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班领导讲话稿
发言稿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研讨班领导讲话稿,仅供参考。
研讨班领导讲话稿(一):
同志们:
市委举办这次全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和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精神,深入研讨交流中央和省、市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努力推动全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与战略的高度,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理论思维,系统阐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依据、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是对全党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次思想再动员、工作再推进,为我们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阶段各项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强大武器。
今年春节刚过,省委就举办了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王三运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刘伟平省长作了重要报告,还有6位省级领导作了专题辅导,充分体现了省委贯彻中央精神的坚决态度和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王书记的重要讲话,围绕新常态、新理念、新结构、新作风、新作为“五个新”,阐明了“形势怎么看”“事情怎么办”“工作谁去干”等一系列要害问题,是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重要遵循。
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和我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举办这次研讨班,集中市、县(区)、乡(镇)和街道(社区)400多名干部参加学习研讨,规模之大,前所未有,这既是促进思想大解放、理念大变革的动员会,也是促进干部能力提升、经济转型发展的工作推进会。研讨班安排3天时间,学习辅导、分组研讨、交流体会,希望全体同志精力集中、静下心来,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真正在“学、思、悟、践”上下功夫,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最新精神和部署要求上来,为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更好地履职尽责奠定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下面,我结合近期的学习思考,重点讲四个方面的问题,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一、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
习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习总书记强调,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能用好或坏来判断;新常态不是一个“筐”,不能什么都往里面装,它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不要滥用新常态概念;新常态更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能成为不干事、不作为的借口和理由。
省委王书记指出,新常态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顺不可逆,可促不可阻;新常态是内涵丰富的重大变革,具体涉及方式的转变、结构的调整、动力的转换、分工的演进、产业的布局、要素的配置、改革的跟进、区域的协调、环境的保护等各个领域;新常态是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既有不变的东西,也有变化的东西,不变的是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这个方向,变化的是具体的状态、阶段的特征和呈现的格局。王书记强调,新常态下增速要换档,但绝不意味着允许失速;结构要转型,但绝不意味着推倒重来;动力要转换,但绝不意味着非此即彼;难题要碰头,但绝不意味着机遇式弱;适应要迅速,但绝不意味着一蹴而就。
概括起来讲,新常态是必然之势,规律要把握;是稳定之势,换档不失速;是转型之势,量增质更优;是改革之势,动力要转换。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我们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内涵,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在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放下速胜心态,努力做到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不断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
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速度换档、结构调整、动力转换“三个节点”:
一是速度换挡。经济新常态的显著特征是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决不是周期性的经济波动,而是一个特定时期的发展过程。从全国来看,在保持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十二五”时期GDP增速逐年回落,从2011年的9.2%降到了2015年的6.9%,“十三五”期间增速将在6.5%左右。从全省来看,经济发展从2003年起连续11年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从前年开始呈现出放缓迹象,2014年增速降到8.9%,2015年降到了8.1%。就我市来说,经过多年两位数增长后,也是在2014年快速回落,下降到7.8%,2015年更是降到了3.2%,增速转换的趋势同全国、全省的总体形势基本一致,而且这一趋势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新常态下,我们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但不是不要增长,不是不要GDP,而是要更好地统筹转方式同稳增长的关系,更加追求有效益有质量的增长。事实证明,越是简单纠结于增长速度,越是得不到理想的增速,转型越早越容易保持持续增长,转型越慢越容易陷入增长困境。我们一方面要放下“速度情结”“换档焦虑”,不能再盲目追求粗放式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要抓牢“第一要务”,坚持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摆在中心位置,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腾出更多精力和空间来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确保换档不失速、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二是结构调整。经济新常态最核心的变化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国家层面看,这种变化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三产增加值占比超过二产,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高于工业平均增速,三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我国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013年首次超过二产,2014年达到48.2%,2015年占比超过一半,达到50.5%,高于二产10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15年达到66.4%,比2014年提高了15.4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正在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正由投资和外贸拉动为主向由内需特别是消费拉动为主加快转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传统重工业占比一直维持在80%左右,2014年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二产,2015年占比达到48.8%,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调整升级。