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大学生毕业论文

2017-03-09

马克思主义自始至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部分,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主题,又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大学生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马克思主义研究大学生毕业论文篇一

《 大数据时代下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 》

摘要:大数据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的传播载体,也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如开启“数据驱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搭建以受众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平台;跨界融合形成“互联网+”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链;创新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课堂类型。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途径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为了维护意识形态的安全,改善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现状,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必须紧随时代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技术有效结合,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改进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途径。

一、大数据时代网络传播的特征

1.数据驱动:大数据时代网络传播的独特特征。大数据孕育了新的传播模式:数据驱动,它需要利用大数据(流处理、并行化、数据可视化)的技术,对受众相关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挖掘出这些海量数据的蕴含的价值,从而指导传播者进行设计、组织、传播、管理。比如,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数据建设行动计划。同时,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宁吉喆也在该次会议上指出,“《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中融入了多种技术上的创新手段,智库、专家库提供了支撑,运用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方法和手段”。由此可以判断,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最关键的是内容和形式能够吸引受众,借助数据驱动模式,发起更多地受众进行参与,进行数据分析后就可以根据受众的需求和客观情况作出传播内容、形式、方法、工具、载体等方面的调整。

2.受众中心:大数据时代网络传播的核心特征。大数据更多的意义在于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在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充斥在互联网上,大数据的大体量、多类型、速度快、时效高的特征使得信息内容日趋繁杂,并使受众在面对众多信息时难以适、无法作出正确抉择。针对这类情况,大数据的挖掘和析出技术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大数据通过对传播内容的分类匹配受众的类别和喜好,保护和吸引受众的眼球,防止其“荒漠化”,提升理论魅力;另一方面,大数据“不是抽象”分析而是“全面分析”,更能准确定位传播受众,确立“受众核心地位”,用“关系利益人”的管理视角服务受众的心理需求、知识需求、能力需求和素质需求。

3.跨界融合:大数据与“互联网+”的共同特征。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服务融合成为大传媒产业生态的发展趋势,资源的重组和结构的重组催生和加速了新的传播变革成大传播格局,使数字信息能够构建新的空间和环境,使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在技术的支撑下易于处置,从而提高信息的有用性和可靠性,使“整融合”的媒介及其传播更具针对性,传播更具效果。“互联网+”具有六大特征: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

物联网是互联网大脑的感觉神经系统,云计算是互联网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大数据是互联网智慧和意识产生的基础,工业4.0或工业互联网本质上是互联网运动神经系统的萌芽。由此,“互联网+”本质上反映互联网从广度、深度侵蚀现实世界的动态过程。不难发现,“互联网+”和大数据密不可分,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可以发挥更大的信息传播功能,可以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社会课堂、实践课堂、创业创新课堂相融合,将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实践教学、校园文化、互联网应用相融合。

二、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现状

1.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主题精准化不足。随着互联网、移动化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人们接受媒体的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社交媒体为核心的全媒体时代,单一价值、单向度的“撒胡椒面”式的传播必然失败。精准传播是全媒体时代最有效的传播方式,针对性越强的传播效果越好。这就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过程中,根据不同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和战略,甚至相同内容的宣传,也要根据用户的接受习惯制作不同的版本。但是,由于理念和技术更新不到位,未能做到对于受众的科学分析和精准需求预测。因此,与我国6亿多的网民量的需求相比,我国主流媒体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网络传播,在“质”和“量”上都没能适应受众的多样化需求。此外,各级党校网站,社科研究机构网站等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平台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现有的宣传教育网站缺乏创新理念,无论在版式还是内容上,并未体现各自独有的特色,大小网站千篇一律,并未从真正意义上满足网民多样化的需要,也无法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充分展现。

2.政治宣传与受众情感需求的存在偏差。以往对于受众的分析采取数据抽样的方法,由于无法搜集、分析与受众需求相关的所有数据,采取样本分析的精确性取决于数据样本的随机性。如果未能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很难针对广大受众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对他们进行政治宣传和核心价值观引导。而大数据及相关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做到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做出对受众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最合理的预测,以提高宣传和教育的针对性。此外,大多数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仍集中在将其视作“革命话语”。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并不突出的症结也正集中在宣传教育中“革命话语”与“建设话语”的衔接,这两者的衔接归根到底涉及到的是政治宣传与情感需求如何更好地对接的问题。

