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与茶花女艺术形象之比较
【摘要】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怒”为文眼,《茶花女》则以“悲”为主线,两部作品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两个被迫害,被侮辱的女子形象。杜十娘与茶花女在地域上远隔千里,在时间上相距200多年,是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肤色、不同性格、不同语言、却有着相同悲剧命运的7艺术形象。本文分四部分:一、相同而各自不幸的命运;二、相同的牺牲不同的斗争精神;三、同为爱情牺牲,表现出独立人格和顽强个性;四、作品的局限。
【关键词】 悲剧命运 斗争精神 独立人格 局限
冯梦龙几百年前以短篇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而名扬天下,时至今日,杜十娘仍然打动千千万万个读者。而小仲马也因一部中篇小说《茶花女》风靡了整个世界。
两位女性都美丽绝伦,纯洁善良,风华正茂,向往真正的爱情和幸福。她们都憎恨自己所处的环境,都渴望逃出火坑,过上一种真正充满自由、平等、欢乐的生活。在如何实现自己这一理想追求的问题上,她们不谋而合地走上了依靠爱情力量而努力奋斗的道路。所不同的是十娘聪明能干,勇敢坚定,有远见、有胆识,而茶花女则更多的是自我牺牲和忍耐,缺乏十娘那种为了追求爱情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机智的斗争精神。虽然二位最终都是为情身亡,但十娘却充满了怒气,轰轰烈烈,投江而去,好不悲壮。而茶花女则抑郁成疾,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间,充满悲情。
杜十娘是东方京城教坊的名姬,原名“杜薇,排行第十,故院中都成为杜十娘”。她“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青山,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单氏文君,唇似樱桃。”十分姿色,能歌善舞。当时流传着“座中若有杜十娘,斗箸之量饮千斛”的佳话。
茶花女,原名玛格丽特,因酷爱茶花,发上常戴一朵白色茶花,所以被称为茶花女。她就像茶花一样洁白、美丽,“在一张艳若桃李的鹅蛋脸上,嵌着两只黑眼睛,黛眉弯弯,活像画就一半,……鼻子细巧、挺秀,充满灵气……”她那充满活力的青春,非凡的美貌,超人的聪明,成了西方巴黎的一个“一年花费10万法郎的高等风尘女子”。
一 相同而各自不幸的命运
两位女子有着相同而各自不幸的命运。
十娘13岁时,为生活所迫,被爹娘卖入妓院。七年之中受尽了欺凌毒打,百般折磨,深感妓女是生活在痛苦环境中最痛苦的人。
茶花女本是一个贫穷、纯洁的农村姑娘,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到巴黎谋生,不幸沦为妓女。
她们都深知自己只不过是贵族王孙的玩物,都面临时刻被抛弃的危险境地,值得庆幸的是命运同样使她们都遇到了令自己倾心相爱的男子。所不同的是十娘的情郎经不起世态炎凉的考验,背弃了自己,而茶花女的心上人却误解了自己,由此导致了二人各自不同的悲剧命运。
十娘的情郎李甲是官宦大家的公子哥,又是国子监的太学生,青春年少,风流俊俏,一表人才。二人一见钟情,并且山盟海誓、朝欢暮乐,终日相随,如夫妻一般。十娘从此不再接客,就是官宦巨室只求一见,她也一概谢绝。
而茶花女的心上人阿芒也是贵族子弟,青春年少,风流倜傥。二人也同样一见钟情,不顾利害得失而倾心相爱。并且离开了喧闹繁华的巴黎,来到朴素无华的郊外乡村,甚至又打算远离法国,到意大利去生活。当别人带来老公爵的警告劝她离开阿芒时,她毫不含糊道:“我决不离开阿芒……。”
由此可见,两位女子都有为真正的爱情专一的执著。她们都一心一意向往真正的爱情和幸福的决心令人感动,也令她们的情郎和心上人为名花归己而骄傲。
二 相同的牺牲不同的斗争精神
两位不幸的女子都很纯朴善良,善解人意,有着类似相同的牺牲精神。所不同的是十娘有远见、有胆识,而茶花女更多的是自我牺牲和忍耐,缺乏十娘那种聪明机智的斗争精神。
十娘这朵名花真心实意地落在了李甲的“花柳情怀”,当鸨母逐客之机,她抓准时机,先以赎金为饵,再以激将之法,又以“人财两空”逼其就范。为了爱情,真可谓煞费苦心。尽管她爱上了李甲,并给予千般柔情,万般体贴,也要一再考验,而把百宝箱秘密深深地隐藏。她一定要李甲奔走亲措赎身银子,为的是试探他对爱情的忠诚和勇气。十娘的热情、主动,对照李甲的冷漠、被动。李甲的怯懦无能,一筹莫展,又反衬出十娘的多思善谋、精明能干,因而也就更令人感到,十娘为爱情所做的一切努力是何等可贵。她的爱情,热情中渗透了冷静,冷静中充满了警觉,警觉中体现了智慧。十娘善解人意,替李甲着想,劝他父子关系稳定后再接她回家,而他却辜负了十娘的一片真情,矛盾重重之下,将十娘转卖给了富商孙富。
茶花女为了能和阿芒在乡村过简朴、幸福的生活,瞒着阿芒变卖了自己的马屁,开司米披肩,典当了自己的首饰,尽力还清债务来维持生活。正当二人沉浸于幸福之际,封建道德的化身——阿芒的父亲,认为这种结合有辱门第,影响了儿子的前程,劝告茶花女答应离开自己的儿子。而她也明明知道,答应了这个要求就意味着自己重新陷入火坑,毁灭自己的爱情、幸福和前途。为了父亲遗传给阿芒“可尊敬的姓氏”,不“投下污点的影子”,她情愿做出自我牺牲,默默地离开了心上人,重新去过自己厌弃的、非人的卖笑生活。
她不得不强扮作见异思迁的女子,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曾一度享受过你的爱情,这个姑娘一生中仅有的幸福时刻就是你给她的,她现在希望他们的生命早点结束。”在这里,我们分明感受到一颗时时忍受煎熬的心灵的颤抖,同时也道出了玛格丽特高尚的境界。然而阿芒却误解她离开的原因,万般鄙视她,仇恨她,折磨她,并多次寻找机会报复她。她反而以沉默容忍的态度,用“不带轻视的态度,不带蔑视的威严来回答”心上人的攻击,生前始终没有向心上人吐露真情,坚毅地忍受着邪恶社会造成的人生痛苦。而是在最后的日记中真实的做了表白:“如果你看到了这些日记后能够对过去的事情有所谅解的话,那么对我来说就得到了永恒的安慰。”到这里,仿佛一朵纯洁的茶花在滴血,在凋零,而玛格丽特的灵魂却得到了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