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月普通话手抄报
普通话音系
语音特点
普通话语音的特点是:声母除舌尖后擦音r、鼻音n,m 、边音l 外,无浊音。韵母多复元音,鼻韵母有前后之分。另外,普通话没有声母的清浊对立,没有入声(音节尾唯闭塞音p,t,k及演化出的喉塞音?),尖团合流(不分尖团),声调较少,调式简单。另外有轻声和儿化韵。
与印欧语系相比,普通话语音有鲜明的特点:
1.音节结构简单,声音响亮。普通话中,一个音节最多只有4个音素,其中,发音响亮的元音占优势,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个音节内可以连续出现几个元音(最多三个),如huai(坏),而且普通话音节中没有复辅音,即没有像英语lightning(闪电)。俄语Встреча(遇见)那样几个辅音连在一起的现象。
2.音节界限分明,节律感强。汉语的音节一般都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声母在前,韵母紧随其后,再带一个贯穿整个音节的声调,便有了鲜明的音节界限。从音素分析的角度观察,辅音和元音互相间隔而有规律地出现,给人周而复始的感觉,因而极便于切分音节。
3.声调抑扬顿挫,富有表达性。普通话声调变化高低分明,高、扬、转、降区分明显,能够较强的表达一个人的情感。
现代标准汉语的发音基本沿袭了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但各地标准略有差异。对汉语而言,单音节(单字)发音可分为声母、介音(韵头)、韵腹、韵尾、声调五个要素,而韵头、韵腹、韵尾又被合成称为“韵母”;超音节(词句)发音还存在连续变调等要素。直音和反切都是古代给汉字注音的方法。至一九二六年,产生了由钱玄同、黎锦熙、赵元任等制订的“国语罗马字”,曾由当时南京的大学院于一九二八年正式公布。接着,一九三一年产生了由瞿秋白、吴玉章等制订的“拉丁化新文字”。拉丁化新文字和国语罗马字是拉丁字母式汉语拼音方案中比较完善的两个方案,大大超越了它们之前的各种方案。
依据注音符号的标音系统,其声韵系统共有21个声母、3个介母、13个韵母及不含轻声的四个声调。
依据汉语拼音的标音系统,其声韵系统共有23个声母(计入y、w两个半元音)、39个韵母(略同于注音符号中所有独用与结合韵母)和不含轻声的4个声调。
推广普通话口号
齐来推广普通话,传承文化靠大家。
请记住:说普通话也是爱国的表现。
请讲普通话,中国人民大众的话。
请讲普通话,不分你我他;讲好普通话,共爱一个家。
请讲普通话,讲清普通话。
请说普通话,说出您的修养和气质。
全民推广普通话,共建和谐新中华。
让普通话不普通,让平凡人不平凡。
让世界的每一处角落都留下您那标准优雅的声音。
人人都讲普通话,同语同音促和谐。
人人齐讲普通话,和谐社会美如画。
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使用普通话,将会使您看起来更有风度。
世上语言千千万,最是悦耳普通话。
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说标准普通话,做文明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