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95周年手抄报模板
返视历史,长久仰望,更知来路不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建党95周年手抄报,欢迎参考借鉴。
“敌则求请无厌,我乃应接不暇,此亦智勇俱困之秋矣”——
这是《晚清文选》对中国当时困顿世局的概括。
95年沧桑巨变,从“智勇俱困”的迷茫中走出,无数次浴血征战,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我们终于迎来“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无论是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面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峻挑战;无论是面对世界格局剧变,还是面对西方和平演变,我们都能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背后,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
“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深刻有力的论述。
文化自信之“源”:更基本的力量
1905年,《猛回头》的作者、年仅30岁的陈天华带着救国无术的悲哀投海殉国。“大地沉沦几百秋,烽烟滚滚血横流。伤心细数当时事,同种何人雪耻仇?”反映着当年知识分子面对国家民族濒临危亡时的巨大悲愤。
百年后的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说,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引下,我国一定能逐步解决创新中遇到的问题,跨入世界科技强国行列。
百年回望,从“智勇俱困”到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征程——这是一个跨世纪的“中国故事”。
今天,“中国故事”成为西方媒体关注的焦点,人们也在探问这背后的“发展密码”——当世界里程第一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在广袤的中国大地纵横驰骋;当丝路花雨重新复活于“一带一路”的海陆通道;当纽约时代广场户外显示屏上,中国先哲孔子的动画形象与熙来攘往的人群融为一体——自信,不只来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硬实力,更来自历经磨难而弥深、千锤百炼更坚强的中国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从宏阔的历史视角揭示了道路选择与文明传承的深层内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共产党,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领航者,在历史的长镜头里,我们可以探究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回望95年的探索与实践,正是文化自信让我们思想笃定,方向坚定。
“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毛泽东曾这样形容。
小编推荐更多相关文章:
1.建党95周年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2.建党95周年手抄报版面
3.建党95周年手抄报图片大全
4.建党95周年手抄报设计图片
5.建党95周年手抄报内容
6.庆祝建党95周年手抄报
7.建党95周年手抄报内容大全
8.建党95周年手抄报模板
9.2016建党95周年手抄报
10.2016最新建党95周年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