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创业者的个人故事

2017-02-21

创业是成功的过程,成功也是一辈子的过程,看看那些成功创业的故事,学习他们,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成功创业者的个人故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成功创业者的个人故事一:

顺丰IPO路上被掌掴 神秘人王卫的创业成功故事

23年前,1993年,一位快递员在经历数年的“水客”(即从香港运送“水货”到大陆的人)生涯后,在广东顺德成立了自己的快递公司,当时这家公司一共只有6个人,创业资金来自于他父亲资助的10万元港币。人手不够,这位“老板”亦亲自上阵,时而背双肩包、拖着行李箱,时而骑摩托,往返粤港两地,一时间,在顺德到香港的陆路通道上,70%的快递件由这家公司承运。这家公司后来发展成为员工数量35万人、年营收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企业。它的名字叫顺丰,这名“亲自上阵”的老板就是顺丰总裁王卫。

23年后,2016年,一位冯姓顺丰快递员骑着电三轮穿梭在北京城里的大街小巷。4月17日上午,他驾驶电动三轮车运送快递,与一辆黑色现代发生刮蹭。现代车司机下车后连续掌掴快递员6次,这个场景被围观者用手机拍下并发到互联网上,引起了社会对快递“小哥”尊严的广泛讨论。

4月17日当晚,朋友圈和微博风传一张据说为王卫个人朋友圈的截图,上面写道:“我王卫向着所有的朋友声明!如果我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此举又激发了舆论热议,在机场排队等出租车的任正非、捐钱做公益的马化腾和替员工出头的王卫,被网友并称为“中国好老板”。顺丰深圳总部公关专员康慧敏(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此朋友圈状态确为王卫本人所发。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为员工怒发冲冠,声言“追究到底”的顺丰总裁王卫,却是一位佛教徒。他常通过内部讲话表明佛教对自己修身养性、保持平静心态的作用。因而这次发怒,媒体纷纷以“罕见”形容。佛教在世人眼中平和,却也一直有着“金刚怒目”之说。“如果这个世界是用钱或一个道歉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不以法律解决问题,法律要它干吗?”在此事件后,王卫破天荒地组织线上记者会,接受媒体采访。而在此前,王卫绝少曝光在镁光灯下,被认为是中国最神秘的商界领袖。

而王卫带领的顺丰,对外界也一直隔着一层面纱。2002年,顺丰在深圳福田设立企业总部,据说当时官方甚至不知道有这样一家民营快递龙头在本市扎根。今年,这层面纱将逐渐落下。

2月2日,顺丰发布了上市辅导公告。据媒体报道,早在2013年,顺丰引入中信资本、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融资80亿元。当时已有猜测,认为这是在为顺丰上市作准备。而王卫曾经对上市的看法是:“上市就是为了圈钱,这不是顺丰要做的。”

快递咨询网首席咨询师徐勇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顺丰上市最快将在今年6月份。随着王卫的发声和顺丰上市进程的开启,这家民营快递行业的旗舰将逐渐浮出水面。

隐者

6点,起床练气功;8点,到公司开始上班;5点半,下班回家,陪家人,游泳或跑步;22点休息。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王卫每天的作息时间相当规律。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自称,如果拖延到6点下班,已经算是迟到回家。在一次内部讲话中,王卫向顺丰员工说道:“其实,我25岁的时候也曾经是一副标准的暴发户做派。……得感谢我的太太,她在我得意忘形的时候,不断泼我冷水,让我保持清醒和冷静。”家庭在王卫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他本人亦透露,不愿多接受采访的原因,除了个人性格,也是因为工作节奏紧张,想把空闲尽量安排给自己和家人。

即使在顺丰员工眼中,王卫也颇为低调。康慧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即便身处深圳总部,但“几乎只有在公司年会的时候才能见到他”。时代周报记者亦向多位顺丰高层提出采访申请,均遭到婉拒。

有关王卫刻意与公众保持距离的段子在快递行业内流传度颇高。这位热爱户外与极限运动的总裁却极少接受媒体的采访,连顺丰公司的内刊上,都从未出现过王卫的照片。直到2010年春,王卫花3.5亿港币在香港九龙购置一块地皮,自建两栋4层楼高的独立屋,附带独立泳池。这桩打破同区地产价格纪录的买卖引起了香港媒体记者对王卫的注意。随后摄影记者在顺丰深圳总部守候数日,才终于第一次拍到了王卫的真容。

在极少次接受专访时,王卫也定下规矩,所有媒体禁止拍照。他给出的理由是“因为经常要到基层‘微服私访’,所以需要保持神秘感作掩护”。而弥漫在整个顺丰中刻意的低调氛围,则来源于他年少时的经历。家庭条件、学习成绩一般以及曾经的“水客”经历,养成了他相对敏感的性格。“我比较享受低调的感觉,喜欢回归本性真实而平淡的存在感。”

