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数学教研组教学计划
蒙氏数学教学是一种怎样的教学方式?利用蒙氏教学方式可以怎样提高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蒙氏数学教研组教学计划,希望对您有用。
蒙氏数学教研组教学计划篇一
草长莺飞,春意盎然,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期。回顾上学期我们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开展得比较有条理,教师参与的氛围也较积极。在短短的一学期中教师们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客观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学期为了使我们全体教师的教研及业务水平能上更高一个层次,更好的提高园所教育教学水平、解决客观存在的一些不足,我们制订了本学期的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结合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及园本特色理念,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深层理解。为数学组教师专业成长和风采展示提供平台,形成教学研究共同体。
二、情况分析:
蒙特梭利的幼儿数学教育中的“数学”,并不是一般人所指的综合的数学,而是算术中的一小部分。透过幼儿期的生活经验,让孩子熟悉数量,认识逻辑性的数量概念并有系统地进行学习。培养幼儿对整体文化的吸收、学习,以及形成人格时所需要的抽象力、想像力、理解力和判断力。本班幼儿在已有一年的蒙氏工作基础上主张数学教育应从感官训练着手,养成观察、分析的能力,以及专心和秩序的习性后,再籍着数学教具和教学活动,并应用G.P.R(序列、配对、分类)的教学方法,自然循序地将抽象的符号,透过教具的重复操作,让幼儿获得数和量的概念,再进入四则运算中,培养其逻辑思维的意识。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需求,有目标的把比较抽象、枯燥的数学活动设计成幼儿喜欢的生活游戏型学具,使他们在操作形象、具体,趣味性较强的学具过程中,自发的去吸收新知,并建构其数学心智。
课题目标:
大班级:1.通过自主操作,探索乘除法的意义,初步学习简单的计算方法(乘数、除数为一位数)2.建立等量替换概念,会进行三位数以内的等量替换。3.通过纸张工作逐步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
中班级:1.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数量、形状、时间和空间等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和游戏;2.能从生活中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获得有关数、形、量、时间和空间等感性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3.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操作和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会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材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班级:
内容及方法:
1.“银行游戏”、“邮票游戏”的工作中,建立等量替换概念,提高加减运算能力。 日常的时侯“无意识”的教给孩子一些东西, 例如:在大街上,可以带孩子读广告语,读常坐的车尾号,在去超市时,带孩子认识价签,读她喜欢的食品的名字。平时在家中,带她认识钱币,知道钱币的面额,告诉她一块钱都可以在商场买到什么东西,十块钱可以买到什么,一百元钱可以买到什么,然后去超市真正带孩子去“实地演习”。这本身就是和蒙氏数学区的“银行游戏、邮票游戏”是一致的,达到真正认识“数字、数名、数量”的目的。一切从儿童出发”是个空洞的口号。蒙台梭利的理念有着比这个更丰富的内涵,蒙台梭利的教法、教具因为是在其教育实践中发明制作的,有很强的趣味和可操作性。蒙氏数学工作从总体上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从实物操作到象形符号的记录再到数字层面的分解组合等。这同个体的思维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幼儿的思维就是由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只有适合这种思维特点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只有符合这种特点的教具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所以孩子都可以做5142+425这样的加法题甚至更难的。因为选择对了适合孩子这个年龄的思维方式,选择了具体形象性的教具,让孩子从根本上了解加法的意义,"加法就是同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在操作邮票游戏时可以以应用题的口吻“爸爸有2135张邮票,妈妈有3462张邮票,我们一共有多少张呢?”更贴近幼儿生活进行工作。具体内容:银行游戏:不进位的加法、有进位的加法、不借位的减法、有借位的减法。邮票游戏:不进位的加法、有进位的加法、带书写的加法游戏、不借位的减法、有借位的减法。
