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仁政”的思想。
2,掌握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通假、活用和固定句式。
3,通过诵读体会孟子厂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理解“仁政”思想。
教学难点:
2,体会本文喻理于事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结合学生自主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阅读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的文章。今天我们要品读的是《孟子》中的另一篇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从初中开始我们就学习了一些先秦的散文,了解了两千多年前中华文明在初始阶段的经典。其中儒家是千年来独放异彩的一派学说。上课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关于儒家的知识。
[提问]儒家的创始人是?还有哪一些代表人物?
明确: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
[提问]儒家的经典我们常常说到的有“四书五经”,各是哪几部。
明确:《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提问]儒家学说的核心是?
明确: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倡导“仁义礼智信”以达到“温良恭俭让”的境界。
那么在孔子之后,孟子是儒家中的另一位智者,我们经常称孔子为“至圣先师”,而孟子常与孔子并称“孔孟”,因此后人又称之为“亚圣”。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的精神,有发展了儒家的思想,提出了“民本”与“仁政”的思想。两千多年前,那是一个诸子百家一起争鸣的年代,各家智者都在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就像我们现在的推销员。本篇课文就是孟子向梁惠王推销自己的“仁政”思想。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怎么推销的。
二,诵读。
请一个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最后学生齐读,共三遍。
教师纠正字音和语气。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 gǔ)不入污(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末尾“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第2段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慢一些,语气应平缓。
第三部分排比,对偶句较多,要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要把反问句的反问语气读出来。
三,理解中心、疏通文字。
[提问]通过刚才的诵读,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能够“其意自现”。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明确:如何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
梳理文言字词:
请同学根据以往积累和课下注解自己发现该注意的地方,让若干同学发言梳理文意。老师作总结。
1,通假: “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2,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
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3,古今异义: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寡人之民不加多(加,古作副词,更;现今是增加的意思。)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4,固定句式: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或……或……——有的人……有的人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判断句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是何异于……——这和……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宾语前置句
5,一词多意:数、发、直、兵、胜。
四,重读课文,划分层次。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含蓄作答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五,小结:这堂课,我们回顾了先秦儒家的知识,熟读了课文,掌握了一些文言文中的常见现象,那么在下堂课中,我们将走进孟子思想的深处,去体会他的“仁政”思想。
六,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细节分析。
(1)第一部分
1,背诵第一部分。
2,用课文内容回答。
[提问]梁惠王自诩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提问]梁惠王为什么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明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
“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
[提问] 梁惠王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明确: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2)第二部分
1,背诵第二部分。
[提问]这里孟子采用了哪一种论证手法,这样论辩的心理动机是什么?
明确:孟子散文善用众多的比喻和寓言,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用人们习见的事物、形象和锋利简洁的语言,用直观感觉多方面因势利导,相辅相成,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具体,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文中孟子投其所好循循善诱。
[提问]“五十步笑百步”的意义和文中的作用?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引导学生在习作中使用比喻论证。
(3)第三部分。
1,背诵第三部分。
2,这是课文的关键部分。包括“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个方面。
[提问] 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是王道之始。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明确: 对比 比喻
[学生讨论] 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文中的做法在当下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二,背诵全文。
三,总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把它发展。他提倡“仁政”表现出重视争取民心的政治眼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可能被采用。在我国的历史上,孟子的思想一直闪烁着非凡的光辉,从唐太宗的贞观盛世到清代的康乾盛世统治者们都汲取着他的养分。
四,布置作业。
1,巩固背诵。
2,识记本课学习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