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激励文章大全
工作,会让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会让我们更强大,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工作激励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工作激励文章:凡是没有打败你的,都会让你更强大
文/尚军
01
永辉是我以前的同事,不久前离职创业,开了一家主题餐厅。几天前,在朋友圈看到他发状态说新店生意火爆、忙到不行,我有一点惊讶。明明前一天,他还跟我念叨,说因为菜品不够有特色,地段也不是繁华闹市,生意有些冷清,估计这个月连保本都难了。
“怎么你朋友圈发的,跟你和我说的不一样?”我微信他。
永辉很快就回我了。说,父母也是他的微信好友。不管生意如何难做,他都不希望父母担心。而且,他已经在着手改进菜单,希望很快会有起色。
“报喜不报忧,是不是成长的一个信号?”永辉问我。
我更惊讶了,在我的印象中,永辉一直成熟、干练、刚毅,做事风风火火,考虑起问题来又细致周到,为人不失谦和,因此人缘很好。这样的人,还需要成长吗?
永辉这才告诉我他的故事。5年前那个春天,他28岁,因为投资失败,窘迫到几乎身无分文。不少人听说后都指指点点,说他压根儿不是做生意的料。不久后,婚姻亮起红灯,跟老婆办完离婚手续那天,他在梧桐树下的人行道上数了一下午的地砖。
他想了想他的人生,16岁中考失利,19岁高考落榜,22岁和初恋女友分手,28岁投资失败,然后结束了这段原本以为会白头到老的婚姻……那么多不如意,让他怕极了挫败。于是,他决定逃了。
把不满3岁的儿子扔给已经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自己逃到另一座城市,找了一份行政助理的工作,常常加班到夜里一两点才能回到简陋的租住屋。
累,他不怕;苦,他也不怕。他惟独不敢做的是,面对。面对人生的狂风暴雨,面对生活的波诡云谲,面对不能拒绝的成长和不能推卸的责任。
02
从年龄上说,二三十岁,已经不是可以让人任性的年纪,可永辉说,可能因为之前的不顺,性格中有自卑的阴影挥之不去,他的内心孤独而软弱,看问题很消极,依赖心理极重,似乎觉得还没有成熟到可以独立支撑一些事,所以遇到难题第一反应就是躲。
躲到另一座城市做行政助理的那些日子,他每天都处在焦灼、低落和梦魇中。虽然白天忙得腰酸背疼,但晚上还是会失眠。他常常坐在窗边望着天,发一整晚呆,或者打一整晚游戏,感觉自己迷失了方向,像迷离的风,像天边胡乱飘摇的云。
那一年他过生日,接到老爸的电话。老人说,我们不盼你赚多少钱,只希望你健康平安,成长为一个横刀立马的人。
“横刀立马”四个字,让他泪流满面。他收拾行李,没过几天就回了家。
回家之后的日子异常艰难,他一边要承担起做儿子的责任,照顾双亲;一边要扮演好父亲的角色,早起送孩子上幼儿园,降温了叮嘱孩子添衣;一边还要打好几份工,攒生活费;到晚上,还要自学大专课程。
那段时间,他在街边发过广告单,被拒收、遭人冷眼是经常的事;他送过快递,不管外面多冷,骑个电动车就出门了。有一回,一个客户住得实在偏僻,他迷路了,等找到那户人家送完快递出来,发现下了好大的雨,还没有路灯。他小心翼翼地骑,最后还是连人带车摔进水洼里……
03
永辉说,那段日子的艰难,不仅是身体上的折磨,更是精神上的蜕变。要从一个习惯了依赖和逃避的人,变得能独立对自己负责并为家人遮风挡雨,那个过程很艰难,甚至充满疼痛,但你清楚地知道,总有一些困难的局面,需要你独自面对,不是你躲了,状况就会好起来。成长,终究是你无法拒绝的。
我问永辉,成长是什么?
