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部长王毅个人资料
王毅,男,北京人,汉族,1953年10月生,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1982年加入外交部。经济学硕士,国际关系学博士。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王毅详细个人资料,欢迎阅读。
王毅个人履历
1969 – 1977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
1977 – 1978 邮电部情报研究所工人
1978 – 198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学生
1982 – 1989 外交部亚洲司科员、随员、副处长、处长
1989 – 1994 驻日本国大使馆参赞、公使衔参赞
1994 – 1995 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
1995 – 1998 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其间:1997.08 –1998.02赴美国乔治敦大学外交研究所访问学者)
1998 – 2001 外交部部长助理兼政策研究室主任(其间:1998.04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班世界经济专业经济学硕士毕业,1999.09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毕业)
2001 – 2004 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委员
2004 – 2007 驻日本国特命全权大使
2007 – 2008 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党委书记
2008 – 2013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
2013 – 外交部部长、党委副书记,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
担任职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
重要讲话
2013年3月17日晚,中共中央台办为采访“两会”的台湾各媒体举行招待酒会,招待酒会由中共中央台办副主任叶克冬主持。刚刚卸任台办主任的王毅专程来到现场与台湾媒体朋友话别。王毅感谢台湾媒体朋友这几年对台办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感谢大家为两岸关系发展所尽的力量、所做的贡献。
王毅说,我在台办工作了58个月、1700多天。这期间,我最感到欣慰的是,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台海风平浪静,两岸和平发展,交流全面展开,合作不断深化,两岸关系发生的历史性变化,让全世界中华儿女松了一口气,为此击掌喝彩。两岸关系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给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尽管今后仍然要面对各种难题和挑战,但可以肯定地说:方向已经明确,道路已经开辟,光明就在前面!
王毅说,我最感到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机会到台湾去走走看看。我曾跟很多台湾朋友讲,台办,就是为台湾同胞办事的部门。我们的各级台办首先要为在大陆工作生活的台湾同胞办实事,同时也要为在岛内的更广大台湾同胞谋福祉。不少台湾朋友曾盛情邀请我,我感铭在心。事实上,这几年,仅省部级干部就有1500多个代表团赴台。当然,我知道,中央台办主任访台并不那么简单,岛内可能还有一些人对此有不同意见。但是,我虽没有踏上台湾的土地,但我的心是和台湾同胞连在一起的。每天,我都在观看台湾的电视,浏览台湾的报刊,尤其是和来到大陆的台湾各界人士沟通交流。作为台办主任,我每天所思所想的都是台湾发生的事情,每天所做所为的都是希望推进两岸关系向前发展,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工作。
王毅说,我最感到珍惜的是,结交了一大批台湾各界的朋友。这种朋友情谊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尽管有些台湾朋友的立场观点跟我们很不一样,甚至分歧很突出,但只要愿意来交流,我们就可以交朋友,就可以坐下来平心静气地沟通,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努力寻找对方观点中的合理成分。我们共产党人最不怕与观点不同的人打交道,因为真理越辨越明,事实越辨越清。大陆方面对台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说到底,都是真心诚意为台湾同胞的福祉着想,都是真心诚意为台湾的前途命运着想,都是真心诚意为台湾的子孙后代着想。只要这种交流持续进行下去,就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消除疑虑、放弃偏见,认同和接受大陆的对台方针政策。对此,我始终具有充分的信心。
王毅表示,展望未来,我最希望的是,两岸同胞彻底捐弃前嫌,携手振兴中华,共享作为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尊严和荣耀。两岸同胞本是一家人,根永远是连在一起的。我们的中国是一个绵延5000年的文明古国,只是到了近代才沦落为半殖民地。台湾也因此深受其害,被日本殖民者从祖国母亲的怀抱里抢走。但今天完全不一样了,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再欺辱我们、割裂我们、小看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已经清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发一分光,出一份力,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中华民族的复兴,台湾不能缺位。只有两岸同胞携手振兴中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如果说我有一个梦的话,这就是我的两岸梦。我坚信,一定会有圆梦的一天。
王毅最后表示,经历了这58个月,不管我今后在什么地方工作,都会对台湾同胞多一份挂念、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责任,都会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为我们民族的复兴继续尽我的一份心力。
正确义利观是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国外交部长王毅2014年1月10日在与塞内加尔外长恩迪亚耶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时指出,正确义利观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
王毅表示,正确义利观是习近平主席去年(2013年)访问非洲期间提出的,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义是指道义。中国在同非洲国家交往时应道义为先,坚持与非洲兄弟平等相待,真诚友好,重诺守信,更要为维护非洲的正当权利和合理诉求仗义执言。利是指互利。中国在与非洲国家交往时决不走殖民者的掠夺老路,决不效仿资本家的唯利是图作法,也不会象有的国家只是为实现自己的一己私利,而是愿与非洲兄弟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在此过程中,中方会更多考虑非洲国家的合理需求,力争通过合作让非洲早得利、多得利。在需要的时候,我们还要重义让利,甚至舍利取义。当年的坦赞铁路是正确义利观的一个典范,今天屹立在亚的斯亚贝巴的非盟会议中心是另一个例证。
王毅指出,正确义利观承继了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已经成为中国与非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交往的重要指南,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必将对中国与非洲、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