2.在操作“乘法板”、“除法板”等学具的基础上,拓展多种材料,帮助幼儿感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能进行乘数、除数为一位数的运算。数学领域的每一种学具都可以设计许多的延伸工作,但这需要教师设计和恰当的投放。丰富多彩的延伸工作,不但可以使幼儿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教育目标,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例如: 乘法板工作,对于这项工作我在展示时也是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接受能力要将工作细致地展示给幼儿,那么每次展示后我为了给幼儿充分练习、巩固的机会就设计了相应的延伸工作,为幼儿提供按数字穿线板的工作,因为穿的工作在生活领域中幼儿就比较喜欢,将它乔装打扮,在线板上贴上数字,幼儿在穿线的时候要按题卡的要求进行穿线板,趣味性较强,同时还可为幼儿提供数字对应连线小动物的工作及吃豆子的工作,针对这一项工作我打算由易到难设计不同的材料,使幼儿对乘法板的工作进行了巩固,很好的完成了它的教育目标,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抽象的数字的兴趣。
蒙氏数学教育的学具与学具之间目标密不可分,可以设计一些教具便于幼儿更轻松的进入下一项工作,并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1)在进行乘法板板之前我为幼儿提供了小青蛙吃果子的工作,可提供两只青蛙玩具,每只青蛙配一个小碟,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数量如给一只青蛙4个果子,另一只给2个果子,拿来小碗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果子,幼儿在此经验的基础上再利用乘法心算板练习就比较轻松了;(2)在进行除法板之前可进行小狗分糖果的工作,可提供4只小狗玩具,各配4个小碟,碗里装上8块玩具糖果,平均的分给4只小狗„„分完之后数一数每只小狗得到多少块糖,同时教师还可为幼儿提供题卡,因为在此之前幼儿在银行游戏中已接触到 ÷号,所以在此不要顾虑幼儿不理解 ÷号的意义,在这里为了便于幼儿理解糖和小狗谁是除数、被除数的关系,可以在题卡中可加入形象的图,8的后面画上糖,4的后面画上小狗,幼儿拿到题卡后就会明白8块糖要平均分给4只小狗,使孩子们很容易的理解了题意,这样形象的操作材料幼儿会百玩不厌„.这些教具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更形象具体的活动材料,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为了使幼儿更好的理解乘算与除算,在幼儿进行完乘、除法板后教师也可仿制制作乘、除法板延伸工作板,并加入应用题,让幼儿自己读题理解题意进行计算,提高了幼儿阅读、理解、分析、判断的能力,也为幼儿入小学打下了基础。
3.通过多种操作活动,研发丰富的纸张工作,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纸张工作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内容,那么为幼儿提供什么样的纸张工作是我教研活动中比较关注的问题。数学领域中纸张工作恰当的投放,为幼儿很好的理解与掌握相应的教具的教育目标起到了辅助及桥梁的作用。例如:(1)可以结合砂纸数字工作,在幼儿对10以内数的数字、数词已掌握并已进入书写后为幼儿提供了火箭发射倒记时的纸张工作,还可以学习掌握了倒数。(2)结合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的工作设计印小花的纸张工作,在花盆上印有0——10的数字,幼儿用印章或在上面画出相应的数量的花来,使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对数量对应及零的概念又进行了复习及巩固。(3)幼儿在进行完塞根板及邮票游戏后为了让幼儿更好的理解定位概念,同时能与小学更好的衔接,结合彩色串珠设计了练习定位的纸张工作,幼儿随意取出一个数字如29,并将数字记录在纸张工作上,并根据数字从金色串珠和彩色串珠中取出相应的量摆在数字下面,同时让幼儿看看有几个十,有几个一,并记录在个位、十位上,这种记位方式幼儿不会感到枯燥,他通过具体的量的操作帮助他更好的记忆及理解定位的含义;(4)幼儿接触分数以后如何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分数含义,可以制作了贴近幼儿生活的小动物吃饼干的纸张工作,纸张工作中上面一排是小动物,每只小动物旁写上1/4、1/2等的分数作为吃掉的部分,每一只小动物下面都有与它对应的被平均分成几份的圆形作为饼干,如吃掉1/2就把吃掉的1/2用笔涂掉„„孩子在掌握了已圆为整体的平均分后还可以结合构成三角形中的三角形盒设计了三角形饼干让幼儿练习,这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纸张工作大大增加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孩子在涂涂画画中更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含义。(5)有效的提问,幼儿操作材料时,教师自然而然地亲近孩子,交流有关数量方面的问题,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关注思考事物中数量有关的特征。如:鼓励幼儿探索事物,并起个名字;鼓励幼儿把手上的东西,进行一对一的对应活动;利用户外活动的机会帮助幼儿探索和描述事物的特征,为幼儿提供很多相似的材料或差别很大的材料,从而易于使孩子体验到教师提出的问题。
结合幼儿的发展需求,可以有目标的把比较抽象、枯燥的数学活动设计成幼儿喜欢的生活游戏型学具,使他们在操作形象、具体,趣味性较强的学具过程中,自发的去吸收新知,并建构其数学心智。
还可以在自制工作中投入纸张工作,在动物坐火车这项自制学具中小朋友在找与车厢相同数字的小动物,并请它坐到相应的车厢内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字与数名的认识,同时渗透着相邻数与连续数的概念,也为砂纸数字做了前期铺垫。
