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岭南师范学院体科院“希望”实践队三下乡活动的第九天,结束的日子近在眼前,但调研组的对外调查还不够充分,前两天的周末耽误了我们的走访,所以在工作日的第一天,我们就早早地准备好,整装待发。
我们前往徐闻县农业经历贸易促进局和徐闻青年科技创业园,都是空手而归。虽然是工作日,但恰好赶上工作人
时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不知不觉,这次的三下乡支教活动接近了尾声,也意味着我们岭师“希望”实践队的队员就要离开石岭小学,离开学生了。纵有千般不舍,但该离开的终究要离开。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离开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
早上,当第一束阳光冲开晨雾,大家都怀着万般不舍的心情整理自己的行李,等待
亲爱的学生们:
你们好,时间就像离弦的箭一样,一去不复返,不知不觉我已离开了石岭小学,离开了可爱的你们。你们现在过得好吗?有没有想老师我啦,我可想你们了。
你们还记得吗?早上,还没到七点钟,你们就在校门口等开门,那时候,我心里就想,你们学生精力就是旺盛,每天都是那么准时就来学校。放学后,你们
没有到不了的地方,也没有不分离的宴席。无论是我们还是学生,都默默地在笑声中度过,没提起过离开,因为即使离开,也不想让彼此留下遗憾。
每天面对一群那么纯真的孩子,我们甚是快乐,同时也在一起成长。 作为一位支教教师,不仅要教会他们学习,还要去教会他们做人和生活。生活上很多事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教会他们
7月17号,三下乡社会实践逐渐在接近尾声,我们的实践活动也到目前为止效果达到我们的预期。
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以及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三字经”的课程。
早上七点半,石岭小学校园里就已经开始了三字经的晨读,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齐声朗读,《弟子规》、《
7月15日,岭南师范学院“希望”实践队举行了一场十分有意义的活动,我们一行人走进湛江徐闻钟宅村,探访空巢老人,为他们派发生活物资。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更多地了解到这些群体的生活,不仅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更希望他们的故事能通过我们被更多的人所知,从而被社会关注,获得更多帮助。
捐赠的物资包括纸
父母对孩子的爱像是涓涓细流,缓缓地送我们前行。
7月19日,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希望”实践队在石嶺小学支教的最后一天,下午四点三十分举行了文艺汇演。在此之前,学生们就已准备好邀请家长来观看的邀请函,希望家长们能来看自己的表演。
汇演刚开始时,来的家长很少,渐渐地,家长来得越来越多。孩子们都是
大雁去了,还有南飞的时候;松树枯了,还会再青的时候,梅花谢了,还有开的时候,而这次三下乡的我们,就没机会一起去石岭小学,没机会回到了以前的日子了。虽然时间一去不 复返,但我们之间的情谊,永远都在。
一开始我们怀着期待和激动的心情来到美丽的徐闻石岭小学,结束时我们怀着不舍的心情离开徐闻。我们在
三下乡的第五天,按照我们的课程安排,我们将去慰问老人和一些困难户,点亮爱的星火。
不同的风景,不同的路段,就有可能遇到不同的人。然而我很荣幸能遇到一群有爱心、可爱、有责任心的队友们。爱在前行,在奔跑,我们拼命在追赶着我们的梦。我们把准备好送给空巢老人的礼物装好车,首先来到一位叫梁明老人的家。从他
缘分总是那么玄乎,于千万人之中唯独与你们相见,人与人的相遇总是被安排好的,我能遇见你或是你能遇见我,都是注定的。然遇见你们,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幸,是因为终究找到了你们;不幸,是因为与你们相处的时间少得可怜。
在石岭遇见你们,注定的。三下乡之前,我还有诸多顾虑,害怕不能照顾好你们,但看到你们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