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形成的原因

2017-02-21

黄土是一种很肥沃的土层,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但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给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都造成严重的危害,不过黄土是怎么形成的呢?以下就是小编做的整理,希望对你们有用。

黄土形成的原因:

黄土【loess】指的是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多孔性具有 柱状节理的黄色粉性土,湿陷性黄土受水浸湿后会产生较大的沉陷。

第四纪形成的陆相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黄土的粒径从>0.005毫米~<0.05毫米,其 粒度成分百分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有所不同。它广泛分布于 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风成说---反气旋风将荒漠或冰川区颗粒吹送到草原地带形成黄土

水成说---水将成土物质搬运堆积形成黄土

风化残积说---当地各种岩石在干燥气候条件下经过风化成土作用

黄土的特性:

多孔性

由于黄土主要是由极小的粉状颗粒所组成,而在干燥、半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它们相互之间结合得很不紧密,一般只要用肉眼就可以看到颗粒间具有各种大小不同和形状不同的孔隙和孔洞,所以通常有人将黄土称为大孔土。一般认为黄土的多孔性与 成岩作用、植物根系腐烂和水对黄土的作用等有关,更重要的是与特殊的气候条件有关。典型的黄土孔隙度较高,而黄土状 岩石的孔隙度较低。

垂直节理发育

当深厚的黄土层沿垂直节理劈开后,所形成的陡峻而壮观的黄土崖壁是黄土地区特有的景观。垂直节理发育,就是典型黄土和黄土状岩石所具有的普遍而特殊的性质。

关于黄土垂直节理的成因,曾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目前较多的人认为,垂直节理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黄土在堆积加厚的过程中受重力的影响,土粒间的上下间距变得愈来愈紧密,而土粒间的左右间距却保持原状不变。这样水和空气即沿着抵抗力最小的上下方向移动,也就是说沿着黄土的垂直管状孔隙不断地作升降运动并反复进行,这就造成了黄土垂直节理发育的倾向。

层理不明显

凡是沉积岩一般都应该具有层理,因为任何成因的沉积岩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沉积物逐步堆积的过程。黄土既然也属于沉积岩的范畴,为什么层理却不明显或不清楚呢?

很多学者把黄土无层理或层理不明显,作为黄土风成的标志,而有层理的黄土则认为是水成的依据。如今,有人提出黄土无论是风成的,还是水成的都应具有层理,其层理之所以不明显,主要是由于在观察过程中,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黄土的孔隙性和垂直节理的显著特征上,忽视了对层理的研究;其次,黄土的组成物质主要是尘土质物质,它在渐次堆积过程中,形成非常薄的层理,用肉眼观察是很不明显的;另外,黄土崖壁经过不断的雨水淋洗后,常常使表层黄土成泥浆糊状物涂于整个崖壁表面,因而从外观来看,就再也看不清层理了,就像砖砌的墙壁经过泥浆的粉刷再也看不到砖缝一样。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透水性较强

一般典型的黄土透水性较强,而黄土状 岩石透水性较弱;未沉陷的黄土透水性较强,沉陷过的黄土透水性较弱。黄土之所以具有透水性,这是和它具有多孔性以及垂直节理发育等结构特点分不开的。黄土的多孔性及垂直节理愈发育,黄土层在垂直方向上的透水性愈高,而在水平方向上的透水性则愈微弱。此外,当黄土层中具有 土壤层或黄土结核层时,就会导致黄土层的透水性不良,甚至产生不透水层。

沉陷性

黄土经常具有独特的沉陷性质,这是任何其他岩石较少有的。黄土沉陷的原因多种多样,只有把黄土本身的性质与外在环境的条件结合起来考虑时,才能真正了解黄土沉陷的原因。

粉末性是黄土颗粒组成的最大特征之一。粉末性表明黄土粉末颗粒间的相互结合是不够紧密的,所以每当土层浸湿时或在重力作用的影响下,黄土层本身就失去了它的固结的性能,因而也就常常引起强烈的沉陷和变形。

此外,黄土的多孔性, 大气降水和温度的变化以及人为的影响,对黄土中可溶性盐类的溶解和黄土沉陷的数量与速度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黄土的上述五种特性并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影响,互为作用的,所以对黄土的特性必须全面综合地加以研究。

黄土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种土,一般为浅黄、灰黄或黄褐色,具有目视可见的大孔和垂直节理。在中国,黄土主要分布在北纬30°~48°间自西而东的条形地带上,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西、陕西、甘肃等省,是典型的黄土分布区,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各个 地质时期形成的黄土地层俱全。黄土的厚度各地不一,从数米至数十米,甚至一、二百米。

中国黄土的分布:

分布面积

中国黄土的分布面积,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而且黄土地形在中国发育得最为完善,规模也最为宏大。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土高原;华北的黄土平原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土平原。中国黄土总面积达63.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

地理位置

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国的黄土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南的地区,位于大陆的内部、西北戈壁 荒漠以及半荒漠地区的外缘。从区域来看,中国的黄土主要分布于广大 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以及 华北平原和东北的南部。黄土高原的面积约占全国黄土分布总面积的70%以上,黄土层的厚度一般都达100米以上,其中陕北和 陇东的局部地区达150米,在 陇西地区可超过200米。具体地说,黄土主要分布于 甘肃的中部和东部,陕西的中部和北部,内蒙古伊克昭盟的南部和西部,山西的大部分,河南的北部、西部及西北部,山东西部以及 辽宁山地一带。华北平原的黄土则多被埋藏在较深的冲积层的下部。

总之,在长城以南,秦岭以北,西迄青海东部,东至海边的整个黄河流域都有黄土分布。在长城以北,黄土就逐渐消失。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天山北麓、昆仑山麓、祁连山麓也有黄土分布。一般认为中国黄土的分布南止秦岭,但事实上在 宝鸡以南,秦岭中的 凤县、双石铺一带,再南至柴关岭也都有黄土分布。即使在 汉中盆地或向东到大别山北坡、 江苏北部,甚至 南京附近以及 长江流域的某些地区也有零星的黄土分布。

黄土相关文章:

1.一抔黄土成语接龙

2.陕北黄土风情导游词

3.黄土高原风光摄影作品赏析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