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小故事
历史故事是历史传承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也不乏运用历史故事讲解历史知识的事例,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三国演义人物小故事。
三国演义人物小故事1:三国时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
三国之后的西晋时期,盛行门阀制度。门阀士族在政治、经济上享有极大的特权,操纵“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在政坛造成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以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赵云不得重用,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门望族。这与中国历史上产生于西汉后期,东汉时达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门阀制度”有关。
汉末乱世,群雄并起,门阀制度也受到冲击,但其生命力极为顽强。袁绍贵为十八路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是决定因素。三国之中,曹瞒对门阀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称为“冢中枯骨”。他手下的战将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韦、许褚是草莽豪强,徐晃、张辽、文聘是降将。而刘备早期无人可用,顾不上讲究门第。但卧龙一到,这套玩意儿就又活了。魏、蜀、吴三国,蜀汉对门阀制度的坚持是最明确的,赵云也就倒霉了。同时,孔明的任人唯亲,也是史有定论的,马谡、杨议就是例子。难怪在孔明当政的后期,蜀汉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了。
刘备称帝,群臣上贺表,列了前五十个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诸位知道领衔的是谁么?“征西大将军都亭侯马超”!没别的原因,“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赵云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连名字都不能列在贺表上。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赵云是政治斗争失败者。刘备平定益州时,欲大赏封地,诸将默然,只有赵云谏曰:“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今安居夏业,民心方定,不宜夺之为私赏也。”仍是一秉以往忠君救民之志,堂堂正正,刘备只得大喜从之。只此一言,已把蜀汉的满朝文武得罪尽了。
没有野心,不懂得巩固自己的势力,没有自己的亲信家将,在那乱世之中,广张羽翼是何等重要得。关张自成一党,家将众多,如关平,周仓等,马超世代公候,投刘备时又是带者全部家将,黄忠曾为长沙太守,亲信也肯定不少。独有赵云。。。。向来是单枪匹马,自然在朝中也就人微言轻了。
为官清廉。从刘备,孔明几次欲大赏赵云,赵云不受或分赏诸军,可见赵云为官必然清廉。清官自然就没钱笼络家将,估计他也是蜀汉那些贪官的眼中钉。我在想,若是蜀汉统一天下,一班文官主政的话,恐怕赵云更不好过。
第三个原因是赵云时运不济,投刘备时,是在刘备最危难的时期,根本无兵可用,一直到入主益州,刘备都是是寄人篱下,因此赵云屡屡充当警卫长的角色。等到刘备开始有兵可用了,已经是十数年后了,谁都习惯了赵云警卫长这一职位,因没有统兵经验,蜀汉又将领众多,自然也就没有统兵机会了。一直到蜀汉后期,诸葛亮实在无将可用了,才派赵云为主将上阵。那时的赵云,已经是满头白发了。。。。
赵云犯了为官的几大禁忌,又时运不济,故虽一生任劳任怨,也只能是死后封侯。当初若是投曹操,我想不至于如此结局。
关于赵云的统帅能力。赵云品性谦逊,性情冷静,善内政,从择定贤主,千难万险,追随不改见忠贞种看出,赵云实有大智慧。若赵云统兵,辅以一智谋之士,我肯定谋士之言他能听得进。
