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平菇种植技术_室内平菇怎么种植
平菇播种后,要在温度适宜条件下,才能萌发菌丝,进入营养生长。这个阶段要注意防治杂菌与病虫害的发生,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室内平菇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室内平菇种植技术
一、菇房设置
菇房应座北朝南,建立在地势高燥,排水方便,靠近水源,空气流畅的地方,大小可根据具体条件而定。菇房设计一定要考虑平菇的生长要求,有利通风、保湿,及有一定的散射光。菇房的窗子应装在走道两头的墙上,上下各一,上窗略低于屋檐,下窗高出地面6-10厘米。菇房内床架要求坚固整齐,操作方便。床面一般宽0.6-1米,床架一般4-5层,底层离地面0.3米。床架多采用竹木结构,有条件的可用铁木结构。床面铺一层细竹或芦苇垫,床架四周扎好15厘米高的竹把,以便于塑料薄膜挡料和保温。
二、菇房消毒
菇房在使用前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消毒的方法很多,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
硫磺熏蒸:一般是先将菇房密封好。然后点燃硫磺熏蒸,l立方米约使用15克硫磺,此法最简单。
甲醛、高锰酸钾熏蒸:同样将菇房密封好,l立方米使用甲醛10毫升加高锰酸钾4克。甲醛杀菌力强,杀虫效果较差,但刺激性很强,消毒处理时,操作人员要注意防护。
漂白粉喷雾:漂白粉1公斤加水30公斤喷雾。此法较为简单,不需要密封菇房,同时杀菌力和渗透性较强,消毒效果较好。但溶液要随配随用,否刚会降低杀菌效果。漂白粉有腐蚀作用,操作时要注意防护。
波尔多液喷雾:使用浓度为1%,即硫酸铜1%,加石灰3%,用水配制而成,每111平方米用量25公斤。老菇房往往由于连续使用,病虫、杂菌多,每次使用前,要特别注意严格消毒,否则会污染杂菌或使害虫孳生,而给生产带来损失。
三、调料、进料、播种
1、培养料的配比
一般以棉籽壳做培养料较好,因棉籽壳所含营养较丰富,同时透气性好。棉籽壳要选干燥,没有霉变的,最好事先在太阳下晒2-3天。原料配比为:棉籽壳100公斤,加过磷酸钙2公斤、石膏3公斤、多菌灵0.2公斤,加水150-160公斤左右(根据棉籽壳干燥程度及棉绒多少而定)。将以上原料充分拌匀,湿度调至用手紧握科,指间有水珠而不下滴为宜(含水量约为60%左右)。
2、进料
培养料拌好之后,即可进房。也有的把拌好的培养料在播种前进行堆制,即用薄膜草帘覆盖,让其升温发酵,堆制2-3天,等温度下降到25℃时,再进房铺料,分层播种。堆制的作用,可以促使培养料养分的分解和防止培养料上床以后产生高温的现象。
3、播种
秋菇播种期宜在9月中下旬开始,春播可在3月上旬开始。这时气温稳定在25℃以下,适宜平菇播种。播种前,先检查菌种有无杂菌污染,同时瓶子外部及所用工具用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然后将菌种从瓶中用铁钩挖出,撕成蚕豆大小块状(不要搓成粉,影响发菌),放在盆内待用。
播种一般采用撒播与层播相结合,一个平方米春播投料(棉籽壳)10-13公斤,秋播15-17公斤,需菌种4-6瓶(袋),用种量最好为培养料的10%,按一层料一层菌种分层播种(撒播),春播分二层,秋播分三层。最下层是培养料,最上层是菌种,然后用木板拉平压实,紧贴料面盖一层旧报纸,报纸上撒几根稻草,上面盖上塑料膜及草帘,最后插上温度计,每天早、中、晚测温观察并记录。
四、菇房管理
1、出菇前的管理
平菇播种后,要在温度适宜条件下,才能萌发菌丝,进入营养生长。这个阶段要注意防治杂菌与病虫害的发主,促使菌丝旺盛生长。菌丝生长发育成熟,约需450℃积温。
(1)定植期:播种后温度控制在20℃以上,最适24-27℃、一般24小时后开始萌发,长出白色菌丝,从这时开始,要求遮光培养。3天后菌丝开始向四周延伸,此时如料温超过20℃,杂菌也随着孳生。如果发现料面出现粗细,长短不整齐,白色稀疏的绒毛菌丝,棉籽壳培养料发黑和有一股酸臭味,就是污染了毛霉和根霉,应尽快降温,揭开薄膜多通风,并在床面撒石灰粉,改变pH值,消来杂菌
(2)伸展期:播种后5-10天,菌丝向深层伸展。此时菌丝新陈代谢旺盛,呼吸量增加、产生二氧化碳较多,有时会产生点状木霉,可在污染部位撒上石灰粉加以防治。播种后15-20天左右,菌丝基本布满料面,并向深层蔓延三分之二以上,这时可以开始注意床面通风换气。每天l-2次,每次5-10分钟。但不可在料面撒水。
(3)巩固期:播种后25-30天,菌丝已发展到培养料底层。这时需要揭去旧报纸,薄膜抬高33厘米左右、室温保持18℃左右、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0%左右;要防止阳光直射和床面干燥,给予散射光照射,促使菌丝提早扭结。
(4)分化期:播种后30天左右,菌丝在适宜条件下,开始扭结成子实体原基。此时要求通风良好,有充足的散射光照,昼夜温差最好在10℃以上。约经3天左右,气生菌丝逐渐减弱、倒伏,由雪白变灰白,培养料表面形成一层薄菌膜,子实体原某开始形成。
