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不快 急病人之所急

2014-03-19 | 日记本:《个人日记》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各位同事

您们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屏蔽不快急病人之所急》。

50年前的一天,一个人走过他不平凡的一生,留下一种精神;半个世纪以来,千千万万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这种精神。没错,它就是雷锋精神。我们急诊科的医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屏蔽不快,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医者仁心,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想的是人。我们做的就是这样的医生。

作为急诊科的医生,我们治病救人急,用药用方法不急。我们急诊科有一个惯例,那就是用最简单、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及时治病救人。有一次,一名心脏病突发患者被送到急诊科,他当时心慌、气短、恶心、无力。我们的护士娴熟地给他输氧,输液,做心电监护。我们的主治医生在病人苍白的脸色前,痛苦的呻吟中找到了治疗的最佳方案。后来,病人康复出院,一看医疗费,大大低于他的意料,他微笑着满意地离开了医院。

这样一来,我们的收入少了,有人不理解,不痛快,连我的朋友都责备我们。但我们都把这些屏蔽了,因为我们心底明白,我们难,病人更难,我们要“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我们送走的是一张张笑脸,留在心底的是一份份幸福。

做医生的都知道,做医生苦,做急诊科医生更苦。

在急诊科,你看到的有生命垂危的病人、情况紧急的患者、情绪低落压抑的家属,有忙碌而有序的医护人员;你感受到是死亡的气息与紧张忙碌的气氛交织在一起;你想到就是一个字“苦”。急诊科的医生,不管多冷,不管多累,一有情况,就得打起精神,在这样的环境中,与病魔搏斗,抢救生命。

有一年冬天,夜里,天寒地冻,我在温暖的被窝里被紧急任务唤起。我急急忙忙赶到急诊科,看到了送到急诊科的猝死病人,他个子高,身体胖,体重几乎是我的两倍。我和几个起来的医生立即展开抢救:心外按压、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开放静脉……抢救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我们一边施救,一边向病人家属了解情况。但无助的病人家属,情绪低落,不住地哭泣,嘴里断断续续地说着些什么,我们听不清楚。我们没能了解到有用的信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死神一步一步地逼近,我们在和时间死神赛跑。

我们各尽其职,我做着繁重的心肺复苏工作。对这样一个体胖的病人做心外按压,我每一次都得用尽全力。屋子外面寒彻天宇、滴水成冰,我却挥汗成雨。见我有些吃力了,其他几位医生加入进来,轮流按压。

不知过了多久,病人终于出现了室颤;不知过了多久,病人终于脱离了危险。

这样的情况,我记不起有多少了。

干着这样的苦工作,想着为病人节约每一分钱,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我们的家人都埋怨,但当我们看到一个个生命重新绽放活力时,我们明白了,工作越辛苦,我们越能挽救更多的生命,越能让更多的家庭幸福。我们以苦为荣,屏蔽一切的不快,急病人之所急。我们在践行“自己活着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好”有精神。

做医生不光辛苦,还会面临许多的风险与无奈,这些风险与无奈有技术层面的,但更多的是紧急情况下紧张的医患关系引起的。

病人来医院就诊,由于自身的病因,他们的感受和需求会无限放大。这无限放大的需求与有限的医疗设施,与有限有医护人员形成一个天然的矛盾。再加上病人的迥异的人文特性,这个矛盾巨大而沉重,我们却要默默地承受着它。

有一次,三个社会青年打架,其中一个的脑袋被砍了三个大口子,有一个伤口还造成了骨裂。送到医院后,他不先接受我们的治疗,死活要给哥们儿打电话。我们强行先救人,可是后来他的家属还责怪我们不该给他治疗。

这样的事时有发生,为此我还产生过很大的怨气,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但当我们看到一个个危在旦夕的生命重获新生时,我的怨气烟消云散了。我们应坚守医院,用高超的医术、谦和的态度、体贴入微的真心、一该不停的工作来承受那许多的风险与无奈,即使遭到指责,谩骂,甚至是殴打,因为我们永远记得病人说的话,他说我们“无瑕人品洁如玉,妙手回春医者心”。

作为医生,作为急诊科的医生,我们手上一流技艺,救死扶伤,不遗余力;我们胸中一腔热情,守着誓言,从未熄灭;我们坚守岗位,屏蔽不快,让一个个生命重放光彩。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我,我们中医院的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肯定地回答这些问题。

谢谢大家!

更多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