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心得范文3篇
家教的范围已不限于在校学生的课程辅导,而是囊括几乎所有专业性技能,满足各个年龄层的个性化辅导。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家教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家教心得范文1:
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廉洁从教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
教师的工作不可能在八小时之内完成,或多或少地都要占用八小时以外时间。如果允许教师给自己的学生做有偿家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精力,教师就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每一个教师而言,辅导学生,包括在课余时间为后进生补课,这是教师职业范围内的事情,有偿家教使一些师德低下的教师在正常教学时间内不太关注后进生,然后在课后通过有偿家教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有些学生也可能会依赖家教,丧失学习的主动性,课前不做预习,不去主动发现问题,课后也懒得钻研。利用职务之便开设有偿家教,完全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严重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我们还应看到,补课不过是应试教育的衍生产品。只有教育摆脱应试的怪圈,真正步入素质教育的良性轨道,违规补课才会失去需求。“有偿家教”是老师将授课内容作为一种商品进行出售的商业化模式,在这个“卖方”占主导地位的市场中,极容易造成学生受教育的不平等。然而,严令禁止教师从事课堂之外的授课活动,又是对教育公共资源的浪费。教育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持续发展,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必须得到极大关注和极大投入。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必须从教育投资经费、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设施管理三个方面同时着力。素质教育、公平教育才会为政府所重视,并被纳入了法律视野。
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有偿家教的负面影响,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我们应该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依法执教,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家教心得范文2:
本学期以来,随着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轰轰烈烈的开展,我认真学习了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从而深刻感受到了在当今社会进行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对自身的思想作风、廉洁自律、遵章守纪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具体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献身教育,为人师表
教师工作的性质是教书育人,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把教育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放在首位,乐于奉献,为世人做出表率。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以“爱满天下”为座右铭,正是为了祖国未来无数的“瓦特”、“牛顿”、“爱迪生”,教师将满腔的爱尽情赋予了学生。论财产教师两袖清风,一无所有,但教师却富有,我们拥有无数学生对我们爱的回报。
第二、公正执教,关爱孩子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公正执教,这是廉洁从教的基础。教师决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教师从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尤其体现在对待后进生转化问题,我们一要有爱心,二要有信心,三要有耐心。只要我们用爱心、宽容、理解、人文关怀去善待孩子的每一点错误,适时表扬、鼓励,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会取得成功的。
第三、自我约束、廉洁从教
教师廉洁从教,除了法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外,主要靠教师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看看他们的眼睛,如星星般明亮,如泉水般清澈,是那样的纯洁。在这样的纯洁面前,哪怕说错一句话都是对他们的亵渎;在清泉般的眼神里,更多的是对老师的执着和无比的信任。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品行和聪明智慧,教书育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将自己的美好形象永远留在学生的心坎里;使学生从小就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逐步懂得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
家教心得范文3:
新时代的亲子文化强调爱,尤其是成为良师益友的爱。我以为,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传递爱,这样的家长才能算是新时代的好家长。下面谈谈我做为家长的看法与做法:
一、家长要做孩子的好榜样
孩子的眼睛是摄像机,耳朵是收音机,家长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家长应加强自身的修养与学习,凡是疼爱孩子的父母,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这无疑要求父母具备极强的自制力。做为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获得幸福和健康成长的权利,远在自己的其他权利之上。大人以实际行动为孩子做出好榜样,比起枯燥的说教来,效果要好很多。
二、家长要给孩子安全感、快乐感、成就感
家长要给孩子安全感,不要因为自己的失望、失意、失败而迁怒孩子,这样可能造成孩子终身生活在失望、失意、失败的阴影中。
家长要多制造快乐的氛围,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并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对有血有肉的人来说,眼前的快乐比模糊不清的未来美景更具有吸引力!
家长要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因为经常成功的孩子更容易成功。我想这应该是好家长应该具备的又一项“本领”。
三、家长和孩子之间也要讲究“外交”策略
对于孩子的进步,大人常公式化、简单化地声“棒”、“你真棒”,表面看上去是鼓励,实际上是种敷衍。这会让年龄大的孩子觉得虚伪或者另有所图。所以鼓励时,一定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具体好在哪里,哪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善,等等。
如果孩子的想法是错的,家长要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谋求理解。说话时留点余地,可以委婉地说:“你说的也有道理,可是这样或许更好”。孩子一旦得到认可和理解,对“可是”之后的内容也会欣然接受。
对于孩子的不足之处,首先也是要尊重与理解,然后才是耐心的引导。当孩子成绩波动时,应多鼓励,并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那种不理不睬,不闻不问等“冷暴力”行为,无疑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理感情。而横眉怒目、拳脚相加的做法更不足取。
四、家长要把握好批评的度
家长批评孩子,目的在于向他传达正确的信息,家长应该温和地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一般认真地讲一遍他就能够明白了。对同一件事,反复的、长时间的批评,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变成反感甚至讨厌,最后除了给孩子留下“被批评了”的消极印象外,真正目的并没有达到,收效甚微!
再者,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也不应简单的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抓住不放”。
另外,由于比起批评的内容来,孩子更注意大人的表情。批评时少用阴沉的脸,以免引起孩子本能的抵抗。
五、家长要做孩子的好参谋
曾有家报纸调查过:中学生最希望家长不指责和压制自己的想法,做一个认真的倾听者;此外,他们愿意与家长一起讨论自己想法中的合理性和不成熟的地方,在原则问题上,学生普遍希望家长能帮助把关。家长可以凭借自己积累的人生经验,当好孩子的参谋。
六、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负责
家长常为孩子该干什麽为难,其实应了解孩子想干什么。如果孩子答应自己承担责任,家长不妨让孩子试一试,实际上,让孩子从他想干的事情中吸取教训,更让孩子不再任性,更能养成凡是负责的习惯。
七、家长更应做“吸音板”
家长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是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上的。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闹情绪的原因只是宣泄内心的委屈。这时,家长要学会“听、听、再倾听”,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换位思考,接纳孩子的感受,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叙述,当孩子把问题说出来,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但当孩子不知如何表达时,可以适时插话,“我想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帮孩子找到所谈话题的中心。听完后先问问孩子的想法,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更不要马上讲道理。
八、家长有责任处理好老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学校老师每天面对的是几十上百号的学生,和孩子沟通的时间、空间有限,难免有片面、不客观的时候。当老师“告状”时,不宜立即转告并批评孩子,这样往往造成孩子对老师的“告状行为”不满,并产生抵触情绪。先倾听,再分析,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当然,家长也不要随意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的“不是”,依此类推,也不当着孩子的面与老师谈论孩子的优缺点。
九、家长要掌握、提高亲子沟通技巧
如,多看一些与教育方法有关的书,多听一些与教育心理有关的知识讲座。《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这两本书,我常常拿出来翻看。书中通过真实生活场景演示掌握有效沟通的思维方式,提供大量的沟通方法和技巧,是指导父母正确与孩子相处的非常实用的指南,自在美国首次出版以来,已获得世界上无数父母亲的称赞和盛誉。
我从这两本书中得到了不少启发。所以在这里非常愿意与各位一起分享。因为这两本书不仅仅改变了孩子,也改变了我们自身,非常值得每位中国父母仔细阅读!
以上是我作为学生家长的一些感受和做法,如有不妥,还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