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十三五发展规划范文

2017-05-13

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得好,有助于博物馆自身的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一些博物馆十三五发展规划范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博物馆十三五发展规划范文(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浙江省博物馆的办馆层次和管理水平,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全面推进浙江省博物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浙江省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浙江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结合浙江省博物馆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浙江省博物馆事业发展现状

(一)主要成绩

1. 孤山馆区全面提升

完成孤山馆区“昆山片玉——中国古代陶瓷陈列”、“重华绮芳——宋元明清漆器艺术陈列”、“画之大者——黄宾虹艺术陈列”、“常书鸿油画陈列”、“瑞象重明——雷峰塔文物陈列”等专题陈列的设计、施工和布展,完成西湖美术馆、精品馆的装修改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澜阁经过数年的修缮重新向公众开放。完成陈列改造提升后的孤山馆区已成为集中展示各类文物、艺术精品的艺术类馆区,与以历史类陈列展览为主的武林馆区交相辉映,构成浙江省博物馆独具特色的展陈格局。

2.“一普”工作扎实推进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文物局《关于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认真做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精神,按照浙江省文物局的部署,我馆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全力推进藏品信息采集登录工作,基本完成馆藏文物的采集登录工作。

3.文物征集亮点突出

“十二五”期间,在省文物局的支持和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的指导下,我馆以构建与自身性质相符的藏品体系为目标,根据馆藏的现状和陈列展览的要求,积极开展文物征集。五年来,共征集各类藏品857件(组),其中珍贵文物341件(组)。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的直接指导下,我馆接受香港著名浙籍实业家曹其镛先生夫妇捐赠中国古代漆器161件(组)。接受此次捐赠,一改我馆漆器收藏的格局和面貌,使我馆的漆器收藏位居全国前列。

4.学术研究成果丰硕

“十二五”期间,通过业务人员的努力,我馆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大型饱水木质文物的真空冷冻脱水研究”、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唐琴斫制工艺”和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博物馆馆藏古琴的‘活化’保护与利用研究”、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课题“中国古代制瓷技术对外传播及影响”等顺利结题。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我馆业务人员出版论著10部,在各类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学术文章304篇。

5.陈列展览异彩纷呈

“十二五”期间,我馆共举办陈列展览112个,其中由我馆自主策划、整合资源举办的原创性陈列展览达46个,推出了“吴越胜览——唐宋之间的东南乐国”、 “惠世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中兴纪胜——南宋风物观止”、“守望千年——唐宋元书画珍品特展”等一批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原创性临时展览。“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惠世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分别荣获第九届、第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此外,我馆还与国内外文博机构广泛合作,做好展览的引进及联合办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6.对外交流成绩斐然

2011年,我馆所藏《富春山居图》(剩山图)赴台参加“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无用师卷》实现了历史性的合璧,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有力配合了中央对台工作的大局。2012年赴韩国国立光州博物馆举办的“浙江名宝展”是迄今我馆在国外举办规模最大的文物展览。

7.宣教服务更加主动

在媒体宣传上,我馆与杭州市发行量最大的《钱江晚报》深度合作,同时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取得了良好的推广效果。作为文化窗口单位,我馆积极适应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需要,不断创新宣教形式和丰富宣教内容,进一步拓展服务对象和空间。在全国“2011年度博物馆免费开放最佳做法”评选活动中, 我馆荣获“最佳宣传推广奖”。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年均参观人数为230.3万人次。

(二)不足之处

诚然,我馆各项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博物馆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仍有待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尚不能完全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尚不强,经营服务能力仍较薄弱,内部缺乏竞争激励、活力不足等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我馆各项工作的质量,从长远来看,还将制约和影响我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契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相继在国际国内不同场合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多次就加强文物保护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觉、对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时期文物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三五”期间,文化建设仍将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文化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作为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馆将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在坚持科学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好文物资源,“让文物活起来”。

二、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重要论述精神,围绕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社会教育机构, 在引领社会风尚、践行核心价值、维护文化安全、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建设文化强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

浙江省博物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研究、陈列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同时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和“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全馆上下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夯实基础、提升内涵,不断提高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把我馆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现代化博物馆”而努力。

三、“十三五”时期浙江省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建设之江馆区

根据省政府、省文化厅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之江馆区建设。对国内外先进博物馆开展深入调研,广泛吸取近年来博物馆建设中的有益经验。努力将之江馆区建设成以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陈列浙江历史为主、以展示浙江艺术为辅,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和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馆区。

(二)完成“一普”工作

在浙江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开展普查第三阶段的数据资料整理和汇总、数据库建设、成果公布工作,摸清我馆文物资源家底,同时对省内其它相关单位的普查工作给予指导帮助。

(三)做好藏品管理

1.藏品征集

积极争取政策和经费支持,不断拓展馆藏文物的征集范围和渠道,丰富藏品种类,增加藏品数量,提升藏品档次,构建科学合理的藏品体系。把捐赠作为征集藏品的重要途径,做好社会收藏群体的联系和服务工作,争取社会收藏群体捐赠藏品。在浙江省文物局的支持下,与文物考古机构协同做好考古发掘品的移交、接收工作。提高新征集藏品的利用率。