据曾经采访到王卫的《快递》杂志描述,王卫的办公室“弥漫着佛香,并摆放着九尊佛像”。他把对佛教的体会迁移到对顺丰的管理上,“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顺丰这个不错的平台,把未来很多不确定的看似偶然的东西变成必然”。

王卫在访谈中认为自己对利益并不看重。“做快递最初的动机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生存。当生存不是问题的时候,我开始考虑顺丰的发展、定位,因为我要对我的家人、同事和朋友有个交待。”

王卫的顺丰在低调中迅速扩张。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2004年,顺丰销售额为13亿元;2010年则增长至12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50%,利润率30%;2013年,顺丰营业额则达到280亿元,净利润约为12亿元,快递量约11亿件。至2014年,顺丰的年营业额则突破400亿大关。

在突出的成绩单下,顺丰的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截至2012年底),优于国际物流巨头UPS,与美国联邦快递、EMS相当,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则优于EMS。另有一组数据颇为耀眼:2012年,顺丰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8.8%,而普遍上,净资产收益率常年保持15%以上便可被视为绩优公司。无怪乎众多资本对顺丰趋之若鹜。

王卫的谨慎和敏感延续到他对资本的态度上。早在2004年开始,业界就一直不断传言有PE经常辗转各种关系找王卫,但他要么不见,要么婉拒。而顺丰内部也从来不回避一直都有PE找其合作的事实。而对于上市,王卫的态度则更加明确:“我可以负责地讲,顺丰在短期内不会上市。”

“不缺钱!”快递行业资深分析师徐勇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顺丰融资谨慎的原因,“顺丰是以商务快递和中高端网购市场为主,其他民营快递企业以网购快递为主。由于市场定位不同,使得顺丰的件均收入高,流动资金充裕,从经营的角度看,对资金的依赖度较低。”

“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王卫说。

怒目金刚

在回应“北京顺丰快递员被打”一事上,王卫一反往日低调的作风。“看这个视频时,我觉得是我在挨打。这不是赔钱和道歉的问题,这是尊严的问题。顺丰一贯教育员工从内心尊重每一个人。如果我在这件事上妥协,如何面对所有的顺丰员工,如何配做顺丰总裁?”

虽然负责应对此事公关的顺丰北京宣传负责人卢萍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顺丰内部目前已在淡化此事,但王卫的反常之怒已令外界哗然,而时间恰好处在顺丰宣布接受上市指导后不久,也引起外界的诸多猜测。但在康慧敏看来,王卫对基层员工的关注由来有自。“‘快递员才是顺丰最可爱的人’这句话就是从他这里出来的。”

在顺丰内部有一项制度:所有管理者每年都要下去实习一段时间。2010年12月24日,王卫以物料管理员的身份,经人力资源部介绍到某区部网店独自实习,骑着电瓶车边随快递员派送、边了解巴枪、背包等物料使用和员工劳动强度及待遇情况。“作为管理者,我必须了解与客户接触最近的一线收派员和二线呼叫中心的感受,是他们每天代表着企业、率领着企业在前线作战,”王卫说。

某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快递企业老板普遍重视基层,原因或与他们早年大都从事过基层工作有关。

王卫生于上海,在香港长大。在年轻的时光里,他做过小工和快递员,每天背着背包往来深港两地,因此总有一股江湖气质。在顺丰内部,关于王卫尚义的行为,流传着一些故事。一位工号“00002”、自顺丰成立初始就一直在王卫身边的老清洁工,受到了王卫的特殊礼遇。他向这位清洁工承诺:“你在这个公司一天,我就养你一天。”

据前顺丰员工李越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王卫的贴身保镖大多来历不凡,通常两到三年一换,每届保镖在退役之后,往往会晋升为公司内部的中层干部。“能力强的会成为区域经理,次一点的也会让他留下当区域主管。”“为王总长期忠诚服务的员工,无论高低,相当于拿到一张终身饭卡。”

李浩认为,顺丰至今仍保持着一些“江湖气息”:“许多管理人员、区部经理是从基层的快递员、仓库管理员慢慢上来的。他们有时候有一种底层的豪爽,面对媒体又因为没有经验而显得腼腆,不知道说什么。”

王卫保持刻意的低调,在上市问题上迁延已久。但对事关企业发展的关节点,他毫不手软。

在创立初期,顺丰为了快速占领市场,采用流行于中小企业中的分公司加盟商制度,每建一个点就迅速注册新公司,聘请熟悉当地市场的能人来管理。分公司所有权归顺丰所有,但地方经理具有独立的行政、人事、财政、经营管理权。彼时,顺丰没有统一标识,各地快递员服装也并未得到统一,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野蛮增长的模式,被一家竞争者称为“老鼠会”。

