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创业故事大全精选

2017-01-09

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拚搏,才是充实的生活,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草根创业故事大全精选。

草根创业故事大全精选1:煎饼哥月入过万,一分钟一张饼 每天三小时

每天早上5点,一辆卖煎饼的三轮车就会准时出现在城北一处交叉路口。

摊主段师傅今年37,来自山东。八年前,听说丽水环境好,他从宁波辗转来到丽水,推车卖葱油煎饼,只做5点到8点半的早餐生意。

热锅,浇油,段师傅开始了当天的生意。只见他从一个塑料桶里拎起一坨面揉开,抹上五香粉,码上一把青葱,麻利地擀成直径30公分见宽的大饼摊进锅里。

面饼在油锅里滋滋作响,他快速地给逐渐蓬松的大饼翻了个面,紧接着,他拿出两个鸡蛋,啪啪两声打进杯里搅碎淋到饼上,用刷子刷匀,快速盖上锅盖。

“给我切4块钱的饼。”一个顾客停下电瓶车,说着把五块钱纸币扔进钱盒子,拣起一块钱硬币塞进了口袋。

“加辣,不加?” 说话间,经由右手竹戒尺抛出大饼已经稳稳地趴台面上……段师傅一刀下去,把冒着热气的大饼一分为二,拿起刷子抹了勺酱,装袋递给顾客,“OK,三克油!您拿好嘞!”

一分钟一张饼。

只做早餐,只摊一款煎饼,八年来他驻守这个路口,从没换过地。

草根创业故事大全精选2:70后“玩”出两家生物科技公司

数据显示,中国体外诊断产业正在异军突起,2015年产业规模已达316亿元。对创办了两家生物科技公司的华权高来说,这意味着巨大的机遇,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早在9年前,商业嗅觉敏锐的华权高便已关注该领域。如今,他“玩”出的两家生物科技公司,都已成为光谷的明星企业。而华权高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他的公司拥有一批“最强大脑”:“我们的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三成,其中硕博学历者40余人,这些‘最强大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掌握了诊断试剂原料生产技术,使公司成为这一领域的国内领先者。”

试水“互联网+”

投入百万首次“触网”失手

70后华权高可谓创业圈里的“少壮派”。谦和朴实、为人低调的他,执掌着一对“姊妹”企业: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它们都是光谷明星企业,前者连续5年被武汉东湖高新区评为“光谷瞪羚企业”,后者是国内极少数拥有完整产业链的诊断试剂公司。

成功的背后,有过不为人知的艰辛。早在八九年前,“互联网+”的概念还属于鲜为人知的“新兴词汇”时,华权高就抢先吃起了“螃蟹”,组建了专门的电商营销团队。

1997年,华权高从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后,当过医生,做过医药销售代理商。后来,一直渴望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天地的他,办起了一家小型药品会展网络公司。他投了100多万,原本想把线下的药品展销会放到网上操作,节省人力成本。但彼时,互联网尚属新鲜事物,由于对互联网的理解不够,且没有任何线上资源,这次创业很快以失败告终。

走上发展车道

从“4人公司”到“双星争辉”

2007年底,经一位业内朋友介绍,华权高决定做生物试剂生意,于是创办了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当时注册资金仅100多万,在光谷关山创业街租了个50多平米的小办公室,只有3名员工,主要销售生物试剂。”

有趣的是,上一次开网络公司的经历,却在这一次创业中起到了“助推”作用。“通过开小网络公司,我摸清了怎么在网络上快速推广和销售产品,这对我再创业很有帮助。”采访中,华权高笑着说,当年华美生物的第一单,就是在网上谈成的。

借助于互联网的“魔力”,华美生物创办的第2年,销售业绩达到了80万元,开始微盈利。但华权高的内心并不轻松,他清醒地意识到,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仅安于做产品代理商,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2009年,他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惜重金组建了公司首支研发团队,走上自主研发诊断试剂和科研试剂及诊断试剂原料的道路。当年底,生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此后,华权高的事业走上了发展快车道。两家企业销售业绩逐年递增,2009年至2012年,总销售业绩分别为400万、1500万、2600万和4000万。

70余“最强大脑”专注科技创新

短短数年间,一家初创型企业为何如此迅速“破茧成蝶”?成功的密码就在于“科技创新”。采访中,记者惊讶地发现,华权高的两家公司拥有一个堪称“豪华”的研发阵容,200多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就高达70余人,占三成,其中硕博学历者40余人。此外,还有一个被华权高视为公司“眼睛”的六人小团队,成员除了撰写专利申请材料,还要进行前瞻性市场调研。华美生物现与全球60个国家的200多位产品代理商建立了联系,六人组利用这个平台,实时跟踪全球同领域科研技术、产品以及同行的最新研发动态,发现有临床价值的新技术,立即转入诊断领域的产品研发。