专栏1:藏品征集计划

1.围绕之江馆区展陈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征集工作,年均投入征集经费不少于500万元。

2.至本规划期末,争取本馆藏品数量突破8.5万件(组),其中珍贵文物突破3.6万件(组)。

2.藏品保管

藏品分类科学、管理规范。在做好文物库房环境控制和文物安全出入库等工作的基础上,做好藏品账目及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完成馆藏古籍的普查工作。

专栏2:藏品保管计划

馆藏一级文物建档率始终保持100%,二、三级文物建档率达到95%以上。

3. 藏品保护

以馆藏及全省文物藏品保护需求为导向,开展文物科技保护工作。继续加强浙江省文物保护科研基地的建设,添置高端仪器设备,推进文物保护标准化建设,提升文物保护能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结合传统工艺,开展藏品本体科学保护修复,完善藏品预防性保护工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立足本馆、服务全省、面向全国、接轨海外,积极为省内外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专栏3:藏品保护计划

1.建成热释光测定实验室、X射线衍射实验室、文物环境测试实验室。

2.完成余杭茅山良渚文化独木舟真空冷冻干燥脱水工程。

(四)推进学术研究

1.课题研究

以本馆藏品为基础,开展藏品研究,同时开展文物科技保护、博物馆学理论等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浙江省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在业务建设、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步提高馆外知名专家成员的比例。开展各级各类课题尤其是国家级、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和研究。积极参与“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区域创新联盟(浙江省)”的建设,通过搭建开放式的科技创新平台,显著提升文物保护的科研水平。加大对重点科研项目的投入,引导我馆专业人员提高学术创新能力,树立严谨的科研态度,不断拓展我馆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专栏4:课题研究计划

1.本规划期内,完成承担的省部级(含)以上重大项目或课题不少于3项。

2.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设置并实施馆级各类课题10项以上。

2.学术活动

通过举办或参加学术会议、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尤其是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关注学术前沿,拓展研究视野,提升我馆的科学研究能力、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发挥马定祥中国钱币研究中心、黄宾虹研究中心、中国漆器研究中心等非建制学术中心以及浙江古窑址标本中心的学术平台作用。积极发挥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的作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博物馆学研究活动。加强与海内外其它文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横向合作,派遣交流访问学者,开展多方面稳定持续的学术交流和业务活动。

专栏5:学术活动计划

1.平均每年举办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学术会议(论坛)不少于2个。

2.加强与其它文博单位尤其是国际知名博物馆的交流合作,平均每年派遣5人次以上的业务人员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交流活动。

3.编辑出版

以举办各类展览为契机,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编辑出版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展览图录;以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会为契机,编辑出版在文博界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论文集;以举办各项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编辑出版普及性的宣教读物;以科研工作项目的实施为契机,编辑出版融资料性与学术性为一体的学术著作。继续开展《浙江省博物馆学人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继续做好《东方博物》的编辑出版工作,扩大组稿范围,提高稿件质量,进一步提升办刊水平,并带动全省文博研究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扩大《东方博物》在海内外文博界、学术界的影响力。组织参与《浙江通志﹒文化遗产卷》(文物分卷)的编写工作。

专栏6:学术成果计划

1.年均发表学术论文、专业文章60篇以上。

2.年均出版学术专著、展览图录等15种以上。

3.鼓励业务人员开展学术研究,争取出版《浙江省博物馆学人丛书》2种。

(五) 提升展陈水平

深入挖掘和系统阐释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提高陈列展览创意策划水平,完善陈列展览从研究、策划、实施到推广的工作流程,积极策划实施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感染力和传播力的原创性陈列展览。注重博物馆展览系列化,继续办好“世纪掇英——中国当代美术名家作品系列特展”、“笔墨心运——中国美术名家作品系列特展”、“浙江省博物馆文物˙艺术精品系列特展”、“海上丝绸之路系列特展”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文物系列特展”。以馆藏为基础,结合浙江地域文化,开辟新的展览系列。以服务不同群体观众为目标,整合国内外馆藏资源,进一步拓宽策展视野。继续积极利用民间收藏资源举办“浙江民间收藏精品走进博物馆系列特展”。有计划地引进国外高水平的展览,展示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优秀文明成果,积极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

推出本馆有代表性的优秀展览赴省内外巡回展出,进一步完善“博物馆展览交流信息平台”,促进展览资源共享,弥补中小型博物馆展览资源的不足。通过组织文物展览赴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展出,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传播华夏文明和浙江文化,促进两岸三地文化认同。