“这种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分公司开拓市场的积极性,也留下了客户资源全部掌握在分公司手中,管理协调不力、服务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的弊端。更重要的是,分公司做了什么事情,总公司必须负全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卫介绍道。

王卫将那些具有极大经营自主权的加盟商称为“地方诸侯”,21世纪以来,他开始对各地加盟商展开轰轰烈烈的“削藩运动”,成立总部,将地方站点的经营权收归自己手中。

而康慧敏称,顺丰处理快递员被打事件的快速反应,也与直营模式、总部层面直接关注有关。“事情发生当晚,就有总部的管理层前去陪同这名收派员,进行一些安抚工作。”

入世与上市

作为商人,王卫的信仰更带有入世色彩。

有关上市的波折,最能体现王卫入世的精神。对于上市时间表,顺丰方面一直模棱两可。但在2013年,顺丰却引进了三家投资者,并于2015年底聘美国权威投资机构摩根副主席梁翔为副总裁,被业内普遍解读为是在为上市做热身运动。而汉森供应链总裁黄刚向时代周末记者介绍,顺丰“早就计划上市了”。

“上市之后,快递企业可以依托资本的力量,整合市场资源,推动自身转型升级。”徐勇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而转型,正是王卫近年来投注精力的焦点。

王卫的战略眼光一直为业内所称道。近年来,王卫带领顺风涉足更多领域,包括电商、O2O、物流普运、金融等。顺丰嘿客、顺丰海淘、顺丰优选等板块相继浮现。“顺丰的多数创新都是由老板直接发起的。”康慧敏坦言。

对于快递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徐勇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未来,大型快递企业向综合物流转型,中型快递企业向专业化转型,小型快递企业向个性化转型。”

黄刚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称,2016年,中国快递进入全面的资本化历程,顺丰、三通一达、百世等企业全面进入上市流程。“各大企业都在掐位上市,上半年非常火。”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电商崛起,定位高端的顺丰受到与电商联系紧密的其他民营快递品牌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同时,顺丰也希望用资本实现转型的目的。

“资金实力上,国外一家企业就有600多架飞机,而中国所有快递企业加起来,也只有不到50架飞机。”王卫对媒体表示。这或许能管窥王卫的资本野心。

成功创业者的个人故事二:

普通人的逆袭:从下岗工到产值上亿的企业家

在中江,只要说起代明生,人们都不陌生,因为他的路灯杆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大年初八,工人们还没有正式上班,代明生已出现在办公室,忙开了。

从最初在丝绸厂打工到后来下岗,再到白手起家创业,今年48岁的代明生已是德阳中江一家年产值上亿元企业的总经理。他说,当年创业最艰辛时都想放弃了,是一帮老伙计的支持让他挺了过来。直到现在,代明生还是喜欢没事时就泡在生产车间,“这样才能找到感觉,才会有发明创造、创新的冲动。”

1987年,刚满19岁的代明生来到中江县凯江丝绸厂,当上了机修工。这个踏实肯干的小伙子用5年时间,成长为技术科科长。

可天有不测风云,随着丝绸厂破产改制,代明生下岗了。他跟几个同事在外承包安装灯杆,看到了市场商机,于是琢磨着自己搞生产。

没有技术,代明生便到江苏丹阳一家灯杆厂打工,顺便“偷师学艺”。几个月后,他回到中江开始创业。买不起弯曲钢管的专业设备,他就用土办法来试验,最后发现用卷扬机拉弯很实用,且成本只有采用专业设备的十分之一。

有了产品,他们又四处找市场,最终在绵阳安县秀水镇赚到了第一桶金——差不多20万元。从秀水为起点,他们拿下了周边乡镇的灯杆弯臂业务,并由此一步步拓宽市场,走出省外、走向全国。

如今,代明生的企业年产值已上亿,其灯杆产业已发展到第四代。指着窗外的工地,代明生说,项目建成后,将年产集成式LED模组10万套、一体化LED节能照明产品10万套。

代明生说,自己是踩着黄泥巴长大的农民,已习惯了生产车间的生活,“只要不在办公室,不跑业务,我就到车间和工友们一起烧电焊,琢磨创新的事儿。”

从机修工到下岗工人,再到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家,代明生已实现了“普通人的逆袭”,可他依然喜欢走进生产车间钻研琢磨,如今公司已取得80多项专利,“在西南地区,有城市的地方就有我们的产品。”他说,只有在生产一线,才能把技术和产品结合起来,摸着电焊机切割机才能找到感觉,才会有发明创造、创新的冲动。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