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安全教育论文_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学校安全教育规划是我国教育事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安全教育的发展目标、规模、速度以及相应的步骤和措施等所做的设计、部署和安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学校安全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学校安全教育论文篇一
《 浅析对学校安全教育的反思 》
论文关键词:恐怖主义犯罪;学校安全教育;反思;应对策略
论文摘要:反思我国学校安全教育现存问题,探索学校安全教育体系的不足,革新学校安全教育的理念,提出应对恐怖活动犯罪的学校安全教育策略。
在2008年3月14日拉萨事件中,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以服装店五个花样少女被大火活活烧死。她们缺乏应对突发性恐怖活动犯罪的自救技能,延误了三次逃生机会而导致了最后的惨死。由此,应对我国学校安全教育中偏重于遵守纪律和法律的预防教育,而忽视受恐怖威胁时如何逃生的自救教育的现状进行反思。
一、恐怖活动犯罪含义及特征的分析
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形成对恐怖主义犯罪和恐怖活动犯罪的专门、系统、明确的法律界定。许多人对恐怖活动和恐怖主义行为区分不清,认为恐怖活动犯罪就是恐怖主义犯罪。根据散布在《刑法修正案》、《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文件中的表述,恐怖活动犯罪大体可表述为“基于政治、社会或者其它动机而制造社会恐慌,以恐怖性手段所实施的侵犯人身、财产等严重危害社会而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而恐怖主义犯罪“是基于恐怖分子的内在信仰、系统理论为前提的、旨在引起社会的心理恐慌的犯罪活动。”据此,我们可以说恐怖活动犯罪包括恐怖主义犯罪。此外还包括,近年来因个人不满社会现状而制造的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安全、造成恐怖气氛、引起社会恐慌的、具有恐怖性质犯罪的“个体恐怖犯罪”。公众效应是现代恐怖活动犯罪的显著特征。恐怖分子的犯罪目标越来越指向无辜的平民,其目的是为了对民众施加影响,加强民众的恐惧感并借助电视和网络将恐怖行为现场带入千家万户,扩大其影响,并在社会上造成一种心理上的恐惧,从而达到其政治的或私人的特殊目的。面对恐怖活动犯罪的独特性,我们需要革新学校安全教育理念,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
二、恐怖活动犯罪盛行下革新学校安全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学校安全教育,是指学校采取一定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针对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的应急、应变能力,避免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安全防范能力,遇到人身伤害时的自我保护、防卫能力,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里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由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传统的学校安全教育是针对学生的,以预防、自保、抵御为主的教育。2008年,恐怖分子制造了一系列的旨在破坏奥运会的恐怖事件。如4月份藏独分子在西藏拉萨制造的打杀抢烧的恐怖活动犯罪事件,8月份东突分子在新疆制造的一系列针对北京奥运会的恐怖活动犯罪事件等等。全中国人民切身感受到恐怖主义的迫近。2008年6月中国公安部编撰出版了《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指导公民在遇到恐怖袭击时,采取措施自救互救,将危险降到最低。京奥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民反恐战线”的胜利,但奥运会的结束不应该是国民安全教育的终结而应是安全教育的新起点。因为在中国面临着新疆东突恐怖分子、分离主义和极端分子三种邪恶势力严峻的恐怖威胁;我们生活的周围可能存在着马加爵、王佳等这样受过良好教育的恐怖杀人狂;我们出行时福州、温州、昆明、长沙等地的个人恐怖主义分子制造的公交车爆炸案是我们可怕的梦魇;我们进入校门时,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第一学校恐怖袭击事件中330多个冤魂总让我们有一丝不安等等。所有这些让我们很多人谈恐色变,层出不穷的恐怖活动犯罪事件给我带来强烈的不安全感,我们在学校所学的安全知识应对猖獗的恐怖犯罪活动时,显得苍白无力。加强新时期学校安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在恐怖活动犯罪盛行的背景下,新的学校安全教育与传统预防为主的安全教育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我们应该借鉴奥运反恐的实践经验,重新审视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探讨学校安全教育应对的恐怖活动犯罪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恐怖活动犯罪盛行下对学校安全教育不足的反思和应对策略
虽然我国一直强调学生的安全教育,又在2007年2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从指导思想、教育内容、实施途径、保障机制等方面对我国的安全教育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我国的学校安全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可能使学生在遭遇恐怖袭击时易造成严重的心理恐慌,不能有效地进行自救或互救,难于脱离危险。具体来说我国的学校安全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不足,针对不足提出应对策略。1、学校对突发性恐怖活动犯罪缺乏科学性认识,需完备安全管理体系。学校对突发性恐怖活动犯罪事件缺少科学全面系统的危害性评估,进而影响其建设完善的应急响应和危机处理的学校行政管理体系,忽视其面临恐怖袭击危机时使用的信息传播设备的购置和管理。这些不完善和疏忽,往往使学校在面临恐怖犯罪活动时,只能被动的组成学校危机处理临时小组,由于经验和理论知识的缺乏,很容易犯一些严重的不可挽回的错误;由于信息传播设备的缺乏或管理不善,使信息不能有效传递、谣言四起而造成师生极大的心理恐慌,诱发更多的事故。因此,学校安全教育必须对突发性恐怖活动犯罪问题进行科学性研究;大力宣传,使师生充分了解恐怖活动的行为特性及预防措施;完备学校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教育评估体系并使安全教育设施建设常规化。