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雾霾的科技论文1000字

2017-03-29

雾霾,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产物。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雾霾的科技论文1000字,希望你们喜欢。

关于雾霾的科技论文1000字篇一

雾霾的物理解释

摘 要:雾霾的形成,可以说是世界发展的必然,是人类活动、科学发展以及自然活动的结果。有专家指出,雾霾的三源头为燃烧、汽车的尾气、扬尘。但是PM2.5的第二次爆发原因非常复杂,其中还包括了一些化学反应。文章尝试着从物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雾霾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雾霾;物理解释;原因;形成

雾霾,简单来说就是雾及霾的组合。多见于城市。中国现在很多地区都将雾并入到霾一起当成是灾害性的天气,并以此来进行预警预报,并称之为雾霾天气。这种特定的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是相互作用的,特别是在高密度人口中,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等都会排放大量的细颗物,即PM2.5,如果排放超过大气循环力、承载力之后,这此颗粒浓度会不断持续、积累,这时如果再受到静、稳天气等影响就会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1 雾和霾的区别

雾、霾有相同的地方,即是都会呈现出视程障碍物。但是两者的形成原因、条件却十分不同。

霾,也被称之为灰霾、烟霞,空气中的硫酸、硝酸、灰尘等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可让大气变得混沌,视野模糊前造成能见度恶化,当有见度小于一万米时,把这种非水成物组成气溶胶系统造成视程障碍称为霾。霾的尺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其与雾、云均不一样,和晴空区间未有明显边界,霾粒子分布均匀且灰霾粒子尺度比较小,由0.001-0.1微米,d在1-2微米左右,用肉眼是无法看到这些漂浮的颗粒物。一般来说,因为灰尘、硝酸、硫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比较长的光多,所以霾看起来是呈现橙灰色或是黄色。

雾是浮游在空中大量微小水滴或是冰晶,形成条件是要有比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在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常要接近或是达到百分之百。并且会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比较常见或加浓,在白天相对减少甚至是消失的现象。在出现雾时有效水平的能见度小于1km。当有效水平的能见度1-10km时称为雾。由物理角度分析,雾和云均是空气中的水汽所凝结或凝华的产物,因此,雾升高并离开地面就形成了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是移动到高山时就称之为雾。雾的厚度小,常见的辐射雾厚度约是1-200米左右。雾、云一样,和晴空区未有明显边界,雾滴深度分布不均且雾滴尺度比较大,肉眼可看到空中所漂浮的雾滴。一般来说液态水或是冰晶所组成的雾散射的光和波长关系不大,所以雾看起来多呈现的是青白色或是乳白色。

2 雾霾形成的物理解释

2.1 形成主要原因之一――无线传播

有一个事实我们是可以看到的,即雾霾的形成一般在夜晚或是清晨,但是不可否认,夜间、清晨太阳光线弱,当太阳到中午后,仍不能下压雾霾颗粒时其持续的时候会比较长,光是电磁波是众所周知的,电磁波有可能影响雾霾的形成。无线传播才是雾霾颗粒悬浮支持者之一。

无线传播是电磁波粒子在空间各方向所运动的结果。通常,雾霾发生在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城市,而原因之一就可能是无线传播。在人口密度大的地方,电磁波发生器多且功率大,且几乎人手一台的手机可看作是小型的电磁波发射器。这样就形成了密集、强力的电磁波网,且电磁波运动是推进粒子运动、托起粒子的原因。电磁波网在冷空气活动弱、风速不大、形成稳定大气情况下托起了雾霾颗粒而形成雾霾。

2.2 形成主要原因之二――湿度的变化

任何物体都辐射,辐射让物体的质量在减少。物体因为辐射减少质量和物体密度、温度、表面积、时间乘积成正比。简单来说,辐射的强弱和辐射源的密度、表面积、温度等有关。密度、温度、表面积越大,其辐射就越强。地球密度则会远远大于地球周围环境密度,而地球温度、表面积以及地球周围环境差不多时,其平均温度大过地球表面周围的环境温度。因此地球本身辐射大于其所接受的辐射。换而言之,地球本身辐射是影响地球气温的一个主要原因。

大太阳的辐射让大太阳质量、r在减小,密度在增长。恒星最后会变成中子星,且这个质量、体积等没有原来恒星大,但密度却有所增加。简单来说太阳对于地球气温的影响会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慢慢减弱,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高空气温。因此,地球的平均气温在降低,而且低空气温在升高。

垂直方向热空气总是向上活动的,这点从热气球就可以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