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父母爱的散文
父母的爱,犹如一缕缕新鲜的空气,在我的世界中弥漫。烙烙馍初中,烙馍陪伴我走过了三年时光;下面是有描写父母爱的散文,欢迎参阅。
描写父母爱的散文:父母的爱
自从我工作以来,不经常回家,给父母打电话时总透露着一份牵挂。我心里感到很愧疚,所以,每次回家时总是吃的、穿的、用的为父母买上很多,总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该是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时候了。父母年龄大了,我已经不需要他们再为我付出了。可有一次回家让我“改变”了这种看法。
那次我回家不经意的说了一句:“妈,我最喜欢您包的牛肉馅饺子了,这次您多做点儿吧!走时我带点儿。”听完我的话,年迈的妈妈暗淡的眼光立刻放射出光彩来,爸爸也马上站起来,边往外走边说:“你怎么不早点打电话回来,我好给你准备。我现在就买肉去。”这时妈妈也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向厨房准备馅料去了。
向父母“索取”点什么吧,比如妈妈亲手为你缝制的一件衣服(虽然有时样式不是很新潮),或是父母为你做的一顿可口的饭菜等,因为一些小的“索取”也是对父母表达爱的一种方式,让日渐衰老的父母觉得儿女虽然已经长大,但仍然像小时候一样需要父母的那份爱。
描写父母爱的散文:父母的爱
今天是爸爸55岁的生日,昨天我就去为爸爸订了一个蛋糕。今天姐姐,哥哥和我都早早的回来陪爸爸庆祝生日,看到爸爸那充满感动的双眼,做为儿女的我,做一切都是值得的。
父母一辈子为了儿女操劳,辛苦,虽然没能供我念很好的学校,富足的生活,但我仍很感谢父母的亲恩。
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的挫折,有感情的困惑,也有事业的衰败,无论在外面遇到了多大的困难,有父母的地方,就多了家的温馨,也是可以歇息的港湾。
看到爸爸那么大的年龄,依然那么辛苦的工作,我在心里哭泣,怪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过很好的生活。
看到父母脸上那一道道苍老的皱纹,那是为儿女辛劳,操心,留下的记忆。我感慨,未能照顾好自己的父母。
在哥哥说,没钱做事,问家里要钱时,爸爸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哥哥,而宁愿的委屈自己,每天都不舍得买菜,煮个面就是两位老人家的晚饭。
看到这些我很心疼,想想儿女是来问父母讨债的,父母的爱,是那么的无私。
父母,没有奢求过子女为他们做什么,只是偶尔的一声问候,一个电话,一句关心,偶尔能回去看看他们,这些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家,在受到委屈或挫折的时候,是最温暖的港湾。
父母,无论子女做了什么,都会张开温暖的怀抱,来迎接,欢迎与包容。
想想那些啃老一族,有想过,在你问父母要了钱,父母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吗?
在你拿着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在外面潇洒挥霍的时候,自己的父母可能正在家里吃泡饭咸菜。
你知道没钱可以问父母要,那父母要是没钱又可以问谁去要呢?
这也是我一直在反思和追寻的答案,父母为了子女辛劳一辈子,难道得到的就是这样吗?
年纪轻轻的自己不会出去赚,为何要为难自己的父母呢?
孝顺父母是天性的使然,我庆幸我的家人和睦,儿女独立,父母的慈爱铭感于心。
感情的伤,始终陪伴在身边的是父母的爱与关怀。
开解我,用最朴实的亲情包围着我。那些伤痛又算的了什么呢?
