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95周年手抄报图片
返视历史,长久仰望,更知来路不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建党95周年手抄报,欢迎参考借鉴。
——回望95年的苦难与辉煌,正是文化自信让我们傲骨铮铮,精神不屈。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评述道:长征之初,当时几乎人人都认为完了,认为这是为红军送葬出殡。
然而,苦难成就辉煌,超越人类生理极限的挑战磨砺出伟大的奇迹和伟大的精神。有统计显示,中央红军整个长征途中,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如今,长征亲历者正带着他们的红色记忆一个个离去。但他们的伟大精神,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
95年风雨征程,从上海石库门点燃信仰的燎原火种到长征这一“人类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从“新中国的诞生”到掀开改革开放的壮丽诗篇,中国共产党人在苦难与辉煌中,铸就着一个个“精神高地”: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最光辉的精神灯塔;创业精神、抗洪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航天精神、汶川精神等,凝聚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
——回望95年的光荣与梦想,正是文化自信让我们不忘本来,开辟未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000年中华文明的浩瀚星辰,时间的长河涤荡尘埃,文化的血脉绵延至今,精神的纽带浩荡飘拂。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印度、古希腊、古巴比伦文明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割断、湮灭,唯有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薪尽火传——
这是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有啮雪苦节的苏武,有舍身求法的玄奘,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到“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都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演化成中国人民独特的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深刻阐述。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