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民主主义的相关毛概论文

2017-03-29

新民主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论新民主主义的相关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新民主主义的相关毛概论文篇一

《试析毛泽东思想中新民主主义理论》

摘要:毛泽东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两大组成部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一个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其基本内容围绕着一个总题目,即回答“中国向何处去”和如何“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中国社会;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历史走向和发展道路

(一)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即特殊国情

毛泽东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明确指出自从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已由封建社会逐渐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自从“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个特殊的社会形态具有既不同于封建主义社会、又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特点,这是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

(二)关于中国社会的历史走向和发展道路

近代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社会形态,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是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加上买办资产阶级的依附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中国失去了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国际和国内条件。

二、关于中国革命的若干问题分析

(一)关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历史特点

近代中国社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这个特殊的社会状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革命这两个步骤,如同相互衔接的上下两篇文章,“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1]中国的民主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但它已经由一般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为特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称作“人民民主革命”。

(二)关于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

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除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以外,在国内,就是要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2]把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建设成为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标。

(三)关于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毛泽东指出:在中国社会各阶级中,无产阶级是革命的最基本动力和领导力量;广大农民是无产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者和革命队伍的主力军;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的同盟者和革命的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阶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依附于帝国主义,并联合封建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历来不是革命的动力,但在特殊条件下,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间内参加当前的反帝国主义战线。这些科学分析,为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关于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具体道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由于强大的敌人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则是他们统治的薄弱环节,中国革命有在农村区域首先胜利的可能;由于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由于这一切,中国革命“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即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并把武装斗争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领导下,以长期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战略基地,并把三者密切结合起来,用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在农村根据地建立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社会和政权,各根据地的模型推广到全国,那时全国就成了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革命胜利道路的基本依据和特征。

(五)关于中国革命斗争中的政策和策略

毛泽东强调政策和策略的是党的生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党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正确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毛泽东在科学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制定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同这条总路线和总政策相适应,还提出了各方面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在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毛泽东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

(六)关于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方针

毛泽东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革命事业,否则革命不可能取得胜利,胜利了也不可能巩固。所以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独立自主地分析和解决自己的问题,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前进道路,同时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去夺取革命的胜利。当然,争取外援也是重要的,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必要的外部条件。据此毛泽东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根本方针。

三、关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毛泽东多次指出,实行“合乎现在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只是我们党的最低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行社会主义,最终走向共产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性的革命阶段,作为这个革命胜利直接结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的社会。可见,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

[2]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

论新民主主义的相关毛概论文篇二

《浅谈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

[摘要]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独特的历史地位。同时,它的产生与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密切相关,本文试从其产生的背景与条件、概念表述及其特点、历史地位三个方面略作阐述。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在他49年前打响秋收起义枪声的时刻合上了他生命的传奇书卷。作为个体而言,毛泽东走完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但是,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毛泽东却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就是其思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几点认识。

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产生的背景与条件

1、近代中国社会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孕育的土壤。

一定的社会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的产物和反映,并反作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产物,是在近代中国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血雨腥风中盛开的灿烂之花。

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漫长的抗争序幕,同时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中西文化碰撞的序幕,出现了许多理论和思潮,主要有“中体西用论”、“本位文化论”、“全盘西化论”等。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中华民族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惊涛骇浪中艰苦搏击,新民主主义政治、军事斗争如火如荼。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势不可当地发展起来,不论是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方面,还是在历史学、文学、艺术方面,都有极大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是创造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活动,又是创造新文化、新历史的运动。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以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宣告了人类“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发展的前景。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与“全球化”密切相关,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中①,我们可以看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表现的是全球化内在矛盾中的人类性方面,这同时又决定了无产阶级与全球化内在矛盾的发展及其转化是由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决定的,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及发展的水平又离不开它的精神、它的头脑――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曾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中强调自己的哲学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无产阶级之间的这一关系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命运。正是这样,当无产阶级革命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世界化、普遍化而走向国际化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开始了自己的世界化进程③。从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的方面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决不只是中国革命的需要,更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化本质的一种表现形态。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的本质和发展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化的历史动因。历史事实也正是如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当中国先进分子在黑暗中探寻出路之时,俄国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在20世纪30年代写作《矛盾论》、《实践论》时,就曾大量地阅读过苏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并写了读书笔记,借鉴了其中的成果。

3、大批“文化人”涌进边区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帮助。

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希望,延安成为有志青年向往的圣地,大批“文化人”涌进边区政府④。这些“文化人”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们给边区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热”,进一步促进了中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兴趣,推动了他们从文化思想的高度来全盘考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诸多问题,并由此增强了他们面向未来、夺取最后胜利的信心;二是毛泽东在构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体系时,直接间接地受到这些“文化人”思想的启发和影响,有的认识甚至是同他们共同讨论、交流和辩论的结果。此外,这一时期中共对于“文化人”本身的认识和如何对待他们的思想,也就是“文化人观”,事实上也构成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概念表述及其特点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概念表述。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是反帝反封建的国民文化,毛泽东将其表述为“既不是资产阶级的文化专制主义,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而是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继而,毛泽东又将这一文化概括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特点。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特点:

第一是中华民族的,带有民族的特性。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形式,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与独立。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相互吸引和相互发展的联系,共同形成世界新文化,但绝不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联合。第二是科学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科学内容,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要有批判地吸收,要剔除其封建的糟粕,吸收民主的精华。同时,要尊重中国历史的辩证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第三是大众的,强调的是文化的大众方向。民众是革命文化的丰富源泉,全民90%以上的工农大众是其服务对象,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都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服务主体的,文化工作者要接近民众。最后,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其指导思想。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中国五四运动之前的文化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之后的文化,其基础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范畴。

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历史地位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先进文化。

文化,是相对于“原始、自然”而言的,其含义是“人化”和“化人”,即: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将自然界“人化”;然后再用其经验和成果来“化(教育、教化)人”,提升自己。文化是与时俱进、不断超越的。文化的先进性也是一个历史范畴、一个动态的系统。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如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马克思先驱者陈独秀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分析,认为当时中国先进文化应该是“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隐退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以及“科学与人并重”的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则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衡量文化先进性的标准主要是看它是否反映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能为社会进步、为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最大的资源,包括精神资源(含道义资源、智力资源等)和制度资源(含体制空间、机制活力等)等等。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新民主主义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并为之服务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也证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当时的先进文化。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系密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当前中国的先进文化。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与之关系密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从历史积累来看。历史积累是文化先进性的来源之一,它既包含中华文化五千年历史自身的积累,又有不断前进的人类文明的世界性积累。没有历史积累的文化是“化而不文”。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二者作为不同时期的先进性文化,其形成过程也是如此,同时,前者也是后者的历史积累。第二,从二者的形成过程来看。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新民主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是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最后,从内容上看。新民主主义文化“包含有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因素”⑤。

总之,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系密切,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提与基础,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是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注释:

①全球化的内在矛盾指的是资产阶级狭隘的阶级性与全球化所包含的人类性之间的矛盾,即资产阶级狭隘的阶级性容纳不了它所创造的世界性的生产方式,从而引起无产阶级革命,最终为新的人类文明形势所代替。见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③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4页。

④这里的文化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特指专门从事文化事业和宣传工作的人士;二是泛指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一般知识分子。

⑤《新民主主义论》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2―711页。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