“十二五”末,我市三次产业比例为8:58.2:33.8,与“十一五”末相比,一产比重提高了2.7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下降了21.1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提高了18.4个百分点,虽然仍是“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但优化趋势日益明显,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促进增长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十二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增速快速下滑,由2011年的17.6%下滑到2015年的1.1%;总量也在逐年缩减,由2011年的160.3亿元缩减至2015年的98.7亿元;2015年8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34户,亏损面达到38.2%,比2014年扩大了10.1个百分点,累计亏损53.8亿元,其中有色、化工等传统产业亏损尤为严重。毋庸置疑,金昌已经到了“转型才能生存、转型才能发展”的紧要关口,我们必须顶住转型阵痛,保持转型定力,持之以恒调整产业结构,坚定不移推动转型发展。
三是动力转换。经济新常态的本质是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由过去主要依靠投资、出口转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和扩大消费。以前投资空间大,只要有钱敢干,投资都有回报,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06年至2015年十年间,我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1400亿元,仅“十二五”期间就完成1013亿元,十年增长了5.3倍,年均增长都在20%以上,经济很大程度上依靠投资拉动,这是由发展所处的阶段决定的。但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的边际效益已经出现明显下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逐步减弱。2011年至2015年,我市每万元投资带来的GDP增量(也就是投资系数)分别为0.29、0.224、0.222、0.106、0.047,表明投资效益下滑趋势进一步加剧,反过来又影响到全社会投资动力,2014年我市投资增幅为22.54%,2015年则急剧下滑到0.58%。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市以金川公司为主的进出口贸易长期占据全省“半壁江山”,但这种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重型产业结构也带来了较大的成本和风险压力。“十二五”期间,全市进出口贸易呈逐年下降态势,年均下降24.2%,原有的增长动力持续萎缩。应当看到,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够实现的,既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也不是纯粹的弃旧立新,更不是短期内就能调整到位的。市场不是不需要投资,而在于我们有什么样的投资眼光,能不能扩大有效有益投资的规模。我市一些基础性投资领域,特别是交通水利、生态绿化、文化旅游、地下管网、危房改造等方面还有不少欠账。今年,国家将启动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公路投资1.65万亿元,再开工20项重大水利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5000亿元。“十三五”时期,我省将实施6万多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达到8.44万亿元,其中仅交通一项投资就超过9000亿元。我们要准确研判发展趋势,抓住政策机遇,把握投资方向,积极谋划争取项目,进一步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历史的重要关口,方向往往比速度更重要。当前,我市经济已经进入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把经济转型升级作为发展主线,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坚持把发展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作为重要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这是新常态下我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重点。以文化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核心,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现代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备,具有强大的辐射力、产业拓展力和区域带动力,投资边际效应明显,拉动增长潜力巨大,并且长远可持续,能够直接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还能够提升城市知名度和“软实力”。可以说,在新常态下,文化旅游业是稳增长的重要引擎、是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是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繁荣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越来越凸显。“十三五”时期,国家将实施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行动,全面开放服务业市场,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明确要求各地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省委提出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来抓,实现由文化大省、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的转变。我们必须统一思想认识、统一目标方向、统一行动部署,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迎接大众旅游时代,力争到2020年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全市支柱产业。
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新理念引领新实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发展大势、国内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方向和着力点,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五大发展理念”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必须贯穿发展全过程,全方位覆盖,一体化推进。
