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南区政府工作报告
栾川古称鸾州,因远古时期有形似凤凰的鸾鸟在此栖息而得名。位于河南省西部,东与嵩县毗邻,西与卢氏接壤,南与西峡抵足,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路南区政府工作报告,欢迎阅读!
路南区政府工作报告篇1
——过去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工业经济强劲增长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面貌显著改善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五年。围绕“上得起学、看得起病、养得起老、走得好路、吃得上水、挣得到钱、住得起房、睡得好觉、学得到艺、看得了戏”等十大民生问题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稳定不断好转的五年。
二、“十二五”时期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加快建设关天经济区“三级城市”
要明确三级城市发展定位。综合自然资源、历史人文、区位地位等诸多条件,我们三级城市的发展定位是:宜居、生态、园林、旅游、避暑。按照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思路,围绕撤县设市目标,按照宜居主旨、生态主体、工贸主业、旅游主导、休闲主题、文化主脉“六主六线”脉络,精心编制三级城市经线和纬线,大手笔规划,大气魄建设,大城市管理,积极争创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级园林城市,拉开三级城市骨架,奠定三级城市基础。
要明确三级城市发展布局。
要明确三级城市发展品牌。
(二)倾力打造关天经济区“三大基地”
倾力打造现代材料基地。按照大项目支撑、大企业引领、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思路,扩总量、调结构、转方式、提效益,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做优大产业、做实大项目、做强大企业,努力构建投资融资、技术创新、服务保障和园区基地四大支撑体系,突出抓好30—50户规模大、档次高的企业和集团,建成与关天制造业优势互补的现代材料基地。依托东部产业园、卫东工业园、小秦岭工业园,建设硫酸钾、镁合金、硅石建材、纸浆板、硅微粉、氧化钼生产线,年产钼精粉2万吨,实现“黄金三吨县”。着力培育“三六九”企业舰队,将九龙、鑫兴、财安3家企业建成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将秦岭、炼石、鑫元、邦友、浆板、硫酸钾等6家企业(项目)建成年产5亿元中型企业;将九州、成华、天合、金贵、铜马、龙钢、天玉、秦金、萤石等9家企业(项目)建成产值过2亿元骨干企业。确保“十二五”末,工业总产值15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0亿元,增加值30亿元。工业化率达到35%,建设关天经济区工业强县。
倾力打造绿色特产基地。一要抓基地,二要抓龙头,三要抓服务,三措并举,三管齐下。要不断壮大“洛猪”、“洛桑”、“洛果”、“洛烟”、“洛薯”五大洛牌特产基地。要克服千难万难,尽快全面建成财安、九州、天玉、成华等农业龙头企业。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市场化、专业化对农服务水平。引导、扶
持农民,每户培育2-3个骨干增收财源,每户参加2-3个合作社,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到“十二五”末,“洛猪”实现出栏商品猪、出售仔猪、屠宰加工“三个100万”目标,打造“国省大县”;“洛桑”面积达到15万亩,打造“国省大县”;“洛果”发展到80万亩1600万株,打造“国省名县”;“洛烟”稳定在10万亩,打造“国省名县”;“洛薯”发展到15万亩,打造“省市大县”,建设关天经济区农业强县。
倾力打造生态旅游基地。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我们的“短腿”、“短板”。舞起旅游业龙头,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拉长“短腿”、延长“短板”突破口和必由之路。依托“华山夏都”、“汉字故里”、“河洛文化”、“山青水秀”、“凉、爽、润”等诸多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山水生态旅游、休闲避暑旅游、历史人文旅游、乡村农家乐旅游和红色旅游,得天独厚。我们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洛南打造成明星旅游城市,力促旅游业短期内实现历史性跨越。要靠山吃山,背靠华山,开发南区,实现南北双线开发,阳阴互补,两条腿走路,形成“大华山旅游圈”名山效应。要大打华山牌,打通周边大交通,融入周边西安、洛阳、武当、栾川、少林寺五大旅游圈,与大华山连接形成秦岭—伏牛山旅游走廊,形成旅游大循环,形成“1+5”旅游圈,把华山、华阳做成区域旅游“热点”,中国旅游“亮点”和世界旅游“名点”,把大华山做成“热闹名亮”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中国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目的地,一改华山“过路景点”历史。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三级城市目标,加快发展劳务培训、文化会展、现代物流、
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实施生态旅游服务、西安第二生活区、劳务产业升级促进、特色文化发展促进、现代物流、工业园区、新兴产业创意、微型CBD、“万村千乡”大市场、民生与社会事业保障等现代服务业十大工程。到2015年,接待旅游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3亿元,占GDP比重35%,从业人员10万人。
(三)着力培育关天经济区“五大产业”
“十二五”期间,要着力培育的矿产加工、绿色特产、生态旅游、医药化工、造纸加工县域经济五大主导产业,是对矿、畜、桑、烟、果、药六大产业的继承、提升和转型。要着力做大、做长、做粗、做壮、做强五大主导产业,支撑三大基地,支撑三级城市,支撑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矿产加工、绿色特产基础较好,要努力“做大做强”。旅游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完全有条件“做大做名”。医药化工业底子较薄,要继续招商引资,努力“做大做长”。造纸业是洛河流域独特的区位优势项目,要继续千方百计招引落地,不气馁,不泄气,努力“做成做大”。要着力培育“三六九”企业舰队,坚持五业并举,力促五业腾飞,一举实现工业强县、工业富县几代人的夙愿。到“十二五”末,矿产加工业达到100亿元,绿色特产业20亿元,生态旅游业30亿元,医药化工业10亿元,造纸加工业20亿元。
路南区政府工作报告篇2