2、教师对恐怖活动犯罪的认识不足,需强化应对恐怖袭击的技能教育。在传统的安全教育中,过分强调个人安全,导致过分的保护而使学生失去抵抗危险的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往往是“因为水是危险,所以不让学生到河里游泳”式防范教育,而缺少“教授学生游泳技能”式的危机自救的环节。现实中的恐怖活动犯罪者的目标往往是无辜的平民,其犯罪活动我们是防不胜防的,好的策略应该是“授之于渔”。因此,在新形势下,学校教师安全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应对突发性恐怖袭击的技能教育上。为此需要加强学校安全教育的专职队伍的建设,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的业务培训,提高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的技能和实践素质。进而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应急措施的教育,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模拟的反恐演习。3、学校安保人员防恐意识不足,需纳入学校安全教育体系中。在我国校园中存在着学校安保人员安全知识欠缺,防恐意识不足,责任感不强的弊端。但另一方面,学校安保人员又是学校安全的守护者,需要其在构建安全校园环境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面对现实和需要的冲突,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者需要把他们也纳入到学习安全教育的体系中来,加强对校园安保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提升校园安保人员的知识水平,增加他们的防恐意识。全纳学校师生员工构建校园安全教育网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校园安全隐患,形成整个校园讲求安全意识的氛围,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安全环境。4、学校安全教育的氛围不浓,急需构建校园安全文化。校园安全文化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人权、关爱学生生命的大众安全文化,是保障学生安全与健康的物质和精神手段,通过对学生进行安全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将会加深学生对安全规章的理解和认识,对他们进行各种传统和现代的安全文化教育,在功能上形成自觉的、持久的约束性,从而远离恐怖活动犯罪。由此,在校园中构建一种健康向上的安全文化是消除恐怖活动犯罪根源的有效安全教育策略。当前我国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不浓,学生的安全意识相对淡漠,所以学校的发展规划建设中必须考虑到安全建设问题,从安全文化建设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及安全保护能力。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周”、“安全知识研讨会”以及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校安全教育实践活动,突出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作用,着力推进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
总之,恐怖活动犯罪盛行下,学校安全教育的途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被动的防范,主要指学生安全意识的增强,对恐怖活动犯罪科学的认识。二是主动的参与,构建安全教育的常规管理体系;强化教师队伍的安全技能培训;全纳学校师生员工构建校园安全教育网,参与到预防和消除恐怖主义产生和传播文化建设中去;积极抵御恐怖主义思想意识,铲除恐怖主义滋生和蔓延的基础,控制各种恐怖活动犯罪的发生。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只有把二者结合,才能构建安全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丛卓义.外国反恐立法的借鉴及对我国的启示[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8.8.4:47-53
[2]徐勇.我国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现状与研究展望[J].中国学校卫生.2007.8.8:673-674
[3]李捷,李强.反恐与公众参与[J].兰州大学学报(杜会科学版).2008.3.2:88-92
[4]何存璋.职校开展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J].浙江省奉化职业教育中心学校.2008.2.2:22-23
[5]姬学民.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1.1:74-75
浅谈学校安全教育论文篇二
《 浅析中学安全教育的探究 》
论文关键词:中学;安全教育;校园安全;安全防范
论文摘要:安全是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前提。搞好安全工作是法律的要求,也是每个正直、真诚人的本分工作。当前,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中学在安全防范教育和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要遵循一定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
“安全”,是个既熟悉又模糊的词。在很多时候,总因忙忙碌碌于繁杂的日常工作和琐碎的家务事中,从未认真仔细地思考过。“安全”尽管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挂在嘴边的永不过时的话题,但还是停留在过去一些狭隘的思维认识上。“重视安全”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境界。
1.学校实施安全教育的必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扩展,交流领域也不断拓宽。在校期间,他们除了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外,还需要走出学校参加各种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尤其是安全知识,势必会导致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加强中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学校实施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
