生,人类始祖的结绳刻木,到现今多种语言文字的产生,辞藻文赋的运用;从原始的河姆渡文化,古希腊的爱琴海文明,尼罗河的丰饶聪慧,到古两河流域的物美民丰,再到如今经济全球化大潮下,多元的文化交融汇合,文化呈现出多极进步的趋势。
中华上下五千年,地大物博,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先民们经过世代的辛勤劳作,休生养息,在不断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不断完善着人类自身,逐渐产生、发展着自己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与艺术创造才能,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如今,在中西文明的交互对垒中,我们的文化正在面临着一个新的机遇,经历着一场新的革命——传承历史文脉,弘扬传统文化精髓,让传统在现代中再生,现代在传统中繁荣;多一些妙趣横生,多一些巧思新意,多一些文化意蕴,保护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赋予传统以时代的气息与勃发的生意,充分培育先进文化生长的空间,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生生不息。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当代意义
谈到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这一代人其实了解的并不多,这也难免让我们感到些许惭愧,些许遗憾。从没落的晚清,到消沉的民国,再到从“五四”开始的一系列民族文化革新运动,一直到现代化中国的今天。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度光华黯淡,一蹶不振;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地位的丧失,中国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也一度丧失了民族文化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从中国的国门被西方的“船坚炮利”打开,中国人迫于外力不得不反省自己的民族文化以来,今天我们所生存的文化空间与生活方式几乎都是西化了的,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在这个完全现代化的时空里仅仅依稀残存。
然而,随着中国的发展与强大,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心也逐渐提升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作为我们的根与魂,作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部分,是与经济财力、军事武力等“硬实力”同等重要的“软实力”,是我国发展建设的一大核心问题。在已经圆满落幕的十八大上,文化,这个所有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上升到了“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要求:(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而更为具体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则将文化问题详细分解为九大要点,分别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加强传播体系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并阐明了指导思想、重要方针和主要目标,对政策措施、实施组织等工作也作了整体规划。
在以上这九大要点中,直接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至少有两个,一是文化产业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挖掘与提升;二是包括有形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这其中,我比较熟悉的是文化产业。就文化产业而言,其将我国辉煌的传统文化直接提升到了产业的高度。也就是说,这里并不仅仅是对一些已故的传统文化进行时髦的“怀旧”,而是把将传统文化当作现实中的资源,充分挖掘创造这些传统文化的价值,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使传统文化复活,使人民大众切实的感受到活生生的传统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传统文化价值观。
三、文化产业激活中国传统文化
今天,发展文化产业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创意活动,是将文化通过创意的手段产业化,文化是它的本源,创意是它的方式,这决定了其必定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而创意并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借助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再提升。应该说,文化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它在保护并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时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特征,这极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延续。
然而,针对当前状况,在我国进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挖掘,还要特别注意避免常年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局面,要真正从文化与创意的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纵深的挖掘,推动理论创新,逐步改变社会各个阶层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在意识形态上进行引导,进而推进文化创意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以近在眼前的一场盛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为例,这场盛大赛事有关的文化创意产业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江苏南京的本土文化元素结合得相得益彰——从将南京明城墙城门和江南民居轮廓独具匠心地结合在一起的会徽设计,到吉祥物“砳砳”灵气生动、精神果敢的抽象雨花石造型,再到处处洋溢着江南气息、反映着南京风土人情的特色纪念物(梅花章、南京小吃徽章、南京风光徽章……)——这场世界青年的奥运会俨然造就了一项国际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将传统文化、民族情调与现代潮流、国际精神交汇融合,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的时代活力与创新天才。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与思
上文结合专业研究方向着重以文化产业为例来谈保护与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下面我将回到传统文化本身来做进一步的阐述。作为一名主攻文化政策研究的青年学者,在文化与艺术的广阔学科体系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使笔者汲取了充足的养分。通过学习与进一步的思考,笔者认为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是一种形而上的哲学情操,人生修养,包括《易经》中的哲学思辩,老庄的道学,孔夫子的儒学,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两汉的经学,汉末魏晋的清谈与玄学,宋明理学,以及从西天印度传来的佛学和在佛学基础上演化出的禅宗思想等;第二层则是一些形而下的精神文化成果,诉诸于各种文学艺术形式的智慧结晶,它们是齐放的百花,是丰硕的果实。比如:先秦有着现实主义思想的《诗经》,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楚词;汉代洋洋洒洒的歌赋;唐代丰满细腻的诗歌,曲折动人的传奇;宋代或婉约或豪放的词曲;元朝情节曲折又文辞典丽的戏曲;明清的话本小说与大部头的文艺全书。再比如:屈原的《离骚》,司马迁《史记》,王羲之的书法,李白的诗歌,王维的诗与画……这两个层面是相辅相陈,紧密结合的。前者给中国传统文化创造了一种大氛围,大环境,造就了一种极具灵感与悟性的文化空间,使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文人都熏习出一种儒雅清远的气质,它是中国文化的美学情操与哲学涵养;后者则以饱满的笔墨,丰富的姿态展现了气蕴恒远的传统文化,充实了这一文化空间。
以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大高峰“唐诗”为例,唐诗的鼎盛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在隋末农民大起义的血泊中,李唐王朝认识到开明政治、安定民心的重要性,实行了一系列的安民让步政策,造就了鼎盛的封建王朝,奠定了文艺发展的物质基础;当时的统治者对政权有较大信心,故在文禁上比较宽松,有盛世时兼收并蓄的气魄,使得思想与学术争鸣都比较活跃,文化呈现出多元繁荣的局面;当时实行科举制,设立了文学馆、宏文馆等,使大量知识分子参政并广招学士,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且当时的统治者多好文艺,擅诗书曲艺,这对唐代文化的昌盛起了不小的积极作用;那时国运昌隆,国际交往频繁,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实现了文化的多元融合。在这样一个宽容大度的文化背景下,天生好动情,充满感性的中国文人创作出了优雅华美的“唐诗”,这是在当时的文艺沃土上孕育生长出的一朵文学奇葩,它造就了一大批有才有情,有胆有识的唐代诗人。比如:好求仙问道,狂放不羁的“诗仙”李白挥手写就了放浪潇洒的绝美诗篇;受儒家文化熏染至深,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满含着深切的同情写下了一首首文辞精妙的诗作;而号称“诗佛”的王维则诗画双绝,在他的诗与画中沉静着若有所悟的禅思,追寻着淡泊宁远的彼岸世界。
于是,我们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时不仅要学习借鉴其丰硕的思想成果,要品读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观赏士大夫们的书画笔墨;还要细心聆听古人的心灵诉说,用心去领悟深远独到的精神内涵,从而韬养心性,修冶情操;更要全身心得去感受这灿烂文化折射出的超越时空的不朽价值,继承这份宝贵厚重的文化遗产。
3、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最本质的精神应当是一种博大的胸襟,是一种深沉的情怀,是一种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到“和谐中庸”的人事观。这点对于我们在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保存并延续中国独特的文化有着很深的启迪。我们不但要对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有一份温情与敬意,不但要真正地在生活中运用与感受传统文化,用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重建传统文化;更要以一种“和而不同”的平和心态来看待文化的演进,对文化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从而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增添活力,吸收新内容,开创新气象。在这里,冯友兰先生在《西南联大纪念碑文》上关于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的描绘得极妙。他写道:“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杂陈,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道不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不相害,此天下所以为大也”。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能给世界文化作出的最大贡献,与中国文化的最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