——全市生产总值超2000亿元,经济总量实现新的跨越。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达到2075亿元,同比增长1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3个和2.3个百分点,用四年时间基本实现了经济总量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0亿元,增长15.9%,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277.3亿元、利润137.6亿元,分别增长24.6%和18.1%,高于全省15.4个和7.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69.9%,降幅居全省第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0.3亿元,增长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47.3亿元、增长31.5%,其中工业投资798.3亿元、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7.3亿元,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分别增长9.7%和8.9%。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719.7亿元和867亿元,比年初增加324亿元和203.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实施,新企业、新园区、新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年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2649个、总投资1228.2亿元,同比增加851个、558.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5个、总投资618.3亿元,同比增加79个、366.1亿元。在建千万元以上项目3049个、总投资1852.5亿元,同比增加918个、601.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6个、总投资1126.2亿元,同比增加89个、398.8亿元。竣工千万元以上项目2498个、总投资660.6亿元,同比增加776个、167.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7个、总投资123.3亿元,同比增加26个、6.5亿元。新谋划千万元以上项目1197个,
总投资7827亿元。装备制造业方面,投资15亿元的南车集团洛阳机车公司城市轨道车辆组装服务基地、投资13.3亿元的一拖集团4万台重型柴油机和3.3万台大轮拖、投资11亿元的LYC轴承公司提升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投资11.37亿元的新洛轴工程一期、投资8.8亿元的新河柴工程等项目进展顺利,投资4.2亿元的中信重工特大选矿装备、投资1.9亿元的725所高速铁路桥梁附件等项目竣工投产。有色金属产业方面,投资76亿元的新电集团40万吨铝板带箔、投资35亿元的龙鼎铝业60万吨铝板带箔、投资18亿元的香江万基氧化铝三期等项目开工建设,投资29.5亿元的伊电集团25万吨连铸连轧铝深加工、投资10亿元的钼都科技园、投资5.4亿元的725所5000吨钛板带等项目加紧建设,投资22亿元的中铝洛铜10万吨高精度电子铜板带、投资7.86亿元的洛钼集团4万吨钼冶炼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石化产业方面,投资26亿元的河南煤化集团20万吨乙二醇、投资4.6亿元的洛阳石化260万吨柴油加氢等项目开工建设,投资20.9亿元的洛阳石化45万吨PX、投资19亿元的吉利60万吨PTA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硅光电产业方面,投资20亿元的强生光电10×35兆瓦非晶薄膜太阳能电池、投资4.5亿元的5715厂光电研发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投资13亿元的中硅公司2000吨多晶硅扩建、投资9.8亿元的613所光电研发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投资12.7亿元的升扬硅业金属硅一期、投资8.5亿元的阿特斯2000吨长晶切片、投资7.9亿元的上海超日150兆瓦太阳能电池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投资25亿元的尚德公司1000兆瓦太阳能电池等项目正在积极谋划。能源电力产业方面,投资26亿元的新电集团2×3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等项目开工建设,投资52亿元的华阳孟津电厂2×60万千瓦机组等项目今年下半年可竣工投产,投资520亿元的中电投核电等项目正在积极谋划。新兴产业方面,投资35亿元的中航锂电产业基地、投资3.3亿元的河柴重工大功率煤层气发动机等项目加紧建设,投资5亿元的725所风电叶片产业基地一期、投资1.15亿元的普莱柯生物灭活疫苗等项目竣工投产。新园区不断壮大。中信重工、一拖集团、LYC轴承公司、河柴重工、中航光电等企业先后在产业集聚区建立了新园区。17家省级产业集聚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7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190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258家;实现总收入2258亿元、利税198亿元。新基地迅速崛起。725所、613所、014中心、轴研科技、中色科技、黎明化工院等科研院所均在产业集聚区建立了研发和生产基地。
——农民生产生活质量持续改善,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全年发放各类生产性补贴和生活保障性补贴9.63亿元。战胜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全年粮食总产47亿斤,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肉蛋奶总产73.2万吨、同比增长6%。烟叶、水果、蔬菜、核桃、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稳步增长。在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我市获金奖19项、占全省的63.3%,洛阳牡丹再夺桂冠。新发展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别是全年目标的1.7倍和6.2倍。产业化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由48%提高到50%。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全年造林70.8万亩。转移农村劳动力146.9万人次,培训农民工23.4万人次,劳务创收75亿元。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孟西灌区总干渠全线贯通,引黄入洛工程顺利开工,
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稳步推进,前坪水库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2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建乡级便民服务中心4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213个、示范超市10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1500个;建成农村公路1248公里,硬化通组通户道路3282公里。新建户用沼气5.5万座、沼气工程50座、沼气服务网点501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沼气服务全覆盖。27.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金融业和高端服务业实现新的突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2个和3.2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2.3%,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消费市场日趋活跃。投资25亿元的宝龙城市广场一期、投资7.6亿元的万达广场等7个大型商业项目建成开业。