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大学期末论文
批判是哲学的根本特点,批判精神是哲学最重要的精神。马克思既是传统哲学批判精神成果的积极继承者,也是变革传统哲学批判精神的伟大革命者。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大学期末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大学期末论文篇一
摘 要:批判是哲学的根本特点,批判精神是哲学最重要的精神。马克思既是传统哲学批判精神成果的积极继承者,也是变革传统哲学批判精神的伟大革命者。马克思以实践的方式解决了旧哲学的根本缺陷,实现了对西方传统哲学批判精神的内在超越。
关键词:马克思;批判精神;实践
一、批判成为哲学的内在本性何以可能
批判是哲学的根本特点,批判精神是哲学最重要的精神。亚里士多德说,哲学源于惊异,惊异中包含了批判的基因。关于哲学的特点,罗素解释说:“哲学的根本特点便是批判,正是这种特点使得它成为一种和科学不同的学问。哲学对于科学上和日常生活上所使用的那些原则都要加以批判地研究,而且要从这些原则中找出它们的不一致来;只有在找不到摈斥它们的理由的时候,才把它们作为批判研究的结果接受下来。”[1]125现代德国哲学家石里克指出:“哲学事业的特征是,它总是被迫在起点上重新开始。它从不认为任何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它觉得对任何哲学问题的每个解答都不是确定或者足够确定的。它觉得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头做起。”[2]在海德格尔看来,“哲学的一切根本性问题必定都是不合时宜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哲学或者远远超出它的当下现今,或者反过来把这一现今与其先前以及起初的曾在联结起来。……哲学本质上是超时间的,因为它属于那样极少的一类事物,这类事物的命运始终是不能也不可在当下现今得到直接反响。”[3]哲学需要批判,也必须批判,批判是哲学的内在本性。问题是如何理解哲学的本性是批判的呢?黑格尔在《小逻辑》的导言中指出:“概括讲来,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如果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他能思维’这话是对的(这话当然是对的),则人之所以为人,全凭他的思维在起作用。不过哲学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中,思维成为认识,成为把握对象的概念式的认识。”[4]89哲学的对象是纯粹的理性思维或概念认识。黑格尔说:“几千年来,这哲学工程的建筑师,即那唯一的活生生的精神,它的本性就是思维,即在于使它自己思维着的本性得到意识。”[4]54如果说精神的本性是思维,那么思维的本性就是批判。通过批判将被遮蔽的东西显现出来,变成清晰明亮的东西。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的哲学是“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4]39哲学在对思想再认识或再思想过程中实现了“思想自觉”,“思想自觉”是哲学成熟的标志。“思想自觉”离不开哲学的批判维度,失去批判的维度,哲学就不能达到思想“自觉”的程度,不“自觉”的“思想”,要么成为空洞无物的“断独论”,要么成为缺乏“超越”的“经验论”。当然,哲学的本性之所以是批判的,不仅仅在于哲学本身的学科特点,还在于哲学的存在论根据,作为以存在问题为反思批判对象的哲学严格地说不是纯粹的理论,哲学不仅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哲学本身更是存在的一种特殊方式,否则我们将无法理解哲学产生的理由,无法解释为什么每当人类遭遇严重危机面临重大转折历史时期往往是最能挑动哲学家批判神经的时期,也是哲学思想最为活跃时期。哲学是黎明前高歌的雄鸡。哲学的批判是哲学思考的出发点,是扫除寻求真理障碍的必要手段,是哲学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也是人存在的特殊方式。
二、马克思哲学批判精神孕育的摇篮
哲学意义上的批判绝对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中批判,在批判中继承,是一个既克服又保留的扬弃过程。罗素说:“哲学所运用的批判的知识,便必然不属于破坏性的一类”[1]126。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批评了那种全盘否定的观点:“即认为哲学史的结果所昭示的,不过是分歧的思想、多样的哲学的发生过程,这些思想和哲学彼此互相反对、互相矛盾、互相推翻……全部哲学史这样就成了一个战场,堆满着死人的骨骼。”[5]21-22事实刚好相反,哲学史上的“每一哲学曾经是、而且仍是必然的,因此没有任何哲学曾消灭了,而所有各派哲学作为全体的诸环节都肯定地保存在哲学里。……各派哲学的原则是被保持着的,那最新的哲学就是所有各先行原则的结果,所以没有任何哲学是完全被推翻了的。”[5]40-41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当然不是他头脑中的主观臆断,而是对以往传统哲学批判精神成果的积极吸收。苏格拉底曾形象地把哲学的批判比作牛虻。他说,国家“好比一匹硕大的骏马,可是由于太大,行动迂缓不灵,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6]近代哲人笛卡尔提出“怀疑一切”、“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通过“思”把握“在”,批判考察传统哲学知识前提的可靠性,在彻底清理传统哲学废墟的地基上建立起了新的哲学体系,开唯理论哲学之先河;培根提醒人们,为了实现人类科学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以坚定的严肃的决心把所有这些东西都弃尽屏绝,使理解力得到彻底的解放和洗涤。”