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论文

2016-12-20

20世纪60年代,伴随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经济空前发展。经济学发生深刻变革,用严格的逻辑进行严密的推理和精确深刻的分析成为经济学发展的趋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经济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经济论文范文一:大方高校经济学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研究

摘要:

对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实践教学体系框架设计、实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合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块、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经济学专业 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转换,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需求的变化对于以前侧重于理论知识传授与教学的普通本科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普通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高校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经济学本科专业属于经济类和管理类学科的基础性专业,其专业口径更宽、理论基础更强。从这一角度来说,经济学专业的特点就在于其“理论”色彩浓厚。这一点从教育部的学科大类的划分中可见端倪。在教育部的学科划分中,经济学类专业包括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两大类,而经济学专业属于理论经济学的一级学科。由此可以看出,理论性强是经济学专业的突出特点,也为经济学专业向应用型方向提出了挑战。其中,地方高校由于一般位于经济欠发达以及办学历史较短、师资力量不强等原因使得将“培养从事理论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优秀人才”作为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显然是不切实际,而“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自然就成为众多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首选(肖海霞、齐欣,2013)[1]。其中,地方高校由于坐落于非省会城市,区域经济相对落后,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支持有限,高校的建设主要依赖于省级财政拨款;同时,由于区位竞争优势相对处于弱势,地方高校也难以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来高校任教。在此背景下,如何优化符合与地方高校定位与财力相匹配的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解决地方高校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本文以湖北科技学院经济学专业为例,通过分析如何构建符合实际的、可操作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体系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借鉴。

一、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湖北科技学院经济学本科专业于2003年获得招生权并于2004年招收第一届经济学专业本科生,至今已经累计招收了11批次的本科生。早期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于办学经验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主要是借鉴学术型高校如华中师范大学经济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主并在实践中根据经济形势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来进行修订和完善。但是整体来看,受到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和办学经验等多方面的制约,湖北科技学院经济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到目前为止没有根本性改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在地方高校中很具有代表性。因此,接下来本文将从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的梳理中探索可操作性的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路径。

1.专业特点限制了应用型人才培养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的大幅度扩招为我国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性人才,但是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细分的变化,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目前我国地方高校所培养的经济学类人才其质量显然难以适应社会需要。一方面,从培养模式上看,由于经济学专业属于理论经济学,其课程体系中的绝大部分课程理论色彩依然较重,如《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投资学》等课程所占学时较多、课堂教学比重相应较大,导致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依然是以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为主,而经济学理论往往都是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得到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些理论的现实应用有限,使得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并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总学时的限制,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比重偏低,同时受到经费投入等多方面的制约,导致实践教学的教学手段也非常有限,如实践教学以案例教学和研讨辩论为主,学生真正参与社会实践和动手训练的实践教学并不多。以《统计学》课程中“数据整理与显示”这一知识点的实践教学环节来说,教师都是将已有数据整理好以后让学生直接菜单操作即可。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无法体验到数据搜集的困难、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无法掌握如何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针对性的搜集数据。这种培养模式使得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好像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可以干,但是又缺乏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及其个性特征,学生就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2.高校本科教育的“严进宽出”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很多学生为了踏入高校的大门需要在高中特别是高三寒窗苦读,但是一旦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与高中有着天壤之别,因此许多学生一下子松懈下来并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另外,从地方高校招收的经济学专业学生来说,由于学生入学成绩通常都较低并且通常都是文理兼收,因此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起。在这一背景下,理科基础较差的同学自然很难适应高校这种“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同时对要求有一定数学基础的如《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难以跟上教师的节奏,直接影响了后续课程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的学习,甚至彻底失去学习动力。