汽车、商品房等销售大幅增长,家电下乡产品销量占农户比例居全省第一。金融业发展势头强劲。中信、光大、兴业、民生等四大股份制银行,齐鲁证券、中原证券、安诚财险、民安财险等证券、保险机构相继入驻洛阳。洛阳银行成为全省率先跨区域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全省首家农村商业银行在洛开业。累计建立政府融资平台53个,融资余额122.8亿元、较年初增加49.3亿元。累计成立担保公司86家,注册资本25.3亿元,提供融资担保60.7亿元。成立小额贷款公司11家,居全省首位。高端服务业发展迅速。平安保险数据中心、用友软件研发中心、太平洋门户网站开业后实现税收1300多万元,吸纳就业1000多人。中国移动河南客户服务中心(洛阳)、公路口岸物流中心信息服务平台开工建设。大一物流园区信息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重大节会活动圆满成功,文化旅游业持续增长。成功举办2009世界邮展暨第27届洛阳牡丹花会、河洛文化旅游节、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秦汉-罗马文明展》等四大专题文明展。在全省率先组建了龙门、交通、航空三大旅游集团。龙门、小浪底西霞院、隋唐城遗址、汉魏故城四大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全年接待游客530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37万人次,景区门票收入5.7亿元,旅游总收入2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1%、14%和21%。
——重点领域改革步伐加快,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国企改革扎实推进。与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配合省政府完成了与国机集团、中航工业、中船重工、中国化工等央企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工作。全年引进增资扩股资金21.5亿元。一拖集团股权划转和增资扩股全面完成。洛玻集团减轻债务负担和搬迁改造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河柴集团、洛轴集团、春都集团、春都股份政策性破产和中钢洛耐、黄河水泥等依法破产工作取得新进展。一大批企业改革遗留问题逐步得到了妥善解决。文化体制改革等成效显著。成功组建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洛阳歌舞剧院、洛阳豫剧院转企改制工作已经完成。在全省率先整合组建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政府机构改革正式启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全年非公有制企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3495亿元,同比增长23.9%。非公有制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50.6%提高到52.1%。
——1000亿元大招商任务圆满完成,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成功举办2009世界邮展河南省情说明会暨第27届洛阳牡丹花会投资贸易洽谈会、河洛文化旅游节经贸洽谈会,组织参加第四届中博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全年签订招商引资合同500个,总投资1089.2亿元、增长26.6%。实际利用外资9.15亿美元、市外境内资金239.7亿元,实现了上年高基数上的持续增长。四季沐歌太阳能产业基地、万年硅业3000吨多晶硅等项目入驻洛阳。
——新区开发力度加大,城市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完成,第四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阶段性任务。全年完成城建投资174.1亿元,其中新区113.8亿元、洛河以北城区60.3亿元。新建道路22条,城市道路由707.1公里增加到746公里。新区开发力度加大。新区拓展区规划方案获省审批,新区空间战略规划、拓展区建设规划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区核心区完成投资108亿元。厚载门街、新区污水总干管二期等项目即将竣工,新区医院、新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区拓展区完成投资
5.8亿元。伊河综合治理、龙顾路等23个千万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撤村并城、职教园区、滨河商住园区等项目相继启动。新入驻服务业企业251家,占新区历年入驻企业总数的57.2%。洛河以北城区及县城改造步伐加快。瀛洲北路、汉宫路(道北二路)一期等11项工程竣工投用,华山北路、滨河北路(一期)等13项工程加紧建设。徐家营拆迁安置已经完成,西小屯、东涧沟整村开发加快推进。新开工商品房390万平方米、竣工355万平方米。洛河以北城区改造、城中村和城郊村改造、县城建设及改造分别完成投资25亿元、30亿元和47.7亿元,同比增长8.7%、100%和53.8%。气源工程加快实施。西气东输二线洛阳境干线工程、安阳至洛阳天然气管线开工建设,西气东输二线洛阳境支线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路南区政府工作报告篇3
——这五年,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2亿元,年均增长1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492元,年均增长11.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7.2亿元,总量连续5年稳居全市前列;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3亿元,是2010年的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7.9亿元,是2010年的1.9倍。
——这五年,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五年累计实施重点工程项目222个,完成投资396亿元,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了有力支撑;三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14.8%提高至33.8%,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洛钼集团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内同行业的领军企业,龙宇公司3万吨露采扩帮等工程顺利实施;生物医药、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多金属综合回收、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钨钼精深加工等逐渐成为工业新的支撑。2015年全县钼精矿、钨精矿产量分别达到10.2万吨、2.4万吨,分别占国内总产量的34%和17%,成为全国第一钼钨生产大县。旅游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栾川模式”再度升级,发展经验在全国推广。全景栾川建设深入推进,打造风情小镇6个,建成特色庄园8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8个;核心景区提升步伐加快,老君山·鸡冠洞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抱犊寨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A级景区数量居全国县级前列;乡村旅游发展亮点纷呈,以重渡沟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发展受到汪洋副总理的高度评价;连续4年成功举办中原旅游商品博览会。