2.1强化教育的阵地,拓宽教育的途径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首先要强化教育的阵地,拓宽教育的途径,更新教育的手段。一是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作用,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和优势,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因人因事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二是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在有关课程和教学环节中由任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三是要发挥计算机网络教育的优势,在学校网络上发布安全教育的信息,分析典型案例,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四是发挥心理咨询的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了解学生心理动态,把安全教育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教育。
2.2安全教育要突出重点,注重教育效果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展开,又要有重点地进行,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一是抓重点人的安全教育。如对经常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要进行重点教育,防止因严重违反校纪校规造成安全事故。要做好这项工作,不能满足于形式,更不能只往下灌输,而要讲效果,要能打动人心,让受教育者内心接受,做到入耳、入脑,入心。二是抓重点场所的安全教育。如对防火、防爆有一定要求的实验室,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三是抓重点时期的安全教育。重点时期是指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特殊时期,在中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时期的安全教育:一要加强新生入学时的安全教育。新生刚跨入大学校门时,由于对校园及周边环境情况不熟悉,缺乏安全防范知识,不懂得如何自我保护,最容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因此,切实加强新生入学安全教育,增强新生的自我防范意识,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校生活,乃至以后人生道路上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二要加强节假日期间安全教育。节假日期间学生思想容易放松,易发生财物被盗、火灾、食物中毒、溺水、车祸等事故。因而在此期间特别要强调安全问题,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2.3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并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利用班会、少先队活动、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文化橱窗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具体做法如下:
2.3.1纪律:上学、放学不在路上逗留,及时到校或回家。中午、下午放学时排队出校门,当课老师或班主任要将学生送出校门。下午放学后,学校将在半小时后清校,教育学生认真打扫卫生,按时离校。
2.3.2集会:(包括广播操进出场等)上下楼梯靠边走(课间、平时上下楼梯靠右行),静齐快,不奔跑、不推搡。队伍行进中如遇鞋脱、鞋带散等意外要整理时,教育学生需出列,待整理完毕后再回归队伍。集会、集合须班主任、辅导员带队,值周教师维持秩序,防止楼梯口、过道等地拥挤。
2.3.3课间活动:不跳楼梯,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栏杆,不滑扶手,不做有危险的活动。上下楼梯不奔跑,开展体育活动、课间游戏要到一楼天井或运动场。同学间开展室内活动要适当,不拿剪刀、钢笔、教棒、三角尺等坚硬物品做游戏。上厕所要避开高峰,大同学要照顾小同学。雨天路滑要小心,同学之间不推搡。
2.3.4体育活动:不开展有危险的活动,剧烈活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除不能在教学楼上开展体育活动外,更不能在二楼以上做集体跳跃运动,以防共震生险。运动中发生损伤要尽快送校医室救治,并汇报教师。
2.3.5卫生不吃不洁食物(如无证摊上的油炸品等),不喝生水,提倡自带开水。不围抢校外人员散发的宣传品、广告纸、优惠券等。打扫卫生时不要爬高或擦没有护栏易生危险的玻璃窗。
2.3.6用电安全:教给学生预防角电的知识。不湿手开关电器,拨插插座。发现有电器损外及时报告班主任和总务处。
2.3.7校外活动:活动前教师要堪察路线,精心组织、落实带队教师职责。培养学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习惯。
2.3.8交通安全:未满12周岁儿童不能骑车上学。已满12周岁儿童确要骑车上学的,必须向学校打报告,并留校备案。教给学生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注意上下学行路安全,年小路远学生建议家长护送。做好乘公交车上下学学生的安全教育,教给学生乘车知识、上下公交车方法。
2.3.9消防安全:不玩火,不乱放烟花爆竹。出现火情及时报警,讲清为什么未成年人不能救火的原因。
2.3.10自护知识:上学期间遇陌生人寻找,应及时向班主任汇报,中途离校要征得班主任或相关任课教师同意,不擅自旷课或早退。校外遭遇抢劫要智斗,先保证人身安全。发生危险(比如落水、受伤等)要喊大人帮助。发生事故不隐瞒,及时向家长报告。不玩危险玩具(如仿真子弹枪,皮弹弓等),更不能将危险玩具带入校内。下雨天上下学注意安全,不在教室内、走廊上、楼梯过道上撑伞,以免拥挤而戳伤身体(眼睛、脸面等)。
是否开展安全教育,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是否以人为本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否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是衡量一个学生素质是否全面的重要标志之一。学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充分发挥教育的安全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安全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做到与时代要求相结合、与学生需求相结合、与自身建设发展相结合,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为社会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2] 洪建场,闰璐.创建“平安校园”的几点见解[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 蔡培元.从安全需要的变化中寻求对策[J].保卫学研究,2002.5
