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同步解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奇特,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小编在此整理了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同步解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教材解析
一、对句子的理解
1、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撞了个满怀”,形象地写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旷神怡的和风中的那种感觉。因为风中含着“露水”,所以特别滋润心脾;也因为风中含着栀子花的气息,所以在滋润中还带着一丝甜蜜。这“走出门”后给作者的第一感受,就不同寻常,说明了“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同时,也间接地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
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3、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鸟儿不是在啁啾,而是在“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闪亮,而是在“与我交换眼神”。一声“呼唤”,一个“眼神”,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4、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5、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
这一组句子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
6、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这句中,“它们”指的是落花和落叶,“仪式”指的是落花、落叶从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过程。时间虽然短暂,却有深意。因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大自然就这样在循环中生生不息,于是便引出了“捧起一块石头……”这一层,因为石头就是由火山爆发的岩浆凝结而成,在普通的石头身上也有着大自然轮回变化、生生不息的足印,所以从石头的轻轻敲击中可以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作者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可见,作者是用心在感受。
二、对词语的理解
幽径:隐蔽、僻静的小路。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吟咏:“咏”的基本意思是指有节奏地诵读诗文。“吟”往往跟“咏”连在一起,含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古人有一说,动声叫吟,长言叫咏。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课文解析
本文出自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之手,是他发表于1995年第三期《散文》杂志的一篇佳作。
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一读题目,触发思绪的便是作者到山中去拜访一位老朋友了。但读到文章的第3自然段时,读者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通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进入到画面中,进入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倍感亲切。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还恰当地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本文想象丰富、新奇,有浪漫色彩。如,“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作者把自己想象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又如,“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想象中,悬崖似乎成了一位智者。由此可见,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同时,作者还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而且,也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读着这篇散文,绝不会有呆板、陈腐的感觉,你会强烈地感受到那种诗一样的韵律和情怀,你会时时为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所打动,时时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真的,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想想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会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美好境界。
本文作为本组“感受自然”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通过感受作者描绘的境界,体会他一路上的好心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二是学习作者通过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并积累语言。
本课的重点是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同步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
fǔ kàn pù bù dǒu qiào shēn qū
( )( )( )( )
dé gāo wàng zhòng yùn hán xiá kè
( )( )(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津津有味(jīn jūn)汩汩(bǒ gǔ)露水(lòu lù)
三、比一比,再组词
邀( )瀑( )峭( )峡( )温( )
激( )暴( )俏( )夹( )蕴( )
四、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将正确的字写在( )内
拣起一朵落花,捧再手里,我嗅到了大自然的分芳青香。( )
五、为带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满:①使满 ②达到一定的期限 ③全部充实,达到容量极限④全 ⑤满足 ⑥骄傲
1.妈妈为奶奶满上了一碗烫。( )
2.我们的假期已满,明天就要上学了( )
3.满大街都是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
4.战士们满怀着胜利的信心,冲向了战场。( )
5.有一句古话叫做“满招损,谦受益”。( )
6.这样的处理方法,大家很满意。( )
六、按要求写句子
1.改成陈述句:这山中的一切哪一个不是我的朋友?
2.缩句: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朋友。
3.扩句:走进树林。
4.依照表达方法仿写: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5.用修改符号改病句:《小学生作文》对我很有感情。
七、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那座古桥 ,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 ,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 滚滚河水流向远方 你躬着腰 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 鱼影 月影 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故。
1.给没有标点的地方加标点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然( )凝望( )聚散( )躬( )
3.填空
(1)“啊,老桥,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这句话采用了( )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2)这段话采用了第( )人称的手法来写,好处是( )。
4.归纳本段段意
猜你感兴趣:
1.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同步作文
2.关于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的内容
3.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4.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电子书
5.关于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手抄报的内容资料
6.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提升练习题及答案
7.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