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散文集读后感3篇

2016-12-01

莫言散文集读后感1

正月初五在大同,在噼里啪啦此伏彼起的鞭炮声中,在西方情人节的早晨,翻看完了莫言的散文集《我的高密》。

这本散文集所选的文章,包括莫言成长中不同阶段的经历、文学创作的过程,还有在美国和日本一些大学的演讲。本书插图编绘很不错,正文前后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剪纸,中间是配有莫言手写解说的生活照片;本书的装桢设计也很考究。可说是无可挑剔的一本好书。

莫言驾驭文字的能力令人感叹,做自己说真话的勇气也令人佩服,书中的故事读来觉得真实而亲切。但比起读故事透视社会反思现实,愚人更喜欢佛道老庄的深邃和广阔,以及王阳明和稻盛和夫的知行合一。也许,人在不同的阶段该做不同的事情,我老人家已经过了读小说和散文的年代,不过偶而翻翻怡情悦性倒也挺好。呵呵。

莫言散文集读后感2

像我这样的平民百姓,若对莫言那样的大作家评头论足,似乎有点不自量力。又想,莫言是位大作家,众多作品是要人读的,我就是读者之一,发点“读后感”似不为过。当然,假若莫言先生从此剥夺我作为他的读者的权利,我也无所谓——又不自量力了,人家对咱哪屑一顾。

因了张艺谋一部电影,才返回头去看莫言的小说,感觉平平。那天去书店,看到他的散文集《北京秋天下午的我》,封面设计、纸张、字体都是我喜欢的那种,便买了来。

名作家的书似不需要序的,谁有资格为其作序呢?文人相轻么,要序也是自己序。这本散文集就没有序。全书共108篇文章,其中48篇是序或跋,多是为别人所写——以次也或证明莫言名人的身份。

莫言的散文在我看来水平一般,远不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春》、《济南的冬天》,甚至不如我们范廷伟写的那些散文有韵味。更糟糕的是,他个别文章中表露的自以为是实在让人反感。比如《毛主席老那天》,他当时在部队,他说听到广播时,参谋手中的杯子掉在了地上,跌得粉碎——“分明是表演”;他说毛主席死了(我认为这里用“死”字似有不妥,也不够尊重),大家只紧张了两天,就懈怠了……文中还有其它一些牢骚话,是我不愿苟同的。《美丽的自杀》写的是他二十二岁的表妹自杀了,“你躺在木床上,舒展大方,两枚已经僵硬了的乳房把你的衬衣撑起……”,天哪!他用《丰乳肥臀》作为小说的名字也就罢了,这可是他表妹呀……

莫言先后几次去过日本,对日本“朋友”不乏溢美之词,对日本似有特别感情,其实也正常。但作为一个遭到日本屠杀过的民族的后人,心里除了不舒服,还是不舒服——但愿是我狭隘的民族自尊心作祟。对胡兰成的汉奸行为,我是深恶痛绝的,即便他是风流才子,即便连张爱玲都甘愿为他“低到尘埃里去”。

昨天,胡主席到日本开始“暖春之旅”。“暖春”是我们的初衷,至于日本方面怎么想,有待观察。日本这个民族,自有其可恨之处,比如,一旦强大起来,就有可能伺机向外扩张。对此,希望国人,包括莫言,千万不要盲目乐观。

莫言在遣词造句方面并不十分严谨。据他自己说,他只有小学文化,文字功底不深,这从他的一些文章中也看得出。但是,之所以能成为大作家,自有其过人之处,我等无名之辈好像没有资格对人家说三道四,所以,还是莫言吧?

