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爱国的思修论文
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影响我国的国民整体素质水平,是一个社会的精神风向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大学生爱国的思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大学生爱国的思修论文篇一
《大学生爱国意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 要】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影响我国的国民整体素质水平,是一个社会的精神风向标。我们调查了大学生爱国意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大学生应该将高涨的爱国热情转化成深厚的爱国情怀和理性而务实的爱国行动,做新时代的爱国者,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意识;爱国教育;调查研究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主义是从古至今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是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敏感多变的国际关系和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更是引发了我们对爱国意识的关注。一个国家的强大,与一个国家的凝聚力是分不开的,而大学生正是爱国群体中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国民整体素质水平,是一个社会的精神风向标。十八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本调查有利于我们了解当今大学生的爱国意识现状,发现爱国意识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对策;有利于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科学合理的爱国情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凝聚力与爱国意识水平,推动大学生成为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本次调查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回收到的有效问卷为902份,问卷回收率为90.02%。
一、大学生爱国意识相对较高
本次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关于大学生爱国意识的量表。该量表包括5个分量表,分量表分别测量大学生对“综合国力”的认识、对“外交形势”的认识、对“时事新闻”的认识、对“国防军事”的认识以及对“国内形势”的认识。每个分量表都包括4个问题,每个问题都采用5级赋分,最低分是1分,最高分是5分。这样,总量表就包括了20个问题,量表一共100分。调查发现,大学生爱国意识的平均分是58.97分,标准差是14.36分。如图4所示,我们发现得分在25分以下的只有2人,占2%。得分在26―50分之间的有260人,占30%。得分在51―75分之间的有482人,占55.6%。得分在76―100分之间的有123人,占14.2%。得分情况符合正态分布。从量表的统计结果来看,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是相对较高的。
二、大学生爱国意识的详细情况
(一)不同方面爱国意识情况
关于“综合国力”的分量表中,包含的4个问题分别测量大学生对“我国GDP世界排名”、“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员的表现”、“我国载人深潜技术和太空技术”以及“国际汉语热”的关注程度。关于“外交形势”的分量表中,包含的四个问题分别测量大学生对“中日钓鱼岛冲突”、“我国外交政策”、“朝鲜半岛最新局势”、“中美关系”的关注程度。关于“国防军事”的分量表中,包含的4个问题分别对大学生对“国防军队建设”、“航空母舰和第三代战机”的关注程度和是否会愿意去当兵、领土受侵害时的表现的测量。关于“时事新闻”的分量表中,包含的4个问题分别测量大学生对“党的十八大”、“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 “国家领导人的更替”、“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提出的新的施政理念”的关注程度。关于“国内形势”的分量表中,包含的4个问题分别测量大学生对“‘东突厥’等非法势力影响稳定的活动”、“达赖喇嘛等非法势力影响稳定的活动”、“大陆与台湾的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的事情”的关注程度。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关于“外交形势”方面的问题的得分最高,约为12.24分,说明大学生对我国的外交问题较为关注,这可能是因为受中日的钓鱼岛纠纷、中美关系等问题的影响。而大学生对“综合国力”方面的问题得分的平均分是最低,约为11.54分,说明大学生对国家的综合实力方面的问题关注度相对较低。
(二)不同高校的爱国意识情况
对于不同高校的学生的爱国情况,我们调查之初认为,越是好的大学,爱国意识的得分会越高,即爱国意识更强烈。调查结论证明了我们的假设。根据调查显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爱国意识平均得分为55.99分,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爱国意识平均得分为58.17,公办本科院校学生的爱国意识平均分则是最高的,为60.58分。
但是我们发现,其中985高校的大学生爱国意识平均分是较低,为55.64分。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或许我们的量表存在不完善之处,也有可能我们的样本选择的代表性不高,当然也有可能985高校的同学们都在专注于学业,而对国家不够关注。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还需要今后继续研究。
三、大学生爱国存在非理性因素
受中日钓鱼岛事件的影响,中日关系变得十分紧张。一部分公民对日本的反感敌视情绪高涨,甚至选择了较为极端的方式来表达爱国情绪,打砸日系车并打伤车主的事件频发。在祖国名誉、主权等方面的利益受损时,公民的满腔热血能被激发出来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此的报复式的对抗方式却显得十分不理性。
在关于“在抵制日货中,有人砸伤日系车车主事件你的看法”的调查中,有6.3%的人表示无法判断这是否是理性的爱国行为,此外还有14.4%的大学生认为这是表达爱国情感的合理行为。大学生做为最先进向上的群体,应该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更应该懂得如何科学合理的表达爱国情感。对于这样明显的极端的非理性的爱国行为,很多大学生竟然无法辨别或者是表示认同,这说明了在大学生群体中还是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非理性爱国思想。
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了解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维系各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而在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方面的了解程度的调查中发现,有20.1%的同学表示对中华传统文化基本不了解或不了解。这说明了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文化了解不足,甚至对传统民族文化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这十分不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在当今世界中保持良好的竞争力。传统文化的缺失会动摇社会主义信念,产生民族虚无主义心态。在访谈中,当我们询问访谈者对中国各大节日来历和日期时,发现很大部分的同学都不能很好的回答上来,这体现出大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平时也没有很好的去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强。
五、贪污腐败对大学生爱国意识的影响