3.网络传播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新媒体种类很多,主要有门户网站、电子邮箱、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网络游戏、博客、维客、播客、手机短信、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电视、手机报、网络杂志等等。尽管,现在有很多的公众微信号也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如人民日报、求是网、共产党员等,但是,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更主要的形式集中在网站传播,没能更好地连接起更多的新媒体,没能更好地发挥微信、易信的传播作用。形式上虽然这几年有了重大突破,图解“两会”、图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解十八届五中全会“,以及复兴路上视频制作工作室制作了一批”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共产党人与你一起在路上“等获得网友热烈点赞转载的视频,但未能得到更大地普及。

三、大数据时代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途径

1.开启“数据驱动”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在大数据时代,“多屏互动”、“移动互联”成为常态。多屏互动是指基于DLNA协议或闪联协议,通过WIFI网络连接,在不同多媒体终端上,如常见的基于ios、Android、Windows等不同操作系统上的不同智能终端设备之间,可进行多媒体内容的传输、解析、展示、控制等一系列操作,可以在不同平台设备上同时共享展示内容,丰富用户的多媒体生活。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它是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4G时代的开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凸显必将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入巨大的能量。现在的在校大学生是在互联网的陪伴下长大的,手机和移动互联网陪伴他们的时间愈来愈长。如今,在很多大学校园中“低头族”已经十分普遍,而“手机控”更是大有人在,手机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学校里,教师借助多屏互动和移动互联教师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将自己的讲义、多媒体课件、需要讨论的内容、时政新闻、微课、微视频等直接分享给学生进行讲解和对学生作出要求,而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手机QQ、微信)也可以直接将问题或者答案回馈给老师。这样不仅可以将手机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成学习工具,有效地提高了师生的沟通和教学效率,而且还可以摆脱过去死板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关注力和参与度。

2.建立以受众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机制。首先,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网络传播内容与传播服务同等重要。大数据的数据量大、类型繁多的特征使得信息内容呈几何级递增,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大量的垃圾信息,形成信息过剩,所以对数据的挖掘和析出成为关键。但内容创造和开发只是传播的一个方面,还需要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对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方式进行科学分析,做到“找对人、说对话、做对事”,也就是要尽可能在适当的时间,把更容易接受的内容和形式提供给尽可能多的需要者。所以,大数据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需要大数据的服务,需要运用大数据技术服务传播受众。

通过对信息接收者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即时地分析,就能够为受众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和更有吸引力、更具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内容。一方面,通过对传播内容的分类匹配受众的类别和喜好,保护和吸引受众的眼球,防止其“荒漠化”,提升理论魅力;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准确定位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受众,确立“受众核心地位”,用“关系利益人”的管理视角服务受众的心理需求、知识需求、能力需求和素质需求。

其次,借助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挖掘电网、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通过大数据了解受体的个性,分析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主体、内容、形式、途径,效果、受体)现状,对于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受体、载体、内容和形式进行预测,从而合理地掌控和设计个性化传播途径及传播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更具针对性,进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此外,对于不确定的受体来说,“按需分配”的资源技术使他们得以快速且低价地获取信息,可以将我们党和政府最新的政策有效地传达给他们,有助于传播正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时有助于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实践,从而在实践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再次,大数据技术有能力建设更为开放生态的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网站。

“开放”强调的是网站的科学性、交互性和艺术性,上面提到的数据预测和多屏互动以及移动互联就能做到开放的要求。“生态”注重的是理论的传播内容和形式更加的尊重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规律。大数据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数据种类丰富、信息量大、数据更新快、高科技含量高。广大的传播受众在如此庞大的数据元素中将会更加倾向于有形式新颖、制作精良、切合时政和高技术支撑的网站、网页和论坛。对此,马克思主义传播网站完全可以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可以借助图片、图形、图解抽象的原理,还可以借助图表、数据对有些内容进行对比由受众自然而然得出结论。

2014年12月14日,张维为教授的主题演讲《在全球比较中看“中国模式”》中采用了大量的客观事实、数据信息将中国与其它国家作比较帮助受众树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受众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会相对容易,印象会更加深刻。借助数据网络平台,就能够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和网页,更为积极地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而形成网上网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合力。

3.跨界融合形成“互联网+”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链。“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发展、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在改变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同时,也改变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影响了社会意识的发展,引领了教育的变革。

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目标,这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核心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将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其它专业知识传播、心理健康传播、创新创业传播、社会服务传播、时政新闻解读传播等借助互联网平台相连接,把马克思主义教育融入到大中小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才能更深入地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而在此基础上,随着大数据技术及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媒介融合式的数字传播平台成为“整融合”的形式,不仅互动性强,还能使数字信息能够构建新的空间和环境,使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在技术的支撑下易于处置,从而提高信息的有用性,使“整融合”的媒介及其传播更具针对性。大数据时代,每个人既是数据的贡献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每个人既充当了主体,又是受体,在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效果的同时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主体。

参考文献:

[1]聂磊.新媒体环境下大数据驱动的受众分析与传播策略[J].新闻大学,2014,(2).