莫言散文集读后感3

莫言的作品大多数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环境基础之上的,就如他的《蝗虫奇谈》,这篇文章虽然简短,但却将百姓精神层面的变化通过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来:从遭遇蝗虫时,高密东北乡乡民或为蝗虫表演戏剧,以为可以通过这种形式让蝗虫感到他们的真诚而自动散去;或祭拜刘猛将军,让驱虫将军显灵除虫。这时的人民精神停留在封建迷信的层面上,遇事就只能通过求神显灵来求得解决。当然,这些行为是没有任何成效的,因为蝗虫是将高密东北乡吃成‘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才迁移走。但这并非结局。当秋收在望之际,蝗虫卷土重来,这时,人们不再依赖神灵,而是积极采取活动来消灭它们。如:‘村人们惊魂稍定之后,纷纷跑到自家的庄稼地边,敲打着铜盆瓦片,挥舞着扫帚杈杆,大声呐喊,希望蝗虫害怕’,‘村民们打蝗虫充满了杀生的快乐,充满了报仇雪恨的快乐’。这时的人们不再任其欺辱,因为他们深切的体会到自身利益受到威胁,这其中我读到了旧中国国人的消极面世观,只要生存不受威胁,一切与之无关。这大概就是清末中国被侵略者欺辱的缘由吧,着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人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人情冷漠。当共同生存环境遭到威胁,大家才会团结抵抗吧,这大概是一种难以消灭的奴性吧。

我不知道莫言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是什么,但我想他绝不会是单纯的记录1927年高密东北乡的蝗虫灾害,也不会是就中国1927年的蝗虫灾害作一个历史记录。我想他是想通过这篇文章记录什么的吧,而就我而言,我将这篇文章与中国政治发展联系在一起了。1927年的中国发生了许多政治上的大事,如:四一二政变,马日事变,八一武昌起义等等。而文章中也有这些时代动荡的事件的记载,如:“时当1927年5月18日,中华民国战火连天,弹痕遍地;官僚成火打劫,贪赃舞弊;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土匪风起云涌,兵连祸结,疫病流行;老百姓在水深火热里挣扎。”而文章中也说“蝗虫,这肮脏的昆虫,总是和腐败的政治、兵荒马乱的年代联系在一起,仿佛是乱世的一个鲜明的符号。这里同样隐藏着发人深思的道理。”在这篇文章的背景下,人们是处于苦难之中的,是处在社会动荡的危难之中的,他们的日子过得提心吊胆,他们的日子过得艰辛苦楚。这是我所认为的动荡时局带来的苦难人生。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观点。

据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的论文,这是一篇描写艰难的乡村生活的文章。她说莫言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感受着民族的苦难和困惑,并把这种情感幻化到故乡的人和物之中。莫言通过对高密东北乡人的自然生命状态的描绘,展示了他们艰难的生存状态。它世世代代都充满了苦难与艰辛,每个生命在苦海中挣扎着走向灭亡。这块土地上演绎着的苦难震撼着作者的心灵,由此有了莫言笔下一曲曲高密东北乡的生命悲歌。她文章中提到物质匮乏对百姓生活的极大影响是那个年代的苦难原因,我认同,但我认为莫言并不是仅仅描绘那个层面上的问题,因为在莫言对于蝗虫的描写是淋漓尽致的,如果仅仅是描绘百姓艰难的乡村生活,那不必对蝗虫如此浓墨重彩的描绘。对于她说的这是表现人民对天灾的无奈与无能为力,我并不否认,在这篇文章中我的确读出了人们无收获时的深深绝望,所以文章读出自己的东西最重要吧,当然,莫言的用意估计连自己都说不清吧。

不过,结合作者的生平,我估计我的观点有部分站不住脚。当然我只是将读文章时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而已。

其实,现在的很多学生看名家的作品不是想得浅了,就是想得多了,所以很多的时候得依靠什么教授等等的研究来读,读完这些人的导读,才知道名家们写了些什么。这大概是高考时阅读理解机械式的训练造成的,可这还是自己的阅读吗?至少我的所认为的阅读不是这样的,我的观点虽然站不住脚,可我就读出了这些内容,这就是我的感受,我心中的莫言作品,所以,这就是我的读后感,真实的感受。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