第一,崇尚创新、转换动能。“五大发展理念”核心在创新,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长期以来,我市经济发展依托金川公司这艘“航母”,走的是一条投资拉动、进出口贸易驱动的发展路子,在市场总需求充足的大背景下,采取扩张规模的办法很管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金川公司效益非常好,在全国500强中的位次持续攀升,金化、金铁、金泥集团的效益也不错,2011年前曾几次进入全省工业100强。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过去推动经济发展的老路越走越难,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从2014年开始,我市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市场需求低迷、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主导产业效益持续下滑等问题集中暴发,呈现出明显的衰退态势。2015年,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亏损51.9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亏损2.7亿元。究其原因,从主观上讲,是我们对新常态的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缺少应对准备,把“宝”大多押在市场环境变化上;从客观上讲,是科技支撑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升级缓慢,“原”字号产品居多,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应该说,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基础是比较好的,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科技资源,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提升,盯着市场办企业,大力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方面面,创新永无止境、无处不在,新理念、新思维、新办法都是创新,而且更为重要。扶持“双创”,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发展电子商务,这些都是创新。比如,青年创业者陈佳妮创办的特色手工艺品编制厂,占用厂房小,耗费资源少,工作方式灵活,带动就业明显,大部分产品通过电商渠道实现了出口销售;东寨镇大学生村官陈兴璘,租用村里闲置校舍,联合当地6家农户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建成了集特禽养殖、特色餐饮、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家庭农场”。我市像这种创新创业的典型还有很多,应当大力支持和推广。去年,张掖市敏锐捕捉政策机遇,成功入围全国15个小微“双创”基地示范城市行列,争取到国家3年6亿元的资金扶持,通过创新运作方式,“双创”基地发展到包括众创空间、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商贸企业集聚区和微型企业孵化园25个创业平台和23条特色商业街区,仅去年一年就新增小微企业2600多家,增幅达到70%,税收保持了20%以上的增幅,吸纳就业人口翻了一番。这种创新的理念和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第二,注重协调、补齐短板。习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协调发展具有新特点,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更注重发展机会公平、资源配置均衡,核心是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力求通过补齐短板、化解矛盾、优化结构,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要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良好基础和条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两大抓手,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差距。在产业协调发展方面,针对资源型城市一企独大、一业独重,第三产业特别是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比低等短板问题,深入研究如何“做优一产、做精二产、做大三产”,促进一二三产协调融合发展。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方面,要以物质文明保障精神文明、以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做到两个文明互促共进。总之,如果我们的发展成果不能平等惠及全体百姓,社会公平正义得不到有效维护,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强,就会出现“日子虽然好了怨气却多了”、不同阶层隔阂加深、利益冲突加剧等社会性问题。永昌“12·30”事件,集中反映出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进城农民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新市民”的“精神不适应症”和素质提升、习惯养成等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三,倡导绿色、坚守底线。习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既是理念又是举措,环保既是制约更是新的发展契机。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城市建筑要坚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八字方针,坚决防止崇洋媚外、贪大求怪,这本身体现的就是绿色发展的理念。3月11日,央视二套《经济信息联播》“两会财经观察”栏目,报道“江苏扬中黄金水道主动‘留白’”,扬中市在开发中勇于否决,对环境不达标的项目坚决说“不”,宁可不开发也要坚决避免污染,防止破坏生态环境。我市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异常艰巨,必须强化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绿色民生观,坚守生态底线这条“硬杠杠”,坚决摒弃依靠低成本投入、高消耗资源的增长模式,提高绿色指标在政绩考核指标中的权重,以生态约束倒逼发展转型,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能再“吃子孙饭、断后人路”。在城市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必须牢固树立“先进、长远、超前、实用、留白”的理念,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上突出绿色发展观,不能搞大拆大建,要“蒸小笼”“聚大气”,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也是我们建设低碳城市、海绵城市、森林城市的根本要求。
第四,扩大开放、增强活力。“开放”是相对“保守”而言的,大到国与国之间、地区之间,小到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存在开放的问题,关键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开放发展理念,核心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提高开放质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我们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按照省委提出的“建好黄金段,打好组合牌”(平台牌、通道牌、外向牌、交流牌)的要求,发挥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昌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对外开放,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水平。今年,我市按照省委要求,承担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园艺设计和规划建设任务,借助这一国家级战略平台,我们可以宣传推介我市香草花卉旅游品牌,这也是开放的一个方面。我市人口基数少、城市规模小,迫切需要将周边人口纳入战略服务范围。要打破单向思维定势,树立双向开放意识,通过畅通道路、配套公共服务、完善信息网络、创新服务机制等举措,敞开门户、降低门槛,增强对周边人口的吸纳能力,进而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第五,共建共享、增进福祉。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习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精辟阐述了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四个方面”。这些阐释和论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契合了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在社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利益分化趋显的新阶段,人们的心灵世界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愤青思维”“弱势心态”“仇富”“恨官”等情绪和心态也由此而生,这些都是共享不均导致的结果。