他说,成长是经历,你要走很长的路,去受风吹雨打;成长更是感悟,那些坎坷不是白受的。就像做面食,既要努力揉面,也要醒面,加发酵粉,让时间去酝酿,去起作用。然后你会发现,你经历过的那些所有磨难和艰辛,最后都变成了你的人生,让你更强大。
我也问过他,“横刀立马”又是什么?
他说,你想象一个威武的人,骑着马横在路上,手持战刀,敢于挡住对手的去路。那是一种果断和刚毅,面对挫折或者不理想的状态,想的不是退缩和逃避,而是迎难而上,有敢跟对手叫板的勇气。那也是一种成熟和睿智,是看清事件的前因后果之后,能淡然处之的人生态度。
于是,我明白了,永辉还在向着他“横刀立马”的人生目标奋斗,虽然还未达成,但他早已不是5年前的他。
每个人都难免会有脆弱的时候,那些看似强大的人,无非是比我们更懂得如何将弱势化为动力。那些失败,那些伤害,那些委屈,那些苦难,可以打扰我们的心情,可以煎熬我们的身体,但终究抵不过我们的努力,抹不掉我们的坚持,更加夺不走我们想要改变的信念。那句话说得对,凡是没有打败你的,都会让你更强大!
所以,既然成长无法拒绝,当风雨来的时候,怕什么?迎上去就是!
工作激励文章:最好的休息,不是睡觉
文/龙影部落
我认识的网络红人A是一个激情四射的男人,感觉他每天都有用不完的时间:写书、讲课、看书、赚钱、参加各种节目,他把自己的时间分割成很多个小部分,今天这个部分干什么、那个部分干什么。这些部分被分割得很细致,以至于每天的时间都不浪费,一年内,他的事业突飞猛进,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粉丝数量多得吓人。每次看到他的微博,学生问得最多的问题竟然是:“你怎么可以同时做这么多事情呢?你不需要休息吗?你是铁人吗?”
他的回答很简单:“做不同的事情,就是休息啊!”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学了三个小时的英语,好累,于是,犒劳自己一下,睡了一下午,换来的是晚上的头疼不已,接下来什么事情都无法继续去做。这种事情发生在很多人身上,明明睡了一下午,偏偏不解乏,依旧觉得累,做事效率不高。原因很简单——休息的方式根本不是疯狂地睡大觉,而是换个脑子去做其他的事情。多条腿走路,才是那些高效人士成功的必经之路。重要的是,他们不比那些天天睡觉的人累多少。
我的好朋友H的故事是我一直难以忘怀的。我刚开始北漂时,和他一起住了一段时间。那段日子,他自学,准备年底考研。因为我是英语老师,身边有很多学生:刻苦的、打酱油的、效率不高的、天才的……虽然我不喜欢把人分类,但是我见过了很多学得很刻苦却不痛苦的,也见过很多看似学习非常痛苦却最后没有什么好结果的学生。好朋友H属于后者。
一天,他做了两个小时的英语题,背了一些单词,翻译了几个句子,累了。他伸了一个懒腰,接着倒在了床上,就像黏在了床上一样无法自拔,打了几个滚,睡着了。
我弄醒他,说:“你还考不考研?”
他说:“我休息一下再学。”
他睡了一个小时,起来后,效率低得吓人。书一直翻在那一页,一个多小时后,他还在盯着那几行看。我走近一看,才发现他已经拿出了手机翻阅着网页。
他考研考了两次,都失败了。有一次他问我:“我是不是已经老了,总觉得睡眠不够,白天困,晚上还失眠,学习效率还不高。”
和他做室友这么长时间,我非常明白,他一天超过十个小时的睡眠肯定是够的。于是,我告诉他:“你试试不要用睡觉来放松。学累了,去跑跑步。”
在我的号召下,他和我一起办了健身卡。那段时间我在努力减肥,于是带着他去健身房。他本来疲惫的身躯,在跑得汗流浃背后,精神不仅没有萎靡,还忽然变得有活力。那天,他学到了晚上十一点,没困。当他做完了最后一道题,伸了个懒腰,困意袭来,睡着了。那天晚上,他没有失眠,我听到了他的呼噜声。第二天,他给我打电话:“尚龙,去不去健身?”