本着将蒙氏数学教育与生活数学相结合的原则,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育评价等方面作研究。将蒙特梭利数学教育与传统数学教育进行优势互补,开发幼儿的数学智能。
三、教研目标:
本学期,我们会明确教研目标,缩小落脚点,从小、具体做起,使我们的教研工作能够真正的落到实处。
要求:教师方面:
1.立足实际,把《纲要》精神转化为教育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通过教研活动更深一步理解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提高对活动开展的指导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研究交流规范撰写教案及提高观察记录的能力;
4.更加灵活运用蒙氏教具,把五大领域与蒙氏有机结合,使活动更有深度,让教师更加主动的去学习,去运用。
5.在教育实践中,在老带新的促使下,使新老师尽快掌握幼儿园课程模式和幼儿一日生活的要点。
6.继续完善以《蒙氏数学》教材的使用,突显我园数学教育特色。
7.探讨区域活动设计与指导,发挥区域活动的功能及教师的作用。
幼儿方面:
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探索环境与活动区;
2.促进幼儿在不同区域的发展,体验成功;
3.使幼儿主动探索、学习、发散思维。
4. 培养幼儿良好常规,突显常规在一日活动中的重要性。
四、研究内容及措施:
1.根据课改精神,蒙特梭利教育理念、整合课程理念、及幼儿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以挖掘幼儿潜能为教育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幼儿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为出发点,将幼儿各领域的学习关联起来。
2.定期交流各班数学区的构建、内容的选择、实施效果,听取同伴的经验与建议。
3.组内开展数学、音乐教学研讨后,老师就在组内进行研讨,通过交流、讨论共同寻找新的策略。
4.通过相互观摩、经验交流,使教师对蒙氏数学的研究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好的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5.每月定期定人收集相关的资料,在教研组内定期发言,使老师们对整合课程下,怎样组织幼儿进行数学及音乐教学活动有比较清晰的思路。
五、具体活动安排:
二、三月:
1.学习教研组计划大家进行探讨并做修整。
2.学习本学期各年级数学教育目标。
3.组内研讨活动并点评。(一研)
四月:
1.明确本学期教研的重点工作。
2.梳理工作中的困惑点。
3.教具研讨及实操。
4.参加本园园本培训。
五月:
1.向组员征询数学区域活动开展的困惑点。
2.各班自选一个挖掘数学区域内容作重点研究,定期在组内进行交流汇报。
3.结合园本培训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
4.组内研讨活动并点评。(二研)
六月:
1.教学案例交流。
2.教研组工作小结交流。
3.班级工作小结交流。
4.通过数学及音乐活动研讨,提高数学及音乐活动中老师提问语的质量
5.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学期事项,提出下阶段工作目标。
蒙氏数学教研组教学计划篇二
一:情况分析
存在的优点:
1、 环境的布置上比较合理。
2、 教师的积极性较高。
存在的缺点:
1、 教师对蒙氏理念的理解比较粗浅。
2、 教师对蒙氏工作操作技巧不熟练。
3、 教师对蒙氏工作的教学顺序不了解。
4、 教师对蒙氏延伸工作的制作需加强。
5、 教师对蒙氏工作的记录以及反馈表的记录不熟悉。
6、 孩子的常规较差。
7、 孩子的动手能力较差。
8、 孩子的礼仪教育要加强。
二、具体措施
1、每周教研组会议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
2、每周教研组会议学习两个蒙氏操作,每月底考核已学的内容。
3、制定一份蒙氏工作教学的顺序表,请教师学习,并在月底进行考核。
4、每周教研组会议讨论蒙氏延伸工作的制作,加强教师的动手能力。
5、在周教研组会议上给教师培训蒙氏工作的记录以及反馈表的记录,每月上交时,再进行实际指导。
6、要求每班制定一份班规,并张贴在主题墙上,请家长也配合老师培养孩子的常规意识。
7、多设计一些纸张工作,让孩子多练习,一月每位孩子有4张。
8、制定每月礼仪教育内容,月底考核孩子。
三、每月工作安排
9月
1、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
2、学习8个蒙氏工作操作,月底考核。
3、讨论蒙氏延伸工作的制作,每人两份蒙氏延伸工作制作。
4、培训蒙氏工作的记录以及反馈表的记录。
5、制定9月礼仪教育内容,月底考核孩子。
10月
1、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
2、学习8个蒙氏工作操作,月底考核。
3、讨论蒙氏延伸工作的制作,每人两份蒙氏延伸工作制作。
4、制定一份班规,并张贴在主题墙上,请家长也配合老师培养孩子的常规意识。
5、制定10月礼仪教育内容,月底考核孩子。
6、设计一些纸张工作,让孩子多练习,一月每位孩子有4张。
11月
1、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
2、学习8个蒙氏工作操作,月底考核。
3、讨论蒙氏延伸工作的制作,每人两份蒙氏延伸工作制作。
4、制定一份蒙氏工作教学的顺序表,请教师学习,并在月底进行考核。
5、制定11月礼仪教育内容,月底考核孩子。
12月
1、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
2、学习8个蒙氏工作操作,月底考核。
3、讨论蒙氏延伸工作的制作,每人两份蒙氏延伸工作制作。
4、制定11月礼仪教育内容,月底考核孩子。
1月
1、 上缴各类小结。
2、 装订幼儿本学期所做的纸张工作,加封面、封底,并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