共享发展不是走回头路、“吃大锅饭”、搞人民公社,也不是第二次“打土豪,分田地”、将先富者的财富拿来分享。共享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我们绝不能以此为借口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好,积小胜为大胜,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十三五”时期,要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紧盯薄弱领域和短板,抓住公共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增加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进一步解决好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化服务、安全保障等民生建设的普遍性问题,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用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让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普遍受惠,幸福感稳步提升。脱贫攻坚是全面小康决胜阶段的“一号工程”,也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全市各级各方面要凝心聚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今年基本消除全市绝对贫困人口。
三、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观察发展问题,看到病症很重要,找到病根更重要。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有需求总量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全面深刻的认识选择的治理药方,逻辑起点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准确把握、辩证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要求,找准推进改革的方向,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首先,核心要义要把准。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着眼点在供给侧,发力点在结构性,突破点在抓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高中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与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观点完全是两回事。西方供给学派认为,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强调的重点是减税,通过增加生产和供给推动经济发展,这种只注重供给而忽视需求、只注重市场功能而忽视政府作用、只重视扩大生产规模而忽视供给结构调整的做法,解决不了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事实很能说明问题,一方面国内生产的粗钢卖出“白菜价”,另一方面小小的圆珠笔笔芯却需要进口;一方面国内大量中低端产品积压,另一方面却是国民“海淘”热度不减,消费者将大把钞票花在出境购物上;一方面我们拼资源、抢速度导致雾霾频发,另一方面来自加拿大落基山脉的罐装新鲜空气却在中国网络上走红,令人深思的地方很多。我们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只是一个税收和税率的问题,而是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要立足长远。所以“结构性”3个字十分重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简称“供给侧改革”,但不能忘了“结构性”3个字。
其次,形势任务要明确。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是目前我国经济的典型特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从需求侧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住”“行”主导的需求结构悄然向个性化、高端化、服务化转型升级,居民对消费品品质和个性化追求与日俱增,旅游、养老、教育、医疗和各类生产性服务需求迅猛扩张。从供给侧看,受到体制机制制约,过去一个时期“井喷式”扩张形成的庞大生产能力,难以跟上市场需求变化的节奏。一方面,煤炭、钢铁、油气、有色和建材等产能严重过剩,利润水平大幅回落,有的甚至全行业亏损;另一方面,市场需要的高品质和个性化消费品难以得到满足,出现到境外“扫货”的现象,大量“需求外溢”、消费严重外流。今年春节期间,我国出境游人数近600万,出境花费900多亿元,“暴买族”一词广为流行。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当前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要从供给侧入手,抓住供需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经济发展长期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放松管制、释放供给活力、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更大作用,提高投资有效性;入手点在于生产端,重点是有效化解过剩产能,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今明两年的主要任务是,用改革的办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打好“五大歼灭战”,通过市场化改革实现要素再配置,让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领域转移到高效率领域,从已经过剩的产业转移到有市场需求的产业,实现供需再平衡;中期是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远期是要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态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我市来说,重点是做好“加减乘除”文章,“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做“加法、乘法”相对容易,主要是补齐短板,增加有效供给,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工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释放创新驱动乘数效应,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做“减法、除法”困难会大一些,主要是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清除过剩产能和房地产库存。金川公司今年计划削减镍产量20%、铜产量10%,并关停无边际贡献的龙首西一采区、镍板带材、电解铜粉、钛厂等生产线;金铁集团拟压减生铁产能60万吨。要按照中央关于“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着力化解过剩产能,腾出宝贵的物质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盘活现有存量,依据市场需求调节生产经营,开拓外部市场,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第三,政策要求要吃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仅仅是淘汰落后产能、淘汰“僵尸企业”、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对称那样简单,而是全方位的改革。可以说,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相当于从“政府调控侧”转向“全面改革侧”。强调供给侧改革,并不是说需求侧不重要,实际上,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要求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双向发力。其中,需求侧管理类似于西医,即通过“服药”“手术”等手段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改革赢得时间;供给侧改革类似于中医,即通过“强身健体”“固本培元”等手段提高经济的韧性,为长期持续发展拓展空间。