浅谈学校安全教育论文篇三
《 浅析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 》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安全教育 意义 内容体系 措施
论文摘要: 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安全问题对于保障高校稳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特点的新情况,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体系和安全教育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正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在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学校校区的快速扩大、学校与社会的逐步一体化,这些都对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的安全带来了更大挑战,导致近年来学生被骗、被抢的案例,学生的伤害、伤亡事故,学校的“安全事件”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高校的稳定发展,我们迫切需要重新审视和高度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方面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建设对高校的要求之一,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高校最重要的主体,是高校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未来建设者与接班人。他们在校期间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广受国家、社会、家庭的广泛关注。如果发生涉及大学生的“安全事件”,就必然会牵动社会、家庭、宣传媒体和大学生群体的神经,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甚至在全社会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因此,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防范于未然,是确保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举措。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教育涉及大学生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自控自律能力;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安全教育中针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辅导和心理问题矫正本身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可见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构成和重要组成部分。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从大学生成长的历程来看,大学是大学生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多数大学生是从中学校门直接迈进大学校门,社会生活经验比较欠缺,人生阅历尚浅,思想相对单纯,对社会复杂程度和安全防范的认识不足。[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不仅有利于保障大学生在校正常生活学习,顺利完成学业,而且有助于增强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二、影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新形势
市场经济发展对社会环境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剧烈冲击,高校扩招带来大学校区的急剧扩大,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以及独生子女大学生时代的到来,都是大学生安全教育必须面对的新形势、新情况。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性
1.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对社会传统道德观念形成冲击。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容易诱发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这必然会反映到高校青年学生的头脑中来,在一些大学生中出现道德观念弱化和扭曲现象。一些学生出现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爱贪便宜、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等不良倾向,因此而出现陷入传销骗局、傍“大款”而引发冲突、校内盗窃、考试作弊等安全问题。
2.校园开放性带来的安全隐患更加突出。扩招带来校区急剧扩大,校园成为一个开放的教育园区,社会上各种人员进校服务。这种复杂的新形势,造成学校与社会接触频繁,外来人口增加,素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从而使高校的人员结构更加复杂化。[2]高校校园也不再是过去单纯的“一方净土”,而更像是一个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比较复杂的小社会。围绕高校校园的学校经济圈的形成,少数学生在校园周边自主租房居住,学院安全保卫力量的相对不足等,都使高校面临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
3.网络虚拟社会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网络化趋势给大学生安全教育也带来了挑战。对于思想活跃的当代大学生来说,网络是他们了解社会、接受知识、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国内外一些反动势力利用网络进行文化渗透,一些道德败坏的人传播不健康和低级趣味的网络游戏、黄色网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网上交友为借口进行犯罪活动,等等。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心理尚不定型,认识能力有待发展,容易沉迷于“网络社会”,受到不健康信息的诱惑、侵害,各类安全隐患随时可能发生。