3.地方高校特点限制了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

从社会需求来说,经济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并不强,就业压力较大。以湖北科技学院培养的经济学本科生为例,虽然到大三以后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就业目标在贸易和金融两个方向中选择进行针对性的职业训练,但是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说,分方向学习的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就业竞争力不一定比国际贸易专业或者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正统,就业竞争难以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另外,从地方高校办学理念上来说,处于办学效益的考虑,一些学校基于经济学专业办学成本低而大量招收,缺乏对专业建设的投入,学校在师资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投入有限,办学条件较差。因此,建立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办学投入的长效机制是提高经济学专业办学质量的最重要方面。

二、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存在的培养问题

1.专业定位不清、培养方案趋同

从笔者搜集的省内四所地方高校的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来看,除了在分方向的课程模块中增加了针对性的课程以外,四所高校经济类专业开设的课程完全相同。同时,培养方案没有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笔者认为,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一个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能够对所研究的问题针对性的搜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以湖北科技学院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为例,从最近十多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进行跟踪统计可以发现,地方商业性银行和证券公司是毕业生就业最集中的两个行业,而在银行和证券行业最常遇到的工作就是能够对业务中接触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并通过图和表等多种形式进行针对性的展示和分析。然而,《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需要应用较多数学知识,而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不好,使得上述两门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实际上,简单的体例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工作不需要本科生来做,而数据整理和分析往往体现了经济学专业学生就业技能,因此相关课程应该在培养方案中要有所加强。

2.师资培养机制跟不上时代要求

从地方高校师资结构上来看,由于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都是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获批招生的,因此导致一些高校生师比严重失衡,并且师资结构中主要以年轻教师为主。由于年轻教师一般都是刚出校门又进校门,课程讲授不仅缺乏教学经验,同时教学任务又比较重,而社会实践能力的缺乏也使得年轻教师缺乏相关实践工作经验。如讲授海关制度与通关的教师并没有到海关进行见习或者实习过、讲授人身与财产保险的教师也没有在保险公司进行见习过,因此课程的传授只能是从课堂到课题,教学方法难免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实习基地流于形式

从经济学专业的社会实践培养环节来看,由于考虑到企业的商业秘密和学生安全等多方面的因素,经济学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往往流于形式。高校与企业、政府之间往往缺乏实质性互动,学生实习也只是走过场,难以建立长期合作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从学生自主安排的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来看,由于缺乏有效的考核体系,学校在评价学生是否实习的标准是一份实习鉴定。因此,为了完成实习任务,很多学生只需要填写实习鉴定并随便找个单位或者企业加盖其公章即可。多种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得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时间教学环节更加薄弱。

三、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1.实践教学体系框架设计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其就业技能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地方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最主要手段。根据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经济学专业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包括社会调查、课程设计和实习等方面。其中,社会调查往往是学生利用寒暑假实践进行社会实践。如果采用学生自主实习的方式来进行,社会调查会由于缺乏有效监督而流于形式,因此社会调查应该采取以教师带队、学生参与的形式下到基层。通过教师的有效参与,不仅可以随时为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客观上也对学生的社会调查进行了监督,保证了实习效果。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计主要是在学完一门课程以后将理论联系实际来完成一份报告,一般是采用论文或者实验报告的形式来体现。其组织形式主要是通过将学生划分为若干组来进行。当然,为了防止部分学生“搭便车”的行为,也可以一人一组。课程设计的题目可以由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课题给出,也可以由学生自行拟定,但是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来完成都需要学生保质保量的完成。具体考核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对论文格式的考察,即论文的提交一定要符合论文的规范;另一方面,通过重复率检查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尽量让课程设计落到实处。当然,如果是课程实验报告,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贴近现实的实验,如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是现实中可能发生的或者数据一定是真实的且是较新的数据,这样让学生有动力、有新鲜感去完成实验。

2.实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促进教师授课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促进经济学专业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之一。传统教学方式便于教师组织教学,也有利于对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经济学主要的理论课程的学习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为主,但是在其中穿插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等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在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的“需求弹性理论”时,可以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来解释“谷贱伤农”、“差别定价”等经济现象。也可以引入场景模拟体验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复杂概念的理解,如通过组织学生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来理解博弈论中博弈的要素、策略、支付等概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3.实践教学平台构建

