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饲养鹪鹩

2016-12-02

鹪鹩尾短小而柔软,尾羽大多12枚,亦有8或10枚者。它要怎么饲养才好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饲养鹪鹩的方法。

鹪鹩的饲养繁殖方法

一夫一妻制,雄鸟要承担主要的建巢责任,巢建在树洞、岩洞、建筑物、岸边洞隙里。巢以树枝、草叶、苔藓、细茎等物交织而成,呈深碗状或圆屋顶状。繁殖季节是4月下旬至9月,每年繁殖两次。雌鸟每窝下4至6枚卵,约12天孵化。幼鸟孵化后由父母再喂养15至17天才离巢。

鹪鹩的形态特征

雄性同色,成鸟额、头顶、枕部及后颈棕褐色;由鼻孔至眼后具一条乳黄白色细的眉纹;眼先、耳羽及颊部羽色较淡,杂有黄褐色点斑和条纹。背、肩及整个上体为棕褐色,腰及尾上覆羽棕褐色较重,各羽均具黑褐色横斑,腰羽靠近端部尚具白色点斑,部分个体还具白色羽干纹。

颏、喉部污白,具浅棕色羽缘。前颈、胸部棕灰,具黑褐色细横斑。腹部和两胁浓棕,具宽的稀疏黑褐与棕白色相间排列的横斑,此横斑的粗细与深浅有个体变异:尾下覆羽红棕色,具黑褐及棕色横斑和明显的白色端斑。腋羽污白染有浅棕色。

翅上覆羽与上体同色,具黑褐色横斑;小覆羽、中覆羽有明显的白色端斑;飞羽黑褐色,外侧的1-5枚初级飞羽外翈具10-11条棕黄白色横斑与黑褐色横斑相间排列,第3、4、5枚初级飞羽等长,形成翼尖;次级飞羽外翈棕褐色,具宽大的黑褐色横斑;三级飞羽内外翈棕褐色,均具黑褐色横斑。尾棕褐色与尾上覆羽同色,除外侧两枚稍短,其余尾羽几等长,大多数标本尾羽具9-10条黑褐色细横斑,排列比较整齐。成鸟夏羽与冬羽变化甚少,仅下体羽色较淡,腹部的棕白色横斑几变为白色。虹膜暗褐色;上嘴黑褐,下嘴较浅;跗蹠与趾暗肉褐色。

鹪鹩的栖息环境

栖息于森林、灌木丛、小城镇和郊区的花园、农场的小片林区、城市边缘的林带、灌木丛、岸边草丛。夏时多生活中、高山区的潮湿密林及灌木丛中,尤其喜居于有较多的倒木、朽木成堆和林下灌木丛生的背光阴暗密林、山溪及沿河两岸的林缘地带。整个繁殖季节多分布于从海拔700-4000余米高的中、高山地带,冬时则迁至低山区和平原地带,在沿河两岸砾石堆处、城镇、乡村及农田亦常遇到。

鹪鹩的生活习性

一般独自或成双或以家庭集小群进行活动。见人临近隐匿起来,尽管飞行高度很低,但也不易观察到。它们在灌木丛中迅速移动,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尾巴翘的很高。

歌声嘹亮,尤其是雄鸟,这是一种善于鸣啭的鸣禽。也是一种领地意识非常强烈的小鸟。雄鸟主要负责驱逐入侵者。一旦发现敌情,它会蹲下扇动自己的翅膀并拍击背部,不停地晃动尾羽进行恐吓。雌鸟是最后一道防线,负责推阻试图入巢的侵入者。

性极活泼而又怯懦,很善于隐蔽,见有人来随即隐匿于倒木、灌木草丛或乱石堆中,又常从另外一侧迁逃。飞行时,一般约离地面1m高度呈直线的近地面飞翔,飞行不远即行栖止,飞行迅速而敏捷,在林区也常见它由一株树的低处侧枝分级逐渐跳跃至树顶。栖止时常高翘其尾。

鹪鹩在非繁殖季节的冬季也常鸣唱,歌声宏亮清脆,唯不甚婉转,鸣叫时常做昂首翘尾之姿,每鸣叫一段后,再更换一地重唱,雌鸟鸣唱声调似雄鸟,但音色低而曲短。

取食蜘蛛、毒蛾、螟蛾、天牛、小蠹、象甲、蝽象等昆虫。而雏鸟主要喂食蝗虫,蟋蟀,毛毛虫。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