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随笔

2017-03-12

红楼梦是一本好书,读过的人肯定有很多感触而写随笔。下面小编为你带来红楼梦随笔。

红楼梦随笔一

《红楼梦》是我最喜爱的书之一,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阅读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故事为线索,生动描写了宁、荣国府的兴盛以及最后的衰败,展现了封建社会必将灭亡的趋势。大量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等各类文学艺术手法,通过“宝钗扑蝶”、“湘云醉眠”、“黛玉葬花”、“刘姥姥进大观园”等等故事,给我们展示了生动的画面,让我闻到了祖国文化的芬芳。

曹雪芹生动、真切地刻画了性格各异的人物,让我懂得了人性的真善美,看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比如贾宝玉的多情浪漫;史湘云的活泼开朗;王熙凤的泼辣能干,善弄权术;花袭人的温柔细致;薛宝钗的工于心计、雍容大度;林黛玉的真情高才、多愁多病;痴晴雯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元春的孤独;迎春的懦弱;探春的冷傲;惜春的孤僻。这些性格各异的人物,深深地吸引着我。

“金陵十二钗”中我喜欢探春,她懂事能干,才气又高。王熙凤生病时将荣国府管理得井井有条。还有黛玉,她虽多愁多病,但却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可惜死的早。

还有史湘云、尤二姐等等好多好多人物,他们的故事常常使我牵肠挂肚,悲喜交加。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每一次读《红楼梦》都给我不一样的感受,让我感受到祖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

红楼梦随笔二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

同时,他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对于封建礼教,除晨昏定省之外,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亦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

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

红楼梦随笔三

不只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没落佚事。四个家族环环相扣的兴衰败落映衬着一段悲凉的封建爱情,宛若南柯一梦。

“江宁织造”公子曹学芹以他沉稳细腻的笔法将那风流韵事如梦如幻地展现在笔下。贾、薛、史、王四个有权有势的家族联姻成戚,“阿房宫三百里,不及金陵一个史”,如此气派的景致到了最后却逐渐衰落,让人不禁顿足叹息。

在这篇故事中,最如泣如歌的莫过于黛玉和宝玉的爱情。曹雪芹并未在文中提到过“爱”字,但却没有任何一段爱情能与之相比。第一最好不相见,由此便可不相恋。当宝玉第一次初遇黛玉时,就注定一段凄美孽缘将由此展开。

“这个妹妹我见过。”苍凉而温柔,细读,一种无言的伤感在心底蔓延,因为就算两情相悦,也无法改变她的宿命。今生今世,她注定是来还他一滴泪的。

潇湘花雨中,她葬花落泪,那么纤纤弱弱让人心不禁为之一痛,最初对黛玉的情感便是来自于心痛。

宝玉过着锦衣玉食的奢华生活,每天与红颜粉黛们嬉戏笑闹,却也难得那么痴情,那么专注地对待一个人。

很多时候在生活中,事与愿违,现实总是会给予你无限追求暇想的余地,最终残忍地告诉你,一切都是空梦,而你只是在梦里轮回。

就像我,我总是怀着充沛的精力希望追求着完美,但却总是瑕疵点点。可是大多数时候我选择了释怀,因为世上有很多东西并不属于你,你无需为凡尘空欢喜、空忧虑,很多事一晃而过,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不只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那一场空梦里演绎的是千古不变的轮回。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