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本科论文

2017-01-12

口腔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生的毕业实习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生的重要培养阶段,高等医学教育必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口腔医学本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口腔医学本科论文范文一:口腔医学教育人文素质的培养

摘要:当今的医生除了肩负着解除患者病痛的职责外,还能够为患者提供周到的人文关怀。面对社会需求的改变,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对口腔医学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强调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将人文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采用学分制的培养方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口腔医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

关键词:人文素质;口腔医学;教育

1社会需求发生了变化

口腔医学专业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因具有自身独立的课程体系和专业特点,每年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都与临床医学专业分学科进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医师资格认可方式,其通过率也是检验和衡量各医学院校专业知识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1]。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要求口腔医生具备较高的人文精神,懂得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同时还要处理好整个社会的关系。患者到医院后要从生理和心理加以关注,不能只见“病”,不见“人”,不入“心”,留不住患者,达不到治疗效果也不符合现代医学模式。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除了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医德医风和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2]。

2人文素质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2.1制定课程标准完善顶层设计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自2006年开始就不断提炼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口腔医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专业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保健等卫生服务单位从事口腔疾病诊治、口腔保健知识宣传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每门课程制定了课程标准,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人文素质目标,将教学行为与工作任务对接,在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其中,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精神,处处体现医德医风。

2.2模块化课程管理

医学道德的核心是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对生命的根本态度,是对患者健康的终极关怀,是对人生命权利的尊重。根据临床口腔医生岗位设置课程,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三大类,其中选修课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沟通技巧》、《医学心理学》《卫生法概要》等。这些课程强化了素质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还开设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这些课程激发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就目前而言,加强人文课程的比重,不但不会影响口腔医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2.3“校院融合、四个一致”教学模式改革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理解和动手能力[4]。“校院融合、四个一致”教学模式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而提出来的,在此种模式下教师与临床一线医生相一致,教学环境与临床操作环境相一致,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相一致,生产实习与就业培训相一致。专业教师均是临床一线的医生,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加入临床人文关怀的因素,在学校就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实训室模拟真实临床工作环境,感受职业氛围,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将专业课程任务化、项目化和人性化,实训课模拟临床接诊、问诊、检查、治疗等过程进行,将人文素质融入实训项目。实习就业单位除肩负就业培训任务外还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

3人文素质融入师资队伍建设

如何将人文素质融入教师队伍建设,是医学院校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教师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师德师风建设中人文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漯河医专口腔医学系针对此种情况组织新进教师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教研会进行校风、教风和学风的研讨;鼓励教师跨学科进行人文素质、德育教育研究。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用教师的学识和人品来影响学生的三观,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何爱华[5]认为师德建设构成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境,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注重师德建设,以生为本,就是最好的思想教育。

4人文素质融入社会实践活动

人具有生物学特性,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医学一直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统一[6]。在口腔医学的教学安排中大力倡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职业人文素质水平和岗位胜任力,以迎合新世纪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求。2008年口腔医学系成立了“8020”口腔保健协会,旨在宣传口腔保健知识和预防口腔疾病的相关措施,提高人群口腔保健意识、培养大学生口腔健康服务能力,力求通过协会的努力使人类在80岁的时候口腔内还保留有20颗能够行使功能的自然牙。利用暑假及每年爱牙日进行口腔健康知识进校园、为社区老人及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义诊和口腔保健知识宣传等。通过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向深度发展。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口腔医学的发展,要求口腔医生除了具备高超的医术外还应具备一定人文素质,这也是今后教育不断发展的方向。人文素质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情感和情操;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可能仅靠灌输和读书获得,更重要的是经历后的感悟[7]。

参考文献

[1]习正.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9,(6):1085-1086.

[2]胡显章.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M].成都: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30.

[3]洪军,王伟,何成彦.重视临床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7):991-993.

[4]沈励铭,朱晓卓,徐伟静.对加强口腔医学生临床实践中素质教育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1,(8):25-26.

[5]何爱华.高校师德建设与德育实效性的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75-77.

[6]高琴,周昌菊.浅议教师的师德与临床阶段医学生的素质教育[J].实用预防医学,2003,(5):797-798.

[7]李刚,郭静.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创新与社会实践[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5):63-64,75.