2015年游客总量首次突破千万,“十二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分别是“十一五”的2.2倍和1.9倍。先后荣获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商贸、文化娱乐、信息等服务业蓬勃发展,丹尼斯百货、大张盛德美、奥斯卡影城进驻栾川,电子商务发展居全市前列。特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发展天然中药材、珍稀菌菇、特色苗木、生态畜禽、有机杂粮等特色产业基地25个;注册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14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1家,数量居全市第一,2015年农业特色产业产值突破11亿元。
——这五年,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旅游县城更具魅力。编制完成了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建成区面积由2010年的10.14平方公里扩大到15.7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37%提高到43.5%。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实施道路改造提升项目18个,新建桥梁4座;实施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项目54个,完成征迁400余万平方米;东部新区建设步伐加快,核心区路网等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1960户,解决农村安全饮水10.93万人,第四水源、金牛岭水库建成投用,完成水库除险加固7座,伊河、淯河、明白河进入国家中小河流治理计划得到治理;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全县所有行政村均达到洛阳市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达标村标准,先后荣获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县、河南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县称号。交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洛栾高速、鸾州大道建成通车,实施公路建设项目136个,新建、改建公路408.8公里,公路技术等级不断提高,道路通行条件明显改观。生态环境更加宜居。累计造林21.7万亩,完成森林廊道建设1254.7公里,治理水土流失68.5平方公里。完成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南水北调水源地三个乡镇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出境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20天以上,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生态县和全国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县。
——这五年,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各项改革全面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运管体制改革全面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和“三证合一”改革全面展开。卫生、林业、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在全市率先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在全省率先成立林权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五年实际利用市外境内资金192.1亿元,年均增长10.7%;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完成外贸出口1.13亿美元。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与北京昌平区的对口协作取得积极成效。
——这五年,社会事业实现长足进步。各项惠民实事全面落实,财政用于民生支出比例达到7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510元,是2010年的1.8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00元,实现翻一番。新增城镇就业3.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发放城乡低保金1.3亿元;建成保障性住房2082套。完成扶贫搬迁6854户26045人,贫困人口从2010年底的8.9万减少到2015年底的2.87万。新区一高、新区小学、栾川外国语学校建成投用,建成乡镇标准化幼儿园10所,全面完成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高考本科上线率逐年攀升,清华、北大录取人数居全市前列,教育强县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达100%,县图书馆、文化馆、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栾川乡湾滩孙家洞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被命名为“栾川人”,列入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首。新区医院、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完成搬迁,9个乡镇卫生院完成改造。安全生产大局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五年砥砺奋进、五年开拓创新、五年辉煌成就,为栾川“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五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好,在内外环境严峻复杂、风险挑战不断增多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难能可贵。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34万栾川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栾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栾川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建设“向上向善、旅居福地新栾川”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各种变化和栾川在全市、全省的地位,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精心描绘“十三五”的宏伟蓝图,全力开创栾川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