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创业历程

2017-06-16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创业活动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并深入商业领域的方方面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开黄光裕创业历程,希望能帮到你。

黄光裕创业历程

1985年,当时只有17岁的汕头少年黄光裕与他的哥哥一道,身揣4000元钱从家乡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一年后,两兄弟一起来京,用3万元的贷款在珠市口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电器店开始经销家用电器,并在1987年1月1日首次打出“国美电器”的招牌。第二个版本称,黄光裕最早在北京珠市口开一家小店,原是卖服装的,干了半年老是亏本,只好改行卖电器。对于这段历史,黄光裕讳莫如深,绝口不提。

无论如何掩饰,总之十多年前的黄光裕还是个普通的生意人,和其他千千万万商人一样,起早贪黑打理着店面,一不留神就把买卖做亏了。

但这个普通人创造的国美却是中国商业界的神话。上世纪80年代末,整个家电市场需求远大于供应,谁掌握了货源,转手就能赚钱。黄光裕敏锐地发现了扩展性最好的家电市场,同时也预见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最终必将转向买方市场的大趋势。

国美扎根于大型的人口消费市场,对消费者的价格倾向有着深刻的认识。国美没有采取一般商家所采用的倒买倒卖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做法,而是确定了“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这一策略延续至今,成为国美立业之本。

很多人称黄光裕带出的国美是“价格杀手”,黄光裕对此不置可否,“既然竞争在所难免,那么只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他并不认为是他压低了生产商的价格。“十几年前听人说外国的电器坏了都不值得去修,因为便宜,我要做的就是让中国老百姓也买到价格很低的电器。”黄光裕说他给中国家电业带来的肯定是正面影响,加速他们进步或者淘汰。“厂家利润少,不是国美造成的,而是企业的竞争力在下降。为什么有核心技术能力、有品牌、有优质服务体系的企业不怕竞争。你不能说,我付出了,我就要有所回报,那就没有能人和平凡人之说了。”黄光裕说他追求的是利润应该越来越合理,让企业通过提高核心能力来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不管商家还是厂家都是这样。

他举例说,现在厂家机构跟商家机构就不是很配套,造成很多资源错位,在总部谈一轮,到几十个分部还要谈,在人力、物力、时间上都是一种浪费,这种浪费必然造成供货价提高,最终要涨在消费者身上。

与2003年的18亿资产相比,2004年黄光裕的财富一下子增加了87亿元,而2003年全年国美的总销售额不过177.9亿元。可以说,黄光裕的财富剧增中,很大功劳要归于股市。因此对于“首富”的称号,黄光裕有自己的想法,他并不反对人们说他是“账面富翁”。他还说过一段颇具意味的话:“确切地说,这105亿元还不能叫作财富,原因是它根本不可能变现。你想,这105亿元一旦兑现,就意味着公司的控制权落在了别人的手上。那时,我是有了财富,但是事业完全没有了。这怎么行呢?”

其实黄光裕很早就筹划让国美上市,国内国外都尝试过,但道路并不顺畅。直到今年,他才利用“左手倒右手”的借壳方式实现了国美电器在香港上市。很多人认为这招实在是高明,不过黄光裕不承认自己是资本运作的高手,甚至坦言这都是专业公司的运作。而他自己对企业上市的意义颇为轻描淡写,“我希望公司上市能对企业竞争力的要求更高,让企业过去的随意性和一些不规范被打破。同时对行业竞争能力的要求也会更高,对经营方式也会有一定影响。”仅此而已。他甚至还感叹,“公司上市了,我的利润都让投资者赚走了!”

另一方面黄光裕吸引国际资本战略投资者依靠的是稳定的现金流和快速增长的中国家电零售业市场霸主地位,他不用脆弱的“券商—银行—信托”金融链条筹集周转现金,因而也不受国内整顿金融秩序的影响。

国美的秘密还在于应收账款和现金流控制。一般地说,大型电器零售企业,有巨大的现金流,零售企业还索要上游电器供应商进场费、返点费、店庆费等等,并普遍压上游电器供应商3个月以上的货款。零售企业有机会通过挪用流动资金,提供供应产业扩大与资本运作所需要的运作资金,甚至成为产业资本。国美扩大规模的思路,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如出一辙。

黄光裕当然明白其中的诀窍和风险。国美连锁经营,资金来源稳定,成本低廉,没有监管,透支的诱惑力很大。这种资金的放大效果很通俗:零售商人为地扩大进货量,压供应商的货款,再以平于甚至低于进货价的价格进行促销,迅速扩大销售额,再通过集团内部财务调整,使其中一部分店面与子公司销售额和利润长期持续快速扩大,而用另一部分店面与子公司承担这部分亏损。