口腔医学本科论文范文二:小议口腔医学中生物活性玻璃的运用

早期的生物活性玻璃制法是将氧化物的混合物放入钛坩埚内高温(>1300℃)熔化,随后置于石墨铸模中冷却成杆状或块状,或在水中冷却成玻璃料[3]。生物活性玻璃45S5和另外一些商业性生物活性玻璃即通过此方法制成。这一方法的优点是生物活性玻璃制成的种植体形状可调节,缺点是高温会影响材料活性。1991年,Li等[4]采用溶胶-凝胶法制成稳定的生物活性凝胶玻璃。研究者将含有组分前体的溶液在室温下进行聚合反应,形成凝胶。后者为一种湿的共价结合二氧化硅无机网格,干燥加热至600℃成为玻璃。这种生物活性玻璃又分为三组分系统(58S、77S)[4]或者双组分系统(70S30C)[5]。与传统的熔融法相比,溶胶-凝胶法热处理温度低,材料的组成成分可以按需控制,获得的生物活性玻璃更均匀,纯度更高,比表面积高,表面活性增加[6]。而且,结构更加多样,可制成颗粒、纤维、泡沫、多孔支架、涂层和大块网状结构等。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难以获得直径超过1cm的无裂缝生物活性玻璃。大块的生物活性玻璃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原因有两个:①干燥过程中出现的较大收缩;②缩聚反应液体副产物的蒸发。通过增加孔隙直径,获取直径较均一的孔隙以减少弯曲可减少裂缝的产生[3]。制成粉末、涂层等时蒸发途径短,干燥应力小,材料能适应细微的改变。

根据组分不同,可分为硅酸盐基、磷酸盐基和硼酸盐基生物活性玻璃(表1)[1]。近年来,硼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在针对慢性伤口(如糖尿病引发的溃疡)的治疗方面受到广泛关注,主要是由于其溶解速率快,远远超过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从而取得优于其他传统方法的疗效[7]。磷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的优点同样与其快速溶解有关,而并非与生物活性直接相关[8]。

生物活性玻璃的生物学性能

1生物活性

生物活性材料被定义为:“能在表面诱导特定生理反应,从而使组织与之结合的一种材料[9]。”它介于可吸收性材料和生物惰性材料之间,能够创造适宜骨生长的环境,在生物体与材料接触面形成类似天然结合的矿化层。随后,生物活性材料的概念被扩大应用到一系列与组织有不同结合速率以及不同结合界面厚度的材料中[1]。生物活性玻璃植入活体后,经过12个反应阶段与组织间形成结合(表2)[11]。在最初的5个反应阶段,可溶性离子成分快速释放,在生物玻璃表面形成硅酸盐和多晶碳酸羟基磷灰石(hydroxycarbonateapatite,HCA)双层。在后期的反应阶段,反应层增强了生长因子的吸收和解吸作用,影响了巨噬细胞作用时间、成骨细胞吸附以及成骨细胞的同期增殖和分化。此后,基质很快矿化,6~12d后,体内和体外试验都能在胶原-HCA基质中观察到成熟的骨细胞[2]。

2生物相容性

Wilson等[12]研究生物活性玻璃粉末对于鼠及兔软组织的毒性反应,证实其无毒性反应。而Ben-dall等[13]发现在1.0~10mg/mL的浓度范围内,生物活性玻璃对于人类滑膜细胞仅有低毒性。此外,Kuo等[14]和Bakry等[15]学者分别研究了用于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生物活性玻璃DP-bioglass与30%磷酸混合物、45S5生物活性玻璃与50%磷酸混合物对于人类牙髓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它们对细胞活性没有影响。这些研究都表明生物活性玻璃是一种高度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可以安全地用于口腔临床。

生物活性玻璃在口腔临床的应用

1牙周疾病的治疗

牙周骨缺损的治疗。治疗牙周骨缺损常需要进行骨移植。虽然自体骨是目前骨缺损重建的最佳选择,但其存在取骨时疼痛、骨量有限等缺点;而同种异体骨则有传播疾病的危险,且冻干、深冻等处理会减少骨再生所需的活性蛋白数量。近年来,生物活性玻璃已经被广泛用于再生性牙周治疗以及修复由牙周疾病引起的骨缺损。这归因于某些生物活性玻璃的骨传导和成骨特性、骨结合以及促进新牙骨质形成的潜能。其中的一些产品包括倍骼生(NovaBone,美国)和NovaMin(NovaMin,美国)。Wilson等[16]将生物活性玻璃类材料用于治疗牙周疾病引起的骨缺损时发现,这类材料具有止血、促进牙槽骨和牙周韧带再生的能力,同时能抑制牙周上皮退缩。Lovelace等[17]通过比较生物活性玻璃与异体骨治疗牙周骨缺损后的软硬组织恢复情况,发现在短期(6个月)内两者对于中度到重度牙周骨缺损均有效,作者认为更大样本量的统计结果可能揭示两者的差别。对于生物活性玻璃治疗牙周根分叉疾病的研究也有报道。Yukna等[18]比较了生物活性玻璃骨替代移植材料PerioGlas与膨化聚四氟乙烯(expanded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屏障膜治疗下颌中到重度牙周炎伴根分叉病变的效果,结果表明两者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但PerioGlas同时具有易操作及无需额外去除材料的优点。