为将者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条件是能使士卒用命。故名将吴起亲自替士兵吸脓,为得就是能使士卒用命。而赵云,做战英勇,每每身先士卒,最难得的是,有大赏又不独自享受,而是分与诸军。这样的人不是帅才那什么样的人才是帅才? 统兵作战经验尤为重要,而经验是需要积累的。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有天生的将军。若是赵云一开始就定位在统帅的位置上,我以为他的统兵能力不比关羽差。
三国演义人物小故事2:吕布之死
王之野心,而只是企图割据一方,作一个诸侯罢了。例如,他答琅玡相萧建的一封信颇能说明其抱负。“(吕)布与(萧)建书曰:‘天下举兵,本以诛董卓耳,布杀卓,来诣关东,欲求兵西迎大驾,光复洛京,诸将自还相攻,莫肯念国。……莒与下邳相去不远,宜当共通。君如自遂以为郡郡作帝,县县自王也!昔乐毅攻齐,呼吸下齐七十余城,唯莒、即墨二城不下,所以然者,中有田单故也,布虽非乐毅,君亦非田单,可取布书与智者详共议之。’”《三国志》卷七《吕布传》注引《英雄记》。
从中可见,“郡郡作帝,县县自王”乃当时的实情,但吕布并不想割据称王,这和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确实非常相似,操曰:“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当然,吕布所拥有的地盘和政治军事实力并不能同曹操相比,但他其时身为徐州牧,也是一方诸侯,其势力并不逊于袁术。而且袁术称帝时,吕布“止之,而使不通章”同上。。这说明吕布的理想是做个汉朝的臣子,并无不臣之心,而且他还力图恢复汉朝一统天下的局面。
当吕布为曹操所擒,命在旦夕之时,吕布曾向曹操建议:“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吕布自视甚高,有不把天下诸侯放在眼里的傲气。在不经意中说出,他欲为朝廷重臣,助操平定天下。对吕布的这番话,“太祖有疑色”《三国志》卷七《吕布传》。,说明曹操颇有几分赞同。
吕布的为人亦有不少可取之处。可以说,还是深得部下爱戴的。例如,他战败后,手下大将高顺等不降,陈宫慷慨赴死,都说明他颇得人心。当曹操兵围下邳城时,“布与麾下登白门楼。兵围之急,布令左右取其首诣操,左右不忍,乃下降”。《资治通鉴》卷六十二。从“左右不忍”这四个字,可以看出吕布和部下的关系是融洽的,否则当此危急关头,手下人何不卖主,将吕布的人头献给曹操,以获取荣华富贵。
吕布在大难临头之际,“令左右取其首诣操”亦足以说明他并非贪生怕死之徒,不然就先降了曹操,何必要左右取自己的首级呢。至于他后来“下降”,是他相信曹操会需要他这样的豪杰来平定天下。吕布对操言道:“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可见其在言辞间还是有一股霸气。
其实,曹操本不想杀吕布,“布缚急,谓刘备曰:‘玄德,卿为坐客,我为执虏,不能一言以相宽乎?’太祖笑曰:‘何不相语,而诉明使君乎?’意欲活之,命使宽缚”。《三国志》卷七《吕布传》注引《献帝春秋》。
但刘备却在旁言道:“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三国志》卷七《吕布传》。刘备为何主张杀吕布呢?一是吕布曾夺取刘备的地盘,备当然怀恨在心;二是刘备担心如果吕布为曹操所用,则使曹操如虎添翼。刘备最大的敌人是曹操,当然不愿看到曹操势力的强大,对自己以后的发展形成更大的威胁。
曹操一向主张唯才是举,善于选拔人才,再加上“操之驭将,自古少有”《三国志》卷五十二《诸葛瑾传》。如果操不杀吕布,让其为己效力,也许会使吕布成就一番功业。
吕布为何会失败呢?我认为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客观上看,吕布盘踞的徐州地区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政治、军事斗争错综复杂。自曹操为父报仇,大肆屠戮徐州士民后,长期的战乱使徐州的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缺乏巩固的根据地及可依靠的后方,制约着吕布集团力量的发展。
从主观上看,吕布行事优柔寡断“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党”同②。部将高顺忠心耿耿,吕布不能用;谋士陈宫屡出奇策,吕布不肯信。高顺常谏吕布:“‘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三国志》卷七《吕布传》注引《英雄记》。陈宫被俘后也对曹操说:“但坐此人(指吕布——笔者注)不从宫言,以至于此。若其见从,亦未必为擒也。”《三国志》卷七《吕布传》注引《鱼氏典略》。二人的确说出了导致吕布败亡的致命伤。