如何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指出要筑强“五大政策支柱”,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支柱”整体融合、有机结合、相互配合,目的是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去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下发后,关于混合所有制、国有资本管理等配套文件密集出台,未来一系列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的政策也将陆续出台。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明两年坚决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首次提出赋予地方更多国有企业改革自主权,推动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省委、省政府今年1月下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2月下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的意见》,配套实施“五缓四降四补贴”扶持困难企业政策(缓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费,降低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率和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对企业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费、转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予以补贴)。近期,省上提出将按照“兼并重组一批、淘汰落后一批”的思路,清理处置“四类控股企业”和“三类参股投资”(连续三年亏损企业、资不抵债企业、停业企业、三级以下控股企业;连续三年无收益投资、余额300万元以下投资、三级以下企业的参股投资),果断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一批现金流为负的企业或生产线,对两年内不能投产的项目或投产后没有效益的项目,坚决停建和规范处置。这些政策指向明确,操作性很强,要认真研究、主动对接,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步伐。我市国企改革是供给侧改革的重头戏,不改革不行,改革慢了也不行,今天不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改革,明天就可能面临更大的痛苦,未来就会走投无路。当然,推进过程中不可能皆大欢喜,产业会此消彼长,企业会优胜劣汰,就业会转岗换岗,特别是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会带来一些冲击,而且这些冲击很可能会从经济领域延伸到社会领域。对此,我们既要看到阵痛不可避免,也要处理得当,具体政策要有序配套、稳妥实施,更加细致地做好社会托底工作,防范引发社会风险。
四、锻造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
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学习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实现“十三五”目标任务、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能力和行动,核心是锻造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主动作为、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形成凝心聚力促转型、风清气正干事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一要增强思想自觉。现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一些不想干事、不愿干事、磨时间、混日子的现象,不管什么事情,到了他那里都要“等一等”“看一看”,着急的事情得不到及时处理,决策部署得不到贯彻落实,这些人不干事却“爱惜自己的羽毛”,信奉“宁愿不干事也不要出事”的庸俗处事哲学,怀揣“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人生信条,从不担当,从不得罪人。更有甚者,自己不干事,却好议论,等着看笑话。我们常讲,善作为敢担当是领导干部基本的政治品格。组织赋予我们职责、任务,我们就应当时刻记在心里、扛在肩上,把这份责任落实好。中央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已经印发,省、市委方案正在制定。我们要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增强想干事、愿干事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坚定推动转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确保把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要提升能力素质。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不论是市委常委,还是普通干部,都存在知识储备不足、“能力危机”和“本领恐慌”的问题。如果我们不重视学习提高,对新知识、新事物、新信息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一味“穿着旧鞋走新路”,难免会说外行话、干外行事,工作也会没有针对性。作为领导干部,我们必须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追求,作为一项永远的任务,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学习,坚持学以致用,在强化理论武装的同时,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方面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不断增强作决策、干工作、抓管控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努力成为善用专业思维、具备专业素养、掌握专业方法的实用型干部。各级党校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围绕转型发展需求,针对干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有计划地开展精准化培训,增强各级干部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要强化激励约束。各级党组织承担着从严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要拓展充实工作抓手,层层传导责任压力,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迈向“严、紧、硬”。要守住党纪党规的基本底线,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让党员干部在强化教育中明底线、在遵纪守规中筑底线、在执纪监督中敬底线。要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对那些不负责任、不敢担当、为官不为的干部,该调整的要及时调整,该问责的要严肃问责,绝不能让“圆滑官”讨好、让“老好人”占先、让老实人吃亏,让一心为公、一心为事业、一心为民众的干部拥有平台、得到荣誉、受到尊敬。特别在市县乡换届中,要注意把好选人用人关,注重用新发展理念来发现干部、评价干部、选拔干部,真正把那些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好干部用起来。
四要营造浓厚氛围。我们鼓励干部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各级党委(党组)也要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让广大干部安心、安身、安业。特别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法违纪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广大干部以“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精神,更好地带领群众干事创业。
同志们,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只要我们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明确方向、保持定力,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