他继续跟我去健身房。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很累,打不起精神去做一些事情;我们觉得很困,却在床上睡不着。其实,不是因为我们老了,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合理地运用时间。我们的时间如此宝贵,为什么不去规划着用?很多所谓的休息时间,根本不应该去蒙头大睡,而是去调整生活状态、换个大脑。睡觉只是众多放松方式的一种,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很多方法。
我曾经的一个学生是北大学霸,在准备考研时期,他每天的时间都计划得非常详细:每天学英语两个小时后累了就开始画画,因为学英语用的是大脑记忆背诵的部分,而画画用的是大脑创作的部分;画画累了,就继续背政治;坐累了,就站起来跑两圈,跑得出汗了就继续学习。他每天让自己的学习不那么单调、生活不那么无聊,虽然考研的日子不好过,但至少能做到不那么痛苦。
可汗学院的老师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结果显示:一个成人的精神集中时间也就15分钟,如果强迫的话,可以长一些。但是我们可以用其他方式去换个脑子,继续发挥生产力,这样,坚持下去就没那么难了。
很多人在长跑的时候没有坚持下去,是因为脑子里面只有自己的脚步,那一步步重复的步伐无聊且沉重,不久就会让人崩溃。坚持下来的人,都是用眼睛盯着一路的风景。你看,所谓休息,并不是睡大觉,而是在自己的生活中添加一些料,变得不一样、变得多彩一些而已。
回到我的生活:在刚当老师的时候,我觉得很新鲜,每天遇到不同的学生,讲的课每天都不一样,去的地点也换来换去。可是时间久了,不愿意备新课,讲的内容一样;学生即使不一样,但反应相同;地点就那么几个。于是,我开始觉得生活特别无聊、枯燥,每天都觉得很累,上完课只想回家睡觉。那段时间,我觉得时间就像上了发条,无奈、无聊且无情。每天虽然忙碌,但是不开心。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个导演系的朋友,他教我写剧本,推荐了一些作品让我阅读、学习。后来我考入了青年导演培植计划,成立了“龙影部落”工作室,写的文章开始被很多人阅读。本来我喜欢一天上够十个小时课,然后用剩下的时间睡觉;现在,我减少了很多上课量,换了一个脑子去写杂文、写剧本、看书、旅游。总会有人问我:“你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又写书又上课又拍电影,还充电看书,这么忙,还休息吗?”其实,休息这事儿很简单,换个脑子而已。上课是体力活,上完后,也该动动脑子了。脑子动累了,看看书休息一下;眼睛难受了,听听音乐;坐久了,跑跑步。休息不代表一定要睡觉,其实只是换个脑子去工作而已。
一个天天在家睡觉的人,永远不知道在跑步机上的人有另一种幸福。跑着的人,一直觉得世界是动着的,正能量和安全感差不多,都是自己给自己的。有些每天都像打了鸡血的人,不是天生和别人不一样,只是因为他们一直用求知和求新的心去活着。
至于睡眠,每天保证足够就好。一直觉得,好不容易才有的青春和生命,何必浪费在睡觉上呢。
工作激励文章:那些苟延残喘的梦想,早该放手了
文/王宇坤
01.
我总能在电视上各种各样的歌手选秀节目上看到L,每次他都是弹着吉他唱着同一首歌,每次都会情到深处就听到评委的按铃声。
结果基本上都是在第一轮被淘汰,原因很简单,L唱歌跑调。要不是知道电视上那个深情款款的小伙子是L,我可能下一秒就会立即转台。
L参加过大大小小不下十次的选秀节目,可是没有一场比赛让他的事业起死回春。我记得最后看到他上台的那次,他那台破吉他音都不准了。
那时候,我不知道L在坚持些什么,他一个长相一般音准也一般的非专业选手为什么那么想要成为一个歌手。
02.