总体来看,吕布为人性格直爽,不拘小节,颇得人心,有容人之量,又无割地称王之野心。其一生行事并无大恶,从未有过类似于曹操的屠城坑卒残暴之事。所以我认为陈寿作出的吕布“轻狡反复,唯利是视”的评价并不十分公允。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混战,他们之间只有利益,没有诚信。见利忘义、反复无常者多矣,岂独吕布哉!刘备、张绣、马超、公孙渊等哪一个不是朝三暮四、反复无常。与他们相比,吕布缺乏的仅是权术和战略眼光,所以才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
三国演义人物小故事3:曹操为什么杀吕布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汉灵帝死后,朝廷政局混乱,诸侯割据混战,群雄逐鹿中原。在这样一个动荡年代,实力不强、官位不高、资历不深的曹操,却能够先后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最终脱颖而出,统一中原,纵横朝野,把持政局,成为当时实力最为强大的顶尖风云人物。曹操除了在政治上占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外,其他能够促使他叱咤风云、雄霸北方的因素中,最积极的、最有效的当数他实行的求贤若渴的广泛吸收、笼络文才武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用人机制了。
曹操的性格很复杂,他“有权谋,多机变”,同时疑心也很重。但是有一点曹操看得很透彻,那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军事实力决定一切。曹操在行刺董卓失败,逃回沛国谯县老家后,树立起“忠义”的白色旗帜,到处招兵买马,组建军事武装力量,随即掀起了一场会同各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的波澜壮举。董卓死后,黄巾残余势力再次叛乱滋事。曹操借剿灭黄巾之际,在山东各地招贤纳士,文才武将闻声归附,军事实力得到了迅速膨胀,这为他在以后几次南征北战中都能够所向披靡、连连告捷奠定了雄厚的军事基础和人才保障。
曹操爱惜、招纳人才,遵循一定的原则,那就是道德和人品必须要过关,必须对自己的国家或主公忠心不二。所以,当武艺最高、异常骁勇的吕布曹操被伏后表示愿意归降,并向曹操陈述了“明公所虑,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的利害关系后,求贤若渴的曹操没有立即表态,而是问站在一边的刘备“如何”,这说明曹操对吕布这样一个武艺超群的猛将是喜爱的,甚至想象到一旦拥有吕布便会使自己如虎添翼,在内心里是准备接受的。
但是在刘备不怀好意、煽风点火般的提醒下,曹操回想到吕布曾经为财而一刀砍下了义父丁原的头颅,为色而一戟刺穿了义父董卓的咽喉,认识到吕布确实是一个反复无常、卖主求荣的豺狼蛇蝎般小人的时候,曹操的思想发生了动摇。
尽管吕布身怀刘、关、张三人联手都打不赢他的绝世武功,本来就疑心很重的曹操也断然不敢留在身边,以免除引狼入室、养虎为患的忧虑。于是,曹操果断的下令把吕布“先缢死,然后枭首”,这也可以看的出曹操对于如何处置像吕布这样一个品质恶劣、卖主求荣的卑鄙小人,在内心上是狠毒的,在手段上是残忍的。
吕布的死,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他不但一直没有被曹操所用,为曹操的称霸事业打过一次仗、立过半点功,反而多次与曹操为敌,在濮阳一战中使曹操险些丧命,曹操对吕布恨之入骨,并凶残的杀了他,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曹操在官渡以七万之众与袁绍率领的七十万大军的对抗中,曹军在粮草不继、军力渐乏、难以支撑的危难关头,当许攸向袁绍献上分兵偷袭许昌的出奇制胜消灭曹操的妙计时,袁绍却因为许攸的子侄辈犯的一些司空见惯的小错误,不仅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反而对他大加痛斥,并下了逐客令。