[2][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著.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毛莉.精准传播是提升国际传播效果的关键——访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9).

马克思主义研究大学生毕业论文篇二

《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考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和现实难题,亟待认清和破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引领与指导作用发挥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本质属性及其承载的学科使命决定了其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统领地位。这种统领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关系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能否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解决这个作用发挥问题关键在于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首先,发挥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引领作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成优势学科,夯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基础,引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巩固意识形态前沿阵地。

其次,发挥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导航作用。学科建设要凸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时代性,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应现实的能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育人体系中的学科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为高校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提供学理指引和价值导航。最后,发挥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导引作用。在学科建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族文化传承、社会文化创新、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的融合发展,为高校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思维框架、价值根据和前沿观照。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独立性与其他学科的支撑性整合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使其作为独立学科被确定下来。随着学科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范式的不断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独立性进一步彰显,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前提性基础。但是,学科设置的独立性不等于学科建设的独自性,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独立性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其他学科对其理论支撑的问题,避免学科建设的孤立、封闭、僵化。

这就要求,在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独立性和主导性基础上,积极发挥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相关学科协同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搭建重大问题研究协同创新平台,汲取各学科破解问题的专长优势,整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能力;搭建哲学社会科学一体化教学平台,汇集各学科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育人转化能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统合与二级学科特色发展问题。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对其所属六个二级学科的统合能力,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做实、做大、做强的根本前提和内在要求,这也符合当前学科建设的总体趋势。但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构成、学科属性、发展历程以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支撑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强调一级学科统领能力发挥的同时,也要注重二级学科的特色发展。一方面,要强化一级学科意识,明确一级学科边界,凝练一级学科范畴,突出对二级学科的规范指导功能。另一方面,要尊重二级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发展现实,发挥二级学科的学理特色、历史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和比较特色,助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强势发展。因此,我们要通过制度安排、学科规划、项目拉动和人才配置等途径,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齐头并进。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学科归属与后续人才培养问题。教师队伍建设是学科长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学科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的学科背景多元、学科归属感不强,加之缺少专门性系统化的学科人才培养途径,学科人才储备不足,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队伍支撑乏力,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用制度强化教师队伍的学科意识,明确学科归属,认领学科使命,完成学科转换,提高学科自觉,砥砺学科品质,实现学术旨趣与学科研究协调发展。

其次要下大力气支持和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从事本学科学术研究,通过资金投入、氛围营造、专家引领、培养培训、梯队建设等多渠道全方位地创设有利条件和优质平台,切实提升教师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素养和研究能力。最后要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化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如本科生提前批录取、本硕连读、硕博连读等,打造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骨干队伍,解决好学科接续发展的人才培养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良性互动,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必然要求。这就需要牢牢树立三个基本意识:一是学科发展要有课程支撑意识,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矛盾、规律原理、突出问题、现实要求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应有范畴,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规划和发展思路始终心怀课堂;二是课程建设要有学科自觉意识,紧紧围绕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中心进行教材编写、教学设计、课堂规划、方法改革、队伍培养,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归属,提升研究转化创新能力,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实力、理论魅力和思想感染力;三是和谐发展要有体系转化意识,通过学科理论体系、价值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信仰体系之间的转化创新,实现学科发展和课程建设作为高校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两个基本着力点之间的衔接融通。

马克思主义研究大学生毕业论文篇三

《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创始人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最进步、最科学的文学批评,也是影响最广泛、最持久、生命力最旺盛的批评流派。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创始人,他们不仅创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而且创建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批评。他们所创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文艺研究提供了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他们关于文艺的本质和特征、倾向性和艺术性、主观思想和客观意义、典型性和个性化、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等问题的精辟论述为文艺批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们还直接论述了文艺批评的标准和办法,进行了卓越的批评研究和批评实验。