L是个北漂,在北京住着一间一年四季看不到阳光的出租屋。唱歌对于他来说是赔本买卖,支撑音乐梦想的每一项都需要支出大量的金钱,更令人沮丧的是,这个梦想还无法为他赚取继续生存下去的费用。
所以L的另一个身份是烤冷面师傅。
这份职业虽说听起来没有歌手来的光彩夺目,但却可以支撑着L在北京这座城市中活下去,还能顺便让他再去参加一些比赛追求自己的梦想。
去年我去北京出版社开会间隙,去找过L,那天有点晚了,他在胡同巷子里已经在收摊了,我哈着冷气哆嗦着蹦到他面前,跟他打招呼,他吓得一哆嗦,透明盒子里的钢镚掉了一地。
这是自从L毕业后,我第一次见到他本人。
比上学那会要成熟了许多,还是像大学时候那样留着中长发,皮肤更白了。L穿着厚厚的棉衣给我做了一份烤冷面,我就跟他一边推着车一边聊天,吃了一路。
我逗他说你烤冷面烤得可是比你歌唱得好一条街啊,L直摇头,接着就给我在马路上现场来了一首。
真的很难听。但我没再说出口。
03.
L一直想当一个歌手,实现他的音乐梦想。
这颗追梦赤子心在他上大学的时候就时时刻刻表露在他的生活之中。L比我大两届,之前在同一个社团所以结识,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志同道合,我们成为特别聊得来的朋友。在他现在手边拿着的这把破吉他之前,还有一把乌克丽丽,他喜欢80年代的乡村民谣,从大一就开始参加学校的校园歌手大赛,一参加就是四年。最好的成绩是进了决赛,决赛是在学校最大的礼堂,隆重又华丽,他却来了个大走音,什么名次也没拿上。
L是学机电工程的,身为理工男的他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梦想,估计这辈子和音乐八竿子打不着。他经常跟我抱怨他专业学习生活的枯燥无聊,说只有唱歌才是能救赎他的伊甸园。
我之前跟他袒露过他唱歌很难听这件事,为此我们还大吵过一架,好在后来和好了,不然我可能还不知道下面的故事。
我曾经问L到底为什么那么喜欢唱歌,他说他出生在农村,自己是村子里唯一一个考出来的人,他的同龄人不是在家务农,就是进到村子附近的小镇子打工。上高中的他就喜欢唱歌,没事就去田垄里喊两嗓子,村子里的人都说他是神经病。
他大胆地跟父母提出来要艺考,考进音乐学院去学唱歌,但父母却一万个不准。
“考上大学不过是帮他们完成一个光宗耀祖的梦想,他们说就我这破锣嗓子还唱歌,大学毕业赶快回来帮父母收拾庄稼。”
L讲到这里的时候,空气里满是苦涩,那一刻,我突然有些同情他。再后来,我很少提及这些事情,也从不说他唱歌难听。
他时不时就会自弹自唱他新创作的歌给我听,给我讲没首歌里的故事。在他面前,我善于做一个聆听者。毕业那段时间,他拿着学校的那点补助金已经做好了只身一人去北京追求梦想的准备。
我问他不回家了吗?他斩钉截铁地说了声“不”,然后便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04.
在北京的那几天,我目睹了他最真实的生活,潮湿的房间,艰难的日子。他说这张床是他这辈子睡过最糟糕的,比他老家的土炕还硬。
他又给我弹唱他新创作的曲子,一边说着之前参加选秀时听到的明星八卦,一边准备着晚上出摊时需要的烤冷面材料。
他在烤冷面上的造诣远远超过他唱歌的才华,他的生意是这条小吃街上最好的,每天买烤冷面的人都会排起长长的队。算下来,一个月也能赚点钱,我跟他说换个稍微好一点的房子住,他说不行,这些钱要攒下来换把新吉他。
我彻底被他打败了,当他跟我说着过几天又要去参加一个什么歌唱选秀比赛的时候,我已经在克制自己心里面那莫名其妙的怒火了。最终,那个选秀他依旧落败,回来后他反复练习那首歌,最后得出是因为这把吉他的问题,L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