2、出菇后的管理
平菇从播种到菌丝成熟大约需要30-40天。从原基形成 到采收可分五个阶段管理。
(1)原基形成期:菌丝长满培养料后,通过散射光诱导、变温刺激、及时换气等处理,约经3-5天,气生菌丝减弱变色,培养料表面形成白色突起的瘤状物,即原基形成。此期的管理关键是温差,低温型品种要控制在10-15℃,中温品种,控制在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应为80-90%。如果培养料表面形成较厚的菌皮,迟迟不形成原基,必须进行搔菌与温差刺激。
(2)桑椹期:桑椹期菌蕾,因品种不同,有淡黄色、乳黄色(凤尾菇、榆黄菇)、银灰色(平菇)、乳白色(佛罗里达平菇)、青黑色(糙侧耳及紫孢平菇)。此期不能浇水,在温度适宜情况下,约可维持2-3天。
(3)珊瑚期:此期一部分菌蕾形成子实体,另一部分弱菌蕾萎缩死亡。子实体生长,呼吸作用旺盛,必须加强通风换气,温度控制在7-18℃(中温型菌种可控制在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
(4)伸长期:伸长期子实体的菌盖、菌柄有了明显区别,此期可根据培养料和空气湿度进行喷水,每天喷2-3次,以培养料表面不积水为宜,温度控制在7-18℃,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并保持空气新鲜。
(5)成熟期:一般从原基形成到子实体成熟约7-10天,当菌盖直径达8厘米左右,边缘由下陷变平展,由平展到上翘,颜色由深变浅时就可采收。每批菇采收后,要将床面残菇碎片清扫干净,除去老根,然后根据培养料的干湿调好水分,重新盖上薄膜,第二批菇蕾又会形成。在第二潮菇后,应适当给培养科补充养分。营养液的配制方法很多,现介绍几种如下:
①100公斤水加糖1公斤、味精0.1公斤、维生素B1 100片,制成混合液。
②0.5mg/kg的三十烷醇。
③100公斤水加尿素1公斤。以上三种配方营养液在每次采菇结束3-4天后喷施,喷量每次每平方米0.2公斤。由于转潮换茬,基质的pH值自然下降,影响菌丝的恢复能力,可喷洒2%石灰水,使培养料呈中性。
平菇室内袋装栽培技术
①培养料配方:平菇培养料来源很多,如棉子壳、锯木屑、稻草、树叶,及其它农作物及蔬菜茎秆等都可用来栽培平菇,通常以棉子壳和稻草为栽培平菇的主料。
配方一:棉子壳98%、石灰分1%,石膏粉1%PH值为6.5。
配方二:棉子壳60%、稻草粉33%、石灰粉1%、石膏粉1%、PH值为6.5。
配方三:稻草粉80%、玉米粉或米糠18%、过磷酸钙1%、石灰粉1%、PH值为6.5。
②拌料:按配方称好原料及药品后,置于一干净房内或空地上,按干料水为1:1.3~1.8加水,用钉钯或铁铲充分拌匀。拌好后的培养料用手捏紧,若指缝间有水渗出但又不滴时,说明水分含量适宜。
③装袋灭菌:塑料袋用宽为22~25厘米低压聚乙烯筒膜,裁成长约40~50厘米的塑料筒,将配制好的培养料装入塑料筒内,压紧,两头套上塑料颈环或纤维带环,将塑料筒口翻下,沿环外侧从靠近中央的一侧挪入,再在环口上盖上牛皮纸或报纸,用橡皮筋箍好即成。将料袋放入大土蒸锅中蒸煮消毒,多袋并放,等上大气后(100℃)维持8~10小时。
④冷却接种:将经高温消毒的料袋置于无灰尘、蚊虫的清洁干燥通风处冷却,待料降温至28℃左右即可开始接种。接种时,用镊子从瓶内夹取菌种,直接接入袋内,每个口内接入蚕豆大小的菌种3块,接种用的镊子等工具要预先消毒,可用肥皂水洗,酒精抹或高锰酸钾液抹均可,接种动作要快,接种时不要说话,菌种应选健壮、菌龄短、无杂菌感染的好种,从各个环节防止杂菌侵入。
⑤菌丝培养:接种后,将料袋置于干净通风的房里堆置发菌,冬季和早春可大堆堆放,双行排列,堆高1米左右,上盖薄膜、草帘等保温材料,秋季和春末只能单行排列,以三至四层为宜。培养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料温,若温度超过30℃,就要及时翻堆散热,将上层及下层与中间料袋对换位置,防止料温过高烧坏菌丝,促进菌丝生长一致,经20至30天,菌丝即可长满袋。
⑥子实体生长与管理:菌丝长满袋后,就要及时移入出菇室,将菌袋单行排列,同以5~7层为好,行与行之间留70~80厘米宽的距离,便于管理人员操作。此时出菇室应保持充足的空气及相应的湿温度,促进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要求每日通风换气1~2小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过地面浇水及向袋上、空气喷雾,提高空气湿度。当子实体形成并长出袋口后,每天向菇体喷雾1~2次,晴天多喷,雨天少喷或不喷。
⑦采收:平菇供鲜食,适时采收不但菇体柔软,味美可口,且产量亦高。当菌盖颜色由深变浅,下凹部分有白色茸状物时是收获适期,或菇体长到八成熟时采收。
采收后,应及时将出菇面清理干净,将死菇、烂菇及时清除,菌丝休养一段时间后,即可长下批菇,一般可采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