此刻,我最想说的就是,谢谢爸爸妈妈,你们为了儿女,辛苦了。
永远爱你们的女儿敬上…
描写父母爱的散文:父母的爱
一段回忆,让人永远温馨;一段里程,令人永远难忘;一些琐事,使人永远感动。父母的爱,犹如一缕缕新鲜的空气,在我的世界中弥漫。
烙烙馍
初中,烙馍陪伴我走过了三年时光。确切地说,应该是烙馍所蕴含的母爱。那时,我借宿在校园周围的农家,每周回家一趟,带点馒头和咸菜。但馒头中含的水分太多,夏天容易发霉;冬天冻得像石头,咬也咬不动。
为改善我们兄弟俩人的学校生活,母亲都会围着锅沿给我们烙烙馍。每周放假回来,母亲就和满满的一盆面在炕上发酵,待到第二天,她拿来花椒面、干辣椒面、盐等调料,放进面中,给我们做出辣、咸、麻等各种口味的烙馍。
记忆最深的一次就是周日下雨,雨水打湿了材草,父亲提议去麦场撕一些麦秆烧火,母亲却坚决反对,她说:“今年本来麦秆都不够牛吃,如果再烧火,牛吃什么?”边说边走出去,在湿漉漉的材草中抓了一把,放进锅膛,然后点燃一张纸,放在材草下面,并不停地拉着风箱。
风箱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伴着风箱声,锅膛下冒出的不是火焰,而是一阵阵青烟。顿时,窑洞中烟雾缭绕,呛得我和父亲、哥哥、姐姐在炕上待不住,跑到园子外呼吸空气。唯有母亲还在烟雾中强忍着,翻滚锅里烙馍,生怕火势太旺,将锣馍烤焦,又怕火候不够,烙出的烙馍是生的,吃了闹肚子。就这样,母亲一直站在烟雾中烙完整盆面,等走出窑洞瞬间,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围着锅沿,在烟熏火燎的灶膛,母亲烙完一茬又一茬,将哥哥送进梦寐以求的军营,把我送进朝思暮想的大学。
扛水泥
高考前夕,我回家取复习资料费用。到家后,我将所需的资料费告诉父亲,父亲愣了半天没说话,我问他:“是不是家里没钱了?”他只轻轻说了一句:“没事,娃。你放心读书,其它事有我的。”
清晨起来,院里院外不见父亲,我跑去问母亲:“我爸上哪去了?”“去镇上扛水泥了,一会儿就回来。”母亲边说边在灶膛翻着烙馍。
吃过午饭,我把换洗的衣服和烙馍装好,绑在自行车上,准备去学校。此时,父亲满脸灰尘,全身脏兮兮的,从大门口进来,急忙从口袋中掏出200元,塞到我手里,我说“用不了这么多,资料费就120元。”他却说,“你拿着,剩下的钱,你在学校买点菜,不要在外面苦了自己。记住,在学校一定要好好读书,要给我们争口气。”
望着父亲满脸的泥土,我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为父母争气,为自己铺好希望之道路。等我成家立业之后,一定接父母在身边,好好尽孝,让他们尽享清福。
那天,我怀揣着父亲给的200元,骑着自行车哭了一路。
掰烤烟
大学宿舍,墙上现眼处张贴着“严禁吸烟。”可烟草在我和父母的心中,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不容任何人伤害。
曾经一年烤烟时节,我和父母去山地掰烟,午后阳光过强,父母则蹲在烟行中,温柔地掰下每一片成熟的叶子,像对孩子一般,将它抚平放在阴凉处,晚上再用柔软的布片将它们包裹好运回来,并一个个绑在烟杆上。
次日凌晨,天下起了暴雨,父母赶紧起来用塑料纸将它们盖住,生怕淋到雨水。中午,暴雨转成了淋雨,父亲一直站在门口,望着天空走来走去,不时掀起塑料纸,看看烟杆上的烟叶,发现一片片烟叶变黄,他内心犹如猫抓一般,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父母生怕家里的烟叶变黄,地里的烟叶还是绿的,在烟楼里烤不到一块。于是冒雨,拉着架子车去了地里。他们一直在雨中忙碌了两天,将剩下的六亩烟叶掰回来,晚上加班加点绑在烟杆上,趁雨停的那一小会儿,把烟叶装进了烤烟楼。
父亲从烟楼出来,满身汗珠,但脸上却绽放出久违的笑容。因为他和母亲知道,有了这些烟叶,我们姐弟三人可以在外面少受点苦,少受点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