地方高校一般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且平台较低,使得地方高校的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赖于财政拨款,社会办学资助并不多。尽管如此,地方高校还是要改变过去那种经济学专业办学效益高、投入少的陈旧观念,加大经管类实验室建设。经济学实验主要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三大类。无论是哪一类实验都需要实验场地、实验硬件和实验软件。因此,完善经济学专业课程设计平台主要包括实验平台和实验软件建设。从实验平台建设角度来说,在已有实验室基础上要认真设计实验资料,引进必要的数据库(如中经网宏观经济数据库等),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通过分析经济数据来发现问题的能力(赵天娥,2013)[2]。其实,就是引入必要的教学模拟软件。这些软件既包括必要的定量分析软件如stata、eviews等软件,也包括业务模拟软件如模拟炒股软件、模拟外贸报关软件等。通过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及业务素质的提升,经济学专业学生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最后,要加强高校与实习基地的联系。高校要放下身段、积极拓展与企业的联系并了解企业的需求,教学相长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董本云,2012)[3]。

4.合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块

实现差异化的发展是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发展的前提(刘生、李桃,2010)[4]。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不应该追求大而全,如开始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等课程,而应该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条件成熟的高校还可以考虑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根据企业的要求来实现多样化的培养方式,这应该是未来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一个方向。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可以减少高校和学生的经费开支,也给高校无偿提供了实习基地,实现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宗旨。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想学生有过硬的就业技能,教师必须要首先具备这一技能。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由于地方经济相对落后以及信息相对闭塞,难以吸引一流的人才到校任教。因此,地方高校可以与企业建立联动机制,例如让企业老总以讲座或者短期授课的形式来校进行短期交流,在时间上赋予其充分的自由和自主,减少其顾虑;同时,可以利用政府和企业的一些培训项目如教育厅的“高校教师深入企业计划”等组织年轻教师到企业挂职,增强教师社会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增强其授课吸引力。

四、结论

本文对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专业培养方案趋同、师资培养机制跟不上时代要求以及教学实习基地流于形式是导致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应用型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实践教学体系框架设计、实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合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块、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基金项目:湖北科技学院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014-XB-034)。

作者:田涛 单位:湖北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肖海霞,齐欣.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探析[J].学园,2013(10):61-63.

[2]赵天娥.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3(8):200-202.

[3]董本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68-69.

[4]刘生,李桃.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体系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120-122.

关于经济论文范文二:经济学地租理论启示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金融效率理论的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编号:11BJY080)的成果;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互联网+’视域下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的对策研究”(编号:15JYB012)的成果

内容摘要: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地租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研究视角和内容不尽相同。因此,比较两种理论的特点及对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适用性意义重大。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地租理论,比较,启示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一)地租的本质理论

首先,马克思认为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地租不论以什么形式存在,都有其本质特点,即地租产生的前提是土地所有权的存在,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决定了地租的性质。他认为土地所有权的前提是某些人占有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并把它作为排斥其他人、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权体现了农业领域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的前提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资本家从地主所有者那里租赁土地,雇佣劳动者劳动,支付给劳动者相应的工资,按照土地租赁契约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相当数量的报酬,这个报酬就是地租。其次,马克思认为地租是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产物。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土地所有者可以像其他商品所有者那样处理土地。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土地所有者不再像封建社会地主那样同时占有并经营土地并强迫农民劳动,而是将土地租给资本家经营,凭借土地所有权,向农业资本家收取地租。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地租分离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地租对土地所有者来说只代表一定的货币收入,从农业资本家那里获得,土地所有权转变为纯粹的经济形式。在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中,土地所有者不再经营土地,没有人身依附和经济强制,土地成为生产要素,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土地使用者得到利润,土地将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连接起来。

