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学生心理成熟与个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何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一、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集体,教给学生必要的交往技能
一个班集体在刚刚组建的时候,仅仅是一个松散的群体。从一定意义上说,创建班集体的过程,正是班级人际关系网络形成并逐步优化的过程。学生进入一个新的集体,面对新老师、新同学,会有陌生感。通常会有两种极端表现,或是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或是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过于积极地表现自我。作为班主任,如果能在一个集体组建初期就营造出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氛围,对于班集体建设是非常有利的。我每接一个新的班级,尤其注意学生言谈举止。在文明礼貌方面,教学生学会礼貌待人,会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引导学生在平时的交往中学会面带微笑,见到师长主动问好。这些看似是小学生都懂得的道理,由于种种原因,在如今的初中生群体中却似乎已经被淡忘,往往也正是因此而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很好地融入集体。因此,在合作技能方面,对学生强调轮换、分享行为,强调对别人意见的理解和采纳能力。同时,也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主动提供帮助。一旦形成了和谐的同学关系、充满信任的师生关系,班集体建设也就踏上了正轨。
二、关注特殊学生,努力创设交往情境,激发交往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归属需要若长期得不到满足,会造成“归属焦虑”,致使个体情绪焦躁、低落,不愿与他人交往。具有“交往障碍”的学生如果能够得到同伴的认同、集体的采纳,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归属需要,改善交往状况。我碰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她是初二转到我班的,转学的原因据说是与原班级的同学无法相处,导致不愿走进学校学习。转到我班的第一天,她整整一天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任何表情。转眼间,一星期过去了,她的这种状况丝毫没有改观,我担心又会出现不愿上学的现象。经过与班长的协商,由她负责“主动出击”,努力接近该同学。活泼能干的班长尝试了她所能想到的一切方法,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新同学在课间时常会关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当新一期黑板报进入准备阶段,我就请宣传委员征求新同学的意见。出人意料的是,新同学对出黑板报很感兴趣,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也最终应邀加入了出黑板报的行列。这一期的黑板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就是从这一期黑板报开始,新同学不再闷不做声,在课间也能听到她的朗朗笑声,她也主动协助宣传委员制作黑板报。作为班主任,我们很有必要为这些有“交往障碍”的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愉悦的交往情境,鼓励他们去交朋友,使他们拥有一批热情活泼的伙伴,并在这些伙伴的带动下,积极参与活动,融入集体生活。
三、引导学生正确解决矛盾,提高学生交往能力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不稳定时期,成人感带给他们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思维的不全面性又造成观念上的极端与行为上的“我行我素”。加之在家庭中的“主体”地位,往往表现出“我为中心”以及“年少轻狂”,甚至盲目追求标新立异,这些因素导致的结果是人际关系紧张,矛盾层出不穷。在出现矛盾的情况下,如果同伴之间不能相互包容,那么交往的关系将会中断。一旦学生间产生矛盾,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解决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需要沟通,学生的交往能力也能得到极大提高。
1.角色互换。矛盾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坚持己见,互不相让。班主任不妨利用角色互换的原则,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为对方着想。角色换位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交往语言、交往技能的运用,帮助学生走出自我中心,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
2.共同协商。意见不一才会产生矛盾,有时并不能明确区分谁对谁错,只是因为各自为自己的意图辩解而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简单地让产生矛盾的任何一方放弃自己的想法,听从另一方的意见,无法做到心服口服。而共同协商,既可以让矛盾双方进一步阐明自己的合理观点,也能培养共同协作的能力,进而增进了解。
总之,人总是在一定的群体中生活,总是在不断的交往中从事工作、学习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帮助学生提高交往能力,能使他们早日成为适应集体、适应社会、能与人愉快协作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培养中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
1、传统上,群体活动的途径特别受到重视。譬如集体参观学习、听报告,是党员或团员还要通过组织生活,集体参加校园的文化活动(文化讲座、诗歌朗诵、音乐欣赏、书法比赛、课外体育活动、新年晚会、办墙报、黑板报等)。大学生参加群体活动,为了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结合在一起,相互帮助,共同努力,不仅使自己受到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而且在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上增进了了解,产生了感情、建立了友谊。大学生参加群体活动.便有机会与他人一起参与现实生活的变革,并从中获得对人生价值的真切的理解、对时代文化精神的体认。现代高等学校内组织的活动,在其精神实质上展示了与以往时代不同的特征。
2、参加社会实践是当今学生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中学生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群体交往的特点主要使其人际关系富有社会性。社会性的人际交往不仅扩大了中学生交往的时空范围,加强了他们对良好人际关系的理解与体验,而且亦使其自身发生着变革,从而造成新的力量,新的观念。如果说,人类个体早期的智力发展和身心水平一开始所受制子群体活动的话,那么越往后,主体能力的发展则越依赖于群体活动的各种文化实践活动的扩大、丰富和深化。只有当人的群体活动、群体意识形成了,人才开始了真正的社会文化生活,并使人在群体活动中增进了解与理解。
3、中学生的个体交往活动在其人际关系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容忽视。过去我们往往过分地强调中学生人际关系中的群体交往方式的意义,而过分地限制个体交往活动。把中学生个体与其周围的同学、老师之间的交往限定在“严格”的范围内。认为个体交往多了就会影响集体活动的凝聚力.个体交往能对群体交往起消解作用,从而把个体交往看成是“小圈子”, “意气之交”。这是非常片面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中,个体与群体二者互补,缺一则不正常。
4、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人际交往总是从首次印象开始的,第一印象常常鲜明、强烈而且影响深远。第一印象在以后的交往中常常起定势作用,如果一个人给人留下的是诚恳、热情、大方的印象,自然受人喜爱,别人也愿意与之继续多交往。相反,如果留下的是虚伪、冷漠、呆板的印象,别人当然不会愿意接近。