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2016-11-1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学生只有具备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独具个性的学习者。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谈几点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问题意识

波利亚说过:“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情境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关心、想知道的问题,培养学生对学习问题不断追问的习惯。 例如,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创设了拉面师傅拉面的情境,“拉面师傅将一团和好的面,揉搓成1根长条后,手握两端用力拉长,然后将长条对折,再拉长,再对折,每次对折称为一扣,如此反复操作,连续拉扣六七次后便成了许多细细的面条。” 学生自然提出了“扣六七次后便成了许多细细的面条有多少根?”的问题,在探索“扣1次后有几根?扣2次后有几根?……”的过程中有效地组织了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营造一个能够激起学生强烈好奇心,本能地产生认识冲突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质疑、猜想,唤醒其强烈的问题意识。

二、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教师在课堂上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合作探究,交流互动,畅所欲言。注意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再解决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1、多动手,多操作。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学习的感性材料,加强直观操作,通过具体操作进行大量的感知,建立表象,以此作为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例如,在矩形的教学中,学生常常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折叠方面的问题。

如把矩形沿对角线折叠后重叠部分是怎样的图形?若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16和8,那么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教师通过学生亲手操作实践,再让学生将解答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说出来,然后请全班同学评议。这样,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思考,让学生发现和概括出重叠部分的图形及其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也让学生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学到了探究知识的方法,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2、多合作,多交流。《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从而有效地进行合作探究,发现并提出问题。

三、营造浓厚氛围,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宽容的态度,提的有深度、有新意的,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让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提的简单、偏激的,切不可否定和嘲笑,而应肯定其大胆行为,并就其提问的闪光点给以赞赏。这样才能呵护学生的自尊心,才能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恰当给予评价,培养学生问题习惯

哲学家菩德曼说:“播种言行,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教师播种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行为,如何让学生收获“有更多的问题视角,能提出更好的问题”的习惯呢?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肯定为主的原则,采取具体肯定的策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的价值具体肯定,这种具体的肯定不仅对提出问题的个体,而且对全班学生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指导和精心培育,学生在课堂上对“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活动充满激情,逐步养成不断追问的习惯。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一个过程,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方法指导,耐心地鼓励,学生问题意识必然加强,数学学习的过程将变成学生进行知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