专栏7:展览工作计划

1.争取有1个陈列展览入选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项目。

2.每年举办陈列展览不少于20个,其中原创性展览5个以上。

3.引进国(境)外展览5个以上;赴国(境)外举办展览(或参展)5个以上。

(六) 拓展教育功能

围绕陈列展览策划组织延伸教育活动,重要的临时展览推出普及读本,充分发挥陈列展览的综合效益和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通过打造品牌化、精品化的社会教育项目,提高社会认知度,吸引观众经常走进博物馆。继续办好“武林文博讲坛”、“浙博伴你共成长”、“武林雅韵”音乐会、“文澜乐府”传统文化展演、“指尖上的假期”亲子活动、“舞动的文化”成人体验等系列化的活动项目。结合中小学课程和教学计划,创新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动项目,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开展博物馆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等活动,使博物馆文化成果惠及更多民众。通过各类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及时发布展览和活动信息,扩大我馆的社会受众面和影响力。

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公众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公众需求,在对调查结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创新服务模式,延伸服务范围,完善专职讲解、志愿者讲解、专家讲解以及电子语音导览系统组成的多元化讲解服务。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扩大志愿者队伍规模,延伸志愿服务的领域,完善志愿者考核、联动和激励机制。

专栏8:教育活动计划

1.建立社会教育项目库,重点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服务。

2.每年组织各类教育活动不少于100场。

(七)激发文创活力

以体现办馆宗旨和延伸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为目标,大力发展文博创意产业,增强博物馆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挖掘馆藏文物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广泛应用多种载体和表现形式,开发艺术性和实用性有机统一、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完善文化创意产品营销体系,促进线上线下融合。积极拓展博物馆的文化休闲、文化消费功能,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专栏9:文化产品开发计划

开发各种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100种以上。

(八)提高管理水平

1.行政管理

进一步规范单位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以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提升单位内部治理水平,以制约权力运行为主线,逐步完善单位经济活动风险的防范和管控机制,促进单位内部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根据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和部署,按照分类推行、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建立和规范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适时建立理事会制度,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服务对象以及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管理,使之成为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监督管理博物馆建设发展的纽带。进一步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

2.安全保卫

根据安全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和应急预案演练工作,不断提高全馆干部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日常安全管理,提升反恐防暴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推进“平安浙博工程”和“智慧安防”体系建设。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坚持做好每日巡查和节前、夜间安全检查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及时维护和保养安防设施,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科学化水平。

3.后勤保障

做好各种设施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确保高配、车辆等重要设施设备的安全使用。加强馆容馆貌的整治,创造良好的开放环境。完成孤山馆区库房相关设施设备改造。加强国有资产和公共财物的管理,完善登记统计制度。统筹推进后勤保障工作向社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保障水平。

4.财务管理

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财经法规、财务规章制度,提高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合理安排收支预算,严格预算决算管理,增强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和均衡性。合理设置项目绩效目标,实施项目绩效监控和评价,进一步提高预算资金使用绩效。

(九)打造智慧博物馆

1.智慧管理

以藏品资源为核心,以智能控制技术为支撑,建设协同工作平台,规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挖掘业务数据的使用规律,优化传统博物馆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为博物馆的计划、组织、决策提供支持,全方位激发博物馆管理创新。

2.智慧保护

基于智能感知技术和无损检测技术,针对博物馆藏品的本体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进行全面量化分析,形成一套集藏品表象、内部结构、周围环境影响因素于一体的馆藏文物诊断、分析、处理和评价体系。实现“风险可识别、险情可处理、效果可评价”的预防性保护目标。

3.智慧服务

运用“互联网+”思维,以观众行为分析为基础,有针对性地为观众提供博物馆信息,引导参观,并将他们在博物馆的体验和对博物馆及藏品的认识共享到统一的服务平台,从而建设一个公众参与的开放式共享服务平台。以多维展现互动形式,实现公众与博物馆藏品交互的高度完美融合,为观众提供无处不在的服务。

专栏10:智慧博物馆计划

1. 争取全面公布馆藏珍贵文物图像及相关数据资料,推进信息资源共

享。

2. 建立智慧保护平台,将馆藏文物微环境纳入平台统一管理。

3. 建立观众参观导引系统。

4. 探索建立数字资产管理系统,试点智能库房管理系统,推进行政、财务、安防体系等整体智慧化管理建设。

四、“十三五”发展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围绕建设文化强省、创建全国文化发展示范区的目标,根据浙江省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现状和“十三五”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1.主动融入大局,积极服务发展

积极适应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需要,主动融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更好地传承文化、推动发展、服务社会、惠及民生。

2.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以改革创新作为事业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将创新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积极借鉴业内外先进做法与成熟经验,创新管理手段,探索建立现代博物馆运行机制,使各类资源在博物馆内配置更加优化,各项工作运转更加流畅,实现我馆事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3.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逐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人才招聘和引进机制。制定并实施系统性的人才培养计划,鼓励支持在职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合理使用人才,抓好学术梯队和优秀中青年队伍建设。完善与工作实效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作用充分发挥的良好环境。

4.争取社会资源,助推事业发展

加强与国内外其它文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构建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各类媒体的良好关系,营造有利于我馆事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通过更广泛地吸引社会参与,引导和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形成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博物馆十三五发展规划范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