(二)独生子女大学生自身特点的特殊性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成批量的独生子女进入大学,中国进入了独生子女大学生时代。在特殊社会背景、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中长大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特点,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产生着重要影响。
1.以自我为中心。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兄弟姐妹的相处经历,加之家长的过于关注,使他们长期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进入大学按照惯性思维,在交往与处理人际关系上缺乏“平等意识”,有控制和支配欲,导致人际关系不协调,常因一些生活小事而发生争吵、斗殴和伤害事件。
2.社会经验缺乏。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长期处于父辈和祖辈的双重呵护之下,一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家长们“过度的关爱”使独生子女几乎没有自理生活的机会和经历,导致社会经验缺乏。在离开家长进行独立生活之后,常常由于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必要的防范意识而陷入一些骗局或遭受经济财产损失。[3]
3.心理素质脆弱。独生子女长期在顺境中成长,缺乏挫折教育的磨炼,容易出现情感脆弱、心理承受力差、意志薄弱等。又因为不善于人际交流沟通,容易形成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严重阻碍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措施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体系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将贯穿大学生活的始终。其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1.不要伤害别人。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栋梁,他们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完善的人格,各方面都应成为社会的主流和典范,包括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首先要教育大学生珍爱生命,善待他人,用理智思考和对待社会、对待他人。要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学生,这是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和首要之义。
2.不要伤害自己。大学生应当是人格高尚、情趣高雅、心理健康的人。安全教育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既要善待别人,与人友善;又要善待自己,珍爱生命,有对社会、对家庭、对别人的责任感。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成败得失,不做出伤害自己的傻事。
3.不要被人伤害。要针对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上当受骗,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传授安全防范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和自卫能力,尽量减少被伤害。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
1.加强纪律和法制教育。要在大学生中加强法制教育,通过普法学法课程,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形成法律意识,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对于校园内的各种因为违纪违法而发生的安全事件,可以作为案例在法律课程教学、安全知识讲座、主题班团活动中开展讨论,以案学法,增长知识,吸取教训,促使大学生增强法纪观念,避免做出伤害他人的愚蠢举动。
2.加强挫折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针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具体特点,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要加强挫折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感恩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懂得感恩,明白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别要加强对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学生的关注、关心、关爱和心理疏导,尽力避免因心理问题而自杀或伤人事件发生。
3.加强社会知识和安全防范教育。要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学习了解社会知识;要在大学生中开设安全文化课,向他们讲解防火、防盗、防骗相关知识,以及应对流氓滋扰、群体纠纷的处理和预防等相关知识,防范和减少大学生上当受骗、被人伤害的事件发生。[4]
参考文献:
[1]王从严,霍军亮.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现状及对策[J].学习月刊,2008,(22).
[2]张人民.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析[J].安全与健康,2004,(7).
[3]柏珂.独生子女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初探[J].天府新论,2004,(6).
[4]肖永忠.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08,(10).
有关浅谈学校安全教育论文推荐:
1.安全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2.校园安全教育论文
3.学校安全教育论文范文
4.安全教育论文
5.大学生校园安全教育论文
6.浅谈中学生安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