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挫折的哲理小故事

2017-06-05

成功是白天的太阳,那么失败就是黑夜中的星辰,没有星辰的降落也就不会有太阳的升起,耀眼的太阳也会有被乌云遮掉的时候;成功是甜果,那么失败就是酸果,甜果在最初却是酸苦的,也有不少甜果会甜得发苦发烂。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挫折的哲理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挫折的哲理小故事篇一:被挫折上一堂课

一位朋友谈到了他的遭遇。

约在10多年前,他因为信任,借给朋友1800万元(台币,下同)周转。这位多年深交的好友是生意人,事业做得很大,住豪宅,出入有名车。只是两个月后,这位“好朋友”从人间消失了,完全找不到讯息,听说是为了躲债跑到美国去了。而那1800万瞬时成了收不回的死债。更让人感慨的是在这个庞大数字里,其中有8 0 0万是这位朋友拉下脸向亲朋好友借来的。

事情发生之后,朋友变得很消沉,觉得人生没有希望了。他开始封闭自己,不与人交往,心中充满了怨与恨。直到他听了一场演讲,这场演讲中的一个故事彻底改变了他的观念及接下来的人生。

故事的内容是有一个人要开车回家,车子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紧跟在一部货车的后头。货车上堆满了重物,不幸,车顶上固定货物的绳子并没有绑牢,东西瞬时落了下来,就在那紧张的分秒间发生了车祸。

这个人双腿因此断掉,人生的后半辈子将在轮椅上度过,他充满了怨恨。后来这个人的老师来看他,希望他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于是问了他几个问题。

老师说:“是谁选择开车上路的?”

“是我。”

“是谁选择在这个时间回家?”

“是我。”

“回家的路有那么多条,是谁选择走这条路?”

“是我。”

“高速公路上的车子这么多,是谁选择开在这部车的后面?”

年轻人低着头,若有所思地回答说:“还是我。”

老师继续说道:“东西没有绑好,可能会落下来,这是已存在的事实,无论如何砸下来的结果是一定会发生的。如果没有砸到你,也可能会砸到别人。但此刻的结果是谁让它发生的呢?如果不是你选择在这个时间上路,不是你选择走这条路,不是你选择跟在这部车的后面,甚至没有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那么即使东西掉下来,也没有人会受伤,不是吗?所以,你认为你究竟该不该负责任呢?”

故事中的这些对话像是禅宗的“棒喝”一样,深深地敲击着朋友。是的!是他自己决定要借这1 800万元,而不是180万元或1。8万元。

好友想通了,决定扛起一切责任。而就在那一刻,所有的怨恨都不见了。他理了头发,买了一套新西装,重新开始为事业打拼。朋友比以前更努力也更谨慎了。后来不仅在短时间内偿还了债务,并且重新为自己的工作找到定位,现在他已是一家知名的建设公司的董事长。

没有人一生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遭遇一些艰难险阻,会“被挫折上一堂课”。你可以选择怪罪别人、诅咒老天爷不公平,但这些都不能改变事实。而若能从这些挫败中吸取教训,为自己负起责任来,那么这堂“课”不管代价是多少,都是值得的。

就从现在开始停止埋怨吧,你的未来将会从此刻与众不同!

关于挫折的哲理小故事篇二:挫折让人成熟

现在,我在经济大潮中游刃有余。有人问起我经验,我说:经历挫折,在挫折中学会宽容、学会吃苦、学会观察与思考,就会走向人生的成熟。

我17岁高中毕业,因为家里穷,我开始了人生的闯荡。初到深圳,不但看不到想象中的“遍地黄金”,连深圳的超市还没看一看就被老乡接到了简陋的皮鞋厂。但我手不巧,做活儿质量差、速度慢,根本无法让老板满意。一个月后,在主管的埋怨声中我告别了皮鞋厂。第一次工作遭遇挫折,我学会了接受埋怨。

出厂仅三天,房租和生活费的压力逼得我在街上乱转。看见一家制衣厂在招工,我求老板留下了我。可是,我好像天生不是踩机器的料,笨手笨脚地干了半个月又被炒了鱿鱼。老板给我20元工钱,我诚恳地说:“谢谢!”老板问:“我炒了你,你不怨恨我?”我说:“在我走投无路的时候您收留了我,我应该感谢您。”我第二次工作遭遇挫折让我学会了感恩。

