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薪酬管理模式
2017-06-26
导语:企业采用何种薪酬管理模式应充分考虑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所在的行业和地区以及企业人才选聘情况、绩效考核等基础管理制度的科学化情况,等等;并且企业须根据各种权变因素,动态调整薪酬管理模式。三种基本的薪酬管理模式如下:
A.高激励性模式
•20%员工为个性化的谈判薪酬,其他80%员工的薪酬在一定的宽带幅度内确定。
•业绩导向,即薪酬增减主要根据员工当期的绩效决定。个人月度绩效薪酬根据个人月度考核结果确定;个人年度绩效薪酬(如奖金)主要根据个人年度绩效考核结果确定。
•奖金、绩效薪酬的比重较大,福利、保险的比重较小,基本薪酬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计件薪酬、提取佣金等薪酬形式。
•优点:激励性强,高弹性,但是员工缺乏安全感。
•适合于人员流动性较大、需要创建品牌以及快速增长型的企业;企业处在初创期或快速成长期。
B.高稳定性模式
•薪酬与个人的绩效关联不大,员工收入相对稳定。
•薪酬的主要部分是基本(固定)薪资,奖金的比重小,福利、保险比例适中;或平均基本薪酬,较高比例的奖金,较高比例的津贴,中等的福利水平。
•优点:员工流动性小,较稳定。员工有较强的安全感,但激励性差,企业的人工成本负担重。
•适合于业务经营稳定性强的企业和事业单位;或企业处在成长期后期至成熟阶段。
C.中度激励性和中度稳定性模式
•基本薪酬、奖金和其他附加工资的比例适中;或较低的基本薪酬,奖金与业绩、成本挂钩。
•福利、津贴和保险等附加薪酬占有较高的比例;或标准的福利水平。
•优点:考虑满足员工的安全性需求,降低员工离职率和提高企业激励性。
•适合于较成熟的企业;企业处在成熟期或衰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