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师教学日志3篇
初中物理开头的教学效果起得怎样,将会影响学生整个初中及至今后的物理学习,所以重视现在的教学显得特别重要。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八年级物理教师教学日志3篇,希望对您有用。
八年级物理教师教学日志篇一
本学期按学校的工作安排,由我担任初二物理的教学工作任务。一学期以来,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授课过程中,我总是提前到物理实验仪器室去准备好教学仪器,尽可能地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教学。若遇到学生实验课,如:用刻度尺测长度、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观察水的沸腾、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等实验,我也到物理仪器室去准备好实验仪器,让上课班级的班干部提前到仪器室去领取仪器到教室去进行分组实验教学。每完成一次学生实验,我都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若遇到学校实验仪器室内没有的教学仪器,我总是尽可能的自己动手制作仪器。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授课过程中,我总是让学生先说出个人在预习过程中,学会了哪些物理知识,如何应用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困难。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之间的讨论,从而进行新课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分析、思考、讨论,从而进行归纳、应用。开始在实施个人教学设想的时候,由于学生长期受到了“填鸭式”的教学影响,学生总是感到难以适应,但我知道,若学生的学习方式长期得不到改变,那么我们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将难以立足。因此,我始终坚持个人的教学设想,慢慢地,学生已逐步地进入了角色。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但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一段差距,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的改进、总结,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作业。为了能及时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讲授完每节课之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我总是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完成。在批改作业的同时,从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从中了解个人在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及时总结,积累经验。
教案。在每讲授一节课之前,我总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写出相应的教学方案。上完一节课之后,与学生交谈,从中总结出个人教学方案的不足,并及时进行修改。
八年级物理教师教学日志篇二
物理是一门有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物理现象。希望同学们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弄清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经过认真思索而总结出来的。要学好物理,一定要勤于观察,勤于动手;勤于思考,重在理解;联系实际,联系社会,深刻运用“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学生们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甚至异想天开的猜想,要善于动手实践,证明猜想或假设是否正确,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有理由相信:科学之旅是人类永无止境的探究历程。
学生习惯于知识点的记忆与背诵,不能深刻理解和运用;学生不能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生活物理现象,无法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识不能理解,如:物体发生时的共同特征,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形式,物理计算题步骤,超声波和次声波等物理知识。我要与学生一起通过实验来学习物理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想、敢说、敢做,善于交流合作,能够把抽象的物理问题转变为具体形象的理解形式。以后,我要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能只让学生背诵知识点,要理论联系实践,在理解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八年级物理教师教学日志篇三
八年级物理对初二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当他们拿到物理课本后,都有想学的物理的愿望。我觉得初中物理开头的教学效果起得怎样,将会影响学生整个初中及至今后的物理学习,所以重视现在的教学显得特别重要。为了使学生更快入门学好物理,我觉得起始阶段应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上多下功夫,尽量使学生喜欢你,发挥个人魅力,“亲其师,信其道”。
新课程教材本着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原则,图片丰富,生动活泼,形式新颖,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切合学生的认识过程,课题引入通俗有趣,只要我们能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目的。为了避免教学中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教材更重视实验,所以新课程教材上有许多“想想做做”、“探究”……,这样活动都可以做实验的,我建议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全部做,有些演示实验最好变成学生实验来做,条件不够的学校尽量想办法做。我觉得不能嫌麻烦就不去做,因为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上不能纸上谈兵,特别是前半个学期的实验,我觉得一定要认真做好,这样对学生学好物理有很大帮助,兴趣提高了,教学上才会事半功倍。
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应注重了解学生,信任学生,肯定学生,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上,应多鼓励,少打击,让他们胆子大一点,脑筋就会开动起来。在学“声现象”这一章,我曾经提出过这样的问题: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教室周围的噪声?当然学生会有很多合理的回答,但有位学生回答:如果把我们的课室的空气抽掉,我们什么噪声都听不见了。我觉得这样的回答不能打击,只能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