[7]他以哲学的方式批判考察了何谓经验知识以及如何才能获得知识等问题,提出了妨碍人类正确认识的“四假相说”(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剧场假相),开经验论哲学之先河,从根本上摧毁了中世纪教会哲学在此问题上的种种谬误。而对于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歇尔·福柯指出:“在某种意义上,批判是在启蒙运动中成长起来的理性的手册,反过来,启蒙运动是批判的时代。”[8]康德把他自己所处的时代视做“真正的批判时代,一切都必须经受批判。”[9]无论是具有神圣性的宗教,还是拥有权威性的法律,都必须经受怀疑和批判。康德的“批判”彰显出一种“怀疑一切”和“审查一切”的批判精神。通过对理性的分析、审查和划界,时刻警示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审慎的态度,远离盲目和独断。德国诗人海涅曾经说过:“康德引起这次巨大的精神运动,与其说是通过他的著作的内容,倒不如说是通过他著作中的那种批判精神,那种现在已经渗入于一切科学之中的批判精神。所有学科都受到了它的侵袭。是的,甚至连文学也未能免受它的影响。”[10]恩格斯肯定地说:“这个时代的每一部杰作都渗透了反抗当时整个德国社会的叛逆的精神。”[11]634应该说,古希腊哲学特别是近代英、法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所洋溢出来的批判精神成果已经成为孕育马克思哲学批判精神的思想摇篮。
三、马克思对西方传统哲学批判精神的内在超越
毫无疑问,作为“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哲学最为充分也最为彻底地体现出了哲学的批判精神。马克思哲学是在批判中产生的,又是在批判中自我完善的,马克思的著作大都冠有“批判”的字样,如《神圣家族——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等等,这些冠有“批判”字样的著作,凸显了马克思哲学极为鲜明的批判精神。马克思既是传统哲学批判精神成果的积极继承者,也是变革传统哲学批判精神的伟大革命者。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旧哲学的根本缺陷:“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2]54而作为近代唯心主义集大成者的黑格尔哲学则颠倒了“观念”与“现实”关系,即“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人的自然”,“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自然的精神”,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11]177最终“历史屈从于逻辑”,使“个人现在受抽象统治”。当然,马克思对传统哲学批判的目的并不是要在推翻旧哲学体系的废墟上重新创建“新的哲学体系”,而是要“发现新世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他说:“新思潮的优点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12]416那种“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2]56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12]75就这样,马克思以实践的方式解决了旧哲学的根本缺陷,实现了对西方传统哲学批判精神的内在超越。黑格尔把哲学史比喻成“厮杀的战场”,彰显出哲学战场上“厮杀”的威力,但马克思却告诉世人,“真正的哲学”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的哲学,是“改变世界”的哲学,是“改变事物的现状”的哲学,是“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的哲学。马克思指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12]2然而“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12]9显而易见,马克思哲学批判的理论旨趣在于“武器的批判”而不是“批判的武器”;在于“对尘世、法和政治的批判”而不在于“对天国、宗教和神学的批判”;在于“问题中的哲学”而不在于“哲学中的问题”。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12]87
参考文献:
[1][英]罗素.哲学问题[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德]石里克.哲学的未来[J].哲学译丛,1990,(6).
[3][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0.
[4][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
[5][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6]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7]苗力田.西方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8]汪晖,等.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9][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版序[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
[10][德]亨利希·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114.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