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野兽派油画
我们都知道,油画派别有好几个,下面小编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野兽派。
什么是野兽派?
野兽派(FAUVISM),“Fauvism”是来自法文的“Fauve”(野兽)这个字,怎么会如此称呼呢?野兽派这个名称是偶然产生的。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举行之际,有一群反抗学院派的青年画家,纷纷拿出个性强烈而自由奔放的作品参展。在这个展览中的一个特别展室里,展出了包括马蒂斯、弗拉曼克、德兰、曼贾恩、鲁奥莽、马尔凯、邓肯、怫利埃斯等青年画家的新倾向作品。批评家沃克塞尔(Vauxcelles),脚踏入这个展览室,对这群青年画家的激烈绘画甚为赞赏。刚好在此室的中央,陈列了雕刻家马尔凯所作的一件接近多纳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雕刻家)风格的学院派青铜雕刻《小孩头像》。
于是沃克塞尔指着这件雕像带讥讽的口吻说:“看!野兽里的多纳太罗。”因此,这句野兽(Fauves)的称呼,便被一般人用来称呼这群青年画家,对于他们那激越奔放的绘画称为“野兽派”的那个特别展览室,后来也被冠以 “野兽槛”的别名。这就是本世纪“野兽派”的发端。野兽派是二十世纪以后,最早形成的艺术运动之一。野兽派的画家受后印象主义影响,认为绘画要表达主观的感受,不作明暗表现,常大胆地应用平涂式的强烈原色和弯曲起伏的轮廓线,并将描绘的景物予以简化,画面颇富于装饰性。
野兽派的发展历史
野兽派首次露面之后,引起了一致的注目,到了1908年间发展达到顶端。此派实际上不过盛行三、四年间,但它带给其后的现代美术影响甚深。虽然在1908年之后,野兽派的代表画家均已舍去野兽派的特色之表现,但他们在转向自己独特创作之后,都从此而产生出特异的样式,凭主观去改变对象形体,使美成为纯粹感觉的象征。野兽派的革命,是二十世纪艺术的首次猛烈的爆炸,它为一系列的革命开创了先例。从二十世纪开始以来,这些革命使得艺术史独具特色。
不过,野兽派是一个稀奇古怪的现象,本质上有别于象立体主义、抽象、超现实主义这类运动。野兽派运动仅仅延续了几年时间。虽然与此有关的艺术家们,早在1903年就在创造被认为是野兽派的绘画了,但是,作为一个运动,则是在1905年或1906年才形成的。这个小组的成员们,在两、三年内便开始探索其它方向,到1908年,作为一个运动的野兽主义,也就不复存在了。其实,野兽派画家并没有把新概念带到二十世纪绘画中来。
兽派的特点
野兽派谈不上是个流派,因为它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艺术纲领,将这些画家汇集在一起的力量是他们各自内心中寻求新的绘画语言的强烈欲望。所以,最终,我们看到的不是大卫、安格尔、普吕东这样的几近整一的模式体系,而是各见特色的艺术风格。野兽派一词的来源据认为是因为展览会上的一尊雕塑引起的。当艺术评论家路易.沃塞勒发现了一尊以15世纪意大利风格完成的儿童雕像时,惊呼:“好一个野兽群中的多纳太罗。”雕像本身不再是人们的话题,甚至亨利.卢梭参加展出的《饿狮》,也不是“野兽”这一词具有特殊意义的原因。真正令人吃惊的是这群“野兽”画家的作品里狂放的色彩、简练的线条以及夸张的变形。在这群“野兽”画家的作品中,人们看到的不是感情的文学性抒发,也不是对印象主义依依不舍的绘画表现,而是一种令人措手不及的形式冲击。
野兽派是对学院派的背叛,他们对感动力稀薄,表现不够深入的印象派画风持一种反抗的态度,继续着后印象主义凡高、高更、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为强烈的艺术表现。此派的画家们,他们吸收东方和非洲黑人雕刻艺术的表现手法,注重纯粹造型的表现,惯用红、青、绿、黄等醒目的强烈色彩作画。他们以这些原色的并列,加上大笔触,单纯化的线条作夸张抑扬的形态,以达到个性的表现,把内在真挚情感,极端放任的流露出来。以最小限度的描绘,达到表现最大限度的美感。他们的作品有明显的定意倾向。
关于野兽主义
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野兽主义得名于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龙展览,当时,以马蒂斯为首的一批前卫艺术家展于同一层厅的作品,引起轩然大波。有人形象地将这些画称作“一罐颜料掼在公众的面前”。而那位后来创出“立体主义”名称的《吉尔·布拉斯》杂志的记者路易·沃塞尔,则突发灵感地想到了这一恰也合适的名称。他在那个被刺目的色彩弄得喧嚷不已的展厅中央,发现马尔凯(Albert Marquet)所作的一件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小型铜像,不由得惊叫起来:“多那太罗被关在了野兽笼中!”(多那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雕塑家)。不久,这一俏皮话便在《吉尔·布拉斯》杂志登出,而“野兽主义”的名称也很快被广泛地认同。翌年当“笼子”里的“野兽”倾巢而出,举行一个接一个惊人的展览时,野兽主义则已是影响巨增,势头高涨了。这一初含讽刺意味的名称,后来也逐渐失去了它的贬义。野兽主义继续着后印象主义文森特·梵高﹑P·高更﹑P·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为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野兽派的代表画家
野兽派最主要的代表画家包括;马蒂斯,弗拉曼克,德兰等。他们三人在 1905年至1908年之间的创作,均具有野兽派的特质,个性的表现极为勇猛。马蒂斯(H·Matisse, 1869~1954),使用强烈的色彩﹑抒情的线条,代表作《生命的喜悦》(1905~06)﹑《华丽第一号》(1907)、《妻子肖像》(1905,哥本哈根皇家美术馆)等。马蒂斯最足以称为野兽派的一代宗匠。野兽派的领袖和杰出的天才人物。他的画多以女人作为主题,影响他最深的就是女性的美,他反复画女人的形体,注意韵律的和谐与优美。《奢侈·静寂·逸乐》和《裸妇》即为其代表名作。
他的野兽派画家代表人物还包括乔治.鲁奥(G.Rouault, 1871~1958),他关心的不是画面的处理,而是心灵寄托的问题,宗教气氛浓,色调源于中古彩绘玻璃画。代表作《娼妓》(1906)、《基督的脸》(1933,巴黎现代美术馆)。布拉曼克 Maurice de Vlaminck 1876-1958 法国,于1908年后转向塞尚,成为较有节制,接近立体派的风格。晚期风景画作品,寻求明暗对照法的戏剧性效果。杜飞 Raoul Duty 1877-1953 法国,代表作是轻快的,在简单的大块色彩上面勾勒形象,有插图味道。安德鲁.德兰 Andre DERAIN 1880-1954 法国,早先画野兽派,1907年倾向色彩更节制,形象更坚定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