(二)地租形式理论

1.级差地租。

马克思认为从本质上讲,级差地租是投在不同土地上等量资本所产生的不同生产率的成果,级差地租可以分为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级差地租I是指等量资本投入到不同的等面积的土地上,因为土壤肥力不同和地理位置不同产生的地租,是由超额利润转化来的。级差地租Ⅱ是指对相同的土地进行连续投资产生的较高生产率而产生的地租,也是由超额利润转化而来。马克思认为两种级差地租既有一致性又有区别,从本质上讲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都是个别农产品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平均生产价格的差额转化来的,但二者也有区别,级差地租I在经营方式上属于粗放式,级差地租II在经营方式上属于集约式,级差地租I产生的原因是土地肥力和位置不同,因此农业生产获得的超额利润可以没有任何困难地转化为级差地租I。级差地租II产生的原因在于对同一处土地进行连续追加投资产生的生产率的变化。因此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II是有条件的。在土地租赁期内,这种超额利润归资本家所有,不能转化为地租。在租约到期后重新签订合同时才能转化为级差地租II。

2.绝对地租。

马克思在批判李嘉图和洛贝尔图斯的基础上,提出了绝地地租理论,他认为绝对地租是农产品价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部分,是土地所有者以土地私有权为基础得到的地租。首先,马克思指出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由于土地所有者垄断了土地所有权,资本家租用什么样的土地,即使是最差的土地,也必须支付地租,这就是绝对地租。单纯法律上的土地所有权,不会产生地租,但这种所有权可以限制其他人经营土地,这种经济关系可以为土地使用者创造一个余额,不管土地用于何种目的,可见,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是产生绝对地租的原因。其次,马克思认为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资本家在劣质土地上生产既要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又要支付地租,因此,农产品就必须以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出售,这个差额就是绝对地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等于或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消失了,但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这时绝对地租的来源就演变为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或一部分农业工人的工资。最后,马克思对绝对地租的数量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绝对地租是农产品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差额的全部还是差额一部分,取决于农产品供求状况,如果农产品供大于求,绝对地租就是差额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则参加利润的社会平均分配。

3.垄断地租。

马克思认为垄断地租是土地主凭借少数条件特别优越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占有的超过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是地租的一种特殊形式,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第一种表现形式是能生产某种珍惜农产品的土地,由于这种土地非常稀少,社会需求非常强烈,因此该种产品由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决定,会以远远高于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销售,从而产生巨大的超额利润。如果这种土地是租来的,这种超额利润就会转化为垄断地租。第二种表现形式是土地所有者依靠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或稀有矿山所有权取得的垄断地租。本质上讲,垄断地租也来源于剩余价值,它以垄断资本的存在为前提,垄断地租的多少只能由购买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决定。

二、西方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一)古典学派的地租理论

威廉•配第是欧洲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古典学派的开创者,他在《赋税论》中最早提出了地租的概念,认为地租是在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所得成果的剩余收入。地租产生的原因在于土地肥沃程度和离市区的远近不同,地租不同于土地价格,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的多少与工人工资相关,这些对地租的初步认识成为了级差地租的理论基础。由于历史和阶级的限制,他没有认识到地租的本质,虽然可以从配第地租理论中看到级差地租的影子,但他却没有提出绝对地租。亚当•斯密是古典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国富论》中阐述了自己的地租理论,他认为地租是土地使用者为了获得土地的使用权而支付给地主阶级的代价,从本质上说地租是一种垄断价格,劳动者的劳动是地租的真实来源,亚当•斯密没有明确提出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概念,但在他的思想中肯定了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存在,此外,亚当•斯密还首次将地租理论的范围从农业用地扩展到非农业用地,指出非农业用地支付的地租,一定要高于农业用地产生的地租,他还将房租分解为建筑物租和地皮租两部分。大卫•李嘉图是古典学派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稀缺性、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地理位置不同。在这种判断的基础上,他认为不同肥沃程度的土地造成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决定了地租的数量,土地不是无限供给的,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贫瘠和偏远的土地也会被利用,使用这种劣等土地也会支付地租,因此地租的多少取决于土地的等级和位置,并明确提出了级差地租的理论,他认为从长远看,地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可以说大卫•李嘉图对地租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将劳动价值论与地租理论结合起来,创立了级差地租理论,为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他没能意识到土地的垄断是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否认绝对地租思想。