“过去,国外开发试剂,为了垄断市场,是不卖原料的。而我们是国内最早研究并唯一掌握试剂核心原料技术的企业。掌握了这项上游技术,企业在行业里才有话语权。”华权高介绍,诊断试剂盒在医学领域应用广泛,人们去医院检测血糖、血脂、肝功能状况等都会用到它,目前该业务主要由生之源公司负责。华美生物则负责研发并生产科研试剂,销售对象为科研院所和大学高校,多用于实验室研究。

据华权高介绍,试剂盒好不好,体现在检测指标早期诊断和检测速度上,指标变化越快,病人就能越早知道病情,干预治疗,“我们研发的一种试剂检测新方法,只需要几分钟就能看到结果。而过去,人们去医院做一次血检,出具结果至少要一两天时间”。

时刻保持警醒

“向巨头看齐才能追赶上巨头”

作为两家公司的“掌舵人”,华权高时刻保持着警醒:“生物行业技术更新太快了,稍有懈怠就有可能被对手超越。”在创新创业之路上,华权高一直没有停止过奔跑。按照他的要求,研发团队每月至少要完成两项发明专利。目前,公司已拥有大量自主研发产品。

采访中,华权高说:“新药在研发阶段,投入资金多,周期长。但由于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小微企业的新发明,尤其是核心保密技术一旦申请专利,很容易被同行‘抄袭’。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一年几百万的收入,根本打不起官司。现在我们也有底气申请专利了。”华权高的理念是:“拴住员工的心,守住保密技术。”通过提高员工收入、婚事派发红包等规范化、人性化的管理,他成功留住了人才。

华权高介绍说,国内的诊断试剂起步于2000年,从简单的试剂开始。到了2009年,国内这一领域已出现了巨头。现在,国内已经出现了六七家达到上几亿规模的企业。他表示:“我们目前有近80个品类,其中高端试剂就有近20种。这正是我们的市场策略,要在技术上突破,形成差异化、错位竞争。”他期待着,公司能在不同级别产品领域实现国内领先、全球一流和全球首创,“我的目标就是向巨头看齐,追赶上巨头”。

草根创业故事大全精选3:情迷腊梅 重新定义中华香味

腊梅在重庆的人工栽培历史超过了500年,如何将腊梅从农产品变为具有纯正文化属性的时代产品,这是梁永琰与她团队目前正在努力尝试的事业。除了已经将腊梅转化成为20多种护肤品,梁永琰还做了莲花系列、柚子花系列、竹子系列、茶系列。而在她的“中华味道”中,“闻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块拼图,在整张O2O的板块中,还装有美食、美饰、美服、美工等具有中华文化内涵的产业。

梁永琰将见面的时间约在夏至,按照中医的理论,这是中国人养生非常重要的一天。梁永琰的公司位于北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内,这里离重庆最大的腊梅花基地静观镇约30公里距离。腊梅开在冬季,但这并不妨碍梁永琰的生意,她的团队已将腊梅花、腊梅果、腊梅叶萃取,制成了香水、手工皂、护肤品。

开花:花香不能只留枝头

梁永琰大学念的茶叶专业,毕业后从事了策划和设计工作。正是因为参与了静观“中国腊梅博览园”以及重庆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的规划设计,使她对腊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北碚静观是国内花卉界公认的“中国腊梅之乡”,这里栽培腊梅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我国腊梅栽培历史最长、生产面积最大、品种资源最多、花卉品质最好的基地,“静观腊梅”也因此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尽管静观已有1.7万亩的腊梅基地,但长期以来除了少量被用来加工成花茶和酿酒,大部分的销售方式还是卖鲜切花。既然消费者都喜欢腊梅的香气,是否能将腊梅制成系列日化产品?梁永琰说好奇心让自己一直在关注腊梅的下游产业化问题。

结果:从萃取到OEM

腊梅给人的第一个直观感受就是香,而腊梅精油的萃取和香气的还原恰恰是腊梅加工产业化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在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参与下,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研究,技术人员终于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成功提取了腊梅香精。这种技术使其提取率达到了2.7‰左右,即1公斤腊梅能提取到2.7克腊梅香精。除了提取到腊梅的“花香”,研究人员还从腊梅的叶、果中提取了对人体有效的药用原料。

当掌握了最核心的腊梅香精萃取技术,梁永琰的腊梅产业搭建起来就容易了许多:国内外的化妆品实验室完成香型调配,委托国内企业OEM加工。2013年,梁永琰参加了重庆市青年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当商业逻辑得到进一步检验后,于当年正式投资成立了重庆菩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生根:中华元素+O2O

科研和生产只是腊梅产业的第一步,因为是日化用品,不可避免地与国际巨头正面遭遇。梁永琰和团队从产品理念、包装、解释、陈设方面,植入了大量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精准定位于“国货”,用她的话说,这是在重新定义“中华香味”。

在销售平台搭建方面,一开始便采用O2O模式,通过一年多的运行,在重庆的商圈建了14家直营店。另外,建有“中华味道.cn”平台网站,同时在淘宝拥有30多家经销商。根据网络销售数据锁定精准市场,下一步还将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市场开设实体体验店。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