牙周炎症的控制。目前已有很多关于生物活性玻璃内添加银制成粉末或者支架的研究[19-22]。研究证实,这些溶胶-凝胶来源的生物活性玻璃能够释放银离子,银离子对于大肠杆菌和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都有抑菌和杀菌效果,同时不损伤正常的人类细胞。另外,学者们研究了生物活性玻璃对于口腔细菌的抗菌效果,发现其对于一些口腔细菌具有抗菌效果,原因可能为生物活性玻璃表面反应为碱性,pH高,能影响口腔细菌的渗透压,同时残留在细菌表面的生物活性玻璃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23-25]。

2颌面外科骨缺损的治疗

拔牙后牙槽嵴的吸收对义齿修复和种植体植入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如何保持牙槽嵴高度一直是口腔医生想要攻克的难题。有研究将45S5生物活性玻璃植入新鲜拔牙创以维持牙槽嵴形态,发现其能减缓牙槽嵴的吸收,提高义齿的适应性和功能[26-27]。Wilson等[28]观察了生物活性玻璃植入无牙颌牙槽嵴后的组织反应,植入物的4年平均保留率达到90%以上,尽管一些生物活性玻璃的周围存在X线透射影,但仍与牙槽嵴结合紧密。较大的颌骨损伤通常需要植骨,植骨来源包括自体骨、异体冻干骨、羟基磷灰石或者磷酸三钙,以及生物活性玻璃类材料。最初的45S5生物活性玻璃已经被用于超过100万名患者的下颌骨缺损修复和整形手术[29]。有学者采用动物实验研究比较了生物活性玻璃类材料与羟基磷灰石类材料对于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情况。3个月后的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骨缺损腔没有植入任何材料时无骨组织形成;植入生物活性玻璃后骨缺损被新骨完全充填,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几乎完全被吸收并被骨组织替代;而植入羟基磷灰石的骨缺损内没有新骨形成,缺损腔内的羟基磷灰石颗粒被结缔组织所包绕[30-31]。

3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

Curtis等[32]将生物玻璃与人类唾液混合物涂抹于暴露的牙本质小管,可观察到小管表面紧密粘附的磷灰石层以及管内的磷灰石晶体,证实其能减轻牙本质过敏症状。另有实验将含有生物活性玻璃的牙膏与另外两种商业性脱敏牙膏比较,结果证实含有生物活性玻璃的牙膏在经过刷牙及人工唾液浸泡后表现出极佳的堵塞小管的效果[33]。此外,还有研究将生物活性玻璃与激光治疗相结合的报道,并提出了临床应用的可能性[34-35]。

4其他

生物活性玻璃作为一种复合材料基质的无机填料被应用于齿科修复治疗中。Yli-Urpo等[36]检测了玻璃离子水门汀添加生物活性玻璃粉末前后材料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维氏硬度值。结果表明,添加生物活性玻璃会一定程度地降低玻璃离子水门汀材料的机械性能。临床应用时需考虑最大程度发挥材料的生物活性优势,如用于根面充填或作为衬垫材料,而避免将其用于对机械性能要求较高的区域。学者们对生物活性玻璃用作盖髓剂也做了相应研究。Oguntebi等[37]研究了生物活性玻璃、自体脱矿牙本质基质以及氢氧化钙三种材料治疗机械性露髓的效果,结果表明三种材料都能形成修复性牙本质,但修复性牙本质的结构随着所使用的盖髓材料和露髓处下方的牙髓情况不同而变化。另有学者研究将改良配方的生物活性玻璃用作盖髓剂,实验结果表明在唾液污染60s后使用生物活性玻璃与无菌生理盐水的糊剂作为盖髓剂能形成牙本质桥,而没有出现无菌性牙髓坏死的迹象[38]。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物是将玻璃颗粒作为填料加入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基质中获得。使用最为广泛的聚合物为聚乳酸(polylactide,PLA)、聚乙醇酸交乙酯(polyglycolide,,PGA)及其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后者已在临床作为一种可降解材料使用多年[39-40]。将纳米生物活性玻璃与胶原蛋白混合后制成纳米复合物基质后,其诱导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和生长的能力高于单独使用胶原蛋白基质[41]。

综上所述,生物活性玻璃拥有极佳的生物学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在口腔医学的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牙周疾病和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作为颌骨缺损的移植材料和盖髓材料等。随着生物活性玻璃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越来越深入和广泛,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其他应用也将日益受到重视。

口腔医学本科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口腔医学的毕业论文

2.本科医学毕业论文

3.本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本

4.关于口腔医学的毕业论文

5.口腔医学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

6.本科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7.中药学本科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