当前,一些政府官员频频曝出负面新闻,冲击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在关于“哪一项最能削弱大学生爱国意识”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占了40.7%,对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最具冲击。在访谈中,一些受访者也纷纷表示,当今发生的多起贪污受贿事件、政府机关失责丑闻等等,难免让他们对国家失望。的确,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影响了政府机关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削弱了大学生对社会的期望值,也直接影响了国家凝聚力与大学生的国家归属感,给他们的爱国热情带来负面影响。当一些心怀不轨者拿中国现状与外国现状比较,大力鼓吹外国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人性化的时候,大学生身心素质尚不成熟,极易受到各种迷惑,对爱国主义的教育传播更是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当前中共中央的反腐力度非常大,社会风气有了极大改善,这对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意识会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
六、学校对大学生爱国意识的影响
在关于“你认为什么教育对爱国热情的培养影响最大”的调查中,结果显示:37.8%的大学生认为社会舆论导向对爱国热情的培养影响最大,33.3%的大学生认为来自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大,只有13.3%的大学生认为老师的教育具有最大的影响,认为学校的引导影响最大的大学生则仅占8.7%。
思政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爱国意识,那么,思政课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呢?大部分受访者都表示对思政教育课打不起精神来。25.7%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马列主义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大学生没有什么实际作用,还有高达55.5%的同学认为它作用甚微。另外有同学坦言自己还是很愿意接受学校的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若是学校的教育形式能以更加吸引人的形式开展便更好了。这说明了思政课的内容和形式可能过于刻板化,无法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也说明了思政课的内容和形式有待改变,效果有待增强。
七、增强大学生爱国意识的建议
爱国主义的感情集中表现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生发出强大的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成为治国安邦的精神支柱,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动力。为提高对大学生爱国意识教育的水平。针对以上研究与分析,我们提出若干建议:
(一)以人为本,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不断完善校园物质文化设施,通过举行校园升国旗仪式,在校园、楼道、阅览室的墙壁上张贴那些为中华民族解放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的画像、名言等形式来渲染浓厚的爱国氛围;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心理健康辅导,使大学生合理释放一些正常的负性情绪,合理表达爱国激情和集体荣誉感。有目的地强化大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大学生自信、包容、理性、文明、开放的健康国民心态。对于大学生的非理性爱国表达方式,要看清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给予正确的思想引导,帮助树立科学合理的爱国观念。
(二)加强思政课改革,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学校应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上,应以人为本,灵活根据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发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在教学手段上,应采用丰富多样的现代化手段,如可传唱弘扬革命精神的红色歌曲,播放反映革命先辈斗争历程的红色影视,建立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网站、论坛等并进行相应专题讨论;在教学内容上,把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也列入教育范围,把国家安全的触角向文化、金融等新的领域延伸,要站在全新的视角审视国家安全问题。使大学生在面对各种机遇与挑战时,理性判断做出最有利于祖国和民族的爱国选择,把爱国之情变为报国之志。
(三)贴近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举办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吸引大学生热情参与。如鼓励大学生通过微博和空间等大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参与政治,提高他们的热情与兴趣。也可以组织科学爱国的讲座,创造更多的爱国平台,征文比赛、辩论赛,让大学生畅所欲言,共同分析事情的因果,全面理性地思考怎样的爱国才是真正的爱国,在精彩的活动中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爱国观念。
结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开展爱国意识的主题活动,活动形式力求丰富多彩,让学生喜闻乐见,如主题校会、班队会、知识竞赛、文艺演出、歌咏赛、朗诵比赛、传统手工艺作品展览、古诗文颂读活动、经典阅读活动、主题活动方案评比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爱国情怀。
(四)创设良好的环境,发挥积极的影响作用
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注重爱国情操和对祖国认同感的培养。高校可利用闲暇时间让大学生去历史博物馆参观游览,积极鼓励学生学习京剧、书法、儒家思想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认同感。生活中用生动活泼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传说、习俗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系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知识。高校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国事国情,观看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相关的媒体报刊。以此来带动学生对国家的了解,鼓励他们化热情为行动。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对爱国意识的整体理解觉悟与行为都是令人满意的,对国家有着强烈的忠诚度和民族意识,只是在表达的方式方法上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多一些科学理性和积极引导。相信我们通过提高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多方系统的提升,能够促使大学生们树立科学的爱国意识,提高素养,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涂敏霞,龚超.促进青少年践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5).
[2] 龚艳明,张加明.大学生国家安全战略意识与理性爱国观念的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9).
[3] 夏桂霞.应重视多民族国家青少年的国家意识认同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10(4).
[4] 林松,林艳.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新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
作者简介:余露(1993- ),女,汉族,浙江义乌人,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在读生;黄婷晖(1991- ),女,浙江嘉兴人,浙江树人大学本科在读生;王晨斐(1992- )女,浙江宁波人,浙江树人大学本科在读生;管约维(1992- ),女,浙江温州人,浙江树人大学本科在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