恼羞成怒的许攸在愤恨之下,毅然走到了袁绍的死对头曹操这边,并向曹操献上了偷袭乌巢火烧袁军粮草的妙策,使曹操在官渡战役中最后以少胜多,反败为胜。随后曹操率军乘胜攻打冀州,许攸又献上了“决漳河水淹之”的计谋,帮助曹操再次取得胜利。两番献计均奏凯歌的许攸因此也居功自傲、目中无人起来,先是对曹操直呼小名“阿瞒,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门?”的狂妄言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曹操虽然心里恼怒,并没有表现和发作出来,只是哈哈一笑,但是曹操手下那些忠心耿耿的部将们则“俱怀不平”。
然而许攸却不以为然,照旧我行我素,竟然对曹操的心腹大将和贴身侍卫许褚也说出了同样的话,终于被许褚一剑砍下头来。许攸和曹操在很早以前就是老朋友了,况且又为曹操立了大功,曹操即使对许攸心存不满,但是顾念旧情,又怕别人说他“嫉贤妒才”,所以对许攸无论如何是下不了狠手的。作为曹操的下属,许褚即使对许攸的言行怀有不平,又被许攸激怒,他也是不敢贸然杀掉主子的“故友”和有功之臣的。
很明显,许褚是受了曹操密令,难怪事后曹操做贼心虚的将许攸“厚葬”,对许褚不过是象征性的责备了几句也就过去了。即使许攸有功于曹操,曹操还是借刀杀掉了许攸,归根到底是因为曹操对许攸叛国投敌的行为从内心里是无法原谅的。这样的人即使谋略再高,妙计再多,曹操也不敢把他留在身边,保不准日后许攸因为不得志再次叛国投敌,帮助孙权或是刘备对付自己,还是杀了放心些。
杨松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大贪官。杨松是张鲁手下的一个谋士,为主公张鲁出谋划策之事名不见经传,但是为人极贪贿赂的事迹却臭名昭著。这一点,刘备的谋士诸葛亮知道,曹操的谋士贾诩也知道。刘备在攻取西川刘璋时,刘璋求助于张鲁,张鲁派屈身帐下的马超去助战。
张飞和马超打的热火朝天,难分胜负。刘备“见马超英勇,甚爱之”,便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献计,利用杨松对钱财的贪婪,离间了张鲁与马超的关系,使马超被迫投到刘备帐下。第二年,失去了马超这员大将后的张鲁,在曹操的强势进攻下节节败退,张鲁只好启用了马超的部将庞德。庞德武艺高强,深受曹操的赏识,曹操想让庞德归降。
贾诩献计,利用杨松对钱财的贪婪,离间了张鲁与庞德的关系,使庞德中计被曹操收服。随后杨松给曹操写了密书,自己作为内应,帮助曹操平定张鲁。中计后的张鲁亲自出战,被杨松关在城外,张鲁被曹操活捉后封为镇南将军,其他的将领都有封赏,只有杨松被曹操下令“斩之于市曹示众”。
正是由于杨松喜爱金银、贪婪成性,使张鲁失去了两员一等一的大将,正是杨松见利忘义、买主求荣,使张鲁轻易丢失领地被俘。杨松的爱财、卖主的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曹操的西征扫清了很多障碍,对曹操的统一大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曹操从内心里对这种为了黄白之物而贪婪成性、毫无原则、卖主求荣的无耻小人,是不会原谅的,索性杀之而后快。
长期的为官和多年的征战,使曹操在功成名就、成就霸业的同时,也为曹操在辨别是非、洞悉善恶的能力上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曹操在任人唯贤的用人机制方面研究的很透彻,落实的很到位,什么人该用什么人不该用,什么人能重用什么人不能重用,他自己心里有杆秤。
尽管“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曹操对他的忠心表示认可,仍然奉为座上宾;即使关羽“降汉不降曹”,曹操对他的义气表示赞同,照旧“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厚爱他。黄奎和马腾密谋反,黄奎的妻弟苗泽为能得到黄奎的侍妾李春香,竟向曹操告密,使曹操得以谈笑间就扑灭了这次叛乱。
事后,曹操却不仅没有奖赏苗泽,反而说苗泽“为了一妇人害了自己姐夫一家”,是“不义之人”,竟把苗泽杀了。曹操的疑心很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曹操对待别人的一贯原则,即使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同脉兄弟、患难之交,曹操对他们也是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的警惕性,更何况像吕布、许攸、杨松这类卖主求荣、叛国投敌的小人了,有能力的留在身边不放心,放出去对自己是祸害;没有能力的留着没什么用处,还得小心提防着,还是全杀掉的好,同时也给自己身边那些心怀叵测的小人提个醒,杀一儆百,岂不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