马克思在一八五九年写给斐迪南•拉萨尔的评论《弗朗茨•冯•济金根》的信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中极为重要的文献。恩格斯在《德国民间故事书》、《卡尔•倍克》、《时代的倒退征兆》、《普拉藤》、《现代文学生活》、《评亚历山大•荣克的的“德国现代文学讲义”》等早期文学作品中已经展露出卓越的批评才能。他的《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的社会主义》以及他先后写给斐•拉萨尔、敏•考斯基、玛•哈克奈斯、保•恩斯特等人的信中对许多作家、作品所作的深刻剖析和精当评论,为我们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光辉范例。

二、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批评家。法国的拉法格、德国的梅林、俄国的普列汉诺夫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除此之外,蔡特金、卢那查尔斯基、沃尔夫斯基、高尔基、法捷耶夫也对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对于马克思主义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毛泽东、瞿秋白、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马克思主义批评更加普及、更加活跃,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批评家。

三、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主要特点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结合马克思主义批评发展的历史,它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1、历史观点和美学的观点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是“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批评。概而言之,“美学观点”即分析作品时的艺术尺度,“历史观点”即历史主义的文艺研究方法,把作家作品放进历史环境中进行阐释和评价。运用这种批评方法,恩格斯曾对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及其作品进行过成功的评论。例如他在解释歌德的“两重性”时,注意结合着歌德所处的“整个时代”和“他的社会地位来描写他”;在评价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时,他推崇“在这幅中心图画的四周,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评论其他作家、作品往往也是从这两个方面着眼。

把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同时用来研究文学,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特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艺术属于上层建筑,艺术创造是一种精神生产,他与物质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文艺研究不能孤立地研究文艺本身,而必须把它放到相关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去考察。马克思主义批评不是单纯的外在批评,也不是单纯的内在批评。他要求把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结合起来全面考察文学的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因而能把握文学的本质和特征,能对作家、作品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

2、和科学性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批评既不是单纯的主观批评,也不是单纯的客观批评,而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之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它同时又是一门文艺科学,有着高度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它具有鲜明的爱憎感情和明确的是非态度,反对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同时也要求对研究的对象做客观考察和冷静分析。马克思主义批评从不掩饰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也不隐瞒自己的世界观和美学观。马克思主义批评一方面要科学地认识和解释文艺,另一方面也要促进文艺的进步和发展,推动文艺为革命事业和进步事业服务、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服务。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总是旗帜鲜明地赞扬和肯定那些革命的、进步的作家和作品。

不过,对于那些反动的、落后的作家和作品,马克思主义批评也要进行必要的揭露和批判。马克思和拉法格对反动浪漫主义文学的批判,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学的批判,普列汉诺夫和沃罗夫斯基对颓废派文学的批判都是一针见血、毫不留情的。马克思主义批评不仅具有鲜明的革命性,而且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具体分析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科学性的重要标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批评主张对具体的作家、作品做具体的分析,反对用简单的公式区硬套复杂的文艺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包括艺术创作在内的精神生产要受物质生产的制约,但也要注意到物质生产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3、批判继承和创作发展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批评是适应革命斗争和革命文艺的需要而产生的,也是在批判的继承前人优秀的理论批评遗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创始人不仅广泛地涉猎了从古希腊到十九世纪的文学艺术,而且深入地钻研了从亚里士多德到杜勃罗留波夫的理论批评。这些理论对他们或多或少都有影响,特别是源远流长的现实主义理论批评、黑格尔的艺术辩证法、维柯德历史发展观点对他们的影响更大。不过,马克思、恩格斯从不照搬别人的东西,它具有其历史继承性,同时也有高度的创造性,它不断地向前发展,随着社会和文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批评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它一方面不断总结自己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一方面不断批判地吸收其他流派的长处,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它可以批判地吸收各种各样的批评方法,但要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马克思主义批评不但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不过“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比较复杂:有些是马克思主义的,有些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有一些则与马克思主义相去甚远。对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批评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

四、结束语

由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对世界文学批评史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不仅在社会主义国家成为指导性的批评方法,而且在西方世界也产生了广泛影响。他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力图通过对人类优秀的文学遗产和无产阶级自身文学实践以及其他文学现象的分析、研究和评价,更好地推动人类文学事业的历史进步和无产阶级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时也构建自己新的、科学的批评。

有关马克思主义研究大学生毕业论文推荐:

1.马克思主义论文

2.大学生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论文

3.校园文化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4.大学生国防论文精选范文

5.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6.大学生如何确立正确人生观论文

7.人文素养研究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