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个人资料

2017-01-14

史铁生,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史铁生详细个人资料,欢迎阅读。

史铁生 简介

史铁生,中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职称。

史铁生生前数十年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其著名散文《我与地坛》影响最大,感动了无数读者,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来最优秀的散文之一,并入选了中学语文课本。

史铁生在电影创作上成绩丰硕,所创作的电影剧本《多梦时节》、《死神与少女》等充满诗意,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并在国内外获奖。

史铁生生平

1951年,1月4日生于北京。从小跟奶奶生活。

1964年,毕业于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

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产队关照让其担任饲养员,放牛喂牛。

1971年,9月史铁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

1972年,1月5日住北京友谊医院,一年有半,治疗结束之时即轮椅生涯开始之日。

1974年,到某街道工厂做工。

1981年,因患肾病回家疗养。后从事写作。

1998年,被确诊为尿毒症,需隔日透析以维持生命,其经费主要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北京市政府负担。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根据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12月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史铁生所获荣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 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他创作的电影剧本: 《死神与少女》以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于1989年获保加利亚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与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多梦时节》以其新颖的视角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第三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特别奖;

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2002年,史铁生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同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史铁生人物评价

蒋子丹:我们从史铁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 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

许纪霖:在红卫兵一代中,史铁生也许是极少数能够超越自身,具有现代意识的作家。

贾平凹:铁生对生命的解读,对宗教精神的阐释,对文学和自然的感悟,构成了真正的哲学。他幻想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的感觉,踢一颗 路边的石子的感觉。

2002年,史铁生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大奖组委会这样评价他的成就:“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