过了几天,我又身无分文。饥饿中的我来到工地干起了苦力。我以为自己有的是力气,但事实上,做了两天,我就清楚地认识到,我的力气跟工地上的工人相比,简直是拿小孩的力气跟大人比。但我咬着牙埋头苦干。半个月后,我领到了300元工钱。这段时间让我学会了吃苦。

我不再进厂找事做,用300元当本钱开始批发蔬菜零卖。因为我已经能吃苦、受气并学会了感恩,处事成熟,人缘也很好,生意也就慢慢好起来。半年后,我租了间房子搞起了蔬菜批发。三年后,我的手里有了一笔可以回乡创业的资金。同时,三年的市场历练,也让我对市场有了较强的洞察力。

现在,我在经济大潮中游刃有余。有人问起我经验,我说:经历挫折,在挫折中学会宽容、学会吃苦、学会观察与思考,就会走向人生的成熟。

关于挫折的哲理小故事篇三:挫折是必须越过的一道坎

谈起朱民担任IMF副总裁的理由时,拉加德说:“IMF需要改变高层管理人员的背景,除了那些常青藤和欧美名校毕业的博士外,更需要像朱民先生这种历经了生活磨难又了解发展中世界的博士参与。”

朱民在同事和朋友眼里,是个谈吐幽默、风度翩翩的绅士,但外人却很少知道,他的生活曾充满艰辛,这也成了他不断进取的一笔精神财富。

1968年,16岁的朱民初中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糖厂当工人。开始,他以为在车间上班,没想到让他去扛大糖包。当脊梁上第一次放上200斤重的糖包时,他顿时懵了,嘟囔道:“我这么小,就让扛这么重,能不能放个分量轻的?”话音刚落,就听旁边的人说:“嫌重?坐办公室倒轻省,你有那个能耐吗?”此话深深刺痛了他,不由分说猛一使劲,就将200斤的糖包扛起来,趔趔趄趄向库房走去。当放下麻包的一瞬间,他已累得喘不过气来,但看着还有小山般的麻包在那里等着,又打起精神重新上阵。好不容易熬到下班,可厂里又组织政治学习,回到家往往过了吃饭时间。

虽然很苦很累,他却苦中作乐,匆匆洗过澡,吃完饭,又拉起了小提琴。母亲心疼地劝他早点休息,他却说:“即使不拉小提琴,明天照样扛麻包,这样还能解心烦。”父亲一句话不说,只在一旁叹气。

朱民并未因苦难而放弃文化课,他将每天都做了详细计划,一旦空闲下来就复习功课。他坚信,绝不会扛一辈子麻包,只要咬牙往前走,这个世界总会给自己留有一席之地。

这一天终于来到。1977年高考恢复,已经25岁的朱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毕业后又留在母校经济系任教。为进一步充实知识,他决定走出国门,在经过严格考试筛选后,于1985年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录取。

刚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朱民发现自己英语很难过关,有时上课连教授的演讲都听不明白,这让他很着急。

与生俱来的不服输性格,促使他只有一个念头:迎头赶上才最重要。于是,他采取了措施:每次上课前,都提前15分钟进课堂,为的是能坐在第一排,这样听课和提问时就能“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二是录音。在美国大学,老师讲课绝不允许学生录音,因为对于老师来说,讲课也是知识产品,如不经老师许可而擅自录音,就会被视为侵权而受到指控。朱民就在每次上课前去找主讲老师,请求道:“实在对不起,我的英语不太好,可我又十分喜欢您的课,请求能格外开恩让我录音,便于我课后复习。我相信,您一定会答应一个要求上进的学生的要求。”他的诚恳,打动了每一位老师,都破例允许他在课堂上录音,这在普林斯顿大学确实很少见。

由于他勤奋好学,不到半年英语就过了关,并能熟练地用英语发表演讲,老师和同学都对这个来自中国的小伙子刮目相看。

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取硕士学位3年后,又获取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于1990年至1991年在该校任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

虽然后来一切都显得很顺利,但朱民从来不回避那段艰辛的历史。在被提名出任IMF副总裁后,他感慨道:“诚实永远是做人的第一原则,每个人都不能否认或者修饰任何客观事实。而挫折只是生活中必须过的一道坎,谁也逃避不掉。只有勇于面对客观,承认困难,才能战胜困难,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