旧的店面如果通过抵押贷款再获得一部分资金,就可以和企业自身的资金汇集在一起去开设新的店面。只要有新的资金能源源不断地通过市场回流,来偿还拖欠供货商的前期货款,表面繁荣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如火如荼的销售业绩会形成资源集聚效应,迫使上游供应商做更大的折扣让步。国美开辟更多的门店和吸引国际战略投资者投入更多的战略资金,迅速实现行业垄断。这种企业产业自我发展模式,如果能够顺利结合资本市场,资金链似乎永远不会破裂。

这种风险出现是灾难性的。不过,如果企业家能够有效控制企业,并把产业链和资本链间的资金循环链条激活,发生这种极端情况的概率是很小的,雪球将在可控的速度下逐步溶解消化。

营销起家的黄光裕对资本运营也很在行。1988年,黄光裕成立了鹏润投资有限公司,总资产约50亿元。鹏润投资下属企业是国美电器、鹏润地产、鹏泰投资。

鹏润投资以1.35亿港元完成对香港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集团有限公司74.5%股份的收购,将鹏润房地产的一部分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并将其更名为中国鹏润集团(鹏润地产)。“鹏润将开发两个大的楼盘,一个100万平方米,一个30万平方米。此外我们还准备了一些中小楼盘”。

黄光裕喜欢“不务正业”。鹏泰投资公司又收购了宁城老窖。“要做白酒是肯定的,但还没定下是不是当作一个主要产业去做。”黄光裕说,“买东西要在价格低的时候,卖东西要在价高的时候,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按照一般的思路,接下来黄光裕将会从贩卖商品升华到“转卖企业壳”的重要阶段,加速圈地圈钱。国美模式效法德隆系运作,中国鹏润类似德隆三架马车,黄氏兄弟则很可能变身为大陆市场第二个“唐氏兄弟”。

“把国美的门店开到国外,这是我们一直在准备的事情。”黄光裕又恢复了以往淡淡的口吻。据透露,黄光裕正在考虑国美高层持股方案,但他自己决不放弃绝对控股地位。而按照国美集团的设想,到2008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如此看来,黄光裕的身家仍有很大升值空间。

黄光裕的基本信息

黄光裕,又名黄俊烈(一说黄光裕早年曾用母姓,是为曾俊烈,至1991年后才改回黄俊烈名),英文名Wong Kwong Yu。广东汕头人,1969年5月生,企业家,中国家电零售业连锁模式的创始人,现代潮商代表人物之一。2004、2005、2008年三度问鼎胡润百富榜之大陆首富,在2006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亦排名第一。2013年,身陷囹圄的黄光裕仍以人民币200亿元资产,名列胡润百富榜第39位。

2015年12月23日,刑罚执行机关以罪犯黄光裕获得2次监狱改造积极分子为由,将其刑期减去一年。2016年5月31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刑事裁定书,罪犯黄光裕减去有期徒刑11个月。减刑后,其应执行刑期至2021年2月26日。

黄光裕创业阶段

黄光裕兄妹四人,兄黄俊钦、妹黄秀虹、黄燕虹,皆深受母亲曾婵贞影响。环境所限,黄光裕初中肄业,16岁随其兄黄俊钦北上内蒙古谋生计。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这个阶段黄光裕以电器销售为创业领域。

1986年,黄光裕跟黄俊钦入北京,揣着在内蒙古攒下的4000元,又连贷带借3万元,于北京市前门的珠市口东大街420号盘下了一个100平方米的名叫"国美"的门面。黄氏兄弟先卖服装,不久即改售进口电器。

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店"正式挂牌。其时进口电器销售为卖方市场,不少商家正采用"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经营方式,黄氏兄弟却反其道而行,尽管有货不愁卖,"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

1991年,黄光裕第一个利用《北京晚报》中缝打起"买电器,到国美"的标语,每周刊登电器的价格。其时商家多认为"卖不动的商品才需要广告",即使后来也有人想学习国美的广告策略,但黄光裕已经以每次800元的低价包下了报纸中缝。

1992年,珠市口100平米的"国美电器店"发展为大型电器商城,同时,黄光裕在北京地区初步进行连锁经营,将他旗下所持有的"国豪"、"亚华"、"恒基"等几家店铺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集中打响品牌,就此形成了连锁经营模式的雏形。

1993年初,黄氏兄弟已经发展至五六家国美电器连锁店,财富得到迅速积累。树大分桠,黄氏兄弟遂谋分头发展,黄光裕分得了"国美"牌子和几十万元现金,时黄光裕年24。之后,黄光裕独自经营的国美电器开始迅速发展、扩张。

1995年,国美电器商城从一家变成了十家;1999年,国美从北京走向全国,之后迅速增长至在全国88个城市开出330家门店。到2004年底,国美电器遍布中国大陆、香港及东南亚区主要城市,拥有30个多个分公司。在黄光裕的带领下,国美跳跃式的发展,成功开创了中国经营的连锁模式。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