(二)庸俗学派的地租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结合“生产三要素理论”—“三位一体”理论提出了相应的地租理论,他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共同在生产中发挥作用,生产出产品。与工资是对劳动的补偿、利息是对资本的补偿一样,地租是对土地使用的补偿,他认为三种收入是对劳动、资本、土地这三种生产性服务支付的代价,是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做贡献的应有回报。萨伊认为这三种要素可以属于同一个人所有,也可以属于不同人所有。萨伊的地租理论解释了地租产生的原因,但忽略了社会生产关系,没有看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也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马尔萨斯从土地贵族的角度出发,具有较强的阶级局限性,他对安德森的级差地租理论进行了修改,与自己的反动人口理论联系起来,提出了地租理论。他认为地租的产生不是因为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劣等土地不能产生地租,因此他不承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是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提出了差额地租理论,他在《孤立国》一书中系统提出了地租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使用静态分析方法,以区位差额地租为基础,提出农业应该根据中心市场采用不同的空间地理布局和经营方式,区位地租通常等于中心市场价格与产地到中心市场运费的差额。

三、两种理论的比较与启示

(一)两种地租理论的相同之处

首先,从理论来源看,马克思经济学的地租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地租理论大都来源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古典学派地租理论,马克思经济学批判继承了其中的合理成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运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深入分析了地租产生的原因、形成条件、本质、类型等问题。西方经济学的地租理论则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古典学派地租理论为基础,以克拉克的边际分析方法为主要分析方法进行发展。其次,从研究对象看,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论述了土地这种重要生产要素的使用及收益分配问题,都认为地租是土地使用者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报酬。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西方经济学则认为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向土地使用者收取的费用。

(二)两种地租理论的区别

首先,从两种理论的理论基础看,马克思经济学的地租理论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将辩证唯物主义与社会历史研究相结合,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地租理论提供了科学研究方法和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经济学吸收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中有价值的部分,抛弃了其中的庸俗成分,创立自身的劳动价值论,成为解决地租计量问题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创造源泉。西方经济学以具体经济发展阶段的生产力为基础,偏重于对具体历史阶段经济问题的研究,注重土地在生产中如何分配,忽视了生产关系对地租的决定影响,无法说明地租产生的内在原因,以及由此引起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道德意识的变迁。其次,从两种理论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看。马克思经济学从理论研究范式出发研究地租问题,马克思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地租现象的观察和研究,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通过抽象、归纳和总结,形成了马克思经济学的地租理论,因此马克思经济学的地租理论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从应用研究范式出发研究地租理论,庸俗学派研究地租是为了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证明地主获得地租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西方经济学中的很多地租理论建立在大量假定和设想的基础上,将一些明显带有时间和地域特征的信息作为研究依据,通过纯粹的逻辑推演得出结论。通过对两种地租理论的比较分析,发现马克思经济学的地租理论具有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更为完整,研究更为深入,但实用性较弱。西方经济学从应用角度出发,侧重对具体地租问题的研究,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实用性较强。可以说将两种地租理论割裂开来,任何一种单一的地租理论都无法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土地制度改革问题,因此应结合两种理论的优点,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连接起来,创造出新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地租理论。

作者:王家旭 周丹 杨晓玉 仲深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大庆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汤在新.近代西方经济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王志学.现代西方经济主要思潮及流派[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胡代光,厉以宁.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学主要流派[M].商务印书馆,1982

4.兰玲.马克思与李嘉图的地租理论比较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4)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